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陽萬佛禅寺的壁照
在這裡,住著一個讓我終身難忘的人,讓我銘記終身的人:谛友法師!
他是在我入佛門後,第二個認識的修習淨土宗,修到預知時至坐化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第一個是我的恩師淨天老和尚。
谛友師父年紀並不大,才四十多歲,是個陀背,有氣喘病,老遠看上去,他有點像玉琳國師的前世叫柯天仁,不光外表像,他精進用功的程度也不啞於玉琳國師的前世哦。
06年我陪外婆在佛堂住時,他是念佛堂的堂主,每天領眾念佛。萬佛禅寺在山腳下,而這個佛堂卻是在山上,所以過堂和上殿都是單獨分開的。這裡為淨土專修的地方。
這就是他們的念佛堂,很簡樸
谛友師父雖然陀背,但在走山路時卻健步如飛,雖然有氣喘病,但早晚課領唱時聲音異常的洪亮。每天早晚課時,我年紀最小自然站在最後一個,聽他的念唱,那聲音震得我耳朵吽吽直響,起初我以為他拿關話筒在唱,但後來看清楚他根本是不用話筒。
谛友師父在寺院裡也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人,他從來不和人搭話,卻經常走在半路時,他會沖到對面的人面前突然來對行人說一句:“我給你請了一尊阿彌陀佛來,你看到了嗎?”,說完還雙手拿出迎請的勢式,那神情和動作的比畫,仿佛在他跟前他真的為來人請來了一尊阿彌陀佛,就停在他的身傍。
被問的人也通常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也被他問了兩回,第一次是在後山門處,他突然沖過來問我:‘我給你請了一尊阿彌陀佛來,你看到了嗎?’。我嚇了大跳,傍邊的師父就笑說讓我不要理會,這個師父不太正常。第二次好像是在齋堂問口,他又突然問我,可惜我一次也沒給答上來,楞楞地呆在那裡,他也就自嘲的笑笑走開了。
那年的正月初一,我第一次帶母親去念佛堂,那天天下著毛毛的細雨,我進得門一看,谛友師父披著大紅的袈裟,手裡拿著引罄,一個人在佛堂下面的大院子裡頂著雨念佛。老遠的師父看見了我,朝我笑得好開心,然後拿引罄往他身後一指說:“來,跟著念佛吧!” ,這是我第一次聽見他對我‘正常’的說話,有點受寵若驚的樣子。
我第一次跟在他的身後面念佛,因為以前我都是排在尾巴上的那一個,沒有和師父如此近距離過。聽著清脆的引罄聲,谛友師父洪亮的念佛聲,雖然陀背,可袈娑被在他身上卻是那樣的整齊和莊嚴,如極樂蓮池裡一朵紅色的蓮花,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眼淚就下來了。
我趕緊背過身,讓母親排我前面。好讓母親也感受感受師父的加持,然後我偷偷的示意母親供養師父。不到十分鐘,佛堂外的人越來越多,諾大的院子裡繞佛的人幾乎都排不開了,而念佛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山谷。。。
等到隔年春節我回四川,正月初一又興沖沖地往萬佛寺的佛堂而去,可是院子裡並沒有看到謗友師父,佛堂裡也只有幾個老居士在繞佛,咦?師父呢?照他如此精進用功的人,不應該看不到他念佛的身影啊?
我問其中一個老居士,谛友師父今年為什麼不領大家念佛呢?其中一個老居士說:“我們師父往生了啊。”我初一聽,以為是因病往生的,不會有什麼奇特的吧。
結果那老居士接著說了一句:“師父是預知時至,坐著往生走了的啊。”
我還是將信將疑的問:“有何憑證不?”
老居士就慢慢地為了說了來由,原來就在那第二年的夏天,谛友師父突然說要去一趟五台山,約了兩個師兄弟一起出發了。掛單在五台山一個小廟裡,具體哪個寺我是忘了,剛到五台山的那天中午,谛友師父就對同伴的兩個師父說,中午就不想過堂用飯了,請他們去和常住打聲招呼,少做一個人的飯菜。結果客堂的師父一聽說:“不行,他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怎麼可以空著肚子呢?我親自去請!”
就在這麼一會的時間功夫裡,客堂的師父和同行的兩位師父來到房間的時候,谛友師父已經在床上坐著往生掉了,往跟前去查看,呼吸都斷掉了。後來常住又去請了醫院的醫生來,確定確實是斷氣了。這下可好,驚動了整座寺院,寺院的老方丈也趕了過來,老方丈上前來仔細的反復的查看後,當即跪下來給谛友師父磕了三個頭,贊歎說:“真是稀有啊,這最低也是證得個羅漢果位啊!”
我聽完老居士的描述後,呆呆地站在那裡久久的回不過神來,這樣的故事還只是在《淨土聖賢錄》裡有記載吧?
念佛堂兩邊牆壁上的淨土詩
我的眼前不由得又浮現出最後一次他在細雨裡被著袈娑念佛的樣子來,耳傍仿佛又聽見他手時清爽的引罄聲,那慈悲的往他身後一指說:來,跟我念佛吧!
回來的路上,我稍稍有點失望,我見不到谛友師父了,但又轉念一想,不怕啊,他成就了,我的母親曾趕在他往生前供養過他,供養過一位聖者,那母親生生世世有人護念救度了!於是,我在心裡默默地祈願法師在蓮樂世界裡加持我的母親能精進念佛,果不其然,有求必應啊,現在我的母親念佛比我精進。
當然,我也要祈求谛友師父也常常地的護念我,讓我能托生蓮胎。
聽外婆說,也就在谛友師父往生的同年的正月裡,萬佛寺又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師父坐著往生了,遺體好多天都不倒,遠近百裡的人都來觀看,我的大外婆,外婆都親眼看到,見證到了。兩位外婆也是贊歎得不得了,回來後天天念佛。
萬佛寺的條件是很苦很苦的,常常僧眾們是缺衣少食的,用我外婆的話說,這裡的飯菜讓她回想起了舊社會。但老和尚講,一個道場是否興盛,不是於他人數的多少,而在於真正有人在這裡成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