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空’是什麼都沒有嗎,佛教是虛無主義或唯心主義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空’是什麼都沒有嗎,佛教是虛無主義或唯心主義嗎?

(一)有人說:‘佛教講四大229皆空,是虛無主義。’這話有道理嗎?

這完全是誤解,是望文生義,沒有深入經、論的結果。

很多人只從字面上了解佛教,甚至許多學術界的人士,都認為佛教是‘虛無主義’,這種看法,由來已久。‘空’的意義深奧難解,沒有相當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對‘空’的意義容易產生誤解,墮入頑空,導致否定因果業報、善惡和三寶的作用等,反而造惡業。故對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說空也是違犯菩薩戒的。為了消除對佛教教義誤解,對‘空’作一簡明介紹。

佛教哲學將一切事物,即萬法,分為性相兩個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現象,現象就是世俗智慧認識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現象。‘自性’是經過理性思辨才能認識的東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認識到的事物,稱做俗谛,聖智和思辨所認識到的事物的自性稱作理谛或勝義谛。事物的現象或現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標准,全部承認其有,世俗谛如三界230六道231,苦集滅道232,生死輪回,業力233受生,因果報應,世間法234與出世法235等等,不能說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內,在世俗谛中無法否定它的實際存在。若不承認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會墮入否定一切的頑空,這是佛家最反對的。

事物的‘自性’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習慣上稱謂的‘自性’,如人、動物、山、水、樹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為有這種物自性,才不至於相互混淆,才名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對這類‘物自性’,佛教從來不否定,那麼‘空’是指什麼呢?是指一種‘特殊自性’的‘空’(無自性)。‘特殊自性’是指一種不依賴任何事物的單一、獨立、自在的物我自性。這種‘特殊自性’觀念是一種無明236形成的虛妄觀念,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自性。實際情況是,包括物質和精神意識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和合形成的現象——即‘緣起’。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之物,怎麼會有不依賴眾緣的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沒有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這‘自性’不就是‘空’嗎?——這就是從思辨的方法認識的‘緣起性空’之理,但從思辨的角度認識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開悟後的聖智的直覺經驗,不是空有的對立,而是‘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的空有統一境界,這是思辨智慧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性空的難悟也正在這裡。總之,四大皆空或‘緣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虛無主義’,也不是思辨性的色237空238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為一體的直覺經驗。顯然,把佛教的‘空’理解為虛無主義239,不符合佛教基本學說的本來含義。 此‘空’並非與‘有’相對之‘無’,而是超越有、無二端之‘空’,故空不可被誤解為虛無主義之‘無’ 。

當代佛教僧團或組織大多都繼承了歷史上佛教中的主流思想,不把世界看成是虛無的,而是強調世間事物的互相依存,強調事物的因緣關系,否定世間存在一成不變的東西。多數當代佛教團體或組織的所謂‘空’,也主要是強調世間事物(包括人的地位、財富、生命)不是永恆存在的,人不應當過分執著那種根本不存在的永恆不變的世間事物,強調實現佛教的理想並不是去追求一種與現實世界無關的境界,而是要在現實世界中去實現佛教的理想。顯然,從這種對佛教有關世界本質理論的理解出發,人們在社會中的活動就是有重要價值的,有意義的,因為世界並不是絕對的虛無。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有益於民眾或他人的活動,與佛教徒對其理想的追求並不矛盾,在許多方面有一致之處。佛教的這種關於世間事物(人的地位、財富、生命等)不是永恆存在的‘空’的觀念,對於引導當代人以一種豁達的態度對待自身利益,減少因社會的激烈競爭而導致的許多矛盾、沖突等不良後果,有著積極的作用。

換言之,親證‘空性’,是為了開顯智慧,斷除我執、煩惱,不再損人利己。

(二)有人說:‘佛教是唯心主義。’這話有道理嗎?

對佛教這種內涵十分廣闊的人類文化,扣上一頂簡單的,只適應於哲學分類的名詞——唯心主義的帽子,不但是一種簡單粗淺的作風,也是一個無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學性概括。凡思想方法嚴謹的學者對這類十分復雜的思想文化現象,不會做出簡單輕率的評判。就拿佛教內容來說,包羅萬象,有的問題可以用哲學思想來衡量,有的問題不能用哲學思想衡量,如佛教藝術、音樂、舞蹈、繪畫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來衡量。倫理道德價值觀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來衡量其優劣。馬恩著作中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概念的使用范圍有嚴格的限制,說僅僅適用於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時候,不能亂套、亂用。就佛教的哲學思想而論,就有毗婆論、經部、唯識、中觀四個不同的派別。從唯心論和唯物論的根本標志,物質存在和精神存在哪個是第一性的主張來衡量,小乘毗婆沙、經部、大乘中觀宗都無法劃入唯心論范疇,因為這三派都承認獨立於精神之外的客觀存在,並認為心因境生,無境心不生的觀點。‘境’指物質世界,客觀存在,‘心’指主觀意識。中觀論將主觀和客觀、物質和意識視為相對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對立,互為依存,有則俱有,空則俱空的對立統一體。按照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准衡量240,毗婆沙和經部屬於唯物主義,中觀宗屬於辯證唯物主義,怎能把佛教簡單地劃入唯心主義的哲學范疇呢?符合客觀實際的說法應該是,佛教哲學中既有唯心論成分,也有唯物論和辯證法成分,不考慮這種實際情況,一口斷定是‘唯心主義’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究竟唯心主義是不是全是錯誤的呢?恐怕也不能這樣簡單地下結論。凡是一種哲學思想都有通過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是錯誤的東西,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未必是錯誤的;在宏觀世界中看來是絕對正確的東西,在微觀世界領域也許會變成徹底的錯誤。如經典物理萬有引力理論,在原子以上宏觀物質領域似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紀以來由於亞原子領域以及量子場的發現,卻遭到推翻。物質的實在性原則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產生了懷疑(詳見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學之道》一書)。在四維空間時空連續體的理論中三維物體已成了相對的存在。

在美學領域,唯心論的觀點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柏拉圖、康得、黑格爾、貝克萊、休谟、湯瑪斯、叔本華、尼采、胡塞爾、薩特、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柏格森、羅素、維特根斯坦等許多古希臘和近現代西方著名的哲學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貢獻的自然科學家和優秀的學者,他們在物質和精神的關系上統統倒向唯心主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他們不懂科學,還是精神不正常呢?問題並不那麼簡單。對他們采取簡單否定的辦法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在多樣化的世界和多元化的思想文化體系中,每一種思想都有它產生和存在的一定道理,任何事物都有相對性,絕對的正確和絕對的錯誤是不存在的。  

上一篇:先人骨灰應該供奉在寺院中嗎?
下一篇:‘萬法唯心’是什麼意思?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