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誕生於隋大業九年,生於安徽泗州(一說山東臨淄)。年少出家,早年修習《法華經》、《維摩诘經》,後見西方變相與《觀無量壽佛經》,心生歡喜,欣慕西方極樂世界,每常誦習十六觀行冥心思惟,如法作觀,未經數年,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涕泗交流,舉身投地。
貞觀十五年,大師二十九歲,至西河石壁谷玄中寺,見道綽禅師,蒙授《無量壽經》。見淨土九品道場,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於是勤笃精苦,晝夜禮誦,如救頭燃。每入室長跪唱佛,不到力盡,終不休歇。寒冰天氣念佛,亦要念到汗濕衣襟才止息。出則演說淨土法門,三十余年,未嘗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心絕念於名聞利祿,從不舉目而見女人。律己峻嚴,待人慈愛寬恕。凡美味佳肴都供養大眾,粗粝飯食則留給自己。佛前燈常年不熄,三衣瓶缽,躬自持洗。從不與人聚談世俗之事,恐怕耽誤淨業。大師念佛功深,成就殊勝。念一聲佛,則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念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自證境界不可思議。
善導大師對淨業修持,特重專精,認為能否做到專精,是決定能否往生的關鍵。他說:“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系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殷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未間斷故,無有慚愧忏悔心故。”善導大師的著作中,對時人多有苦口婆心的勸示。《觀經四帖疏》雲:“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余樂,唯聞愁歎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由於大師淨土信念誠摯,德業隆盛,故四眾弟子受其感化,而歸心淨土者不勝計數,其中也有難抑厭欣之情,以致捨身往生者。據傳載,大師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大師曰:“今念佛名,定生淨土否?”大師答曰:“定生!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表,捨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逝。大師的弟子中,有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者,有日課佛名自一萬至十萬者,其間得念佛三昧成就往生淨土者,不可紀述。
大師自利成就,悲心不捨眾生,幾十年來,孜孜弘揚淨土法門,所有的供奉都用來寫《阿彌陀經》,達十萬余卷,畫西方淨土變相三百余處。大師少時,偶見西方淨土變相而引起願生之心,推己及人,了知藝術的感染力與滲透力甚大,故致力於淨宗藝術性的弘揚。敦煌千佛洞中《觀無量壽佛經》曼荼羅的成立,即是大師親自作畫,流傳於世。舉世共仰的洛陽龍門石窟盧捨那大佛,據考即為大師之所監造。
大師於唐高宗永隆三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享壽六十九歲。弟子懷恽等瘗於長安城內禾原,為大師造塔,並建伽藍(即今香積寺)。植神木靈草,四時供養不怠。大師遺著存世者共五部九卷,計為《觀經疏》四卷,《往生禮贊》一卷,《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贊》二卷,《般舟贊》一卷。
大師聖德高風,本跡不可測度。據《天竺往生略傳》雲,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我國蓮池大師曰:“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見其自行精嚴,利生廣博,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若非彌陀,亦必觀音、普賢之俦。嗚呼大哉!”
贊雲: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提倡淨土惬群情,佛力誰與京?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三祖南岳般舟承遠大師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川綿竹縣人。開始學道於成都唐公,二十四歲時,出蜀到荊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學道。後遵師命去南岳衡山,從通相受具足戒,更於其座下學經律。聞慧日法師離京至廣州,大師來谒,恭敬求法。慧日法師教示不可獨然獨善,應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以救濟群生。從此頓息諸緣,專修淨土。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歸衡山,於山之西南,建立精捨,號彌陀台,僅安置經像,精苦修道。有人供養食物則吃,無人供養則食野果花草,弊衣唯求御寒蔽體而已。慕名來求道的人,常見一人身形羸弱,塵垢滿面,負薪擔水,都以為是大師的侍者而輕慢之,及打聽,方知那正是大師。大師萬緣放下,精進念佛,得念佛三昧,常感聖境現前。
