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律航法師:百日念佛自知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百日念佛自知錄

律航法師遺著

目錄:

百日念佛自知錄緣起

緣起並序

忏悔文

第一期佛七

第二期佛七

第三期佛七

第四期佛七

第五期佛七

第六期佛七

第七期佛七

第八期佛七

第九期佛七

第十期佛七

第十一期佛七

第十二期佛七

結論

附錄一 結論序

附錄二 出關前五分鐘口占一偈

律航法師遺著第一輯校勘後記

夏蓮居居士校無量壽經粗竣題三偈

無量壽經合贊

普勸讀誦無量壽經


百日念佛自知錄緣起

菩薩之道無他,一言以蔽之:自利利他而已。有黃將軍胪初者,中年信佛,參師訪道,日久功深,遂於三十七年冬,余為剃度,取名律航,二三年來自行化他,精進無間,尤於淨土法門,深得真信;由是切願,油然而發,而起妙行。於百尺竿頭,更求進步,請商於余,擬修般舟三昧,百日克期取證。余既喜其老當益壯,可為懶惰懈怠者之借鏡,因商於靜修院當家師以助其道。入關以來,每期功行均有紀錄,顏之曰自知錄。逐周送閱,閱竟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為末法時期,尚有能依法修持者,誠不可多得也!

夫佛本無言,因機施教,遂有大小性相顯密之說,雖法本無差,而機有別,應以何法而入者,即說何法而攝受之。余雖專弘唯識,然對於淨土一門,殊多贊歎,每有集會機緣,亦常提倡之,弘揚之,蓋知其為三根普被最善之法也。果能止惡行善,真信切願,一心持名,萬善同歸,吾保其蓮登上品,華開見佛,聞法證果,如操左券。冀有心於自利利他者,宜自修勸人,使五濁惡世,化為蓮邦,豈不美哉!茲因農歷除夕,去舊更新,故將此錄,托覺生發表,以助弘揚淨土,雖非律航法師之本意,然本同舟共濟之心,恐亦樂為之!望見者聞者,同發精進之心,共修般舟三昧即一燈引千燈,燈燈無盡,早成樂國,同成佛果,是所希望。

慈氏序於汐止彌勒山彌勒內院

緣起並序

民國卅九年庚寅農歷十一月初一日,律航在台灣汐止靜修院,舉行般舟三昧念佛儀式。是日於陰雨綿綿中,忽現佛日,光輝晃耀,天容如笑,四眾弟子,來院隨喜者,絡繹不絕。上午十時,由彌勒內院院長,慈航老法師,振鈴開會,大眾入座,命律航先報告此事經過,遵即簡單報告,並作為此錄緣起雲。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今天律航進關念佛,蒙諸位遠道而來,這隨喜功德,固然無量無邊,但對於律航亦增加了很大的鼓勵,我先拿出十二萬分的至誠心來,敬向列位道謝。律航學佛,雖有十四個年頭,但是前十年,一曝十寒,不過掛一個念佛的幌子。近三四年來,得蒙明師良友的指導,略知念佛是為了脫無量劫來生死大事,決不是悠悠泛泛所能了辦的。前三年已發大願,准備三七日或七七日的淨七念佛,好比將來做粥,先用猛火煮開,再用細火煨爛,不然的話,永久是不生不熟,怎能受用呢?最近半年來,研究般舟三昧經,大集經賢護分,及菩薩念佛三昧經,更知末法凡夫,非修念佛法門,很難了脫生死;但真欲了脫生死,又非修行般舟三昧,很難現前見佛,臨終蒙佛接引。於是遍覓機緣,期達夙願,幸蒙慈航恩師慈悲加佑,多方指導;又蒙達心師玄光師二位住持,鼎力成全。古德說:‘如汝所念,滿汝所願’。這真是佛法不思議,慈悲無障礙,倒叫律航又感激又惶恐了,律航今日進關須待百日後方得暢談,此次究應怎樣恪遵師訓,依教修行,才能夠不負佛德師恩以及諸君的厚望?還請列位大德,多多指教。

百日念佛自知錄

釋律航

一 忏悔文


菩薩沙彌律航,自無量劫來,迷失本性,恆在輪回,三業六根無惡不造,五趣八難無苦不嘗。善根雖發,投正教以捨家,宿習偏濃,熏三昧而枉就,矢心淨域,誓出苦輪,機感不專,聖應莫顯,勵精進而已憾其遲,更怠緩而擬將何及?爰發懇心謹遵誡訓,修般舟之願儀,矢百日以無間,六時行道四威攝心,仰叩圓悲必垂妙應!願深求正法,不染情塵,行與志齊,道追古聖,盡捨緣務,痛念無常,八風莫動,四誓莫移,乃至外護行人,並植深因,師僧父母,歷劫親緣,法界靈蠢,過現有情,同蒙法藏之願光,永承彌陀之慈力,三障頓除,四土共淨。以此發願功德,回向極樂世界,消滅當前劫運,普度苦海眾生。虛空可殒,我願不灰。願佛法僧,證明攝受。

二 百日念佛自知錄

第一期‘佛七’自庚寅十一月初一日至初七日此七日為進關第一期,在此七日中,盡先酌定起居,調整身心,以及檢討用功方法。謹遵師訓,將百日劃分每七日為一期‘佛七’,約有十四期‘佛七’,每期加以檢討,隨時紀錄,呈求印證,以資改進,茲顏曰‘自知錄’者,系取如人飲水溫冷自知之意,故不分節次,隨意記錄,識者諒之。

(敬佛)一進關房,即發一願,對於導師阿彌陀佛,出必告,入必面,飲食必先奉獻,雖至一盞一果之微,亦不可忽,忽必嚴罰,但前三日常常忽略,犯即自責,或罰跪香,或罰叩首,求哀忏悔,至心中稍安方止,三日後已成習慣,犯時較少。

(驅魔)進關第二日,病魔即來擾亂,周身發冷,似感冒,當即發起狠心立志拜佛,口誦‘西方安樂土,接引大導師,第一大願,阿彌陀佛’。每願一拜三稱,至四十八拜,汗出如沈,飲開水一杯,假眠片時,略覺松快,而病魔去矣!

