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修行,不是比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說道學佛,就會把看佛經,聽課,說成學佛了。所以我喜歡用改為修行,或者修道。感覺修道比學佛要好聽一些。一說到學,就以為是讀書了,說道修,就有些修行的味道。所以我習慣講修行,雖然我算不上修行人。

   學佛不是累積,不要把知識的累積,經驗的累積當成了學佛。或者念佛拜佛數目的累積當成了學佛。雖然知識累積,念佛拜佛都很重但更重要的是,學佛,是在心性下功夫。如果學了很多佛學知識,但是內心的慈悲,慚愧,喜捨,光明,自在這些美好的品質沒有培養起來,反而失去了,其實不是學佛,不是修行。頂多,算是多了一些佛學知識,種下佛的善根而已。
   老子講過: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要想學習,佛教講五明,想要學習,就要天天學習,越學越多,比如醫方明,聲明,工巧明,這些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的,可以越學越多。但是為道要日損啊,損什麼,損掉我們的妄想,分別,自私自利,貪心,這些不好的東西都慢慢的損掉。損掉了,真的東西就出現了。
   我們往往不知道損,讀了佛教開示,但內心的煩惱越來越重了。因為我們沒有把佛法拿來用,卻拿來當成一種負擔。沒有學佛前,本來分別念就重,越學佛越分別。這就是可惜了。這就是把佛學當成了知識,本來想學佛,卻被佛學困住了。
   很多人會針對法師的開示,或者某個問題,一直爭吵不休。如果懷著慈悲心,是可以的。如果沒有慈悲心的基礎,所有的爭吵,對修行都是有害的。如果一直爭得是非,對錯,善惡,這樣永遠得不到解脫。因為困在了二元對立了,永遠不得自在。人所以輪回,就是困在二元對立中,陰陽對立中,困住了,又如何能跳出來呢。
    剛學佛時,首先從做義工,拜佛開始,慢慢業障清淨了,智慧顯現後,再去深入經藏。這樣不會被知識困得團團轉。而且一切智慧的顯現,都要以業障消除了為主。佛教的七聖財,如果信心、精進、持戒、布施、慚愧、多聞、智慧。我們擁有這七聖財,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比如說,我們學佛很久了,不是問,布施了多少錢,禮拜了幾拜,讀了幾部經,而是問:對佛菩薩的信心增長了沒有,修學上更精進了沒有,持戒更精嚴了沒有,慚愧心增長了沒有。要問這些,這些才是我們需要的。

 

上一篇:彭麗媛揮毫寫下“厚德載物”贈米歇爾
下一篇:大願法師:糾正聞法動機(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