當時,法照大師在廬山修禅定。一日入定,往極樂世界,見一褴褛僧人侍立在佛側,詢知是南岳的承遠大師。出定後,法照即往衡山面谒承遠大師,悲喜流涕而受其教,轉修淨土。遠近道俗亦聞其德業,前來親近乞教。負布帛,斬木壘石,搭棚居住,並發心施金,營造殿宇。大師既不拒絕,也不營求,殿寺蓋成,題名彌陀寺。營造殿宇的結余,都布施給饑餓病苦者。
大師教化眾生,善立中道,隨機設教。為了使眾生早證道果,大師殷殷開示念佛法門,並將經教法語,彌陀名號,書寫在大街小巷,镌刻在山巖溪谷,苦口婆心地勸勉眾生念佛求生淨土。從化者甚眾,前後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就中以比丘惠诠、智明、道偵、超然、法照等,皆入室之秀。後來,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師為國師,便也推尊承遠大師,頂禮有加,賜大師所住持的寺廟為般舟道場。
承遠大師於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日告別諸弟子,安祥示寂於彌陀寺,享年九十一歲。呂溫之《南岳大師遠公塔銘記並序》,柳子厚之《南岳彌陀和尚碑》,均記傳大師的德行。
贊雲:
羸形垢面,侍彌陀傍。法照神游得觀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門牆,新法永傳揚。
般舟苦行世難堪,絕糧泥土作所餐。常將經要佛名號,遍書途巷巖石間。念佛佛教特別法,來學以此令心安。天子聞名南向禮,故得道風四海傳。
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師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跡多不詳。一說大師是南梁人,初由東吳來廬山,慕遠公之芳蹤,結西方道場,專修禅觀。一日入定往極樂世界,見承遠大師侍於佛側而大驚悟,永泰年中(公元765~766年),登南岳衡山,師從承遠大師受淨土法,後始修念佛法門。
大歷二年(公元767年),在南岳雲峰,偶於缽中感見祥雲高山與寺院,澗溪北面有一石門,內中有一寺廟,題有“大聖竹林寺”金字。大師見此景相雖然清晰,然內心尚疑是自己的幻覺。過了一段時間,於用齋時,又在缽中睹見五色祥雲,樓閣台榭,還見文殊菩薩與諸聖眾講經說法。齋食用畢,景相方消失。大師咨詢他僧,知是五台山的景象,遂萌朝拜五台的念頭,然障緣甚多,未能成行。
大歷四年(公元769年)夏天,大師於衡州湖東寺,啟五會念佛道場。感五色彩雲彌覆其寺,祥雲中現出許多樓閣寺宇,阿彌陀佛及二菩薩其身高大,滿虛空中。參與法會的人都清楚地見到,個個歡喜踴躍頂禮。上述景象持續了四小時才消失。
大師於當晚,在念佛道場遇到一老人,老人對大師說:“法師曾發願朝拜五台,為何遲遲不行呢?”大師回答:“障難甚多,路途遙遠,怎麼去得了呢?”老人說:“只要肯下決心,道路遙遠崎岖又怎能擋得住呢?”說完,倏爾不見。大師又驚又喜,在佛像前重新發誓,待念佛法會期滿,即當起程,縱然火聚冰河,終不退志。於是,偕同志數人慨然上路,旅途果然順利。
大歷五年四月五日,大師等數人到了五台山,蒙佛光照引,尋至大聖竹林寺,看見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端坐在講堂獅子寶座上,為眾說法,歷歷可聞。大師向二大菩薩恭敬頂禮後禀問:“末代凡夫,去聖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唯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菩薩回答:“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禅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大師又問:“當雲何念?”文殊菩薩開示:“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說後,菩薩為大師摩頂,並為他授記:“汝以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語訖,二位大聖互說偈頌。大師恭敬聆聽,法喜充滿,作禮而退。頃時,剛才的景物倏然隱去,大師心中倍增悲感,便在原地立石作記,用資紀念。後蒙一老梵僧的勸告,將所見所聞宣示諸道友,並在原地仿建一莊嚴的寺廟,名為竹林寺。
由是,大師精修淨宗,用功尤勤,於並州行五會念佛法,教化信眾念佛。唐代宗於長安宮中常聞東北方有念佛之聲,遣使尋覓,至於太康,果見大師勸化之盛,遂敕迎入宮內,教宮人念佛。亦以五會音聲曲調傳之,敕號為國師。
按大師自述,此五會念佛實系阿彌陀佛親授。大師傳示的五會念佛法是:
第一會平聲緩念 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 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 南無阿彌陀佛
