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慈法法師:不受無益苦念佛得快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受無益苦 念佛得快樂

――2013年10月江西九江開示之四(13日)

四聲念佛的由來

這個六字洪名啊,它的稱誦方式有很多很多的,就是在社會上傳播的很多呀,有喜悅的,有明快的,有追憶的,也有那種比較沉重的,反正什麼樣的調子都有。以前呢,我給他們學這個念佛――最主要是領眾,為了領眾方便,南腔北調的來你把握不了,一個叫定妙的老和尚,他是那樣說:“過去呀有法師教念佛,他用譜子記過。”說的是印光法師,我不知道是不是,他記的有譜子。“嗒嗒嗒的嗒嗒,嗒嗒嗒的嗒嗒,嗒嗒嗒的嗒嗒,嗒的嗒嗒吧吧”。他用那個譜子,他用那個琵琶給我彈的。

當時,我比較困惑,就是在94年,這個殿堂裡東來西往的、南來北往的這些出家師父南腔北調的,念佛很不容易把握。今天來一群四川的,明天來一群東北的,後天來一群什麼,不知道什麼地方的,把你搞得暈頭轉向的。我就跟這個老和尚請教,我說:“能不能有一種方法,不讓它南腔北調的,當時傳播的方法也很多。”他說:“那我就把這個調子給你說一說。”他說:“這個調子實際簡單,就是我們念佛呀,這個阿彌陀佛這個說法,現在傳法也多,就是比較簡單,就六個字中其它的音都不要管,這個第三個字,你就觀察這個‘南無阿’,這個‘阿’字上呢,因為‘阿’是一切音的這個老祖宗,就是最重要的一個音。‘阿’字用得最多,你在這個地方關心它就行了,其它的不用管它,因為這個音的力量最大,或者說最重要。”對,它就用那個四音:平音、二聲、三聲、四聲,來把這個四聲念佛呢就給了一個,給我一個提示,反正我們後邊念就好念了。誰來了只能這麼念,不允許你南腔北調。慢慢的這個念佛就比較有次序。當時,的確很多念佛人感覺很喜悅,因為有次序了,以前念的南腔北調沒有次序,有喜的有憂的,但這個地方它很舒展,也不喜也不憂,很寧靜、很廣大,就像四無量心一樣的。

我念一念,你們有個概念就行,聽一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但是“阿”字稍微有一點點動靜,其它都不管它,其它的就是,你念到哪個地方都可以,不管,對!就把這關注點就在這“阿”字的發音上,平音、二聲、三聲、四聲就可以了。這個好記,好念,它又平白,就是不加任何的喜、憂、悲、傷,不加,都不加,啥都不加,不加情緒。的確當時,各個地方來的念佛人感覺到這個好。那時間就是那樣念,一直就是多年來,基本上,我也比較相對的提倡這麼個念法。它因為沒有壓抑的東西,它也沒有亢奮的東西,很如實,很平展,可以比較如實地表達我們的這種狀態——無憂無喜的,但是你會產生一種寧靜的、深遠的,當然也很多人會掉淚,也會掉淚。

剛才有位居士提到,是不是我們念念佛,那我們就念念佛,就用那種無诤的心,對!利益十方九界眾生的心,我們念一念,就用這個四聲念佛法:

(眾: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主要是後面這個一定把收音越干淨越好: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擲地有聲,就像仍在地上一樣,就把一個一個的人都給扔在極樂世界裡,就是干干淨淨的,越干淨越好,對,越干淨,不費力。你要不干淨了呢,就會費力。那我們那樣就是男居士、女居士,男居士第一聲,女居士第二聲,我們這樣念一念,主要是什麼呢?你這樣你不丟念。

