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 《佛子行三十七頌 》 講記(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子行三十七頌

                  ——土美仁波切 造

      南無羅給夏RA雅!

雖見諸法無來去,然唯精勤利眾者;

勝師怙主觀音前,三門恆時敬頂禮。

利樂之源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於此宣說佛子行。

已獲暇滿大舟時,為自他渡輪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聞思修持佛子行。

貪戀親方如沸水,嗔恨敵方如烈火,

遺忘取捨愚暗者,拋棄故鄉佛子行。

離惡境故惑漸輕,無散亂故善自增,

淨心於法生定解,居於靜處佛子行。

長伴親友各分離,勤積之財留後世,

識客終離身客店,捨棄今世佛子行。

交往惡人增三毒,失壞聞思修事業,

令成無有慈悲者,遠離惡友佛子行。

依止正士滅罪業,功德增如上弦月,

殊勝上師較自身,更為珍愛佛子行。

己尚縛於輪回獄,世間天神能救誰?

故知殊勝無欺處,皈依三寶佛子行。

佛說難忍惡趣苦,皆為惡業之果報,

是故縱遇生命難,永不造罪佛子行。

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

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

無始時來慈我者,諸母若苦自何樂?

是故為度無邊眾,發菩提心佛子行。

諸苦由求自樂生,圓滿正覺利他成,

是故己樂與他苦,真實相換佛子行。

何人以大貪欲心,奪或令奪我諸財,

自身受用三世善,回向於他佛子行。

我雖無有些微錯,何人若斷吾頭顱,

然以悲心將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有者百般中傷吾,惡名縱遍三千界,

然我深懷慈愛心,贊其功德佛子行。

何人大庭廣眾中,揭露吾過出惡語,

於彼亦作上師想,恭敬頂禮佛子行。

吾如自子愛護者,彼縱視我如怨敵,

猶如慈母於病兒,尤為憐愛佛子行。

與我等同或下士,雖以傲慢而凌辱,

然吾敬其如上師,恆時頂戴佛子行。

貧窮恆常受人欺,且為重疾惡魔逼,

眾生罪苦自代受,無有怯懦佛子行。

美名遠揚眾人敬,亦獲財如多聞子,

然見世福無實義,毫無傲慢佛子行。

自嗔心敵若未降,降伏外敵反增強,

故以慈悲之軍隊,調伏自心佛子行。

一切妙欲如鹽水,愈享受之愈增貪,

令生貪戀諸事物,即刻放棄佛子行。

一切境現唯心造,心性本來離戲邊,

了達此理於二取,皆不作意佛子行。

逢遇悅意對境時,視如夏季之彩虹,

雖顯美妙然無實,斷除貪執佛子行。

諸苦如同夢子死,迷現執實誠疲憊,

是故遭遇違緣時,視為幻相佛子行。

獲得菩提身尚捨,何況一切身外物,

故不圖報異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誠可笑,

故於三有無希求,守護淨戒佛子行。

於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損害如寶藏,

故於諸眾無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唯成自利小乘士,勤如撲滅燃頭火,

饒益眾生功德源,具足精進佛子行。

當知止觀雙運理,以此摧毀諸煩惱,

真實超越四無色,修習禅定佛子行。

若無智慧以五度,不得圓滿菩提果,

故以方便三輪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若未觀察自錯誤,以法形相行非法,

是故恆時審自己,斷除過患佛子行。

以惑談他菩薩過,則將毀壞自功德,

故於大乘諸士夫,不說過失佛子行。

為求利養相互爭,失壞聞思修事業,

故於親友施主眾,根除貪執佛子行。

惡言刺傷他人心,亦失菩薩品行故,

莫說他人不悅詞,杜絕粗語佛子行。

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

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

總之一切威儀中,觀心處於何狀態,

相續具足正知念,承辦他利佛子行。

如是勤修諸善根,為除無邊眾生苦,

皆以三輪清淨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為利欲修菩薩道,依照經續論典義,

諸聖者言而撰著,三十七頌佛子行。

因吾慧淺無修行,雖無智者所喜詞,

然依諸多經論故,此佛子行定無謬。

而諸佛子廣大行,如我愚者難測故,

相違不符等諸過,諸聖者前祈寬恕。

以此善願眾有情,以勝世俗菩提心,

等同不住有寂邊,大悲怙主觀自在。

《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一)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簡單地開示一下《佛子行三十七頌》。《佛子行三十七頌》是土美仁波切的著作,土美仁波切是藏區的一位大成就者。在傳說中也有這樣的說法,說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他一生中,在藏區弘法利生的事業非常廣大,他個人的修行成就也非常高。藏區的很多大德都說他是真正的菩薩再來,是位真正的大成就者。

