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謂的因果報應,並不是讓人屈服於前世的安排,而是主張今生的命運要由自己掌握。
明代一位文學家叫袁黃,字了凡。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身體很差,母親建議他放棄仕途,學些醫術,這樣既可以養家,又能為人治病,於是他努力學習當上了醫生。一天,了凡在路上遇到一個道士,告訴他有做官的命,應當好好讀書參加科舉考試,同時還告訴他,何時會中舉,何時會當官,一輩子都不會有子嗣,在53歲那年必死。袁了凡聽後信以為真,便回家苦讀,果然中了舉又當了官。
一次他去廟中探望雲谷禅師,與他一起坐禅。雲谷見他定力很好,便誇獎他心境平和。他說因為自己的命運早已注定,再如何努力也無用,所以心境反而平和。大師說:“原本以為你是個了不起的人,現在看來你再平凡不過。命怎麼能讓人算住了呢?”於是便向他講述了佛教的因果教義是“命由己造”,如果是不平凡的人,就一定會突破束縛,創造更好的命運。袁黃聽後改掉了自己的壞習慣,做了很多善事,最後不僅生了兩個兒子,還活到了74歲,突破了所謂命運的安排。
說起命運,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佛教宣揚的因果理論不就是告訴我們前世種因、今世得果嗎?一切好像都是“業”和“報”,既然今生都是前世注定,那我們還需要努力嗎?這不正是一種宿命論嗎?
其實佛教是告訴我們要超越自我,要學會在今生造新的善因、結新的善果。這正是改變人命運的好方法。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一定會有豐碩的回報。佛教中常講“自作自受”和“自性自度”,就是說因和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出現了惡果也必須由自己去解決,所以必須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來解決問題。這麼看來,佛教宣揚的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
很多文化人信了佛教,反倒沒文化起來,相信宿命,其實佛教並不強調笃信神靈,而是強調自強自立。
有個人苦惱極了,走到一個地方喝茶,想清靜一會兒。茶開始很熱不能喝,過一會兒就慢慢涼下來了。看到茶不管怎麼熱,最後必會涼的現象,他從中悟到了佛教萬法無常的道理,悟到了一切執著其實都是自尋煩惱。真所謂求不得也苦,捨不得也苦。
一次我和一位電視台主持人聊天,他告訴我:“現在有很多人,本來是很有文化的人,怎麼信了佛教以後反而變得沒有文化了?”
這是個奇怪的現象,我覺得一個人信了佛教以後應該變得更加有文化、有品位、有智慧,可的確有一部分人,信了佛教反而陷入了某種誤區,變得迷信起來。也許,他們只看到了人生的痛苦,因此把希望寄托在虛無飄渺的神靈身上。
很多宗教的人文關懷都是通過神靈的方式來體現的,而佛教倡導的是自立,強調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毅力來超越生死、超越自我。佛教是一種理性的、充滿智慧的宗教,這並不是我在美化佛教,我們回顧一下佛教的歷史,就能看到這一點。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當時在印度占統治地位的是婆羅門教,此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宗教和哲學學派存在著。這些學說,釋迦牟尼把它們歸結為兩類:“邪因說”和“無因說”。前者認為一切事情的原因都是神靈決定的,後者則認為任何事情的產生都是毫無原因的。而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目的就是為了糾正這兩種觀點,並非宣揚神靈主宰一切。而現在很多人卻以為膜拜佛像,就能夠帶來好運,這是不符合佛教根本教義和精神的。
針對上述兩種觀點,釋迦牟尼提出了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因果的關系不是外在的,是每一個生命體自己的行為言論思想所種下的因所結出的果,這就是“業”和“報”的關系。它並不強調神的力量,而認為完全是生命體自身的。從這個角度,佛教認為人是可以掌握和改變自己命運的。
佛教認為,如果抱著苦不放,人生也必將非常痛苦。中國的禅宗把這方面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認為人要把握當下,這樣人才是充實的,用禅宗的話來說就會“日日是好日”,如果把握不住,那麼日日是煩惱。
如果我們對佛教沒有正確的認識,不是依靠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去求得解脫,而想依靠外在力量,這樣就會變成沒有文化。佛教提倡“求人求神不如求己”,所以根本的問題是開發自己的智慧,磨練自己的毅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科技越發達,宗教也會隨著發達。
在北京大學的眾多社團中,由佛教文化愛好者組織的“禅學社”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全國的許多高校中,比如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等都設有自己的佛學社團。
河北省趙縣柏林寺已連續13年舉辦“生活禅夏令營”,今年全國有20多個寺廟都舉辦了這方面的夏令營。1997年,全國共有佛教寺廟13000座,到今年增加了2000座以上。寺廟的規模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初,培養佛教僧侶的學校只有中國佛學院、中國佛學院(南京)分院和閩南佛學院三所,而現在大大小小的佛學院已經有40多家。
在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中國只有《法音》一本專業的佛學雜志,到現在已經有數十種之多;佛教的網站也很多,專業的、大規模的有四五個,小規模更多。“文革”剛結束的時候,要找一部《大藏經》非常難,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寺廟都有了成套和多套的《大藏經》,甚至很多種版本的《大藏經》。
很多人認為,只要科技一發達,宗教就會消亡。其實科技越是發達,宗教也會跟著發達。一方面,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是有限的,必然會存在許多未知的領域,宗教便有其存在的土壤。另一方面,人們在這種越來越自我異化、越來越受到由自己創造的科學技術制約的時候,也就越是需要人文的關懷。宗教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一種人文的關懷。它可以使人們在這種高速度的、十分枯燥的生活中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
宗教也是一種文化,它不僅是一種歷史的文化,還是一種現實的、活生生的文化。同時人們也開始認識到宗教是一種社會道德體系,它有助於人們精神生活的建設,有利於人們心靈的健康成長。相信宗教也必會使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和諧,使人們的內心越來越淨化。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佛教文化也是有機的組成部分。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曾與中國的傳統禮儀和觀念發生很大沖突,一度使古人覺得佛教信徒是異類。但是,佛教從東晉以後就滲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與中國的儒學、道家融為一體了,但它並沒有喪失自我的特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時又是你是你,我是我。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年,早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成為延續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我們呼吁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時,不僅僅要研究儒家思想,也需要了解佛教所起到的文化作用,這樣才能完整把握中華文明的精髓。
作者:樓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