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活佛,為什麼您要這麼辛苦建寺廟呢?”建寺廟不是為了個人和小眾而建,是為了弘揚佛法,為了眾生,為了以後的高僧大德們不用再去辛苦建廟,為了大家能夠好好修行,修好了去利益天下一切苦難眾生,這樣動力就來了。為什麼能成佛?是因為眾生給予我們力量。如今,我們都是未來佛,每個人心中都有含苞待放,清淨無染的蓮花——如來藏,它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圓滿。沒有智慧的慈悲,會讓你感到盲目無助;擁有智慧的慈悲,內心無私且光明,做任何事如同有人引路,行者心明眼亮,自在喜樂。不斷增長智慧與慈悲,必須要依賴具德上師的教授,以及佛法僧三寶的加持!
我記得尊貴的老上師土登曲吉扎巴尊者每次講課,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我們上課,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為了我們自己能脫離輪回,早日成佛;第二個目的,是要利益天下所有一切苦難眾生。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我們現在聽聞佛法,思考佛法,實修佛法,所以你們現在要發菩提心……”我們跟隨老上師這麼多年,每天早上,每次講課他都要強調這兩個目的,小時候我們不懂,師父為什麼十多年了,每天都重復講這句話呢?我們每個人都能背得滾瓜爛熟了,是不是可以不用講了呢?長大以後,我們才知道師父的良苦用心。因為我們沒做到!師父在告訴我們,並不是你們沒聽懂,而是你們沒做到!於是他每天提醒我們,每堂課提醒我們,除此之外,還讓我們牢記功德回向,將大大小小的功德全部回向眾生功德海,像存錢一樣,把福報存起來。
很多弟子經常問我,“上師啊,我已經完成了十萬個大禮拜,還要不要繼續拜?”我就跟他們講,“你們雖然拜了很多,但與老上師相比,太少了!”老上師從二十五歲開始,一天做一千到兩千個大禮拜,一直到八十多歲還在拜,到了九十多歲一天做兩百個大禮拜,拜不下去的時候,就斜著拜五十到一百個。重點不僅僅是做大禮拜,還有他禮拜時念四皈依“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曾問老上師:“師父,您這樣的高僧大德,為什麼還要每天修四皈依?每天重復‘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呢?”老上師說:“走路的時候,你能忘記目的地嗎?在還沒到達目的地之前,永遠要告訴自己如何才能到彼岸。”師父以身作則告訴我們,一直到成佛,我們必須依賴上師,依賴佛法僧三寶。你們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我們的上師也要依賴他們的上師,就這樣代代相傳,如此才能做到與諸佛菩薩不分離。
很多人總認為形式不重要,認為心中有佛就行了。“心中有佛”是很難的,你的心中什麼時候有佛?一百天裡有幾天有佛?你是不是遇到苦難挫折,倒霉的時候才哭天喊地求佛菩薩保佑,是不是那時心中才有佛?順風順水的時候,讓一個人心中有佛很難,因為人們覺得現在挺好啊,不需要。所以,適當的形式可以讓我們能夠經常憶念佛菩薩。
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我拿著佛珠與不拿佛珠時相比,持咒要精進很多倍。為什麼呢?看到佛珠,就會想到念經持咒,佛珠就是計數器嘛,沒有什麼其它用途。現在很多人不管信不信佛,汽車前面、手上、脖子上都掛個佛珠,好像不戴佛珠就不入流。早年很多喇嘛看到人家戴個佛珠,就趕緊雙手合十“扎西德勒、阿彌陀佛”,並不知道現在佛珠的用途可以是佛珠式項鏈、佛珠款珠寶等裝飾品,還有很多人拿來不是念經持咒,而是炫耀的。什麼包漿、年份;什麼蜜蠟南紅,什麼古董級的……
好在人們喜歡戴佛珠,因為有了佛珠,慢慢地就會想到佛。家裡供奉佛像、佛經,設立佛堂,也會不斷提醒我們憶念佛菩薩,精進到彼岸。《法華經》中雲:“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花,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所以,讓更多人與具德上師、三寶結緣,皈依三寶,傳播護持正法,聞思修佛法,利益眾生......功德自然更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