進關發願,夜三時起床靜坐,行數息法及觀想念佛,不料睡魔纏縛,未能如時而起。常於九時就寢前,用溫水洗腳,就枕後數息念佛,不令雜念乘間而起,約十分鐘即入睡鄉,方到二時許,即清醒矣。

(念佛)進關後,發願每次飯後必念佛壹萬聲,雨天在關房,晴天登關房後小山,經行立坐,各三千聲,最後一千聲,或行或立,不拘姿式,籍以舒暢氣息。但實行三日後,覺得念佛在精不在多,若貪多,便有滑口而出心不在焉之弊。即立定志願,每念佛一聲,必須一字、一句,都咬得清清楚楚,尤其對於‘南無’及‘陀’字,須格外用力,實行後,覺得比前念佛,聲聲注入心中,外流者較少。

(拜佛)進關後,立定志願,每日至少二百拜,分為三次,實行以後,覺得拜佛亦不在多,而在每拜必須身口意三業齊運,拜下以頭著佛足時,尤須表出十分畏愛兼抱之至誠,方得受用,古德雲:‘拜佛時如對嚴君,如投慈母。’洵為親身體驗之言也。

(閱經)進關後,立志專閱淨土五經一論,每日定二小時。現在研究觀經疏,妙宗鈔,覺得一字、一句,皆與自己念佛有密切關系,方知一往研究經論,專在文字上考究,不知消歸自己,結果徒增知見而已。

(讀誦)進關後,立定志願,對於淨土五經,及地藏經、普門品等經,輪流讀誦,此外概從割愛,以期專修。每日定為一點半鐘,惟讀經前,先讀佛遺教經,及淨行品、清淨明誨各二節,以資警策而固戒體。

(靜坐)進關後,立定志願每日靜坐三次,每次暫限一小時。先用數息法,旋覺數息不若憶念佛號,現在觀想白毫及依正莊嚴等,心尚浮沉不定。

(禁語)進關後,立定志願,百日內絕對禁語,並在佛前宣誓,乞求證明,故必要語言,概用筆問答,實行後頗覺外緣減少,庶期瞬息俯仰皆系念一佛。

(持午)進關後,發願過午不食,藉輕貪念。實行之後,頗覺心身舒適,睡夢亦安。

第二期佛七(自十一月八日至十五日)

按般舟三昧本定三月,行人入道場,尚須若干日作前方便,今百日念佛,前一二期布置檢點,乃前方便中之方便耳。故本期仍在檢討身心及用功方法。蓋持名念佛法門,在事持時,方法務須研究至當,方便多門,不厭求詳。若論理持則心作心是,心佛一如,有何可說?縱得消息,悉不可說,勉強說出,亦非真實,故暫從略。

(計後思前)進關迄今約十余日,外緣漸少,心無所攀。唯介爾一心,忽而湧憶前塵,倏而計及將來。遠至孩提,小及芥豆,瞥爾情生,識神飛揚,毫厘系念,纏縛莫解。或預計某事將如何,或料想某人是這般的,是意疾奔馬,識劇猿猴。妄心難制,舉世無比!余近日深覺制心之法,唯有念佛,蕅益大師詩雲:‘見色聞香皆妄念,計後思前轉昧心;孤明六字全提出,百獸群中獅子音’。故對於妄念,不必理他,覺即念佛,妄自消滅。

(袪習)無始習氣,俱生無明,余服官多年習氣更重。進關以後,作意對治,例如衣服如法折疊,棹榻隨時拂拭,電燈不用即關,飯後檢點米泔,其他屑事,素日忽略,逐件留心,矯正舊習不少。

(衣食)進關後,衣須多穿,以關中冷靜故。飯要少吃,以關中缺動故。

(南無)南無二字,一往滑口念出,而不深思其義。梵音南無,華言歸命,尚未曲盡其義。約世俗說,如‘投入你的懷抱,把我的性命相交’,略能描寫少分。進關後,特別注意南無意義。故念佛時,便覺親愛精誠,而攝心亦易。

(三歸)進關念佛,本為專修,故於課後,唱三歸時,特別警策。如唱歸依佛時,心中即默念歸依阿彌陀佛,當願眾生,同生極樂淨土。唱歸依法時,默念歸依念佛法門,常願眾生,無不歸還此界。唱歸依僧時,默念皈依清淨海眾,常願眾生,同為蓮侶。實行以後,覺得心有確實依靠,功不唐捐。

(禮佛)平時禮佛,本作觀想,進關以來,每課先禮本師釋迦,頭至地時,默念:‘念佛法門,希有難遇’。起時默想:‘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次禮導師彌陀,頭至地時,默念:‘一向專念,萬行回向’。起時默想:‘恭敬圍繞,贊歎供養’。實行之後,深覺禮佛功德,河沙難喻。

(追頂念佛)念佛之法,本來由緩而快,洎至最後,加速快念。一句追一句,一聲頂一聲,名為追頂念佛。含義有二:一者如兩軍交戰,身陷重圍,提刀拼命,吶喊猛沖。二者如身沒大海,呼號求救,竭盡氣力。前者全憑自力,後者唯待他力,念佛法門,系賴彌陀接引。改追頂念佛時,默想生死大海,唯佛能救,較為親切精實。

(觀想念佛)近日靜坐,略有進步,攝心觀想,浮沉漸少,入坐前,先用小止觀法,以數息為前方便。約三百後,即觀想白毫,依慈雲忏主普觀直觀,交互並用。以憶念白毫相光。代替佛號,停心住想,較易堅固。

(垂廉)眼對色塵,最易攀緣,進關後,色塵雖少,心仍外逸。唯兩目垂廉易於攝心,試觀佛菩薩相,多屬端坐垂廉。吾人念佛靜坐,一切時處,(上下火車及橫越馬路當然例外)皆宜垂廉攝心。

(發願)近日於課後,忽發一願:‘我現在百日念佛,專修般舟三昧,願求佛恩加被,佛智開示,佛力提攜,當令我順利圓滿成就’。我重發誓願:‘生生世世,盡未來際,專心弘揚念佛法門,普度眾生同生安養,實現人間淨土,永無眾苦災難,蠢動含靈,悉得安樂。’

(回向)普皆回向,為普賢十大願王之一,念佛行人,尤為需要。進關後,深覺正助二行互顯益彰,若不回向西方,功德甚少。每次讀經、禮拜、念佛,即一句一事之微,皆回向雲:‘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與諸眾生,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並要虔誠懇切,方有受用。

第三期佛七(自十一月十五日至廿三日)

