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對佛教有一種誤會。這大概是唐朝韓愈引起的,因為他寫了一篇《原道》的文章,攻擊佛教說:“臣焉而不君其君,子焉而不父其父。”他認為,出家人就是無父無君,大逆不道的罪人,恨不得要“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因此後來那些一知半解的偏見文人,也就以為和尚是大不孝的罪人,並以韓愈的話語來毀謗佛教,實深哀痛!
雖然社會上也不斷上演佛教故事“目連救母”等有關佛教報恩孝親的片子,可是一些人仍然沿襲韓愈的話來譏笑佛教。我也曾有遇見過那些人和我討論這個問題:“和尚出家,既不孝養父母,又不報效國家,不但對社會無貢獻,簡直無父無君,難怪韓愈要主張‘人其人,火其書’。”
社會既有這種錯誤的認識,所以今天不能不把這問題加以分析和說明,看看佛教是否如他們所說。
世俗的孝親法
未談佛教以前,我們先來看看一般世俗人,他們是怎樣孝養父母的。我們中國儒書上記載,歷史上最大的孝子,莫過虞舜。孔子在《中庸》、《論語》等書上,也一再提到 “舜其大孝也與”。我想大舜任其怎樣孝道,也沒有能夠令父母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這是我可以斷言的。再說一句,即使《二十四孝》上的孝子,也還沒有一個是能夠令其父母跳出三界、永脫輪回、常享安樂的大孝行者!
父母對兒子的希望是“積谷防饑,養兒防老”。兒女對父母所盡的孝養是“晨昏定省,福祿侍養”。做父母的對子孫最大的希望是子孫能夠做官發財、榮宗耀祖、光前裕後,揚名聲,顯父母。這就是世俗人最了不起的孝親報恩了。
以佛教的眼光看來,上面這些榮宗耀祖、顯親揚名,還是微不足道的,因為這些對父母未必有什麼福樂。縱然眼前有一點快樂,可是那種快樂,種下的是受苦的因。因為快樂享受,奢華,浪費,就是造罪作業;造了惡業,將來就要受苦果,這是不變的定理。
世俗人反對佛教最大的理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一點我也順便說一說。有了兒女固然是好,可是我們也要知道,父母和子女的關系,無非是前世的冤家債主,緣遇會合。例如明朝的方孝儒,他父親因為有了官位,遷移祖墳,掘出了八百多條紅蛇。蛇王事先曾經托夢,請求他放過它們家族八百多條生命,不要殺害它們。可是方孝儒的父親不信這一套,竟然把八百多條紅蛇活活燒死。後來蛇王托生方孝儒,成為一代名臣,可謂耀祖榮宗了。誰知燕王之叛,孝儒不肯投降,十族盡遭誅戮,剛剛也是殺死了八百多口家親眷屬。這說明冤家債主而成父子。如果再遇見逆子貪官,犯了國法,不但家破人亡,而且遺臭萬年。不肖子孫把三代之財敗光,不善而終,斷嗣絕後,那又怎麼辦呢?所以說,以無後為不孝,是很不合理的。
佛教的孝親觀
佛教裡報恩孝親的經典和事實,真是不勝枚舉。在佛說的經典中,有關報恩的有《大報恩經》七卷,專門記錄佛陀在往昔因地中報恩孝親的故事;又有一本《父母恩重難報經》,上面詳細描述了做母親十月懷胎、三年哺乳、推干就濕、咽苦吐甘的苦處,以及做兒女的應如何去報答父母養育深恩。
過去古德還著了一本《釋門真孝錄》,完全依據佛法指示孝養雙親,那才是真正的大孝。世俗之孝,不過稍盡人子之心,四時八節,買一點酒肉之類,養其口體罷了。死後用五鼎三牲,祭之以禮,就是罕見的孝子了。例如世俗人為父母做壽,就要大開屠場(殺生),賀客盈門,座上客滿,肉肥酒暖,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孝親之道,果能如此,鄰裡就會說某人很有孝心。但如果以佛法智慧的看法,那不是孝親,而是在為父母造孽,本來父母所擔的罪擔子,只有五十斤重,你惟恐還不能下地獄,就再替他加上一百斤,壓得父母透不過氣來,死後有還不完的命債。這樣的孝子,真是可憐愍者!
佛教報恩孝親的目標很積極遠大,就是要使父母能夠解脫輪回,離苦得樂,把父母從罪惡深淵裡救出來,脫離生死苦海,這才是大孝!
蓮池大師說:“父母恩重,過於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換句話說,沒有把父母超生極樂,脫離輪回,子道就還沒有成就,不能算是孝子!捨俗出家,表面上看起來是背井離鄉,割愛辭親,實際上,行的是一種大孝道,所以佛說:“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不但報答今世父母的恩德,而且報答生生世世的親恩,使九族之親皆得離苦,這是多麼大的孝道啊!
佛經中有關孝道的格言
佛教雖然贊成出家修行,但並不反對孝道,而且非常注重家庭觀念與對父母的孝養。佛經中關於孝養父母有不少至理名言。如:
《心地觀經》雲:“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又雲:“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又雲:“當知父母恩最深,諸佛聖賢鹹報德,若人至心供養佛,復有精勤修孝養,如是二人福無異,三世受報亦無窮。”
《阿含經》雲:“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
《四十二章經》雲:“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孝親最神也。”
《睒子經》雲:“佛言:使我疾成無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
不過,佛教的孝養、報恩觀念不是狹隘的,不局限於世俗的范圍,而是無比的寬廣,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如:
《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不思議光經》雲:“飲食及寶,未足報父母之恩,唯導父母向於正法,便為報二親也。”
《阿含經》亦雲:“若能引導父母信佛法,令之捨棄誤道而返回正道,捨貪欲喜布施,始能報答其大恩。或寧可說報答他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