(眾: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自己飲水,現在我們知道,水,乃至於一切萬物,都有見聞覺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給它善的訊息,它確實會變得很善很美,這是博士給我們做實驗的。譬如比如我們平常喝的這杯水,你在水上貼個「感恩」,貼個「愛」字,這個水的質量就特別好,你要是相反的,貼個我「我討厭你」、「我恨你」,那水的質量就特別不好,甚至於常常喝人會生病。然後你就懂得為什麼大悲水能治病,就是這道理。

  現在我們曉得水有見聞覺知,我們用大悲咒水晶杯,這就是大悲水。什麼時候貼上去,一個小時以後你再喝,它確實就管用,你不會念也沒關系,水會看,所以這個方法很好。

結緣 大悲咒水晶杯 敬請加微信18680571807  長期結緣 全年流通


念佛不在於多少,在於真正整個身心的投入。你念很多,你念得很散、很慢、很煩呢,真是給你帶來很多煩惱的相續;要念得很投入、很真切,也可能念一聲會給你帶來不可思議的喜的、真誠的一個開端。實際念佛呢就像打開燈的開關一樣,你“啪”一打,這個燈光就亮了,你真誠地這麼做會有力量的;你要是似是而非的,或者說那樣漫不經心的,就像你說:“開燈,開燈,開燈!”燈一直不亮,就是我們的真誠、徹底沒有打開,就像天親菩薩說:“世尊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真有這樣的心念,真有這樣的一個誓願一樣的,那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說,真正有一個利益十方九界眾生的這樣一個心,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這樣一個心,那你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的一聲好,十聲亦好,千聲萬聲亦好。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念佛呢真正的從質量上看出來,干脆不要從數量上看出來,直接從質量上下手。因為果地覺為因地心啊!不允許沒有質量。這樣看呢,就知道阿彌陀佛在他那個願望中有那樣的願說“設我成佛,十方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真實語了(注《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原文: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是講質量,一定要以果地覺的心——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不相離遠。那麼我們現在呢,以佛心念佛名,利益十方。這樣它有一個不可思議的一個智心、悲心的作用力。因為這個名聲的傳播會震撼著所有聽聞的人、念誦的人。

因為不是為了應酬人,也不為了數量,就是為了開啟我們的無诤心的作用,朗照於十方法界,消除一切眾生的分裂、對待、迷失、痛苦。這樣看呢,可能念佛就不是個任務了,是個由心而發的——禮敬供養贊美的作為、感恩的作為。一定不要把它當一個負擔,當成一個任務。把它當成一種感激、供養,一種喜悅的傳遞,一種知佛恩、報佛恩的心,或者說知眾生恩、報眾生恩的心,或者說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的心,給予一切如母有情真實利益的這樣一顆心。那我們再念佛,真的不會求那個數量了,你一定在質量上,認認真真地念一聲就是一聲,習慣了,你不念那真誠也會出來,不念的無诤也會做了。要不然,我們就那種似是而非的、完成任務的、壓迫的、被迫的,怕是下來培養了一個無明、無奈,甚至是煩燥。

這一點呢,我們通過今天這一節課、兩節課呢,慢慢的有有一個這種——以佛心念佛名的守護,以無诤的心念佛的守護,以利益十方眾生念佛的一個守護,以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心的一個念佛名的守護。慢慢的就是它不是任務了,你感覺這是真是一個願望了——我就是在用一個願望念佛,用佛願在念佛名,以佛心念佛名。果地覺為因地心,那就成一個教法的事實了!那麼我再說,“你修的什麼法呢?”你說:“我修淨土的!我的確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在念佛呀!在以佛心念佛名呀!在彌陀念彌陀呀!”你沒有什麼畏懼啊!沒有什麼不安啊!那我們這樣念佛有意義,那我們再去念多少聲都可以啊!那就是真正都是歡喜地依教奉行啊!十聲、百聲皆方便,千聲、萬聲亦真實啊!