本期方入正式預習,依般舟三昧經,一期七晝夜,不得睡眠。日中一食,合掌專念阿彌陀佛,停心注想,金容相好。可巧本月十七日為彌陀聖誕,前一日即發願,在大殿上供養三寶,晚間沐浴,清淨三業,是夜子時即起,禮贊三寶如法稱念彌陀聖號,日中一食,一心稱念,不覺饑虛。相續禮念,至夜十時,實覺力疲神散,不復能支,告罪就寢。次日三時即起,精神煥發,體力倍增,照例課誦,境界異前,心胸頓覺開展,諸識同感銳敏,不禁驚歎佛法微妙,不可思議也。本期心緣所及,隨時記錄如左:

(一食)本月十七日,為彌陀聖誕,前一日發願,聖誕日整天念佛,自子時起,至亥時止。並依般舟三昧經,持日中一食,試行結果,以願力支持,不覺饑虛。如午膳加些面食,更無障礙。此為預習般舟法一部分的成功。

(睡眠)夜間十二時起床,至正午禮佛約三百拜,午後約二百拜,其他時間,合掌念佛,並作觀想。上午精神不衰,下午稍萎,入夜後大覺勉強,幾不能支。此系年老體衰或業障太重,惟求佛力加被耳。

(苦行)淨土法門,以種種苦行為助緣,儒家亦以天之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等,以磨煉之。蓋外來一切災難,及種種逆境,悉皆可作空觀而隨順之,惟自修上所取之苦行,須有一定之限度,若出乎范圍,則為無益苦行,流入外道矣。

(失念)佛遺教經雲:汝等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無諸功德。余入關後,方覺念佛法門,教人千念萬念,念到臨命終時,就是練習不失念也。但念字從今從心,則念佛不僅用口,還要用心。不念過未,要正念現在。倘念佛時,不具深信切願,滑口而出,耳不聞四字宏名,心不想金身晃耀,則雖念的如鋼牆鐵壁一般,亦等於柏樹子麻三斤耳。臨命終時,毫無用處。

(觀想)余一往服膺蕅益大師主張,行人持名念佛時,不勞觀想,曾著論引伸其義,近在關中,預習般舟三昧,頗覺持名時,耳聽佛號,固須歷歷分明,心於佛身相好,同時須作觀想,金身光明,矗立心中,如在目前,久久方能想成。故知佛祖說法,為一期時教,應病與藥,學人讵可墨守一法耶?譬如印光大師,久經親近者,固能舉念即想見其音聲笑貌,而向未見面者,須閱其行傳或遺像,經久薰習,聞名緣想,或可仿佛如見其人。行者念佛亦復如是。是故欲念佛憶佛,現前見佛者,須同時作觀想也。

(時間空間)佛法對於時間空間,皆悉作唯識觀,並無一定延促方圓之實性。余已往雖習聞是說,而未曾真實體驗其理,自入關三周以來,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終日汲汲不暇,唯恐百日空過,與前年坐監時,大不相同,彼則度日如年,此則度日如秒。古德所謂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者,誠如是也。復次就空間言,關房不過一間,初入頗覺狹小,乃數日以後,覺得拜佛有佛堂,睡寐有臥室,吃飯有飯廳,讀書有書房,緣境作想,仿佛有四五間之大,一人身處其中,綽綽乎有余裕矣。試觀戲台不過數丈之大,忽而戰場,忽而宮殿,忽而高山大海,盡世間一切所有,無所不具,作者如是作,觀者如是觀,都不覺其偏小局促也。古德丈室容三萬二千師子座,何足異耶。噫!唯識之理,思過半矣。

(五觀)進關以來,每餐必作五觀,食間默想:一觀,計功多少,度彼來處,則覺盤中粒粒皆從百姓血汗中來也。二觀,忖己功德,全缺應供,則愧無功受祿,難消此食也。三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則不敢貪味。四觀,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則適可而止。五觀,為成道業,堪受此食,則對食感奮,自起勇猛精進之念。實行之後,道心日長,俗念日消,一往嗜美厭粗之習氣,不覺不知悉皆消歸於無何有之鄉矣!

第四期佛七(自十一月廿三至卅日)

本期為預習般冉三昧的最後一期,回憶般舟三昧經,佛告跋陀和,略言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又言常念佛身卅二相,八十種好,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又言常念去此十萬億佛剎,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七日七夜,如人夢中所見,不知晝夜,亦不知內外,乃至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上來雲雲,若無方便,易流渺茫,無從著手,因立方便,以資練習,行之數周,頗覺得力。茲特撮要紀錄,以備將來參考。至於此法委細之處,則非語言文字所能盡宣,世論尚雲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況佛法乎?要之,標心依境,融通各義,悉宗經論,並非杜撰,此則差堪自信耳。

般舟行法(欲修般舟三昧者可參考此法也)

(甲)念佛(此項內分五段,段中又分數節,以中外數字標示之)

第一段(離念)

圓覺經雲‘離幻’。起信論雲‘離念’。可知吾人生死的根子,就在虛幻妄念相續。佛說淨土法門,是以念佛之正念,代替妄念,念到念而無念,則業盡情空,本來面目自然現前。所謂念到無念處,心空佛亦亡。此時庶乎離念矣。凡事說之甚易。行之甚難,姑設方便,其法如下:

行者先撥捻珠,持六字宏名一千聲,或行或立,可隨自便,數滿,長跪佛前,合掌繼續念佛,想此舌根運出,耳根運入,非舌非耳,即出即入,便將自己口腔喉舌,作一個留音機想,佛聲好像自輪盤中放出來,於是念的愈快,則輪盤轉的愈速,約三五分鐘,則身心仿佛坐在一傍,靜聽盤中佛聲朗朗,歷歷分明,念者自念,聽者自聽,念性已與身心早脫離矣。

第二段(坐音聲中聽念佛)

置身心於音聲中而聽之,繼續念佛,作佛聲充滿一室想,即置身心於音聲中而聽之,此時愈久愈妙,如天樂鳴空,雲中雁語,風鈴在塔,鼓魚依更,我不責之鳴,而任其自鳴。

第三段(坐光明中聽念佛)

置身心於光明中而聽之,行者繼續念佛,久而音中,神光圓聚,作光明遍照一室想。於是佛聲佛光交織一處,身心愉快無比,幾乎有手舞足蹈之樂。

第四段(佛身現前)

繼續佛聲佛光齊奏之下,忽思如此聲光,從何而來?窮究光明來處,追到極處,惟佛有無量光,光即是佛,心眼忽見佛身,遍滿虛空。自覺贏劣,心力不及,正在驚喜交集,忽得境界如下:

