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怎樣得念佛三昧(白話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要想攝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象是在佛前一樣,不敢起別的妄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的清清楚楚,口裡念的清清楚楚,這樣,妄想自然漸漸消滅了.即使是默念,也要聽.因為心一起念頭,就有聲相.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心裡的聲相,仍然能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聽就是耳根.心念,口念,耳朵聽,這三根一攝住,眼睛也不會東張西望,鼻子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體也不敢放逸懈怠,所以叫做都攝六根. 都攝六根念佛,自然沒有污雜的妄念,所以叫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所以叫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就而久之,就會得到念佛三昧.這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以說, 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三摩地,是三昧的別名.這樣念下去,一定會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的一天. --------續遍.卷上.復修淨師書.P346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是念到相應的時候,雖然常念佛,卻完全沒有起心動念(沒相應之前,不起心動念就不念了)。雖然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的稱念或者憶念。所以說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不要當成是“不念”。無念而念是沒有起心動念的念相,但照樣念念沒有間斷。這種境界,很不容易得到的。不要領會錯了。 --------增廣。卷二。復馬契西居士書五。P329 要說方法,必須在念佛的時候,既念反觀。專注一境,不能外弛。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返念自念,反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必要使全部的念就是觀,念外無觀;全部的觀就是念,觀外無念。觀和念雖然水乳交融,但還沒契入到根源。必須要向這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地體究,切切地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親。到了力極功純的時候,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界。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只要離妄念,便是如如佛。說的就是這個境界。功夫到了這個地步,念佛就得法了。感應道交,正好著力。好比浮雲從長空中散去,青天徹底顯露出來。親自見到本來面目,本來也無所見。無所見即是真見,有所見就是隨塵。到這裡,則山色溪聲,都是第一義谛。鴉鳴鵲噪,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說其用,好比旭日東升,圓明朗照。說其體,猶如皓月西落,清淨寂滅。即照即寂,即寂既照。雙存雙泯,絕待圓融。就好象是雪吞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無異味。無掛無礙,自在自如。論其利益,現在雖然沒離開娑婆世界,卻常預蓮池海會。臨終一登上品,頓證佛乘。只有家裡人,才知道家裡的事。告訴門外漢,毫無疑問,肯定會造毀謗。 --------增廣。卷四。念佛三昧摸象記。P951 現在修念佛法門,應當依照大勢至菩薩講的,如子憶母的誠心,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實行。果真能死盡偷心,就會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或許馬上就可以證得。然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千萬別以為很容易。縱使不能馬上證得,應該也會相差不遠了。都攝六根,是念佛最妙的一個辦法。念的時候,無論是出聲還是不出聲,常常都要攝耳谛聽。這樣才是契合返念念自性,與返聞聞自性這兩種義理兼修。反聞只屬於自己的力量,返念兼有佛力,這樣好處就大了。心念屬於意,口念屬於舌,耳聽屬於耳,眼皮下垂,就看到了鼻尖,這樣眼根和鼻根也攝受了。五根既然同歸於一句佛號,身根哪裡還有不恭敬嚴肅的道理呢!所以知道,都攝六根,下手在聽。能都攝六根,就會心識凝靜而不浮散,這就叫做“淨念”。以六根既然被攝住,雜念妄念潛消,淨念又能常常相繼,沒有間斷。這樣,念佛三昧,可以馬上得到。所以下面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是大勢至菩薩,用來教化九法界一切眾生的。實在是三根普被,有利無弊啊。果真能依照著去修行,應該必定會有觀行相似等利益可以得到。 有個秘訣,剀切相告,竭誠盡敬,妙妙妙妙。 --------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P42
|
|
|
|
|
|
上一篇:法界法師:密法如何來修
下一篇:印光大師:什麼是專修雜修(白話文)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