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從《西藏生死書》看生死奧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說到《西藏生死書》,就不得不提該書的作者索甲仁波切。由於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差異,索甲仁波切可能對於國內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陌生的智者,但他在國際上卻早已成為著名的藏傳佛教大師。《西藏生死書》從側面來講便是他智慧最好的體現。“仁波切”是西藏對偉大上師的尊稱,意為“珍貴的人”。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生於西藏一個富裕的望族家庭,從小由本世紀最受推崇的上師蔣揚欽哲仁波切養育成人,少年時即被自己的導師認出是一位喇嘛的轉世,而那位喇嘛也曾做過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老師。1971年,索甲仁波切前往英國,入劍橋學習比較宗教學,1974年起開始在西方諸國游歷傳法,信眾繁多,並以倫敦為基地,創辦了一個國際性的佛教傳習組織Rigpa。

《西藏生死書》可算是對《西藏度亡經》(即《中陰聞教得度》)的解說。《度亡經》公認難解,據說在從前也是只有僧侶才能看到,一般人無緣得見。

自我感覺,我應該算是一個無神論者,但最近在網上看到許多宗教與科學並不沖突,特別是這類文章傳達一種觀念既,“科學是對人類奧義的一種公認的解釋方式,而宗教何嘗不也是另外一種解讀方式”一定程度反映我之前對有神或無神的執著。而對於人生的終點“死亡”就更無從理解。而《西藏生死之書》中表達的兩種觀點,人們對於死亡的認識一般來說普遍停留在“兩種死亡態度中,一種是把死亡當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另一種則是把死亡當做自個兒會解決的事。”其實對於我來說,自己還真從未思考這個問題。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體,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是反映生命整體意義的一面鏡子。這裡面就有輪回、業、業報、以及創造力的觀點,以下是一些心得。

輪回,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建立輪回的主要論點,是以深刻了解心的連續為基礎,即意識的連續性。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理論,任何元素從來就不是無水之源,亦不會消逝無蹤。那麼,我們擁有的稱為“心或意識”的東西,也必如此,這個事實是十分明顯的,因為我們的經驗就可以證明它的存在。依此念,便生“輪回”。但是在佛教裡,這種“輪回”並非是說有一個獨立和不變的實體(譬如說靈魂或自我),它可以在肉體死後還存在。而是,以一種其它的形式存在並延續,這種延續指的是更細微的層面的延續,而並不是單純的復制。我覺得這就跟物質不滅定理類似,物質是始終存在的,只是形式不同罷了。

業,佛教認為輪回背後的真理和驅動力,就是所謂的“業”,它並不是命運或者是宿命,而是宇宙中某種切實存在的因果律。簡單說來,就是不管我們以身、口、意做些什麼,都將產生相應的結果;每一個動作,即使是最細微的動作,都孕育著它的後果。有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又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雄鷹在高空飛翔時,你並不知道,當它俯沖向你的時候,方才投下恐怖的陰影。如果能夠檢討自己的行為,同時能夠了了分明,就會發現,在我們的行為中有一個老是在重復的模式:每當做錯了事,就會導至痛苦;每當做對了事,就會產生快樂。業不僅存在於個人,即便是一個國際、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企業都有它們自己的業,一切業都是錯綜復雜的。

創造力,之所以說業不是宿命的,是因為我們有能力去創造和改變,我們可以決定行動方式和動機,因此,未來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掌握在我們的心的手中。誠如佛陀所說的:“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的;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的。”蓮花生大師進一步說:“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世,看一看你現在的情況;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看看你目前的行為。”

《中陰聞教得度》就是幫助我們更好的完成生死輪回之間的這段時間,一般而言,“中陰”這個名詞通常是指在死亡和轉世之間的中間狀態,時間上要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在此期間,上師、親朋可以通過“頗瓦法”或者其它禱告的形式,讓亡者安心,並順利度過中陰期,美好的轉世。想一想很簡單,既然死亡並非一切的終點,那麼它的過程當然應該受到極大的重視,不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為上而言,皆應如此。

書中對死亡旅途的描述、如何通過休習“頗瓦法”超度亡靈、如何理解中陰的過程,太過艱澀深奧,恕不能全述。

整個藏域對待生死的態度,與地方民俗確有非常大的差異。例如,天葬,一般人要不覺得神秘詭異、要不覺得血腥猙獰、起碼也覺得難以接受。但以佛教的觀點來看,恰好應了“托體為盛滿穢物的臭皮囊”一說。曾看到過一篇文章,作者碰到一位藏族老人,談及天葬時覺得那些禿鷹凶狠可怖;但老人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每次看到禿鷹的惡形惡狀,他就覺得禿鷹非常可憐,肯定是經常餓著,才會那麼饑渴。他的想法與角度,與我們截然不同,大有屍毗王捨身飼鷹以救鴿的佛性,真是一片菩提心啊!

個人感覺這本書更多的是說佛而非西藏文化,既然整個藏域皆信仰佛教,那麼他們的一切便與佛教脫離不了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了解西藏,或許能更好了解佛教。

 

上一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感
下一篇:入道多門正確讀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