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等一切法門都是道之支分。“道”是智慧,就是解脫之道,菩提之道,即到達彼岸、成就佛果的方法。之所以稱為“道”,這也是以比喻來說明的。“支”是布施等方便法門。布施,就是我們經常做的上供下施;持戒,我們經常受戒持戒;精進,持之以恆地聞法、修法;安忍,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去聞法、修法;靜慮,即禅定。若要這些方便法門都變成“波羅蜜”,必須要有智慧的攝持。
智慧才是解脫成佛的主道,其他的都是支分,支分不是主道。因為我們要斷除我執,就要靠無我和空性智慧,所以智慧為主道,其他布施等一切方便法門都是次要的,屬於分支。
如果沒有智慧的眼目,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禅定這五度都不能成為菩提果的因,無法讓我們到達解脫彼岸。《般若攝頌》中講,如同不能辨認道路的盲人,即使人數眾多,仍不可能靠自力趨入王城。若要到達目的地,必須有一個雙目俱全的人引路。同樣,為什麼這些方便法門不是“波羅蜜”?因為只有具智慧的攝持,才可以成為波羅蜜,才可以成為解脫成佛的因。若沒有智慧的攝持,即使再精進,做再多也沒用。
我們首先應該明白,自己學佛修行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世間的福報,還是為了解脫?若是為了解脫,就不能缺少智慧。
我們聞思中觀,通過各種邏輯和理論抉擇遠離四邊八戲的大空性。我們現在也在修加行,這也是為了能生起大圓滿之智慧。一切善行都要有智慧的攝持,才能成為真正的解脫之因,成佛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