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體空回向
要讓你的回向成為圓滿正等覺之因,還必須以三輪無緣智慧攝持,否則,如果被三輪實執的垢污所染,就叫做具毒回向。
如《匯集經》中雲:“猶如食用雜毒豐美食,佛說緣於白法亦復然。”吃了雜毒的美食,對你一定有很大的傷害,而實執就是回向中的毒,如果你回向時帶有實執,那就會傷害善根。所以,當你緣於白法而回向時,一定要以三輪體空攝持。
這樣做到了三輪無緣,才是出世間的波羅蜜多;如果有實執,只能算是世間的波羅蜜多。如《入中論》在講完一地的功德以後,說道:“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蜜,由於三輪生執著,名世間波羅蜜多。”不僅是布施度,持戒、安忍等也都是如此。
那麼,所謂的三輪是哪些呢?《甚深大回向經》雲:“無有回向者,亦無回向法,亦無回向處,菩薩摩诃薩當作是回向,作是回向時三處皆清淨。”三處,也即三輪:作回向的人、回向的善根、所回向的對境眾生。
我們知道,在名言當中,這三者的確如夢如幻般地存在著;但在勝義當中,它們的本體都是空的。
諸佛菩薩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當然,三輪體空——以證悟無實智慧攝持的真實無毒回向,在凡夫薄地時,根本無法做到。因為這對我們來講,是矛盾的,心裡出現這三輪的時候,就是實有的;要思維體空的時候,又什麼都沒有了,因此,以凡夫心是無法實現這樣回向的。
要實現這種功德,我們就應當觀想:“往昔的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這種回向可以代替三輪體空的回向。法王如意寶非常重視這一回向方法,對我們來講,這也是非常殊勝的方便。
在念《普賢行願品》時,如果你實在無法觀想每一個偈頌的內容,就在開始時心裡意念:“諸佛菩薩如何回向,傳承上師及前輩的聖者們如何回向,我今天也如是回向。”這一點應該不難,我們完全做得到。做到了,就可以代替三輪體空的回向。
這一竅訣其實出自佛經,如《三十五佛忏悔文》雲:“過去諸佛如何回向,未來諸佛如何回向,現在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普賢行願品》中也說:“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可見,讓善法成為圓滿菩提之因的無誤要訣,唯有依賴於以回向印持的這一結行。所以,我們應該時時刻刻精進作回向。
讓回向成為習慣
你們可以總結一下上面講的回向要點,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行持。比如,造了任何善根以後,至少觀想一下:“諸佛菩薩怎麼回向,上師如意寶等傳承上師們怎麼回向,我也如是回向。”“願將此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善根,全都回向一切眾生,以令他們自在成就圓滿正等覺果位。”這可能不用一分鐘吧,但如此觀想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其實修行是一種習慣。長期做的話,發菩提心也好、回向也好,最後什麼都很容易。像課前課後讓大家轉經輪,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今天忘、明天忘,但現在習慣了,也就沒什麼困難了。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讓這種回向成了習慣,那在任何時候,你一做完善根就會回向,一回向就會想到要像上師及諸佛菩薩那樣回向,就會想到眾生,就會想到菩提,但不會想到自己。能這樣修的話,修行也不會很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