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運
我國的慈善事業,大規模的興起,開始於汶川地震之後,時間並不長,我們對於慈善的理念和精神往往還比較模糊。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把慈善誤解為捐了多少錢。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只是看到慈善在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平衡貧富差距方面的作用,慈善的意義就會小很多。因為慈善在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和貧富差距上的作用十分有限,這方面其實更多地要靠政府對整個改革方案的設定,靠財稅政策的更好的調整。如果我們僅僅是把幫助富人去救濟窮人當做慈善的全部內容,那麼慈善在社會上就只能發揮一些補充的作用。
實際上,慈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政府替代不了的。
比如貧富差距的平衡問題,每個國家都有,我國也有,因此在政策上有“財政轉移支付”這項。所謂的財政轉移支付,從這個角度通俗地理解,就是把經濟較發達地區上交的稅收中的一部分錢撥給經濟欠發達地區使用,比如用於那些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事業等。每年我國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都要貢獻這樣的稅收用於中西部地區的建設,其金額通常要遠大於整個社會的慈善救濟金額。
這就是說,在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平衡貧富差距方面,政府唱的才是主角,慈善救濟只能是配角。
但是,政府在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政策來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平衡貧富差距時,有一個作用是難以實現的——比如,當東部地區某人交稅的時候,其所交稅中的某一部分錢的最終用途可能是幫助西部地區某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負擔交了學費,這顯然是一件可以令一般人都感到欣慰的善行。然而,很少有人在納稅時會想到這一點,他經常會想的反而是,我的稅負是不是太重了。
也就是說,雖然他在行為上干了一件善事,但心裡並不明了,並沒有把自己和這樣一件善行聯系在一起。同樣的道理,當中西部地區某個貧困家庭因政府發放補助或減免學費而使孩子得到上學機會時,也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些錢其實最終來源於東部地區的某些納稅人,經常能想到的反而是,這是政府應該給的,乃至說政府給的還太少了,並不容易真正生起感恩心。
我想說的是,簡單的財富轉移對於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平衡貧富差距是有用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它並不一定能夠讓參與的各方產生心靈上的交流和溫暖。而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但是在這個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更加難辦的問題,這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心的距離在拉大,冷漠、暴躁的情緒在蔓延。
與政府的財稅轉移不同,公益慈善組織扶貧濟困,是每一個參與的老百姓包括捐助者和受助者都能看得見、感受得到的,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的向善、助人的力量,就有可能傳遞給他們,一個人感受到這種力量,他就會改變。
過去中國有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說,你給我金子不如給我點石成金的技術。進一步說,慈善行為傳遞給別人的,不僅僅是物質利益,也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心靈的力量。
比如說一個人,為什麼會很不幸?首先是有外在的大背景,可能他生活在很偏僻的地方,自然條件很惡劣,也可能他遭遇了很多不幸,比如受傷殘疾、身染重病等等。同時,在外在條件的影響下,一個人的內心也往往會起相應的變化。從大的概率上來講,對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外在有什麼樣的環境,內心也就容易有相應的一些狀態。外在環境的殘酷與不幸,往往與內心的束縛和壓抑等負面狀態有一定關聯性。
因此,假如我們只是給一些錢,雖然能夠暫時緩解救助對象外在的困難,但是並不能解除他內心的負面狀態。等到我們給他的一點錢用完了以後,他內心的負面狀態與外在依然惡劣的環境一結合,就非常容易返回原來的狀態,也就是說很容易返貧。返貧還只是從物質角度上說,更關鍵的是他內心的狀態依然與過去一樣,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時,我聽說,就有過這樣一種令人深感遺憾乃至難以理解的現象:有的愛心人士開車拉著救災物資進入災區之後,卸車都找不到人干。請災民把這些東西卸下來,還要付工錢。這其中或許有救災物資不對路的問題,但同時更說明有些災民內心的負面狀態比如恐懼、冷漠、缺乏感恩等並沒有解除,物質困難的緩解並沒有自動帶來心靈上的提升。
因此,我們做慈善要從心靈上去做,才能持久有效地從根本上幫助苦難中的人們走出困境。
從心靈上做慈善,就需要有足夠的文化底蘊。一個公益組織,這麼多人、這麼多年如一日地做慈善,是非常可貴的堅持。那麼,什麼人可以可持續地把慈善事業做下去呢?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比如說,有的人做慈善,除了愛心之外,更多慮的是如何利用慈善改善自己企業的公共形象,乃至如何合理避稅等。
這種慈善,其根本動力在經濟利益的籌劃上,就不容易持久。更多的人,特別是小鷹計劃的同學們投身慈善,我想可能經濟上的考慮不多,更多地還是內心對善的向往與期許。
但是,這樣一種朦胧的向往和期許,可能還不足以支撐我們在慈善之路上長久地走下去。我們需要對人生、對世界、對所從事的慈善事業有更系統、更清晰的認識,才會在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知道該怎樣辦。比如說我們明明做的是好事,結果受助者卻不理解我們,或者說領導還埋怨我們,捐助者還誤解我們等等,這樣一些好心未得好報的事情出現的時候,究竟該怎麼辦?這些都不是簡單的愛心沖動或者朦胧期許所能解決的,這就需要比較深層次一點的精神支撐,也是說需要我們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對我們中國人來講,首先就需要具備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編注:
文運先生發言的錄音整理稿將分為九期陸續刊發,下期文運先生將從東西方文化歷史發展的脈絡出發,詳解為什麼“探索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出路需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精神”。敬請期待。
新公益,心力量!——改變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