  他所寫的《佛子行三十七頌》,對眾生的利益非常大。現在不僅是在藏區,而且在別的地方,在很多寺院、道場裡都有《佛子行三十七頌》的修法。這就說明他當時寫論典時,發心非常清淨。在藏區,類似這樣的論典、開示也有很多,但不是都能這樣利益眾生。《佛子行三十七頌》利益眾生的范圍非常非常廣,好多人都是通過學修《佛子行三十七頌》而成就的。

  無論是在藏區還是在其它地方,很多修行人都非常重視《佛子行三十七頌》。在喇榮,法王如意寶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特別強調過:每一個喇榮的學生以及與喇榮有關的信眾,都要認真學修《佛子行三十七頌》。在上師法王如意寶的號召下,當時在學院修行的每一個人都學修《佛子行三十七頌》,大部分人每天都會背誦一遍,現在喇榮也是非常重視這部論典。今天我在這裡給大家簡單地開示一下《佛子行三十七頌》,相信《佛子行三十七頌》對大家一定有很大的幫助和利益,希望大家都要重視這部論典。

  無論你以前是否聽過、學過這部論典,現在都要認真學修它。這部論典是我們應該經常學修、念誦的,我們應該經常根據這部論典的內容來衡量自己、調整自己、糾正自己。這樣我們才能進步,才能取得殊勝的成就。

  法王如意寶特別重視學修《佛子行三十七頌》,他自己也是接過一百多次《佛子行三十七頌》的傳承。上師如意寶是文殊菩薩再來,他老人家都要反復這樣學習它,我們作為凡夫更需要多次學習。所以大家不能輕視這部論典,一定要重視,一定要把它的含義和內容納入到自己的相續中,不能只在表面上、理論上去學習,去理解,一定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這個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些困難,但是堅持下去就好了。

  “佛子行”,佛子就是菩薩,也可以說是大菩薩。菩薩為什麼叫佛子呢?比如說本師釋迦牟尼佛有身子、語子、心子。菩薩屬於是佛的心子。因為菩薩才能了悟佛的密意,才能真正達到佛的那種境界;其它聲聞、緣覺和阿羅漢,屬於是佛的語子,他們只能通過佛的這些教言,最後才能得到聲聞和緣覺的果位。《佛子行三十七頌》裡講的主要就是佛的心子——這些菩薩所領悟的一些道理——這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都能了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精進努力,認真學修。

  全論分三個部分:

  第一、初義;

  第二、論義;

  第三、末義。

  初義分兩個:第一、頂禮;第二、立誓。

  南無羅給夏RA雅!

  “南無羅給夏RA雅”是梵文,“南無”翻譯過來是頂禮的意思。“羅給夏RA雅”是世間自在王,就是觀世音菩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頂禮觀世音菩薩!”

  作者為什麼首先要頂禮觀世音菩薩呢?因為觀音菩薩是他的本尊,他首先要頂禮本尊。他有很多著作,裡面大部分都是先頂禮觀音菩薩的,在這裡也是這樣。

  雖見諸法無來去,然唯精勤利眾者,

  勝師怙主觀音前,三門恆時敬頂禮。

  “雖見諸法無來去”,諸法的事實真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了八種邊地戲論的實相本性。他雖然已經證悟了屬於輪回和涅槃的所有這些緣法的本性,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但他不像羅漢那樣,不是停留在寂滅的境界當中,而是以悲心與智慧饒益眾生。

  若是只有智慧、沒有悲心的話,也不能利益眾生;若是只有悲心、沒有智慧的話,也不能救度眾生。因為無法能夠遣除眾生心靈上的無明黑暗,所以智悲是雙運的。他的上師所領悟的、證悟的,也是智悲無二的那種境界。

  “勝師怙主觀音前”,上師和觀世音菩薩無二無別。平時我們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是和本尊無二的;祈禱本尊的時候,本尊是和上師無二的——我們在很多修法當中都是這樣觀想的。包括我們修金剛薩垛除障法的時候也是,在顯示上、形象上為金剛薩垛佛,但實際上是自己的上師。我們修皈依、修發心等其它法的時候,都要觀想所依對境。這個時候也是,本體是上師,形象為蓮花生大士,任何時候上師和本尊都是無二的,本尊和上師也是無二的。

