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為懷,所謂“慈悲”,《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中說:“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是無緣大慈,給世界所有的眾生溫暖、幸福與快樂;“悲”是同體大悲,拔除一切眾生的煩惱與痛苦。慈悲不只是對有緣人,對冤與親都平等,無分別心,把他們的痛苦看作自己的,如是推廣到一切有情,都能生起憐憫與愛護。我想借此勝緣,淺談佛教慈善與公益事業,向各位大德請教。
一、佛教慈悲與慈善公益
慈悲是佛教一個最基本的觀念,是一種利他的行為,通俗地說,就是慈善與公益事業。關於慈善與公益,佛陀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可以說,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公益家。佛典中慈悲助人、護生救苦的事例,比比皆是。
佛陀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為徹底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苦,出家證道,弘化十方。十方諸佛與菩薩亦如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藥師佛為眾生除病消災,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地藏菩薩在地獄教化等。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深深影響佛教的慈善公益事業。
千百年來,大多數的中國佛教團體、寺院、僧尼和信眾認真遵行佛陀教誨,在救世濟苦、奉獻社會慈善公益事業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廣為世人稱道。在歷代高僧所致力的社會福祉事業中,有很多例子,不勝枚舉。有制度化的是北魏僧祇戶、僧祇粟、佛圖戶等。唐有無盡藏制度救濟普及民間,如道積、智俨即是著名的例子,為醫療辦有悲田養病坊,寺院設有病院收容貧病者。
宋代的佛教團體,非常積極地參與慈善公益事業,舉凡修橋鋪路、水利工程、濟貧赈饑、撫育棄嬰、貧童等,興辦義學、孤兒院、養老院、醫院,乃至公共墳場,寺院之僧眾皆不辭辛勞,帶領信眾出錢、出力。亦有寺院開辦的藥局,僧人懂得醫療的也當醫僧。
如洪昉禅師在陝州城中的龍光寺,興建病坊,收容病者,此舉亦惠及疠疾瘟疫、癞患麻瘋病者。病人們所發出之惡臭污穢,常人掩鼻而過,僧人不僅收容他們,並且親自為之洗滌、吸膿,不怕辛苦,不避污穢,心無畏懼,這種慈悲的精神,令人贊歎。
由此影響所及,各州各縣也開設了安濟坊,為病者服務,僧人以治病為己任,還為亡者誦經超度回向,辦理安葬、火化等事,用現代話來說即是一條龍的服務。宋朝以後,各大寺院、佛教團體之缁素們,對慈善公益事業非常熱忱,都積極參與和推動。
當今海內外有很多佛教團體,在弘法之余,對普利眾生的慈善公益事業,不遺余力。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六十多年來,在覺光會長的領導下,除了弘法之外,建立了多元化之社會慈善福利事業。興建多間佛教中小學、幼稚園和弱智人士學校,又辦青年康樂營及青少年中心,為病者建佛教醫院、安老院、護理安老院及老人中心,乃至佛教墳場。為了推廣佛教文化,辦僧伽學院及佛教雜志刊物等種種善業,都是為了利益大眾,使幼者得教、老者得養、病者得愈、亡者得安。
台灣的證嚴法師,創辦了慈濟佛教慈善機構,經過三十年的努力耕耘,逐漸發展為一個全球性佛教慈善機構,同時也成為佛教慈善的典范。本著慈悲的精神,定時到老人院、盲人院、醫院探訪,開展慰問病人、濟貧等活動。
大陸的佛教慈善機構,從九十年代末期,隨著經濟發展,在福建、湖南、河北等省,先後成立佛教慈善基金會,其他寺院亦仿效,陸續成立如是機構。海內外眾多的佛教團體,在法師的帶領下,集眾人的力量,都在社會慈善方面努力,做出貢獻,恕不一一介紹。
二、佛教教義與慈善公益
佛教是以大乘思想為中心,大乘菩薩行以修“六度”為主,成佛先度眾生是最高目標。“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與智慧六個方面。第一度就是布施,是由凡夫入聖位,到達涅槃彼岸的必行之路。布施有三層意義:一是法施,即是佛法的傳播;二是財施,即以財物濟貧供需等福利事業;三是無畏施,即給人們精神上的一種安慰和鼓勵。無論是法施、財施,或是無畏施,對布施者自己的要求,要做到“三輪體空”,即作為布施者,不求功德,不期回報,將布施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成就佛道之基礎。
佛教還有一種思想,就是福田觀念,種福田是為了圓成福德,大致分為敬田與悲田。敬田即護持佛教,尊重人倫師道,對三寶父母師長的供養等;悲田是對病者、貧窮以及孤寡老殘,伸出援手,乃至對動物的愛護或收養,種種利益他人的公共福利事業。
另外,佛教還有報恩的理念,即是說我的生存,有賴一切與我有關的有情、無情所給予的恩德。具體來說要報四恩:即三寶恩、父母恩、國土恩、眾生恩。是帶有宗教性、家庭性、環境性及社會性的一種觀念。
三、智慧布施貧富均沾
六度最後一環是“智慧”,在實行前五度時,每一度都不可缺少智慧。何以故?如布施時沒有智慧,容易“好心做壞事”!再說現今社會,人心難測。“智慧”是什麼?嚴格來說,要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簡單來講,就是要明白因果。
