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我所認識的釋迦牟尼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所認識的釋迦牟尼佛(代序)

孫玺龍

我與釋迦文佛曾經有過“一面之緣”。那是在1989年1月4日,是我新婚後的第四天深夜,我只身來到戶外,惬意地享受著清涼如水的夜色,將渾身的熱惱一掃而光。抬眼望去,在東天的夜空上,有幾片白雲敷住了月亮。身後忽然傳來袅袅的樂聲,我循聲北望,但見北方的夜空上也有幾片白雲,在那雲深不知處,似有仙人正在逍遙聚會。輕輕的無弦曲,在清涼的夜色裡顯得悠遠而空靈……

待我回轉身來的時候,陡見大圓月中現一美男,目光嚴峻注視於我。我用意念的畫筆反復勾勒月中人的輪廓,希望把他牢牢镌刻在心裡。只見他模樣不老不少,面龐色如古銅,極為端嚴飽滿,頭頂隆起一個發髻,發髻與鬓發的輪廓,由一個個小包包兒密密排列而成,顯得奇特而美妙!

這時有個聲音說:“在他的西側還有四大天王!”而我並未看到,只是在心裡想,聽說有八大金剛,怎麼是四大天王呢?就在一種驚心動魄的氛圍中,我從夢境中醒來。

夢境人人都有,本來並不稀奇。不過奇怪得很,那時候,我對佛教乃至宗教一無所知,也不知道神秘的月中人究竟是何方神聖。過了兩三年,我皈依了佛法,也知道了那是佛像,後來通過網絡,看到了印度菩提伽耶的佛像,基本可以認定那是釋迦佛,直到此書寫成前夕,我最終找到了這幅最像月中人的夢中的佛像。

不管幾百千萬年,釋迦文佛都在默默地眷顧著天下蒼生,不管你是否認識他,他都認識你。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通過二十年學習大乘佛法,我對釋迦佛有了粗淺的認識。可要說使我加深了這種認識的,那得說是《阿含經》。我皈依後不幾年,便請購了一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的四阿含經。二年前,我開始通讀並整理《阿含經》。由於經文繁冗不易閱讀,所以我經過無數遍的反復整理,字斟句酌,條分縷析,借助大乘的書底,結合學界的考證,經過去粗取精、棄偽從真的甄選加工,費時二載,拿出了簡明讀本。與此同時,釋迦文佛這一歷史人物的近乎本色的人生也便躍然紙上:

公元前566年2月8日晨,釋迦文佛(俗名瞿昙悉達)誕生於古印度釋翅瘦國,今天尼泊爾王國的藍毗尼園,生父釋真淨,是釋迦國都迦毗羅衛城的君主,生母摩诃摩耶,中年得子。正妻瞿夷,唯生一子,名羅睺羅。

瞿昙悉達在家時已得四禅,在太子奢華生活的表象下,已然透出佛道的天賦與興趣。在監察農業生產期間,對底層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萌發了出家求道,救苦救難的思想動機。公元前537年2月8日晨,二十九歲時捨棄王族生活,在父母啼泣,親族不樂的情況下,辭親割愛毅然出家。

之後,帶著父王選派的五位王族子弟(後稱五比丘),出迦毗羅衛城東行,進入摩竭陀國境內遍訪名師,先後跟羅勒迦藍修成“無所有處定”,跟郁頭藍弗修成“非有想非無想處定”,認為不是究竟解脫,先後拒絕二師“留校任教”的邀請,在摩竭陀國伽耶山區的案吒村等地苦行林中學習苦行。

在六年的極端苦行中,瞿昙悉達證得初級果位和部分神通,但也悟到極端苦行亦非解脫之道,遂棄長期禁食等無謂苦行,接受施主供養的食物,以恢復體力。五比丘以為他灰心退志,便與他分道揚镳,到波羅柰國鹿野苑去繼續修行。

瞿昙悉達則獨自走出伽耶山,來到今印度菩提伽耶優留毗斯那村(大勇或大軍村)一帶,在恆河支流的尼連禅河,今法爾古河邊的阿游波尼俱律樹下(後稱菩提樹),通過修觀出入息、思惟七覺意等而入甚深禅定,一夜之間證得“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六通(三明加天耳、神足、他心通),在公元前531年2月8日晨,三十五歲時悟道成佛。

成佛後繼續禅定七日,逆順觀察十二因緣等法,之後欲報師恩,但二師已經離世,遂以“天眼”找到波羅柰國鹿野苑,為阿若拘鄰等五比丘說苦集滅道“四聖谛”等法,五人皆成阿羅漢。佛經稱為“初轉法輪(佛初成道,轉無上法輪)”。是為佛教的草創與傳教的開始。接著返回摩竭陀國,收伏迦葉三兄弟,建立起千人規模的比丘團體。