  在這裡,土美仁波切祈禱的時候也是,上師和本尊無二無別,他是在這樣的境界當中做頂禮的。平時我們祈禱的時候也是,不能有分別心。諸佛菩薩是一體的,諸法是一體的,沒有兩個,就是一個。一尊等於一切,一切等於一尊。我們一定要這樣去祈禱,去相應,才能達到圓滿,這是最最殊勝的。

  “三門恆時敬頂禮”,這裡講的是恆時,就是每時每刻都在祈禱,都在頂禮。這樣才能和上師、和本尊相應,才能時刻得到上師和本尊的加持。這裡強調的是恆時,不是偶爾。現在有的人,比較快樂的時候能想起來上師三寶;有什麼困難坎坷了,就徹底忘了,提不起這些念,想不到上師三寶,也不知道要去祈禱上師三寶了。還有的人,有什麼事了,有什麼違緣與障礙的時候,就能想起來上師三寶;平時比較好的時候或是心情比較愉快的時候,根本想不起來上師三寶,也想不起來上師三寶的功德和恩德,這都是不如法的。

  “恆時”,無論心情好的時候還是心情壞的時候;不管是順利的時候還是有障礙的時候,都要祈禱、恭敬、頂禮上師三寶,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

  禮拜不僅僅是身體上或是表面上做,而是可以分身、口、意的禮拜。其中意的禮拜最為主要,我們隨時都可以做。什麼是意的禮拜呢?就是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但是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上師、什麼是三寶;然後再去憶念他們的功德,這樣才能產生真實無偽的信心,最後才能得到殊勝的加持。——這就是“三門恆時敬頂禮”。

  禮拜、頂禮、供養、皈依和本尊無二無別的上師。上師和本尊很重要:上師是一切加持的來源,本尊是一切成就的根本,這兩個時刻都不能忘記。要知道上師和本尊在形象上有區別,但事實上沒有區別,都是一體的。自己的上師也是佛菩薩的化現,尤其是自己的本尊的化現和游舞。所以,上師來攝受你,給你傳法,給你灌頂,給你竅訣,其實就是你的本尊來攝受你的一種方法。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深信這個道理。然後,時時處處都要祈禱、憶念上師和本尊的功德,要恭敬、禮拜上師和本尊,這個很重要。

  作者為什麼首先做禮拜呢?這裡有很多意義。第一,可以得到上師和本尊的加持,能順利地完成當時的任務。第二,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這樣也能積累很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他在造此論典之前,能夠頂禮上師與本尊,這就說明他是個真正的修行者、成就者。我們這些後學人看到他的這個著作,一看他做禮拜的內容,就能了解到他是一位很好的導師、善知識。也有這樣的一個作用,所以在這裡做禮拜有很多殊勝的意義。

  禮拜之後,接著就是立下誓言:

  利樂之源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於此宣說佛子行。

  這就是立下誓言。他為什麼要立下誓言呢?這些大成就者、法師、導師,不會輕易立下誓言。不像我們,今天發這個心,明天發那個心,最後都堅持不了,都完成不了。這是我們凡夫的習性,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會有一些罪過。輕易立下誓言,輕易發誓、發願容易造業。所以,以後不要輕易發心發願,不要輕易立下誓言。自己想好,立下誓言以後,有再大的困難也不能退縮,也不能反悔,縱遇命難也不能失毀自己的誓言。一定要堅守誓言,這才是真正大成就者的行為。——我們應該學習這些大成就者——這些真正的導師、善知識的做法。他們立下誓言以後,一定會完成這個任務,所以他們著這些論典、開示的時候,首先要立下誓言。

  “利樂之源諸佛陀”,一切利益和快樂的源泉是什麼呢?就是佛果,就是佛。我們修成佛果,達到佛的那種境界的時候,才會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有真正的快樂。之前我們所得到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得到的利益也不是真正的利益;因為這些都是有漏的、都是無常的,本身就是痛苦。

  我經常跟大家講,我們現在是凡夫,愚癡顛倒;把苦當成樂,把假當成真。其實我們所感覺到的、我們所認為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它的本性是一種痛苦。——這都屬於是行苦,也是變苦。我們所感覺到的、所認為的這些快樂、利益都會變,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都超不出痛苦的范圍——所以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快樂,也不是真正的利益。