1、我佛慈悲,特設方便,示現丈六金身,結跏趺坐,七寶池中,勝蓮花上。威德巍巍,相好光明,端正無比,莊嚴畢備,於是佛聲更高亢入雲。

2、此時心中谛觀佛身,大約十聲佛號,觀一相好,先由上順數:一觀首無見頂相。二觀眉若遠山相。三觀目似初月相。四觀鼻如龍准相。五觀兩耳垂肩相。六觀口如獅頰相。七觀胸有卍字相。八觀左手(揲印)托缽相。九觀右手接引相。十觀兩足平滿相。佛聲愈朗,心觀愈明。

3、復從足下,向上逆數觀佛身:一觀足底千幅輪相。二觀手指纖長,掌現網缦相。三觀胸卍放光相。四觀口輪稜廓相。五觀鼻孔毛不亂生相。六觀耳有壽毫相。七觀绀目澄清相。八觀白毫宛轉相。九觀發绀柔美相。十觀頂上圓光普照相。佛聲至此改念四字,愈快愈切。

4、佛垂撫慰,作想佛先以右手摩我頂,繼以左手用衣覆我身,慈祥撫慰,無微不至。忽覺如是種種,皆由我心想念因緣,則佛心即我心,佛身即我身,復將己身自頂至踵,一一比照。究竟非一非異,非自非他,個中消息,難思難議。方才了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我心想生。果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是順逆反覆觀佛身相好,觀念既成,閉目見佛,開目亦見佛,佛聲戛然而出,身坐蒲團,仰觀佛相,金容如笑,倍覺和藹。遂唱回向偈,清課告終,需時三刻。

(乙)靜觀(靜坐觀想念佛也)

觀念法門。本分普觀及直觀二種,今以靜觀二字統攝二種觀法,而融會之,如左:

第一段(調和身息)

行者於一處,繩床西向,易觀想故,表正向故。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之無妨。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肘,令左腳指與右脞齊,右腳指與左脞齊,若欲全跏,即以右腳置左腳上。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疊兩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直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次當閉口,唇齒方相拄著,舌向上齶。次當閉眼,方令分晰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忌動搖。

第二段(觀想依正)

行者身心調和後,坐已自想,平日隨所參聞,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四項成就功德莊嚴。一一憶念,一境一幕,神游淨域,信願具足,合生極樂。便起心生於彼想,即見七寶池中,有蓮花一朵,色似黃金,大如車輪,念苞未開,已種蓮因,念佛一聲,花舒一瓣,當花圓開,有五百色光,來照我清虛之身,無極之體,蓮花化生,得未曾有。此時反觀四大假合之臭皮囊,方知為假我耳。作眼目開想,忽見佛與菩薩,遍滿虛空,自慚嬴劣,心力不及,佛垂慈愍,特示丈六金身,威德巍巍,趺坐勝寶蓮台,端正無比,兩眉之間,有白毫一顆,長丈五尺,周圍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稜,右旋宛轉,中則虛空,放淨光明,瑩淨明徹,不可具說,顯映金顏,分齊分明。作此想時,停心住念,堅固勿移,愈久愈妙,此時心眼注視,心內憶念白毫相光四字,務與氣息調和,身心愉快,難以言宣。若覺模糊不清,即重想毫相一遍,便覺光明。最少須經十五分鐘,再擴大觀想如下:

1、先想阿彌陀佛,於彼高座,金顏巍巍,相好光明,所有境界,無不照見,如黃金山,出於海面,其中萬物,悉皆隱蔽,惟見佛光,明耀顯赫,有無數聲聞菩薩,恭敬圍繞。

2、繼想阿彌陀佛,今現在彼七寶講座,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隨己所聞,悉與十二部經相合。

第三段(一境三觀)

行者對於上來境界,應作空假中次第三觀:

1、空觀:觀想以上所見,若成未成,皆由想念因緣,無實性相,所有皆空。

2、假觀:上來所見,如鏡中面像,如水現月影,雖然如夢如幻,而皆歷歷分明。

3、中觀:上來種種,皆我之心性所現,所有者即是自心,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即癡,無想即泥洹,心有心無,皆名有想,盡名為癡,不見法性。

基於上述三觀,方知因緣生法,即空假中,不一不異,非縱非橫,不可思議。是故觀心觀佛,雖皆屬妄境,而應知‘全真起妄,了妄即真’。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即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也。

第四段(出觀應知)

行者意欲出觀時,事前應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膀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撫摩諸毛孔,令摩手冷生暖,以手揜兩目,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心住,出既促頓,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僵,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燥不安。是故心欲出觀,每須注意。

(丙)拜佛

謹按禮敬諸佛,為普賢十大願王之旨,凡修行人,皆當以拜佛為忏業障,折慢憧,增智慧之不二法門。惟事屬行門,各宗互異,周旋動作,多由口授。經論雖列七種禮法,而究其理致,則不過曰: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寥寥數語而已。茲參照慈雲忏主所著:往生淨土忏願儀,酌定般舟行法拜佛儀規,如左:

第一段(先拜本師)

行者入道場,上香之後,先向本師釋迦佛三拜。第一拜,心中默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頭至地時,默念淨土法門,般舟三昧,希有難遇。起身時,默念如來常住,無有變異。第二拜,頭至地時,默念三根普被,利鈍鹹收。第三拜,頭至地時,默念恩德高深,山海難喻。至於下拜及起身之動作默念,悉如第一拜時。拜訖問訊,口稱無量壽佛。一切動作,務須五體翹勤,至誠恭敬。

第二段(次拜導師)

行者拜過本師釋迦,即拜導師彌陀,若依般舟三昧,除念佛之外,惟有拜佛,不修余行。故每次暫定廿四拜隨禮觀像如下:(先由上向下順數)

1、觀項光圓照相。2、觀首無見頂相。3、觀眉如遠山相。4、觀目似初月相。5、觀兩耳垂肩相。6、觀鼻如龍准相。7、口如獅頰相。8、胸有卍字相。9、左手托缽相。10、觀右手接引相。11、兩足平滿相。12、觀蓮花寶座相。每次起身時,即默想所注之相好,至立正剎那頃,即注視之,便覺敬愛精誠,如對嚴師,如見慈母,如是禮敬,功德最大。

次由下向上逆數,觀法較細,可參照靜觀條,仍逐次觀像十二拜,計一順一逆,共廿四拜為一禮,行者可自酌體力,每次或行二禮,或行三禮,愈多愈好。但每次下拜時,須冥心少頃,默念一心頂禮,阿彌陀佛,尤要五體虔誠,精神貫注,不可勉強苟且,否則不惟功德減少,反致慢渎之咎,不可不慎也。

