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耄耋老人的俠骨柔情和另類思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按此在新窗口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覽圖片

商報記者 周倩茜

  一棟有著上百歲年齡的老屋,碰上雨天,除了床周圍不漏,其余地方就像在下小雨。

  一頓晚飯,幾乎清一色素菜、蘿卜干、腐乳。

  但這個老人卻笑稱,自己是個富有的人。

  如果不是一位老師的善意“出賣”,人們或許並不清楚他富在何處。直至有一天,人們才如此清晰地發現,這位已步入88歲高齡的老者,不僅在用自己微薄的生活費資助著貧困學生,還無私幫助著500多個外來務工人員。

  他叫顧志雲,昆山市蓬朗鎮一個普通的老人。

  另類想法一:每月500多元生活費卻還想資助他人

  9月,新學期剛開學,昆山市蓬朗中學的劉祖元老師感到異常“困擾”,因為他已被一個號碼持續“騷擾”了好久。“一個月裡接了他十幾通電話,說要資助貧困學生。 ”電話裡,劉老師獲取的信息是,對方88歲,不求名不求利,就想盡自己所能幫一把那些貧困孩子。

  “聽聲音,我猜應該是位很健康、很有素養、家庭條件很好的老人家。可能是賺了一輩子錢了,現在想做點善事。 ”劉祖元很認真地選擇了一下救助對象:初二(6)班的周佳皓。一年前,他得了結核性胸膜炎,光看病就花費了好幾萬。雖然父母都是工廠裡的工人,每月有千元左右的工資,但孩子的一場病耗盡這個家的全部積蓄。家雖貧,志卻堅。小佳皓特別爭氣,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上學期期末考試更是考出了全校第四的好成績。

  將此情況與老人反饋後,劉祖元決定帶著周佳皓一起上老人家裡看看。

  沒想到,眼前的一切令他們驚呆了……

  這是蓬朗鎮一間極不起眼的小平房,青冷的灰瓦、斑駁的牆壁,房頂瓦片新舊參雜著,顯然是補了漏、漏了又修的寒捨。

  走進屋子,不足四十平方米的房間內,只有兩張桌子、一張床,一台21寸的電視機。兩幅書寫著“淡泊明志,琴心劍膽”“自強不息,順應自然”的字畫,與發黃掉渣的牆面顯得異樣的“和諧”。屋內最多的還是椅子,有籐椅、木椅、塑料椅子、小板凳……雖破舊,但擺放的井然有序。屋主說,這是為上他家串門的客人准備的。

  “所有的家具都是舊的,房子比我家的還差,這樣一位爺爺居然還說要資助我,我真的沒法想象。 ”小佳皓怎麼樣也沒想到,眼前這位穿著××廠工作服、黑色布褲布鞋,一笑就讓人發現他已掉光牙齒的老爺爺,就是今後將資助自己學習的“有錢人”。 “我以為會出錢資助別人的人,都是開廠辦大企業的呢。 ”

  “一直都想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獻一份愛心,感謝學校幫我聯系到了這孩子,圓了我多年來的一個心願。 ”老人說完便從手中的綠色環保袋裡,掏出用紅紙包了幾層的現金放在桌上,那裡是600元現金。看到攝影記者拿出相機要替他拍照,老人連忙擺手:“我做這事不圖名不圖利,就是為了自己心安罷了。 ”

  老人此時方才坦言,自己並沒有退休工資,每個月只有500多元的補助。

  另類想法二:“我覺得自己特別的富有”

  這位就是顧志雲老人,消瘦但精神矍铄,年邁但面容慈祥。 88歲的高齡,每月靠280元的政府補貼和已去世的愛人廠裡300元的資助生活著,卻一心想著幫助他人。

  600元,在如今並不算是筆大錢,但這每一分錢都是顧志雲節衣縮食,從牙縫裡省下來的。鎮裡的人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節儉,二十幾年從沒有自己買過一件新衣裳,身上穿的衣服、鞋都是鄰居或者是親戚送的。衣服破了縫了又縫、補了又補,吃菜也是自己在屋旁的半畝地裡種出來的。女兒為他買來的電風扇不捨得用,為了節儉,夏天裡也從來不用。用他的話說,手拿一把扇子,又鍛煉身體又省錢。

  鄰居記憶頗深的是,有一次,顧志雲老人到鎮裡開會,腳上的鞋子竟是兩只不一樣的,但他自己卻不以為然,“能穿在腳上的就是鞋。 ”