它有三種心即得往生:深心、至誠心、回向發願心。這三種心就是佛心,就是無诤的心,就是萬德具足的這種功德心。凡夫心不可見了,凡夫心念佛時即是三十二相,即是八十種好。佛在經典上都講:佛住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心念佛時,即是三十二相,即是八十種好。這是真實不虛啊!沒有前後際,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度生時啊、利生時啊!我們不會在這個地方迷茫,不會在這個地方不相應了,不會說我念多少佛才能怎麼樣了。或者不會說,我們念佛、不念佛怎麼樣了。那我們不得不念,因為你誓願已融入了念佛心,念佛心已融入了你的誓願。我們的心就是念佛心,因為心念跟佛的這種果地覺已經互融,已經完全地互融了,沒有對待了。

很多人可能會睡覺的時間(都)比過去那念佛的時間——那樣喊著念,那樣念,那樣逼著念——還要會念佛的。我這個完全是受之於一個出家師父,我在92年遇到一個出家師父,我就跟他坐對面,他一天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跟人說啥話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給我印象太深了。晚上了,就搞不懂,說這北方人這麼干什麼呢?“南無阿彌陀佛”。別人說什麼,跟他說話,干什麼,他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哎,搞不懂,晚上(自己)睡覺了這個鏡頭還在回憶:一有什麼,他也是“南無阿彌陀佛”。結果呢,不得了了,把自己嚇死了。後面這樣一睡覺就這樣念,一睡覺就這樣念,結果白天不敢想,打妄想,一想就會出來事實,一想就會出現事實。到後來我說:“哎呀,想找一個學戒的師父,或者說能教授戒法的師父。”第二天,就從我那個剃度師父那兒就來出家師父,直接來到我那兒。當天下午,我們去找我師父去了。只要動念它就會實現,把人嚇得,那時間就毛骨悚然的。最後在佛前說:“我啥也不想了,你不要讓我搞這一套了,對不對,你把我掂對的這不得了。”就說,你把它封閉了,我不這樣做。所以後面就不這樣念佛了,感到太可怕了。但這是無意識念佛,就是看到對方那樣念呢,存下了一個概念,無所希求地念佛,反而你一動念就成就了,很嚇人的。

我那時候在茅棚裡住,在桐柏山住。我們那兒有一個桐山,很高的,很漂亮的一個山。哎呀,心裡動念了,當天動念說:“能不能去桐山看看呢?”那邊的出家師父就過來了:“我領你到桐山看看吧。”把我嚇的哇哇的,“我不去了,”我說(笑)。

那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念佛法門,也沒有念過佛。但是就晚上一睡覺,那個出家師父的加持呀就成就了。哎呦,把你搞得暈頭轉向的。實際上,我們無求的心念佛那不可思議的!它把你整個法界給騰清了,搞干淨了,你只要敢動念,你一動念,嗨!那不得了,事來了。所以我們要是用無诤的心念佛太好了。

我學這個法門呀純粹是,哎呀,真是碰到那麼個,真是碰到了!真那樣!你要是不了解這樣的利益功德,我們用很多心,求功夫的心、求這的心、求那的心,求來求去,求得一塌糊塗,但是很煩,它總不相應。因為沒有將果地覺為因地心哪,因為我們違背了這個教法的傳播方式了,所以很多人修行總不成就。我們要依這個教法的體系接受這個教法呢,萬修萬人去!相不相信呢?(眾人鼓掌)怎麼都沒矛盾對不對?就是萬修萬人去嘛!你依法修,它怎麼不萬修萬人去呢?佛力住持你怎麼能(不去)?就是得不退轉嘛,對不對?你就活得安詳嘛,你撒手就自在嘛,這個找不到不自在嘛?

那我們再說,客居娑婆,行為方便,只是我們所有的作為就是,佛已經把方便給我們了。在這幻化業中無得無失,你了解了,你該做些啥呢?做些啥有意義的事呢?哪個最有意義呢?你在這裡面找到個“最”了,什麼“最”——無所用心,無诤心中可以利益世間嘛!某老師可以講儒教了,有的人可以講這個、講那個都沒有問題呀。你不跟人爭,你都。本心就是覺悟心,就是佛心,講啥,啥也是佛法了。要不然,小心哦!

