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余眾生類」,這個諸余眾生類就是十法界裡面這些眾生,「無有能得解」,他們沒有辦法理解。「除諸菩薩眾」,菩薩眾他們能證悟,我們常說明心見性,這個人證得了,他行;教下的,大開圓解;淨土宗的,理一心不亂,這些人能證得,這是菩薩,我們一般稱他作法身菩薩。還有一個行,「信力堅固者」,這是什麼人?《華嚴經》上說的大心凡夫,雖然他還是用阿賴耶,但是他心地清淨,我們常講,純淨純善,他行,他能聽得懂。所以華嚴會上的當機者,十種當機,最後一種就是大心凡夫。我們常講量大福大,量大能包容,雖是凡夫,不計較,這個人有福。中國諺語所說的「量大福大」,完全是凡人,他不是聖賢,量大福大,你有多大的福就看你多大的量。如果量跟福不相應,那不是真福,那個福裡有苦。你看居於很高的位子,擁有很多的財富,你去問他,生活快不快樂?不快樂,他很痛苦,真正講快樂,比不上一個普通老百姓;他有憂患,患得患失,他問題多,比我們一般人苦,不快樂。
我接觸過很多人,有地位、有身分、有財富,不樂。那是什麼原因?量不大。如果量大的話就不會,量大的時候真享福,量大的時候,小財、小地位都享大福,這是功夫。所以人享福,幸福,一生幸福,與貧賤富貴好像沒有關系。孔夫子有福報,快樂,你看《論語》頭一條,「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就是快樂,天天快樂,沒有憂慮。學生當中,最喜歡的學生顏回,顏回是貧窮不堪,《論語》裡記載箪食瓢飲,就是吃飯的時候飯碗都沒有,用竹子編個簍,編個竹簍當飯碗盛飯,喝水連茶杯都沒有,葫蘆瓢。這樣清苦的生活,別人沒有法子過,他快樂得不得了,從來沒有看到顏回有憂慮、有苦惱的表現,沒看到過。他樂的是什麼?物質生活非常清苦,精神生活飽滿,他樂的是道。所以凡夫度量大、信力堅固,行,能聽大法,他能夠聽得懂。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九四集) 2011/9/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