第三段(拜觀音勢至及清淨海眾)

行者拜彌陀禮終,即拜觀音勢至兩位菩薩,及清淨海眾各三拜,禮終唱回向偈,肅靜而退(般舟行法終)。

第五期佛七(自十二月初一日至初八日)

本期已入正修期,一切遵照般舟三昧經修行,盡力支持,晝夜系心一佛,不復修習余法,日中一食,減少睡眠,故約禮念境界,及眠食情形,分述於左:

(食法)自實行日中一食,並不覺得特別饑虛,一往除三餐外,尚進粉糜零食,茲因己誓願力,及佛加被力,反不需要此物。由此足證人生不可刻離者,唯空氣耳。其他食量大小,及次數多少,悉皆業力與習慣使然,未始不可矯正也。且每到正午以前,胃腹清虛,念佛更易入神,獲益匪淺。

(睡眠)睡眠本為恢復體力,若體力不衰,自應依教奉行,余因年歲及業障關系,實在不能完全廢除睡眠,故於晝夜二十四小時內,禮念靜坐,共用十八小時。其他六小時,為食眠便利時間,佛言除睡眠者,或為一般年富體壯者說耶?魏默深居士,曾得般舟三昧,其自述經過略謂‘困極即睡,睡醒即念’。克實論之,如來觀機逗教,應病與藥,行者苟能立大信,斷諸想,量力而行,自符佛意也。

(時間分配)將一晝一夜劃分為四段時問,自子正至明相見,為第一段。自明相見至正午,為第二段。自正午至日落,為第三段。自日落至子正,為第四段。在每段時間內,施行拜佛,念佛,靜坐三項功課。周而復始,無須檢視時計,意志得趨專一。

(高聲持)余對念佛,最喜用兩種念法;一高聲持,一金剛持。蓋高聲持,觀此音聲,收入心內,毫不散泆,念到得意,高亢入雲,可以滌蕩五陰之塵垢,觀音入心,則心易專而雜念少。

每在飯後,或疲憊時行之,既可幫助消化,又能振作精神。

(金剛持)金剛持,下唇微動,口雖無聲,心中仍明聲朗誦,唇齒之間,綿綿密密,歷歷分明,沁入識田,每在禮念疲勞後行之,心安神怡,愉快無比。以上兩法,近日更覺得力。

(系心一佛)上期所述般舟行法,內分禮、念、觀三項。其實只是‘系心一佛’四字,統攝無遺。實行之後,覺得拜佛特別得力,心不散亂,亦不疲勞。因每次拜下時,即注想佛身一相好,及拜起時,仰面見佛,倍顯淨瑩明徹,攝心定意,以此為最。其他念佛及靜觀,依法施行,覺得身口意三業,與佛連系,力量較大。

(祈禱)印光大師嘗說:佛法利益,須於至誠恭敬中求之。余自本期以後,重發誓願,每次功課之前,必禮佛祈禱,其詞曰:佛說般舟三昧,開示方便,當前見佛,直趨西方,實為希有。我今依教奉行,決無毫發疑想,至心懇求,法力加被,令我攝心定意,心佛冥合,趨入彌陀願海,獲得三昧,誓願生生世世,專心弘揚淨土法門,實現人間極樂世界。

第六期佛七(自十二月初八日至十五日)

本期依照前期所定課程,均能順利進行,由生而熟,已不感覺勉強。對於拜佛念佛靜觀三項,以拜佛為最得力。因拜佛時,每拜必系念佛身一相好,起落周旋,心不離佛,漸漸冥合,意稍放逸,即不中禮,覺即收回。每次約百拜,晝夜共計四次。念佛照般舟三昧行法施行,晝夜四次,隨時散念,一千或二千,但不念時,妄想又起。故本期對治妄想,用種種方法,都不濟事,惟有提起正念,最為有效。靈峰詩所謂:‘孤明六字全提出,百獸群中獅子音’者,真為親證心得之言也。余為對治妄想,曾在佛前,多次祈禱,法力加持,令我攝心定意,趨入彌陀願海。最後一次,忽然心得開明,憂慮盡消,茲將意識上所得感召分述於左:

一、不憂妄想

妄想為意地之法,果位聖人,尚難除斷,何況凡夫?只要深信切願,執持名號,毋令間斷,即有妄想,亦得往生。蓋開口散念,行之不休,即是深信願切;深信願切,即是至心信樂;至心信樂,即是彌陀四八願中,最吃緊語。既合彌陀之願,即報彌陀之恩。當知持名法門,功重帶惑,位重橫超。所以決定往生,妄想何足憂哉。

二、不求一心

小本一心不亂四字,經意只要專意持名,不被貪嗔癡等所亂。即是一心不亂。並不教人斷盡妄想,方名一心不亂,若斷盡妄想,判位已是大阿羅漢,千古以來,諸大祖師,能有幾人到此地位。然多有往生者,全仗信願堅固,念念不退,合佛本願,被攝受故也。因此只期念念相繼,以聲束心,晝夜無間,不再希求一心,必先散念,由散漸一,自然而然,不可遽求一心,亦斷不能強求一心。

三、提起正念

正念為何?即念佛是也。正念所以不能提起者,皆由意識攀緣六塵中落謝的影子,時起時落,此時若去對治妄想,則妄想外又添一妄想矣。佛言:‘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惟有提起正念,系心一佛,妄想起落,不去管他。蓋真之與妄,只是一個,譬如水凍為冰,冰融為水耳。般舟經雲:‘宜一念斷諸想’。故消除妄想,以提起正念,為特效藥。

四、並耳念佛

既提正念念佛矣,乃正念佛時,仍不免妄想紛馳者,此由心不專一故耳。心何以不專一?由耳根與意根分離,佛聲由舌根運出,耳根不能運入,此由聽力不強之故。若欲加強聽力,惟用並耳念佛之法,並耳念佛之法者,即將兩耳聽力,作意並在一個耳上,試觀古人射箭,今人放槍,瞄准時,悉皆閉一目,用一目,以加強目力,更覺分明,耳力亦然,兩耳聽力,並在一耳,則聽力豈不更聰乎?余曾著文說明,今在關中用之,益覺攝心有效。