  真正的快樂、利益只有佛才能給予我們。我們修到佛果的時候才能夠享受得到,才能夠感覺得到,才能夠獲得。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愚癡、不要顛倒,不要再執著於這些。真的,這都是暫時的,都是有漏的,都是無常的,都屬於是世間的,本性就是痛苦。所以我們不能貪著於這些,也不能執著於這些,一定要統統地放下。

  佛講輪回到處都有痛苦,就像火坑,就像苦海,沒有一處安樂!佛講無常,所有屬於世間的這些緣法都是無常的,都在剎那、剎那當中變,沒有任何一個是可靠的,沒有任何一個是恆常的。我們不能再迷惑,不能再愚昧,不能再顛倒,一定要清醒,不要在意屬於世間的名聞利養等利益。

  一切快樂和利益的來源是佛果。我們修成佛的那一天,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與快樂。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呢?佛果不是無緣無故就能證得的,要想成佛,就要修持正法,就要通過修行。修行就要有修行的方法。現在許多人雖然在表面上學佛,在表面上修行,但是沒有一個完整正確的修持方法,都在盲修瞎煉,導致最後沒有絲毫的變化,沒有絲毫的進步,沒有絲毫的成就。

  《佛子行三十七頌》就是修持佛法唯一殊勝的竅訣。我們能夠學修《佛子行三十七頌》,才能趨入佛道,最後才能得到佛果。在這裡土美仁波切也這樣認為:一切快樂和利益的來源是佛果,要達到佛果就要修持正法,要修持正法就要修學《佛子行三十七頌》。他認為渴望解脫的眾生都需要這些方法,所以他就立下誓言,發誓發願為大家寫這個論典,這些都屬於是初義。

  第二個是論義。

  論義分二章:(一)、入前行法之方式;(二)、正行宣說三士道。

  入前行法之方式分七頌:1、當使難得之暇滿人身具義;2、拋棄三毒根源之故鄉;3、依止功德源泉之靜處;4、憶念無常而放下今世;5、遠離違緣之惡友;6、依止順緣之善知識;7、佛教入門之皈依。

  第一頌、是當使難得之暇滿人身具義。

  已獲暇滿大舟時,為自他渡輪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聞思修持佛子行。

  這裡主要強調的是要珍惜人身。這個人身很難得到,尤其是暇滿的人身非常難得。佛在經中講過,從因的角度、從比喻的角度、從數目的角度來看,人身確實難得,暇滿的人身更是難得。遠離八種無閒暇處、具足十種圓滿的人身叫暇滿的人身,這樣的人身才是學佛修行的殊勝機緣。若是沒有暇滿的人身,就不能學修正法,就無法能夠脫離輪回,逃脫三界。所以說,暇滿的人身就像一條船,在輪回的苦海中,如果我們想到達彼岸,想得到解脫,就要依靠暇滿人身這條船,才能脫離輪回苦海,才能達到解脫的彼岸。所以一定要珍惜暇滿的人身,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一旦失去了這個人身,就再也得不到了。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從因的角度來思維,想得到人身就要斷惡行善,要斷十種惡業,行十種善業,還要上供下施,做廣大的布施才能夠得到人身。大家反省一下,仔細觀察一下,自己是否能夠做到這些?

  斷十種惡業:身三業、口四業、意三業。

  身三業:殺生、偷盜、邪YIN。

  口四業:妄語、绮語、離間語、惡語。

  口四惡業比身三惡業容易犯。我們一定要仔細觀察:平時有沒有說假話,不說谛實話?有沒有說離間語,惡口罵人?有沒有讓人傷心,讓人生氣,擾亂人心?這都屬於是惡語啊!绮語就是說一些沒有用的話。我們經常說這些家常話,說沒有意義的閒話,都屬於是绮語。這都是墮落惡趣、下地獄的因緣。不是小事,是大事;不是小問題,是大問題啊!

  還有意三業:貪心、害心、邪見。

  想占有別人的擁有,這都屬於是貪;有想傷害他人、想傷害眾生的心,不管是想傷害人還是想傷害蚊子、蒼蠅、螞蟻等等這些小含生,都屬於是害心;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輪回,這就是邪見。許多人都不覺得自己有這種邪見吧?如果你深信因果的話,你還會造業嗎?如果你相信輪回的話,你還會這樣嗎?我們只是在表面上信,只是在理論上明白一些;實際上還是沒有信,還是不明白,還不是深信;還是不相信佛講的輪回,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佛講的這些事實真相。佛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虛假的,都是如幻如夢的。我們到現在還沒有相信,這都屬於是邪見啊!

