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生死大事最迫急,不急之事隨它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

  這一段經文,「首明此土眾生普皆憂惱」,憂是憂慮,惱是煩惱,佛「勸令厭離」。第一句話就說明『共爭不急之務』,「不急」就是不是重要的,「指世人皆共爭無關緊要之俗務,不重本身急迫之大事。不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這個話是真話,幾個人能想到?我們在六道輪回無量劫了,不是短時間。佛在經上講,「生死疲勞」,這都是真話。誰想到生死事大?到臨終的時候,想到來不及了。

  「但貪名利,故憂苦萬端,無有出期」。名利,世間頭腦真正清醒的人知道,這個東西能爭得到嗎?能求得到嗎?如果名利是可以爭來的、可以求來的,我相信孔老夫子也去爭,佛菩薩也去爭。爭不到!這是眾生命裡頭有的。命從哪裡來的?他前世造的因,名利是果報,前世沒有造因他怎麼可能得到?這樁事情,《了凡四訓》裡頭雲谷禅師說得好。放下名利,人就自在了,為什麼?這個東西是煩惱的根源,所有煩惱都是從這裡染起的。真能放下,煩惱就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智慧就現前。智慧真能解決問題。煩惱蒙蔽你的心竅,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不能現前,所以憂苦萬端,無有出期,自作自受。這些事情我們看得很多。

  「如《會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緩急。以辦了一大事為急先務」。人生在世,這一大事是什麼?生死大事。真正覺悟的人,他把這樁事情看得重。但是這樁事情居然多數人都不知道。這裡舉了個比喻,辦了一大事,這是先務之急。「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而後卻出干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舉這個比喻。旅行首先要把住的地方安頓好,到達目的地可以先休息,然後再辦事,旅行的時候都知道。可是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到這個世間來真是是旅行的。「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花中,不落惡趣之謂也。然諸人緩於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經營。大命將盡,雖悔何益」。這是歸到正題上了。

  這種事情誰知道?這要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他不知道,你給他說他也不相信,他認為這樁事情還很遙遠,認為自己的壽命還很長,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誰知道人命無常?中國在古代,這種警覺性很高,古禮上都有,七十歲不留你過宿,為什麼?年歲大了,怕的是一晚上睡著,第二天不能起來,這責任誰負?這待客,七十歲不留住宿。八十不留飯,八十歲不留你吃一頓飯,說不定一餐飯就走了,這以前李老師告訴我們。說明什麼?古人知道人命無常,珍惜生命。留客人的時候,一定有客人的家親眷屬,他有親人了解事實真相。這個裡頭都有道理的。

  我們不學佛不知道,學佛之後這才曉得,了解事實真相。六道輪回全是作客,無論在哪一道都是無常。畜生早晨從洞裡爬出去,晚上還能不能活著回來?靠不住,人為什麼就沒有警覺?一天一天空過了。印光大師教人,幾個人相信?幾個人真正明白老和尚的意思?老和尚教人把死字貼在額頭上,常常想著我就要死了,這個警覺性高!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是我最重要、第一要去辦的?那不就是念佛求生淨土!念佛的心生不起來,信願不踏實,原因在什麼地方找不到,沒有別的,就是認識不清楚。有高度警覺心認識清楚的,他真的叫一分一秒都不會輕易放過,他知道輕重緩急,什麼事情最重要,什麼事情最迫急,他知道這個。在這個世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對於生死大事不能忘掉。

  遇到這個法門大幸運!為什麼?任何人,只怕你遇不到,你真正遇到,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這一生決定得生。過去做錯很多事情沒關系,善導大師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五逆十惡、毀謗大乘,經上說不得往生,善導大師告訴我們,那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為什麼?這個罪業是極重的罪業,勸人別做。沒有遇到佛法,已經干了,不要緊,只要你認錯、只要你忏悔,後不再造,信願持名,佛還是攝受你。善導的話合情、合法、合理,我們能相信,彌陀慈悲到極處。我們應該把這樁事情放在心上,其他的不急之事隨它去,一切事隨緣,不要勉強,隨緣決定不攀緣,這就對了。生活、工作、度日都要智慧當家,不要感情用事,這是學佛菩薩。

  末後這是《會疏》上的話,「諸人緩於火急之事」,生死大事,對這個事情緩、疏忽了。「走不急之經營」,不急是世俗。「大命將盡,雖悔何益」,壽命終,還有很多壽命終還放不下。放不下這個身體,不容易捨身,死了之後,他的靈魂守在他墳墓上,古人叫守屍鬼,他愛他那個身體,他捨不得離開,那很苦!喜歡什麼,那個東西總是給他帶來麻煩。我早年到香港講經,有一位法師,現在不在了,走了好多年,喜歡收藏佛像,收藏得不少,都是古董,唐朝的、宋朝的、南北朝的,都非常名貴。自己有個小房間收藏,房門鎖起來的。我去了,承蒙他瞧得起打開給我看,我到裡面看有幾十尊。肯定死了也放不下。那放不下怎麼辦?這房間裡有些什麼?蟑螂、老鼠、螞蟻,他肯定去投這個胎,他捨不得離開。這個給他帶來了大麻煩,佛法教我們斷貪瞋癡,他這個東西增長貪瞋癡。所以學佛的人絕不收藏這些東西,對自己有決定的害處,沒有好處。所以有很多人送我這些名貴東西,我轉手就送別人了。為什麼?我沒有地方收藏,走到任何地方都作客,沒有地方收藏,我也不想收藏。我喜歡用復制品,復制品價錢便宜,一樣,比原來的還好,做得還漂亮。誰要誰拿去,原件我一定送人,我決定不保存。一切時、一切處無後顧之憂,全放下了,這個才自在。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三四集)  2012/7/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34

 

上一篇:淨空法師:三年能把中國文言文學得這麼好
下一篇:淨空法師:學的東西要落實到生活上才有味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