第七期佛七(自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

本期適為百日念佛之半,亟應加以檢討,而策進行。茲約念佛拜佛靜觀三項,分別體驗如下:念佛雖較前圓轉,而妄想時起,未臻動靜一如也。拜佛雖較前如法,而筋骨累重,未達能所空寂也。靜觀雖白毫略成,而心神不定,未至止觀等持也。至於感應道交,金身現前,更屬恍惚渺茫,何敢妄語,甘墮阿鼻。回想此次閉關因緣,上托恩師之教導護持,下賴常住之四事供養,而竟虛擲光陰,無所成就。反身自省,雖有慚愧之心,亦萌懈怠之意。若不深自悔責,淬砺初志,難免蹉跎歲月,空負修行之名,將何以上報四恩,下慰己靈耶?故本期心意,多在自怨自艾中。撮要記錄於左:

一、恆常精進

古德謂:‘學佛不難,而難於發心;發心不難,而難於勇猛;勇猛不難,而難於持久’。故無論做何事業,開始未有不勵精矢勤者,及至日久,情移勢遷,怠忽心生,或少得為足,或畏難苟安,世法如是,學道亦爾。余發心閉關念佛,何嘗不欲克期求證,乃竟時半唐捐,倘不死盡偷心,再接再厲,勢必淪墮覆轍,難遇良機,古人雲:‘這著錯了真成錯,再想今日便不能’興念及此,不寒而栗,今不發憤,噬臍何及?

二、勿忽小節

儒書雲:‘行遠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淨土法門,亦必須日日铢積寸累,漸修頓悟。例如念佛時,勿謂一字一句之不清而忽之。拜佛時,勿謂一動一旋之失檢而忽之。淨觀時,勿謂一意一識之放逸而忽之。何也?小病不慎,終成大眚。若自積極方面言之,則一言之妙,一行之善,皆應敏勉觀摩,消歸自性。佛言:‘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念,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每讀地藏經,為之凜懼。故自今日起,注重小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三、不希瑞應

念佛見瑞應,本為修行工夫之征驗,但不可少存希求之心,否則不唯無益,反起魔障。印光大師雲:‘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於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則心更精一。所謂明鏡當台,遇境斯映,芸芸自彼,與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行第一大障。況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諸魔,破壞淨心’。余素服膺此文,今在關中,更覺為金石之言,故從此只圖耕耘,不問收獲。

四、不畏邪魔

魔由心生,亦由心滅。余嘗自慚工夫太淺,不夠起魔程度,近日忽得耳鳴之症,晝夜耳邊如無數蟬鳴,唧唧不休,走筆白師,答謂:‘念佛太急,心火上炎,或致魔境發現,不必睬他’。余除遵囑療養外,同時轉念,此唧唧之聲,如作天樂鳴空想,或作佛聲浩浩想,讵不有益修行乎?不料在一轉念間,則視為喧擾可厭者,立時化為輕清悅耳矣。古人有點石成金之論,余何敢妄诩,惟知寶王三昧,十大礙行,誠於修行,有大裨益也。

第八期佛七(自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

本期為正修最後的一期。理應加以切實檢討。余撫心自問,以衰殘之軀,發願閉關,修行般舟三昧,日中一食,減少睡眠,不分晝夜,拜佛、念佛、靜觀,絕不少存些許偷閒苟安之心。按事相上說,非無進步,但未至精純。非不勤苦,但未露真誠。歸納一句話:可謂進而未精,勤而不誠。何以言之?一面禮佛念佛,一面私心滔滔,妄想憧憧,所以心不專一,渺無感通也。究竟如何才為精誠?先就世谛言之:荊轲入秦,長虹貫日。李廣射虎,箭穿沒镞,可見至誠雖然無相,若極其所至,金石為之開,天地為之變。若就佛法言之:釋迦如來,六年苦行,一麥一飯,睹明星而悟大道。周利槃陀迦,日念笤帚二字,積感通而證聖果。悉皆精誠之榜樣也。我為具縛凡夫,何敢妄自比擬,惟生在末法,尚知修行,已屬多生善根。但習染世緣過深,無始無明,俱生倒惑。古人雲:‘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由此知愛為生死的根本,今日念佛,為了生死,而生死根本的愛若不斬斷,則念佛是面皮,愛欲是主宰,所以念佛在一邊念,愛根在一邊長,縱使念到臨命終時,依然隨業輪轉,脫一皮袋,換一皮袋,出一胞胎,入一胞胎。原來所念之佛,與生死毫無相關。若謂念佛無靈,豈非謗法。我於是得一結論:若欲真實修行,必須竭盡精誠;若欲表現精誠,必須真為生死;若欲真了生死,必須斬斷愛欲。然則愛欲何以斷乎?古德嘗有輕愛莫如一念,一念莫如輕愛之說。問者笑為模稜兩可,而不知二者實在互相關聯。我曾親自體驗,當奉師命考慮出家時,若非三月加工念佛,即不能堅決實行,今既為僧,又發願閉關念佛,還有何愛欲不能放下—妻室子女,隨緣聚散,各奔前程。名利權位,過眼皆空,味同嚼臘—但默察妄想所由起,皆系過去六塵落謝影子,在識田裡作怪,本生尚爾,況多生乎?今欲以寥寥數月念佛之心,伏斷多生多劫之塵勞,何啻杯水車薪,所以念佛時,踏實如香象渡河,擺脫似羚羊掛角。拜佛時,竭誠擬傾倒金山,哀戀幾稽颡泣血。乃瞥爾情生,滔滔私心,憧憧妄想,依然如故也!是故從今日起,必須將萬緣放下,視此身為已死之身,關房為一壤之冢,晝夜六時,別無系念,惟念阿彌陀佛,為我惟一依怙之人。極樂世界,為我最後歸宿處。上托諸佛菩薩護念,下賴師友知識指教,竭盡內心精誠,勿貪表面好看,關期轉瞬告終,用何告慰檀信?檢討未竟,悲從中來,涕淚沾巾。咄哉男子!無慚無愧,胡顏贅述?