第四會漸急念 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 阿彌陀佛
五會念佛法,最初第一會平聲緩念,引聲唱六字名號,次第而高聲急念。至第五會,更加高聲,唯速念阿彌陀佛四字。大師贊言:修此法者,即於此生能離五濁煩惱,除五苦、斷五蓋、截五趣、淨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脫,能速成就五分法身。惜此五會念佛在末法只傳五百年,現已絕響。
大歷十二年,大師率弟子八人,在五台山修念佛,在東台睹見奇彩雲光,文殊菩薩乘青毛獅子,當時天飄雪花,文殊菩薩的五色圓光,遍及山谷。大師一生修持念佛法門,精進勤苦,有諸多殊勝之感應,不勝備述,其後銷聲匿跡,不知其終。
大師撰有《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三卷、《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等問世流通。
贊雲:
緬維四祖,懿德堪欽。樂邦得師佛指陳,文殊示宿因。普令群倫,即生達本真。
衡州缽中見聖境,台山一一悉親造。淨土得睹承遠師,竹林恭承文殊教。並州佛聲達宮闱,代宗遣使優旨诏。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
五祖新定烏龍少康大師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雲縣人。母親羅氏夢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給她一枝青蓮花說:“這枝青蓮花很吉祥,寄於你所,當生貴子,冀愛護之。”大師降誕日,青光遍室,散發著芙蓉的芬香。
大師相貌莊嚴,眼碧唇朱,幼時不頑鬧,經常含笑端坐,識者都認為大師有將相之態。大師長到七歲還不曾講話,一日,母親帶他到靈山寺拜佛,問他:“認識佛像不?”大師忽出言回答:“這是釋迦牟尼佛。”母親聽了甚感驚詫,知道兒子宿具善根,便令兒子出家修道。
大師十五歲受戒,學律五夏後,往江蘇江寧龍興寺聽講《華嚴經》與《瑜伽論》。唐貞元初,游學洛陽白馬寺。見佛殿內文字累放光明,仔細尋看,原來是善導大師的《西方化導文》,大師又驚又喜,重又祝禱:“若與淨土有緣,當使此文再發光明。”禱語還未講完,果然光明閃爍。大師睹斯瑞相,乃發誓言:“劫石可磨,我願無易矣。”
爾後,大師往詣長安光明寺善導大師的影堂,恭敬瞻禮,大陳薦獻。倏見善導大師遺像升於空中,對大師說:“汝依吾教,廣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養。”
大師南下到江陵,路遇一僧對他說:“你欲教化眾生,應當去新定。”說完,倏爾而隱,聞見香光往西而去。
大師到新定,人未從化。大師乞食得錢後,誘獎兒童說:“阿彌陀佛是汝本師,能念一聲,給你一錢。”眾兒童為錢故,爭相而念。幾個月後,念佛兒童劇增,大師又善巧引導,念十句給一錢。如是經過一年的勸化,新定地區大小貴賤念佛者,盈滿道路。
大師見機緣成熟,便於烏龍山啟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集大眾午夜行道唱贊。每逢齋日,有三千余人雲集。大師登高座,令四眾弟子望其面門,即高聲唱阿彌陀佛。每念一聲,口中即出一佛,連誦十聲,則出十佛,若連珠狀。大師對大眾說:“汝見佛者,決定往生。”眾弟子聽到這個授記,欣喜異常,念佛更勤。亦有少數未見者,悲感自責,因而加倍精進念佛。
唐貞元二十一年十月,少康大師預知時至,召集弟子作最後的囑示:“當於淨土,起增進心。於閻浮提,起厭離心。汝曹此時見我光明,真我弟子。”語訖,放光數道,奄然而化。爾時,天氣陡變,狂風四起,百鳥悲鳴,烏龍山也一時變白。大師的靈塔建於州東台子嚴,後天台韶國師又重建塔,後人稱為後善導。
贊雲:
忌談世谛,七歲不言。出言即便驚人天,廣結淨土緣。小兒為錢,各種九品蓮。
七歲絕未發一言,發言即稱世尊號。一見善導西方文,方知淨土堪倚靠。錢誘小兒念彌陀,未久道路佛聲噪。念佛佛像從口出,有誰聞見不依教。
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大師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延壽,字沖元,本丹陽人,後遷浙江余杭。少時誦《法華經》,錢文穆王時,大師作稅務官,見魚蝦飛禽等,辄買放生。自己俸薪用完,即用官錢買之放生。後被告發,當坐死罪,押赴市曹處斬。文穆王派人視之,指令監刑人,若見犯人懼怕,即殺之,否則釋放之。大師臨刑鎮靜自若,面色不改。文穆王欽佩其膽識,便將大師免刑釋放。
被釋放後,大師投明州翠巖禅師出家,次參天台德韶國師,發明心要。受法嗣,為法眼宗嫡孫。
