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觀世音菩薩的形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觀世音菩薩的形貌 如果我們去參觀一些著名石窟、寺院,觀賞種種形態迥異的觀音雕塑、繪畫,實在難於說清觀世音菩薩形貌一定如何如何,因為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觀音像有男相,英武偉岸,蓄有胡須;有女相,清秀高雅,留有發髻;有慈悲相,笑容可掬,見於顯教;有憤怒相,橫眉怒目,見於密宗;有佛相,號正法明如來;有菩薩相,纓絡莊嚴;有貴婦相,雍容華貴;有村婦相,樸實端莊。其實何止這些,據《楞嚴經》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介紹,觀世音菩薩有大神力,能變現佛身、菩薩身、羅漢身、天王身、大將軍身、人王身、宰官身、比丘身、比丘尼身、童男童女身、婆羅門身、男女居士身乃至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共三十二種或三十三種應身,隨眾生根性而予度化。可見觀世音菩薩本身無一定形象,只是隨眾生因緣示現有別。觀世音菩薩的這種特性的確為藝術家們的創造開辟了廣闊的空間。他們根據佛經和民間傳說,分別塑造了聖觀音、自在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觀音、滴水觀音、水月觀音、讀經觀音、乘龍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等等幾十上百種形象,使觀世音菩薩成為一位形象最為豐富多彩的大菩薩。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初傳入我國,觀世音菩薩形象純粹是偉丈夫相,以後隨著觀音信仰的深入發展,從南北朝開始逐漸被塑造為女性形象,使他完全中國化,這是中國佛教的一大創造。這種創造絕非偶然,其原因主要是:1經典介紹和民間傳說中觀世音菩薩經常化身婦女廣度眾生;2與中國傳統的女神信仰相結合,用以彌補佛像中缺乏女性形象的不足;3與人類偉大的母愛相結合,充分地體現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以增強其感召力;4與度化現實中超過教徒半數的女性教徒的需要相結合,並對封建社會女性倍受歧視、苦難深重的境況予以同情;5藝術家對中華藝術的不懈追求,以實現藝術上真善美的高度統一。觀世音菩薩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示了東方女性的神韻,難怪藝術界有“西方有維納斯,東方有觀世音”之說。
|
|
|
|
|
|
上一篇:李炳南居士:報恩及時
下一篇:今天,買空了一個魚攤:魚兒為什麼跳起來?有個規律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