其後,一直在印度北部和中部游行教化,度化生身父母證初果,三次拒絕乃至最終收姨母大愛道等王族婦女出家為尼而成阿羅漢。親自度化同父異母弟難陀,兒子羅睺羅成阿羅漢,等等。但他拒絕了堂弟提婆達兜的出家請求。提婆達兜遂跟修羅陀比丘出家,並與釋迦佛分庭抗禮,直至失敗而告終。

經歷提婆達兜破僧事件後,釋迦佛離開摩竭陀國王捨城,長期駐錫於拘薩羅國捨衛城祇園精捨,直到滅度前期,約公元前487年,故國遭到流離王的討伐之後,才離開這裡。

公元前486年2月8日夜半,在古印度末羅國小城拘屍那竭娑羅園雙樹間的繩床上,釋迦文佛頭南面北,右側屈膝而臥,入脈住息停第四禅,安詳入滅,世壽81周歲。成佛後傳法演教四十六年,普度眾生無數。

遺體於二月十五日初夜,在拘屍城北門外尼連禅河對岸的天冠寺出火自焚,得捨利120余斤,八王均分各約15斤,歸於本國建塔供奉,共建塔十一座,含佛捨利塔八座,第九瓶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生前發塔。

《阿含經》是在佛滅度兩個月後,由佛的比丘眾弟子結集匯編而成的,釋迦文佛四十六年所說法要均被完整記錄其中。此經與大藏經相比內容不多,漢譯只有四部,一長,二中,三雜,四增。無論是有信仰的群眾,還是一般研究者、愛好者,想要知道佛教的基本教義、基本教理、基本常識或基礎知識,均可從中找到最接近原點的正確答案。

不能不讓人贊歎的是,《阿含經》是當之無愧的佛經之王,佛經之母,具有壓倒性的史料價值和不共的權威性,在佛教中的地位無與倫比。找到了《阿含經》,也就找到了佛教正法的根,正法的源和正法的魂。

然而,自古給佛立傳者,無不以大乘經論為主要素材和依據。《阿含經》或被作者忽略不計,或被置於無足輕重的地位。所以,人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都是大乘傳說中的佛。

公元一二世紀間,正是釋迦佛預言正法滅、像法生之際,大乘佛教從部派佛教大眾部中開山立派,它把以前的佛教稱為小乘佛教,並自立三藏,廣造經論,大乘經論由此陸續亮相,其正式出現大約晚於首經阿含約五百年。

那時去佛已遠,許多佛教的常識、史料在傳說中已經出現失實、訛誤,甚至變成謠言而廣為流傳。就拿傳主的生平為例,佛誕於2月8日,大乘經論訛為4月8日;佛悟道於2月8日,大乘經論訛為12月8日;佛滅於2月8日,停靈七日,15日火化,大乘經論誤將火化日當作涅槃日;佛享世壽81周歲,大乘經論訛為80或79周歲。佛教四大節日均為2月8日,非常巧合。阿含所記明確一致,而大乘經論卻眾說紛纭,難以統一。

相比之下,《阿含經》中的釋迦佛,更為接近人物的時代及其生活的原型。所以我更想把《阿含經》中的釋迦佛介紹給大家,介紹給所有關心、愛好佛法的朋友們。在佛傳林立當中,這也是我再寫出一本的原因。

夏天的時候,我踏上了出家的路。在寺院裡,一些具有特別意義的見聞,促使我半路改變主意跑了回來,最終花了三個月,寫成了這部傳記。

此書在選材上唯依四阿含經,對於阿含無記者寧缺毋濫。通過正文與注釋主副兩條線的相互結合,力求拂去歷史的塵埃,澄清失實的傳說,更正訛傳的教義和知識點,將根本佛教精髓和盤托出,意圖使讀者諸君開卷有益。

自古迄今,為釋迦牟尼佛立傳的賢哲很多,傳與正傳、簡傳、略傳、新傳、明傳、暗傳等中外版本不知凡幾。鑒於“釋迦文佛”是《阿含經》中的常用名,已有的佛傳罕有采用者,為與諸傳區分,故名《釋迦文佛傳》,其中的主要脈絡,便是以《阿含經》為素材,按照傳主的簡介而展開。

有道是佛法甚深,為佛立傳談何容易,管窺蠡測,無非是為拋磚引玉!限於筆者智識水平淺陋,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雅諒之余,還望批評指正!

筆者

2014年初冬

 

上一篇:修淨土為何要持戒?持戒對念佛往生的意義
下一篇:為何佛弟子不應給人做媒或勸人結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