大師常修法華忏,精進禅觀,常感瑞應。一日中夜旋繞次,見普賢菩薩前所供養的蓮華忽然在手。大師思忖,素有二願:一願終身常誦《法華經》,二願畢生廣利眾生。憶此二願,復樂禅寂。進退遲疑,莫能自決,遂上智者禅院作二阄。一是一心禅定阄,二是誦經萬善莊嚴淨土阄。大師於佛前冥心精禱,信手拈之,七次並得淨土阄。由是,大師一意專修淨業。誦經三載,見觀音菩薩以甘露灌口,從此發得觀音辯才。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師受吳越忠懿王邀請,復興杭州靈隱寺,次年遷住永明寺,接化徒眾。大師日行一百零八件佛事為常課,其中重要的項目有:受持神咒(大悲咒、尊勝陀羅尼咒)、念佛、禮佛、忏悔、誦經(《法華經》、《般若心經》、《華嚴淨行品》)、坐禅、說法。每日虔禮十方十佛、釋迦、文殊、普賢、彌勒、觀音、勢至等,每夜施食於曠野鬼神等。大師發願求生西方,日念彌陀聖號十萬聲。日暮時往別峰行道念佛,隨從常數百人。清宵月明之夜,時聞螺貝天樂的音聲。忠懿王敬重其德,聞此大為感動,歎言:“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為大師建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賜號智覺禅師。
大師住永明十五年,弟子數千人。常為眾人授菩薩戒,施食放生,泛愛慈柔。一切功德悉皆回向眾生,以作往生淨土之資糧。勸勉大眾老實念佛,以身作則,坐斷一切狂慧口舌,解散一切義學藩籬,精修萬行,莊嚴淨土。其所作《四料簡》對後世修淨土者影響極大:
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宋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大師晨起,焚香辭告眾人,趺坐而化,時年七十二歲。著作宏富,有《宗鏡錄》、《萬善同歸集》等六十余部問世。據雲:永明大師乃阿彌陀佛示現。現今阿彌陀佛聖誕日乃以永明大師的出生日為准。
永明大師圓寂後,有一從臨安來的僧人,經年繞大師塔,旁人問他何故繞塔?那僧人回答:“我在一次大病中到過冥界,看見閻王殿左邊供了一幅僧人像。閻王常在像前禮拜,我私下詢問:閻王禮拜的僧人是誰?得到回答是:那僧是杭州的永明延壽禅師。大師靈逝,未經冥府,直接往生西方上上品。閻王敬重大師德業故,天天禮拜。所以我來這裡繞塔,以示恭禮之心。”
永明大師為法眼宗第三代祖師,集大乘佛法為一身,融通各宗、會歸淨土,持律精嚴,欣求往生。其以華嚴一乘為究竟圓妙,以吾人靈明妙心為萬法之本源,以西方淨土為最終歸宿,身體力行,理事雙修,為後人樹立了不朽的榜樣。如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早年修禅,每謂:永明禅師乃禅門宗匠,尚歸心淨土;況今末法,允宜遵承。於是專修淨業,弘揚蓮宗。近代圓瑛法師,早年修禅,三十歲後,受永明大師啟發,亦歸心淨土,以求福求慧求生淨土為指歸,自謂“三求堂主人”。
贊雲:
法華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簡利愚黠,萬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極樂剎。
視諸眾生皆是佛,只願救生忘國憲。赴市心樂言不變,蒙赦得遂出家願。日課佛事百八件,法華一部佛十萬。若非大權示世間,法幢誰能如是見。
七祖杭州昭慶省常大師
省常大師(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顏,錢塘人。七歲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大師的德業主要體現在自利成就與啟建結社念佛。
宋淳化年中(公元990~994年),大師在杭州昭慶院專修淨業,以旃檀刻阿彌陀佛像,仿廬山遺風結淨行社,有一百二十位公卿顯貴參加,皆稱淨行弟子。宰相王文正公(王旦)為社首,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序文寫道:“予當布發以承其足,剜身以請其法,猶無瞋恨,況陋文淺學而有吝惜哉!”可見,大師道隆德盛,感格人心之力甚大。淨行社還有八十比丘,一千大眾,念佛精進不懈。
大師嚴持戒律,才辯勝人,刺血書寫《華嚴淨行品》。每書一字,三拜三圍繞,三稱佛名,刊行千卷,分施千人。以念佛法門自行化他,數十年如一日。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於寺中端坐念佛,有頃,厲聲唱:“佛來了!”隨之而化。當時在場的信眾見到地面呈金色,良久方退。享年六十二歲,弟子奉全身建塔於鳥窠禅師之側,號圓淨法師。
贊雲:
道慕廬山,追蹤蓮社,刺血特將《淨行》寫,首輔歸座下。百廿大雅,願生效龍馬(龍樹、馬鳴)。
慕廬山風立淨社,爰因後世實行寡。百四一願隨事發,人各寢饋菩提者。首輔王旦既歸依,公卿百廿受陶冶。閻浮雖則贊皇猷,何若樂邦得佛嘏。
八祖杭州雲棲蓮池大師
蓮池大師(公元1523~1615年),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人,出生於世代望族之家。十七歲補諸生,以學識與孝行著稱於鄉裡。鄰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師問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臨終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大師聞語感動,遂寄心淨土,書“生死事大”於案頭以自警策。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母亦永訣,大師決志出家修行,與妻子湯氏決別:“恩愛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湯氏灑淚說:“君先走一步,我自會打算。”大師作一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發。其妻隨後也削發為尼。
