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為了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把苦夏失去的“膘”補回來,北京、河北等地流行“貼秋膘”。但是否所有人都合適“貼秋膘”呢?如何才能貼膘不長膘?我們來看看一些專家和學者的建議吧。
“貼秋膘”不可盲目,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
夏天人們都喜歡吃涼性的食物,導致脾胃功能下降,在貼秋膘時不應多吃肉食,這樣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可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給腸胃一個調整的時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今天的人已很少出現營養不足、勞作過度的狀況,相反,面臨的是營養不均衡、營養過剩、脂肪超標及運動不足等問題,因而就不應再盲目沿襲古人的風俗,大吃大喝、密集進補,否則不僅“貼”不出健康,還有可能弄巧成拙,“貼”出一身富貴病。現代營養學中沒有“貼秋膘“一說,而強調的是健康體重。
一個人的體重是否屬於健康范圍,可以用體重指數(BMI)來評價。體重指數的計算是這樣的:一個人的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你的體重為 60千克(公斤),身高為1.67米,那麼你的體重指數為60÷(1.67×1.67)=21.5千克/米2。(健康體重的范圍為18.5-23.9千克/米2,24.0-27.9 千克/為超重,大於等於28 千克/米2為肥胖。小於18.5 千克/米2為消瘦。)
同時營養學家提出以下三類人“貼秋膘”尤其要慎重:
一是脾虛患者。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肢體倦怠、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類人進補前應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
二是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膩的人,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於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這類人進補前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三是老年人及兒童。這類人群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為食欲不振或食後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適量吃點山楂、白蘿卜等消食、健脾、和胃食物。
“貼秋膘”也需要合理搭配飲食
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干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管理專業,MSN健康頻道的特約健身教練賴旭東指出在中醫五行裡面秋季對應肺,在五色裡對應白色,所以在進補食物中可以選擇進補肺髒的食物,尤其是白色的食物,如蓮子湯、白木耳、百合等,肺虛之人還宜經常服食糯米、玉米、粳米、蜂王漿、靈芝、梨、葡萄、紅棗、黨參、太子參、西洋參、北沙參,以及食用菌等。此外多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藍、菠菜、綠菜花等。
如何才能貼膘不長膘
新疆醫科大學營養學教授徐臻榮表示,貼秋膘忌大補,“一把青菜一把豆……”足以滿足人體進補的需求。建議每天至少吃5種以上青菜,青菜中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β胡蘿卜素等,尤其富含維生素,對促進體內抗體形成,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秋冬季節疾病的發生都有好處。同時,多數青菜都以涼性為主,這對緩解秋燥的氣候特點也極為有利。同時,豆類是蛋白質含量最豐富的食物之一,比牛肉所含蛋白質還要多,雜豆、赤小豆、紅豆、綠豆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通過吃豆漿、豆腐等予以補充。總之,“一把青菜一把豆……”的貼膘原則,既符合營養學膳食平衡及多樣化的要求,也起到了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的需求。
而賴旭東教練指出立秋之後,大家盡量早睡早起,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同時利用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大家應該多做些體育鍛煉,保證自己的一個熱量消耗,這樣對減少過多的熱量攝入和減脂很有幫助,使我們在貼秋膘時既能補足身體所需又不會使身體發胖,貼膘不貼肥!
轉自:北京醫生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