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真的見到好的教誨,盡心竭力去奉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可以自欺,因為人要提升道德首先要打破自欺。人,真的見到好的教誨,盡心竭力去奉行。發覺自己有習氣,趕緊就像被毒蛇咬到一樣,寶劍抽出來就把手給砍下去了。不是真砍手,馬上就對治那個缺點。這樣的人他覺得每一天對得起自己,他就能自慊。這個“慊”就是自足,自己覺得很踏實,不會虛,不會沮喪,不會覺得苟且偷安。但是下手的地方在哪裡?慎獨。所以聖賢人的快樂,都是在立身行道。孔子的快樂在哪?“不怨天,不尤人”。孔子下手的地方,好學。“下學而上達”,下學這些五倫人事的道理,了解到它的根本,進而通達它的天命,通達天人合一的學問,那就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我們看顏子的快樂,“不遷怒,不貳過”,下手的地方在克己。子思,傳《中庸》,他能“不援上,不陵下”,他下手的地方在居易。居易就是守好自己當下的因緣跟本分,不去貪求、攀求。“不援上”,就是不去巴結、谄媚領導,盡自己的本分。真正好的領導要用人,是看你這個人實不實在,而不是去講好話的。“不陵下”,就是不欺負底下的人,還愛護他們,教育他們。這是居易。孟子,“仰不愧,俯不怍”,是孟子的快樂,他下手的地方在哪裡?集義。孟子說他善養浩然之氣。怎麼養出來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符合道義,能符合的他就是養浩然之氣。

 

上一篇:蔡禮旭:讀書人必須要先有德、善良再求多才
下一篇:印光大師:人死之後則告了脫,無因果之報,對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