大師受具足戒後,策仗游方,遍參知識。參學遍融禅師,老禅師教喻:“勿貪名利,唯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大師拳拳服膺。後參笑巖寶祖,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聞樵樓之鼓聲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裡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閒事,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入杭州雲棲山,見山水幽絕,遂結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時常傷害村民,大師慈悲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懇請大師祈雨,大師手擊木魚,循田埂念佛,一時,雨下如注。村民及信眾們自發地為大師建造禅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內衲子歸心,遂成一大叢林。
大師是從永明延壽以來,融禅淨教律為一體之大成者,主唱禅淨不二,念佛含攝萬法之旨。大師痛念末法眾生,掠影宗門,撥無淨土,有若狂象;教下講師,依文解義,說食不飽。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門,橫截生死,普攝三根。於是單提淨土,著《彌陀疏鈔》十余萬言,總持圓頓諸經,融會事理,指歸一心。大師以華嚴一即一切的圓融理念诠釋念佛法門,認為念佛是大總持法門,含攝菩薩六度萬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義。由是,大師不主張閱藏,應一心念佛。
大師明因慎果,深悲末法眾生,業深垢重,教綱衰滅,戒律松弛,此時修行,應以戒律為根本,以淨業為指歸。因而,大師整饬清規,在南北戒壇久禁不行的情況下,大師令求戒者具三衣,於佛前受之,大師為證明。已受戒者,半月誦《梵網經戒》及《比丘諸戒品》。其住持的道場,規條甚嚴,出《僧約十條》、《修身十事》等示眾。各堂執事職責詳明,夜必巡警,擊板唱佛名,聲傳山谷。布薩羯磨,舉功過,行賞罰,絲毫無錯。大師策厲清規,嚴明梵行,並親自著述,闡發戒律精義,以救末世疲弊之習。大師極力戒殺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設有放生所,救贖潛游蜎飛諸生物。大師《戒殺放生文》盛傳於世。
大師樸實簡淡,虛懷應物,貌相溫和,聲若洪鐘,胸無崖岸。自奉儉樸,自有道場以來,未曾妄用一錢,凡有香俸盈余,便施散給其他寺廟的和尚。施衣藥,救貧病,常行不倦。大師生平惜福,年老還是自己洗衣,淨溺器,不勞煩侍者。終身一襲布衣,一頂麻布蚊帳用了幾十年。
文殊菩薩曾化為童子來參大師。大師見到童子便問:“兩腳有泥,必是遠來客。”童子說:“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大師說:“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說:“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大師道行境界於斯可見一斑。
大師道隆德盛,感動當時。李太後遣內侍赍紫袈裟白金問法要,大師書偈答曰:“尊榮豪貴者,由宿植善因,因勝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達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錦上花,重重美無盡。如是修福已,復應慎觀察:修福不修慧,終非解脫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眾生真慧性,皆以雜念昏,修慧之要門,但一心念佛。念極心清淨,心淨土亦淨,蓮台最上品,於中而受生。見佛悟無生,究竟成佛道,三界無倫匹,是名大尊貴。”
大師深感淨宗念佛法門乃至簡至易,普攝諸根,仰賴佛力,圓證菩提的無上大法,故殷殷普勸念佛往生淨土。其言曰:
“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裡偷閒,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大師一生精修,廣弘淨土,臨終前半月預知往生的時間。到城中告別諸弟子及故舊朋友,只說:“吾將他往。”回寺用茶湯供養眾僧,告訴大家明日將行。七月朔晚,大師示微疾,瞑目無語。城中諸弟子趕到,哀請留囑,大師睜眼開示:“老實念佛,莫換題目。”說完,向西稱佛名而逝。世壽八十一,僧臘五十。入塔於五雲山麓。
大師著述甚豐,主要有《阿彌陀經疏鈔》、《雲棲法匯》、《竹窗隨筆》、《往生集》、《淨土疑釋》等流行於世。
贊雲:
初住雲棲,即滅虎患,早請念佛雨慰盼,村民鹹感歎。庀材開辦,道場重興建。
幼聞念佛意頗快,末誡門徒莫捏怪。行為世則言世法,注重淨土及規戒。砥柱狂瀾契理機,闡明佛心祛蜂虿。普令具縛諸凡夫,仗佛慈力登蓮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