那我們念佛呢,下面怎麼念佛,你自己心裡橫念豎念都是佛號,但是真誠心、回向心、深心!對,很多人對深心這個地方呢,就是可能有很多解釋。但在經典上世尊解釋深心解釋得比較簡單——知無眾生可度,廣利世間。它是這樣講的——知無一法可得,廣行佛法。這個知是什麼呢?就是了解、運用這個正見、無所得的正見利益有情,利益那些執著的有情。說不執著啦,好了,可以了!

佛陀的教法至簡至明,威德、善巧、究竟、真實、感人至深。他的確能感動你那一顆是非的心、顛倒的心、痛苦的心、迷惑的心,讓它不再迷惑、不再顛倒、不再痛苦。這一點呢,念佛的確是很好了。剛開始念可能有點慢,可以加快一點:

(眾: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念佛呢可能是,有時候人會昏沉啊,有的人會掉舉啊,有的人有時候會……哎呀,真是不一樣啊——心情、環境不一樣;人多、人少不一樣;人前、人後不一樣。那我們就找一個自己喜悅、省力、感人的、真誠的方法就好了,一定不要死搬硬套地把自己、把他人、把身體搞得很苦,因為那樣不是修行。“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呢,他有歡喜光芒,有智慧光芒、有無盡的光明喲!這個光明不能用那憂傷、沉重、負累的心哦!

追求苦非佛法

我有一次去東北,去拜見一個法師,這個法師在東北很有影響的,是一個念佛的修行者。他是一個道場的住持法師,很勤奮的一個出家師父。我那時就是剛剛接觸佛法不太久,總是要參學嘛,就去了。法師就——大家就一打招呼——說:“就是希望我給大家也提一提阿彌陀佛這個什麼。”正打七呢,我說:“我是來參學的,就來念念佛好了”。他說:“你還是給大家講一講吧。”我就講這個:可能遇到阿彌陀佛的這種誓願啊,普利一切,利益一切的這個誓願,或者果地覺為因地心這樣的一個平等印契眾生、接引眾生的這樣一個誓願,我講了一下。居士們很感動,因為啥呢?他們學得特別苦,他們念得很苦。他們有一個調子是民國時間的一個二十多歲的出家人念出的調子。出家人二十多歲呢就去世了,就是可能是……他們稱為他是說是,反正很慈悲,說是觀音菩薩應世也好,反正很慈悲。但他這個調子特別悲傷,我聽了以後,我頭疼。他那個調子就像那個人被殘害的時候的那種掙扎的聲音一樣。我心裡可難受了,說這樣念佛,這麼悲慘地念佛,人能受得了嗎?但我又不敢在人家寺廟裡說這個調子太悲傷了。

我給大家開示了以後,大家就感覺到,因為他們很悲傷地念呢,我給他講的這麼輕快,大家感覺到這很歡喜的,感覺說這回往生有希望了。結果這個法師呢說:“我給大家解釋解釋吧。法師不是這樣說的,法師是這樣給我說的,怎麼說呢?‘要苦修呀!不苦修會行嗎?’。”他就往苦修上引導。所以我想一想,哎呀,我還是忏悔吧。我說這個可能是大家走的佛法的路子,或者說接受的教誨也不一樣。我就給他告假,我說:“我就參學也參學了,我可能還得走。”他說:“哎呀!不行呀!大家一起念念佛多好。”我說:“這個調子呀……哎呀,有點那樣子啊。”但得諸樂,我在這個地方沒有樂子。我不是要那個樂啊,但是實在是太痛苦了。他說:“那不行,這是……”我說:“那你就念”,我說:“念不了我走人哦。”他說:“不行,你不能走。”最後我來一句狠的,我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說我學淨土是,釋迦牟尼佛傳達的是“但得諸樂,無有眾苦”。你這把我心攪得太苦了。他一聽這話就跟我翻臉了:“這都是念佛,怎麼道不同呢?”我說:“心裡難受。”

