說到佛教語言,很多人會想到和尚口中的“阿彌陀佛”,《大話西游》中的“般若波羅蜜”,或是王菲的《心經》。近日,在南京師范大學召開的“第八屆漢文佛典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漢語言文字研究專家介紹說,“天花亂墜”、“一絲不掛”等一大批當今習慣用詞均出自佛教文獻。而江蘇省花——“茉莉”一詞是梵文“Mallika”的音譯,這種花產自印度,首見佛經中。
“女神”“男神”均出自佛典
如今,網絡用語中各路“女神”、“男神”層出不窮。百度百科中解釋“女神”一詞最早誕生於西方的神話故事中。後來傳入東方國家,成為青少年對喜歡的女性,或是粉絲對偶像的一種愛稱。南師大洪曉婷博士考證發現,早在西晉竺法護譯《生經》卷第二就提到“女神”二字,“雪山南脅,有大女神,名設陀憐迦醯(晉名攝聲)。有五百子及諸眷屬。”洪曉婷認為,“女神”一詞是中古時期經師們翻譯佛經時創造的,早期僅見於佛典中。
有意思的是,“男神”一詞也由中古經師們創造。最早見於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男神女鬼,供養最聖。”古典文獻中,“男神”出現頻率遠比“女神”低。
洪曉婷解釋說,成為網絡用語後,“女神”的神性光環在逐漸消失,早期能夠稱得上女神的女性寥寥無幾,而今“女神”雖然仍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意思,但相比之下,該詞使用已經比較寬泛。“從早期重視女性的品德、才能,到現在越來越重視外形條件。”
“茉莉”是梵文的音譯詞
南師大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董志翹教授告訴記者,佛教最初是順著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中原的。“印度佛經是梵文,最早以印度和尚口述,中土有文化的人記載的形式傳播。翻譯的語言是口語化的,很容易融入漢語中。”
例如著名的江蘇民歌“好一朵茉莉花”中的“茉莉花”就是一個梵文的音譯詞、合璧詞。茉莉是梵文Mallika的音譯,是一種花名。這種花產自印度,最早記載的就是在佛經中,後來才傳到中國,在南方地區大范圍栽種。漢譯佛經中,姚秦鸠摩羅什譯《妙法蓮花經》:“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阇提華香。末利華香。”就有“末利”兩個字。到宋代,文人將這種花寫成“沒利”、“末麗”、“茉莉”。北宋文學家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李氏仁豐園》:“遠方奇卉如紫蘭、茉莉、瓊花、山茶俦。”“茉莉花”就成為了梵文和漢語的合璧詞。
有的詞匯融入漢語後意思發生了改變。如成語“一絲不掛、寸絲不掛”也來自佛經。董志翹說,“一絲不著”、“寸絲不掛”本是禅語,比喻超然灑脫,不患得失,絲毫不受塵俗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後改為“一絲不掛”,表示無所牽掛的意思。後來干脆指赤身裸體。
佛經還影響了吳方言
董志翹教授說,佛經漢譯後,也進入了方言中。尤其影響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江蘇、安徽、湖北、四川一帶的南方方言俗語。如“眾生”,對譯梵語“sattva”,也譯作“有情”“有情眾生”,是對人和一切有情識生物的通稱。而佛經中,可以泛指一切有情識的生物,也可特指牲畜,如: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殺豬狗牛羊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吳方言中仍稱“畜生”為“眾生”,其出處正是佛經。
有些佛教典故和詞語還進入了地名、人的名號。比如“雨花台”就出自佛經。西晉竺法護《海龍王經》:“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動,其大光明普照世界,空中自然而雨天華(花)。”
來自佛教的常用詞:差別、語錄、悲觀、樂觀、執著、習氣、正宗、自覺、覺悟、妄想、實際、轉變、信仰、流通、恩愛、游行、贊歎、演說、翻案等。
來自佛教的成語:昙花一現、清規戒律、天花亂墜、心領神會、味同嚼蠟、棄暗投明、看風使舵、無風起浪、白璧無瑕、傷風敗俗、僧多粥少等。
來自佛教的俗語諺語:無事不登三寶殿;不看僧面看佛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打入十八層地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閻王好見、小鬼難當等。
來自佛教的歇後語:屠夫念經——假慈悲;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