第九期佛七(自民國四十年正月初一至初八)

本期為加行期第一周,所以改訂課目,以念佛為主要正行,其余拜佛靜觀為輔助正行,俾得一心念佛,不疲勞,不偏枯,趨入般舟三昧,故以時間計,則十分之八為念佛時間,拜佛靜觀,不過占十分之二。其實正在拜佛或靜觀時,六字宏名,丈六金身,亦朗朗炳炳在唇齒心眼間也。茲為修行方便,提出幾個口號,以資警醒,紀錄於左:

一、老實念佛

印光祖師雲:‘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裡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素,其他看經亦然’。余反省自己念佛最大的毛病,就在念佛時,不老老實實的,一直念下去,胡出主意,妄想紛馳,若如印老所說,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則妄想自然減少,正念容易歸一,自今以後,痛改前非,以老實念佛為圭臬。

二、一心念佛

此次正修期滿,懇請慈老恩師開示,蒙答‘一心念佛,耳中只聽得佛聲,即是三昧現前,其他瑞應聽其自然,所謂在我不在他’。余掩關念佛後,雖無存心希求瑞應,而瑞應的影子,有時映演於心目之間,以致念佛不真切,更不能一心。今蒙開示:‘一心念佛’四字,不啻預門一針,腦後一錘,乍聞之下,汗流浃背,深愧一往念佛,所以不能一心者,皆由佛號內夾雜種種妄想,及瑞應影子,甚至名聞利養,亦在其中,可恥孰甚。自今以後,服膺師訓,以‘一心念佛’四字,作座右銘,果能念佛於喧鬧時處而一其心,遇喜怒時而一其心,以及饑寒、病痛、疲勞、一切逆境、而皆一其心。則何患三昧不成耶?

三、長跪合掌

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和尚,一入佛堂,即長跪念佛,不至力竭不止。其集記般舟三昧經雲:‘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誦,數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按初學念佛,必須念珠記數以策精進。至念熟之後,果能心不離佛,不記數亦可。尤其入般舟三昧道場,行人口中念佛,心中作觀,實無再捉數珠之必要。余自入加行期後,即合掌念佛,每次功課,最初誦經(阿彌陀經)及最後回向,悉皆長跪佛前,以表虔誠。

四、發露忏悔

余自入加行期,實實覺悟,從無始世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行不善法,廣造五無間,及一切重罪,無量無邊,若不切實發露忏悔,決不能承受佛法。故每日四次,在佛前至誠忏悔,除過去不憶外,凡今生三業罪行,能記憶者無不盡量發露,畢竟清淨後,重發誓願,自今以後,生生世世,專心弘揚念佛法門,實現人間淨土雲雲,大事未明,不淚不止。

第十期佛七(自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

按般舟三昧,注重事持,故自入道場後,一心持名,兼行觀想,全力注重事持,而理持上甚少談及,惟事持之極,自然由憶念而達體究,所謂從茲而萬慮鹹休,究極乎一心不亂也。因此本期修行,漸由事持而進入理持。自來淨宗大德,關於理持論說,幾乎汗牛充棟,而最扼要精詳者,首推蓮池、蕅益、大佑三家,其他大都擇焉不精,語焉不詳。故特以三家為借鏡,一一體會,消歸自心。蓮池雲:‘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對於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诠顯無遺,與經所言,‘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卅二相,八十種好。’正相吻合。蓋理持至極,真到能所兩忘,心佛一如時,方知心佛眾生一體,方能中流兩岸不居也。故特將蓮池等三家闡發,由理持而達理一心之谠論,撮要摘錄,並附管見,就正有道,以備參考。

一、彌陀疏鈔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雲:理一心者,如前體究,獲自本心,故名一心。於中復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於四句,唯一心故。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

又雲: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義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唯一心。二即寂照難思,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斯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為雜亂,以見谛故,名理一心也。

二、彌陀要解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雲: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

又雲,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更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

三、彌陀略解

大佑大師在彌陀略解中雲:理一心者,了達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無自性,雖本來空寂,而感應道交,如鏡花水月,任運顯益,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三谛圓融,絕思絕議。

附陳管見

謹按上來三大師關於理一心之秘藏,闡發精詳,冥合佛旨,如日中天,如月正圓。所謂筆則筆,削則削,游夏不能贊一辭也。行者果能由此深思谛察,復體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經義,則可得以下之悟入:一者眾生與佛,本性無二無別,只以眾生不守自性,為塵勞所污,習染所蔽,致迷悟攸殊,生佛迥別。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無非教人識自本心,明見佛性,是心是佛,離心非佛耳。故先修後悟者為事持,果能至一心不亂,則事一心者而亦理一心矣。先悟後修者為理持,果能持至一心不亂,則理一心者而亦事一心矣。二持固不可偏廢,但中根之士,必先由事持而漸達理持,所謂事有挾理之功也。二者心之本覺曰佛,心之始覺曰念,故念佛之念為正念,壽昌大師雲:‘念佛心即是佛’。由此證知佛由心生,心隨佛顯,心外有佛乎?全佛即心也。佛外有心乎?全他即自也。故理持之極,則心佛一如自他不二之旨,恍然明白,何用解釋。三者我是佛心內之眾生,佛是我心本具之佛。今我以佛心內之眾生,念眾生心內之佛,豈有眾生心內之佛,不應佛心內之眾生耶?如是反覆推敲,則不期理一心而自然理一心矣。妙宗鈔雲:‘應佛顯,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旨哉言乎!可為三大師诠論理持的真正注腳矣,苟明乎此,方可與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第十一期佛七(自正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

本期為加行第三周,將禮誦靜觀,悉皆消納於念佛之中,心中觀佛,口中念佛,耳中聽佛,步步加緊,一心體驗丈六金身,在心眼前,放白毫相光,閉目宛然,般舟三昧,略見端倪。於是向聞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旨,稍有省悟。復遍閱諸家诠注,更覺親切,其中仍以蓮池、蕅益、大佑三家為最精詳。茲為便於參考起見,特錄其三家論說序例,並附管見,以為修般舟者參考。

三大師論說

一、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說序中雲:蓋由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又雲:是則禅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禅故。彼執禅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禅也,亦弗思而已矣。

二、蕅益大師示眾雲: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二語,世爭傳之,不知以何為心性也。夫性非道理,無所不統,故十劫久成之導師不在性外。心非緣影,無所不具,故十萬億剎之極樂,實在心中。惟彌陀即自性彌陀,所以不可不念。淨土即唯心淨土,所以不可不生。上自文殊、普賢、馬鳴、龍樹、天親,下至蜎飛蠕動,羽族毛群,唯此一事。此事第一要信得極,二要時時發願,三要念佛工夫不間。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雖聰明伶俐,亦不生也。其有謗此,皆即謗三世諸佛菩薩。毗盧頂上,翻為阿鼻最下層矣,哀哉!