  即便日子始終過得緊巴巴的,但是在蓬朗,人們還是每天都能看到他早出晚歸,在鎮上到處轉悠著看誰需要幫助。每當碰到小區居民誰家有了困難,顧志雲都會出手相助。“省吃儉用挺好,以前我身體經常有毛病,基本吃的比較清淡,身體反而好了。 ”他樂呵呵地說著自己的“另類想法”。

  小時候因為戰亂,10歲的顧志雲與家人逃難失散,從此獨自流浪,還差點病死在馬路上,多虧了一位安徽打工者的幫助,才使他活了下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年的小男孩已成為年過八十的老人,但88歲的顧志雲“明知已是夕陽短,甘為晚霞添光彩”,他不停地尋找著資助對象,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

  顧志雲隨身帶有一個“備忘錄”,提醒自己別耽誤事。上面安排得挺仔細:農歷九月,重陽節去敬老院;十月,替小王、小張問××廠的工作;下禮拜,安排兩個安徽老鄉相親見面……

  而記者在另一本“記錄本”裡發現了更多的“秘密”:2001年,捐助蓬朗中學學生顧淑億學費150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捐款380元;2005年,為朱紅及其丈夫和另一對夫婦作擔保,進入某廠工作……15年來,顧志雲不僅騰出自家房子供打工者免費居住,甚至還一共為500多個來蓬朗的年輕人找到了工作、租到了房子。 “我曾經在外面流浪過,我知道在外漂泊的不易。 ”他的有生之年,與那些來昆山尋夢的孩子系在了一起。

  另類想法三:如果拿錢回報他他情願不要來往

  “愛心需要傳承。 ”采訪中,顧志雲不止一次提到這句話。他堅持的助學條件有“三要”:要努力學習、要勤儉生活、要貢獻社會;“三不要”:不要往來、不要回報、不要宣傳。一些受過顧老捐助的人,自立成才或發家致富後,曾幾千元、上萬元地把錢送上門來要“償還”;還有的受助學生或打工者,逢年過節總想提些農家土產上門道謝,顧志雲總是謝絕、回避。顧志雲和他們說,與其記住他、報答他,還不如去為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讓愛心的種子不斷地傳播開來。

  這一次,顧志雲除了給小佳皓送上600元助學金外,還給他寫了一句話——“立大志,樹雄心,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

  周佳皓說,他一定會好好學習,“以後當一個像顧爺爺一樣的有愛心的好人,回報社會”。看到這個孩子這麼懂事,顧志雲也覺得很欣慰。 “普通人的愛心,同樣可以結出不平凡的果實。善事,不一定是有錢人才做得起。 ”

  愛會在心中傳遞。顧老的愛心行動不僅給蓬朗的打工者帶去了物質上的幫助,也用他的一顆愛心帶著學校學生們進行了一場心靈之旅,許多學子在顧老的感召下紛紛向社會奉獻著自己的一份愛心。

  就在親眼看到老人的家境後,周佳皓毅然地“拒絕”了資助。他說,家裡馬上要拆遷,會分到兩套房子,自己並不算特別窮,他希望把這600元捐款給那些比他更需要的人。這一刻,顧志雲感動著周佳皓。周佳皓又和顧志雲一道,感動著大家。兩個年齡相差74歲的人,共同書寫了一個“愛心神話”。

  采訪後的第二天,蓬朗中學劉祖元老師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學校領導決定成立一個愛心基金會,每學期開學,基金會都會撥款資助家庭貧困的學生。如今,基金會已開始積極籌備起來了,准備號召在校師生一起為基金會募捐。

  而蘇北姑娘單蘭、安徽姑娘張學玲也都在好幾年後,給顧志雲寫來信件:“我不是一個笃信宗教的人,但卻總覺得您是個忠誠、善良的牧師,把一些迷途的羔羊引入正途。您的奉獻使我感激涕零,我會努力,不會讓您失望。許久以來,我都時刻記著您的教誨,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

  就這樣,顧志雲的愛心行動已如點點漣漪在蓬朗蕩漾開來。

  ……

  “做好事,做一件兩件容易,做一輩子不容易。 ”“人不能自私,要為大家好! ”“大事要做,小事也要做;沒事做,就自己給自己找事做;自己做不來的,再找別人來做;總之,做好事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刮風下雨,不分春節假日……”“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是心靈的快樂。 ”這些都是老人藏在心裡的話。
 

上一篇:現代青少年喜好電動游戲,這些游戲內容許多都是教人殺盜YIN妄
下一篇:淨空法師:“道德”兩個字怎麼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