走了以後呢,後面呢,我真是很遠的方向給這個法師忏悔了。我說“我這個人呢耐力不夠,心力不夠,就是承受力不夠。”但他還是那樣念,我看那些居士,真是,我走的時候很多居士都哭了。因為他們怎麼受得了呢?不知道。他們打七天天那樣念呀,我只念了一會啊。所以我就向那個法師很遠的距離我忏悔。我說:“我福德力不夠,耐力不夠,向你忏悔了”。我說:“你那些居士我祝福他們不要那麼苦”,我就走了。

但我說句實話,我在國內遇到這樣的,我都感覺到真是,有的人念這個淨土呀,修這個淨土呀,真是不像是淨土,倒像是娑婆世界,不像是淨土的法門。因為阿彌陀佛的這個果地覺為因地心呢,是讓大家運用無染的修行,運用無染的心智——智慧心,用慈悲的心智、安樂眾生的心智、拔苦得樂的心智予眾生真實利益,令眾生歸入實相,遠離善惡對待的心智。所以,太苦我感覺也沒意思。當然,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樂也樂不到哪兒去了,只是有時候依法能得到一些法的喜悅如此而已,法的輕松如此而已。但就娑婆世界有啥樂的?沒有啥樂。但是娑婆世界本來就夠苦了,不要再找苦了。本來就很多苦,生、老、病、死就夠苦了,還有求不得的苦,還要再求個苦。我想到那個法師現在我還揪心,心這個地方打揪,就是這樣子。不是,那個調子呀,有的調子很是……。我以前接受那個妙蓮和尚的那個六度念法,我感激得不得了,很輕快。有很多年真是很明亮,很喜悅。但我希望呢,大家起碼說不要受苦。因為這個地方真是佛法的教法是救度、挽救我們的苦的心,讓我們不再苦,起碼說在舊的苦上不再增加新苦了。

所以我們念佛呢,我感覺到佛名中有這樣一個內容——就是不要再制造苦,包括我們修行淨土法門,其它的作為也不要再增加新的苦。當然我們不能貪著放逸呀什麼呀,也不能貪著那個,貪著那個東西你心還是有诤,對不對?無诤中,它就有清淨、平等、安住的內容,平等、清淨、覺悟的支持。所以,這裡面沒有放逸的東西,也沒有增加新苦的內容,才能使我們真正的但得安樂,覺悟人生。——這是很真誠的一個教法,很徹底的一個教法。

因為我們知道依經依教,它的確不是為了苦我們,娑婆世界本來就是真是,他方世界的人忍受不了我們的苦了,我們再去找苦吃?起碼對淨土這個修法不公正了。因為,果地覺中沒有叫我們再找苦吃啊!因為,它這個教法的綱領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一定要看到這個法的准確的地方,接受這個教法,再來實踐這個教法。依法修持,依法得法喜哦,依法安心,依法稱名。往生論上講啊,怎麼念佛呢:口稱阿彌陀佛光明名號,與彼光明智相相應。這裡面沒有苦的,能解除眾生苦分,不令生新苦的。

這一點提醒提醒。所以說我們念佛名啊,不是增加苦分,不是要積累數字的,也不是為了增加什麼業。是令我們安穩喜悅的果地覺為因地心這個心起到作用,我們去做。念,也是為了起到作用;不念,也是為了起到作用;念與不念,都在念佛!那是真正地念佛呀。

這個念什麼呢?無對待地念,平等地念,無诤念地念哦。這個根本守住了,那法的樂趣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升起,大家會笑的。對,這會真從心底裡笑。因為,法喜充滿!謝謝大家!

(眾 :阿彌陀佛 )

 

上一篇:信願法師:注重“佛”這個字,就會注重佛力
下一篇:慈法法師:唯佛是念是淨土教法的核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