  這樣說來,看看自己有沒有斷惡行善?不殺生,反而愛護生命;不偷盜,還做布施,修捨心;不邪YIN,還受戒、持戒;不妄語,還說谛實語,說真話;不绮語,還念佛、誦經、持咒;不惡語,還說悅耳語,不說離間語;不兩舌,還化解怨恨;不貪,還修捨心;不害心,還修饒益心;不邪見,還保持正見。這些都做到了嗎?若是沒有做到行十種善、斷十種惡,來世無法能夠得到人身。連人身都得不到,就不要說別的了,這是因。緣,還要有廣大的布施,上供下施。——這是從因緣的角度來思維的。

  佛在經中打過好多比喻,我們還要從這個角度來思維。比如,往光滑的牆面上撒一把豆,牆上會不會停留一、兩顆豆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樣,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我們再也不會得到人身了。還有數量的比喻:地獄眾生猶如整個大地的塵土,餓鬼眾生猶如酒糟,傍生猶如恆河沙,阿修羅猶如狂風中的暴雪,人和天人就像是指甲上的微塵。指甲上能有多少微塵?等於沒有一樣。這樣一對比,人和天人可以說是基本沒有,太少了。如意寶為什麼這麼少?黃金為什麼這麼少?就是因為難得。若是不少,不可能珍貴;若是不難得,不可能那麼少。在六道中,在輪回中,人和天人為什麼這麼少呢?因為難得,幾乎得不到。

  我們今生今世得到這樣暇滿的人身,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我們不能不珍惜,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不能拿這個人身來承辦這些世間的利益,不能光吃喝玩樂來虛度這個人身。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利用起來,一定要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

  我經常跟大家講:吃喝玩樂不是人和畜生的區別,螞蟻、蒼蠅都會這些。這些小動物有它們自己的世界,有它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它們自己的吃喝玩樂。如果我們只用這個人身吃喝玩樂,只是去承辦這些暫時的世間利益,我們就和畜生,和狗、貓、螞蟻、蒼蠅沒有區別了。

  人身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呢?就是通過學佛,通過修行,讓自己了脫生死,擺脫輪回,超出三界;然後去承辦眾生的利益,讓眾生解脫。——這才是人身真正的價值,這樣才是把人身用在該用的地方。能夠學佛修行,能夠讓自己今生解脫,成就佛果——這才是真正的珍惜人身,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你想做佛子,你想做菩薩,你想解脫、成佛的話,必須要做到珍惜人身,必須要勇猛精進,認真學修佛法,聞思修行。

  “日日夜夜不懈怠,聞思修持佛子行。”日日夜夜不懈怠,珍惜每分每秒、每時每刻。這樣說,也不是讓你經常在佛堂,經常在廟裡,也不是讓你光誦一部經或者只持一兩種咒語;而是隨時要觀察自心,隨時調整心態,讓自己所有的行為、所有的念頭都變成修行——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的過程,吃喝玩樂都是修持的方法;不浪費每分每秒,不錯過每分每秒。若是內心清淨,發心正確,確實是這樣。若是沒有這樣的善巧,這樣的修持方法,沒有這樣的發心和動機的話,你無法能夠做到時時刻刻、日日夜夜不懈怠而精進勇猛地學修佛法,大家一定要了知這些。

  我們都是人,都需要吃飯、休息;尤其是你們這些在家居士,有家,有孩子,要上班,要工作。不能為了修行而捨棄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要發心,要時時刻刻、日日夜夜發心。不管是吃飯的時候,還是睡覺的時候;不管是行走的時候,還是休息的時候。都要發心,要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要發心承辦利益眾生的事業,要發心為眾生修持成佛,要發心為成佛認真學修佛法。

  若不是這樣學修,心裡肯定會有很多的矛盾與沖突。我經常跟大家講,佛法是圓融的,佛法是方便的,佛法是通達的,佛法是無礙的。心裡有障礙,有矛盾,有沖突,都是因為自己的智慧不夠,修行不夠。佛法不離世間,修行不離世間。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也可以學,也可以修,這些很重要、很重要!就要這樣去理解,這樣去學修,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

  今天就講到這裡。祝願大家吉祥圓滿、扎西德勒!

 

上一篇:方海權:為什麼聞到佛法業障就不是最重,還有大福報
下一篇:達真堪布:從空性中解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