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本性法師:守三關與破三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生命的跑道上沒有冠軍。

生死的課堂上沒有高材生。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鮮活、更富內涵、更具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古典中國,有許多著名的關,例如“嘉峪關”、“山海關”。關,給人感覺,如鎖,既閉又開,時閉時開,就依因緣而定。為何要鎖、要關,因為,有外在的危險與威脅,有內在的溝通與交流之需求。

人生路上,也一樣。生命,要有閉,要有開,也就是要有守要有破。

本性法師

本性法師

那麼,守什麼?

有種觀點,儒教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世即國家、社會,心即心靈、靈性,身即身體、生理。

其實,佛教是三者兼治,只是強調側重於心而已。

為此,我們要堅守的是:關於“世”、“心”、“身”的閘口,亦即佛教的身、心、靈之關。有如眼、耳、鼻、舌、身、意,對應著色、身、香、味、觸、法。從社會化角度講,便如法律、良知、信仰,就如戒律、道德、宗教。

人生的路段,就如一幢又一幢驿站建築,而標志性、關鍵性的點,便是門。生是前門,死是後門,中間有客廳門、臥室門、倉庫門,甚至廁所門。是否開門與關門,關系到新鮮空氣、自由出入,這也與上述提到的鎖等息息相關。

禅宗看重閉關修行法,如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都以閉關功深而著稱。閉關,就是要關緊門、鎖好門、封好關、看好關、守好閘口,目的是把煩惱無明擋在外面,讓其無隙可入,無縫可進。以此,保持身、心、靈的潔淨與純美。

以上說的是守。

那麼,破什麼呢?

禅宗有三關說,即初關、重關、生死牢關。破初關,就是破除我執;破重關,即破除法執;破生死牢關,即破除煩惱無明,契入清淨法身,解脫輪回鎖鏈。

禅門黃龍派,有著名“三轉語”,即黃龍三關。之一:人人有個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之二:我手何似佛手?之三:我腳何似驢腳。黃龍慧南禅師三十多年,示此三問,度了不少學人。

其實,初關、重關、生死牢關與黃龍三關,破的是同樣問題。

而同樣,守三關與破三關,說的也只是同樣一件事,是這件事的一體兩面。守三關是修行戒定慧,破三關是息滅貪嗔癡。一旦三關持得或透得,人生及其生命的品質,自然會有其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與境界。

三關守得,許你生。

三關破得,容你活。

本性禅師:

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創辦人、福州開元志業文教慈善基金會創辦人、福州開元寺方丈、泰寧慶雲寺住持、霞浦留雲寺住持。

中國漢傳佛教禅門臨濟宗第42代、曹洞宗第48代法脈傳人。

斯裡蘭卡馬欣達·拉賈帕克薩總統“佛教貢獻獎”獲得者、中國國務院僑辦“文化中國·名家講壇”主講人。

倡導:心靈非暴力。專注:文化、教育、慈善、修證。致力:以佛心導正人心,回歸信仰;以佛道輔正世道,重建道德。推動:人間佛教、南北交融、東西對話。志於成為一位悲天憫人與知行合一的心靈導師與靈性引者。

 

上一篇:慧僧法師:花錢雇人打掉自己嗔恨心的普照老和尚
下一篇:本性法師:放過自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