世界之大,人口之多,各地發展不均衡,貧富差距很大。以中國為例,是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國家,據悉其中農村貧困人口有三千萬,城市低保人口三千萬,還有殘疾人口五千多萬,加上每年的天災人禍,國家的保障體系,遠遠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很需要社會慈善團體之幫助。佛教的慈善公益事業,不僅救助社會的弱勢群體,提供財物,而且還需給予心靈上的支持,用佛法來淨化人心。
貧窮者可以簡單歸納為兩大類:一者,物質貧窮;二者,精神貧窮。對物質貧窮的人,可以通過金錢和物質,去減輕或解決他們身體上的痛苦;但精神貧窮的人,其痛苦用金錢和物質是不能解決的。智慧的布施要對口,把財物落實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對物質貧窮者,在施予金錢和物質的同時,精神上亦要使他們獲得利益,啟發他們要自強,用自力來改善自己的貧困問題,要明白因果,依“因果法則”,做人做事,有報恩心。至於精神貧窮者,要關懷他們心靈上的需要,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找到人生的真實意義,金錢物質的占有,不是快樂之定義,真正的快樂是心靈得到淨化,發揮他們慈悲喜捨的作用。對上述兩種貧窮人,無論給予哪種幫助,都是要用“智慧”,這樣才能把社會上的貧富差距,漸漸拉近。
布施需要智慧,舉兩個例子:一者,有人資助下崗工人子女讀書,小孩讀書成績總算及格,但其父親好打麻將,每天拿著一份報紙、一杯茶,在麻將台上過日子,真令人失去信心。二者:有些地方,學校是有的,但學生少。據分析,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有不少老板,發達之後,每年發心要為家鄉捐贈一所學校。第二是在那些偏遠的地方,老師水准低,有多少位老師肯發心,願意留在簡陋的地方教育下一代?若然老師水准低,所教出來的學生,會是怎麼樣?小孩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除了學習知識,還要培養他們品德和禮儀,對人謙卑,互相尊重,愛護公共財物等教育,將來社會就更有希望。所以要捐獻學校,或先培養有德智的師資,則較為重要。
回想一下,2008年剛開始,大自然的變化,一波接一浪,計有雪災、風災、雨災,又有油價高升、通脹的壓力,乃至5月12日在全無預兆之下,四川汶川發生八級大地震,給災區的同胞,造成巨大的創傷和痛苦。不但人民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有失去親人的悲痛,家破人亡,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協助,重建災區,舒解民困,而對他們精神上的支援,亦極為重要。
例如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有些團體,為了讓當地的孩子能夠過上一個溫暖的節日,捐贈了多批物資、學習用品、善款等給災區的學校。除金錢與物質,還需要適當的安慰,要引導他們提高自身的修養,衣食住行中,人與人之間謙虛有禮,不要忘卻感恩,有機會就要回報社會,成為社會上有用之人。如是財法二施,使受者身心得益。
四、佛教慈善與未來展望
國內宗教政策已得落實,佛教事業興旺,因緣殊勝,除了弘揚佛法,發展佛教的慈善事業,正是個好時機。建議如下幾點,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佛教慈善公益事業,需要有認識佛教、有訓練、有智德素質的人才來管理、統籌以及推廣。所以培養人才,培養師資,正是當務之急。
2.傳播佛門知識,令信眾懂得什麼是佛教,怎樣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正如現在有些寺院燒香,越燒越多;點蠟燭,越點越大,很不文明,既污染空氣,又浪費金錢,若能將這些香燭錢積聚起來,用到社會慈善公益上,也是很可觀。
3.布施不只是由富裕的人或等待自己富裕起來時,才去實行。雖則只是布施一分一毫,看似是微小,產生的功德可以很大。佛經上記載有許多例子,如貧女布施,她只是用一盞油燈,供養佛陀,得到很大的福報。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只要把慈悲心化為動力,善用智慧,無論是貧是富,大家都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布施者。
4.要落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理念,把助人為樂的精神,深入人心,以此提升公民慈心的意識,隨時隨地大家都可以實行布施。例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水喉滴水、燈光不需要時,隨手關掉;見到路上香蕉皮,把它拿開,令人不至滑倒。用慈悲的眼光、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面容給人家方便,給人家歡喜,這就是布施,也就是做慈善。
現時中國的寺院,遍布全國每一個角落,有廣泛的信仰群體,只要把這些力量聚集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專長的得以發揮,中國佛教慈善事業便能迅速發展。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的慈善行動做起,以身、口、意三業實際的行動,悲智雙運,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弘法利生而努力,令眾緣和合,世界和諧,做出佛教徒應有的奉獻。
作者:衍慈
《香港佛教》5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