三、大佑大師彌陀略解序中雲: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又曰:了唯心之本具,億剎非遙;知大願之可憑,三祇橫截。

附陳管見

謹按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二語,久為千古淆偽公案者,因達摩西來後,禅家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口頭禅,而不知唯心自性二語,原系古人恐學者高瞻聖境,不敢承當,特為親切言之,以見人人有分。乃後人又因此誤會,以為但淨其心,極樂不離當處,何必求生西方;但了自性,彌陀原非別人,無須另念彌陀。說土說佛,純是寓言。則毫厘之差,天地懸隔。遂令釋迦如來一代時教之結晶,無問自說大暢本懷之心要,撥置於虛無缥缈之鄉,豈非大法魔殃耶?是故余在拙著持名念佛四大要領中,曾加以說明,茲摘錄於下:‘極樂世界,為依報國土之名,確有其地,決非寓言的烏托邦;阿彌陀佛,為正報教主之號,實有其人,絕非權現的幻化人。乃至行人須從者裡信入,方能腳踏實地,老實念佛。倘有人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見告者,應即當下體會:淨土雖為唯心之淨土,而確有可到之地。彌陀雖為自性之彌陀,而實有可見之人’。蓋唯心之心,系指妙覺明心,則盡十方虛空,以及山河大地,皆吾真心所現,又何止一極樂世界,故謂唯心淨土。自性之性,即指妙真如性,則三世諸佛,皆同此一性,又何限阿彌陀佛,故謂自性彌陀。今人妄認四大假合為自身相,遂以六塵緣影為唯心,以虛幻妄識為自性,復起顛倒迷惑,以此為淨土,撥無淨土。以此為彌陀,否認彌陀。此之謂妄中生妄,迷頭認影,豈不可哀憫也哉!

腰痛經過

本期內忽發腰疼之症,頗堪記載。原由加緊念佛,常行立念,有時心佛冥合,愈念愈切,竟忘時長,忽覺中氣不接,腰部木軟,前三日有此現象,以為般舟行法,勿念身、勿念病、遂置之。不料十九日上午,正在立念時,忽覺腰部劇疼,立時不能俯仰,亦不能轉動,飛柬白師,蒙答:‘用力過度,身心疲倦,萬緣放下,睡下休息。勿被病轉,轉得病魔,最後一關,功德圓滿’。余遂伏枕靜養,幸心中無甚痛苦,尚可了了默念佛號。承當家師,及諸同學,多方調護,三日後腰疼痛稍止。此一事實,固屬余個人不善用工所致,然自古行百裡者半九十,況修行如登山,將到峰頂,謹防傾跌,又非禅家所謂大死一番者可比。故特詳敘顛末,以為後之修般舟者鑒,並以志吾過。

第十二期佛七(自正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

本期為加行最末一周,加緊念佛,不給妄想留一剎那空隙。按般舟三昧經言:正念佛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一萬二萬。並未限定一日念若干聲,惟古來淨宗大德,有以晝夜彌陀十萬聲為日課者,心竊慕之,故本期念佛,期以晝夜十萬為標准。乃實行數日,往往念到七萬,即力不能支,於是重發誓願,夜三時即起念佛,及到下午九時休息,統計才夠八萬聲。又發誓願,夜二時即起床念佛,最後計數,仍僅九萬聲,不禁深自忏悔,業障太重,如此事持,倘不能及格,安能克期求證。就寢後,默念佛號,不到二時,即起念佛,下午九時以前,已滿足十萬之數,聊以自慰。蓮池大師,對永明和尚自行錄,晝夜彌陀十萬聲之評論,若限定晝夜念佛十萬聲,必系念四字宏名,不念南無兩字,或者飲食便利默念數目,亦記算在內。否則睡眠時間太少,恐難持久雲雲。可見無論何事,言之匪艱,行之維艱,若非親自實驗一番,決不真知其中甘苦。淨宗學人,謂予不信,請虛其心,平其氣,將阿彌陀佛四字宏名,一字一句,出口入耳,捻珠記數,實行一日,方知此中況味也。

復次般舟三昧道場,佛定九十日,故正式修行,即以此期為終。關期原定百日,故到農歷二月初十日圓滿出關。但以後十日,只檢點經過,不復記錄。故本期設為問答方式,以便統攝眾義,較易說明,留為異日參考,並希就正有道,廣結法緣。

一、問:般舟三昧定義為何?

答:般舟二字,系梵音,三昧為正定。此雲十方諸佛悉在前立,故名定意法。又名菩薩超眾行。

二、問:般舟三昧要旨為何?

答:般舟要旨,為宜一念,斷諸想,立定信,勿狐疑,精進行,勿懈怠。其他六十四個勿念雲雲,皆明此旨。

三、問:般舟三昧經,與小本阿彌陀經不同之點何在?

答:二經不同之點有四:一、小本只言七日求證,般舟則以七日為一期,可繼續至三月。二、小本只言一心不亂,般舟則言種種方便。三、小本只言執持名號,般舟則兼重觀想。四、小本只言臨終佛來接引,般舟則許現前見佛。

四、問:若已修般舟三昧,則小本七日持名,還須修行否?

答:佛為普被三根,特為拈出持名念佛一法,利鈍鹹收,大暢本懷。故一般人修行,應以阿彌陀經為圭臬,深信切願力行念佛。若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須修般舟三昧,果能現前見佛,一生了辦,臨終則穩取金台,品位登高。二經相輔益彰,讵可偏廢。

五、問:自知錄內般舟行法,用意何在?

答:按善導大師,集記觀念阿彌陀佛相海功德法門,所載般舟道場念佛三昧,只言有三昧,名定意法,學者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余法,亦不須依時禮誦,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雲雲。其言簡略,恐初行人,無法著手,故參酌經意,暫定行法,一為練習耳根聽佛聲;一為攝住意根作觀想。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大勢至菩薩圓通名言。但系指修行的成果,非下手的功夫。佛以六根為六賊,賊眾則難一網就擒,故擒賊先擒王,先利用耳根,將號為心王的意根,刻刻觀察,緊緊制服,其他諸根,不難俯首聽命矣。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鹹解脫是也。此方人,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般舟行法,為制服耳意二根,特設種種方便,以資練習。若已純熟,即不須用,經言如筏喻者,學者安可拘泥。

六、問:般舟三昧,特為各人自修,抑為大眾共修?

答:按經文有自修及共修兩種指示,經雲:‘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此自修也。善導大師集記入般舟道場法雲:‘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淨行道,乃至於道場中,不得交頭竊語’,此共修也。總之,般舟三昧,自修共修均可,但皆須依法修行:一食長齋,減除睡眠,一切淨戒,堅守勿犯,方可感應道交,獲睹彌陀相好也。

七、問:自知錄內,一再強調忏悔發願其義安在?

答:一切萬法,唯心所造,亦唯心所具,吾人與佛,心性本同,後來迷悟懸隔者,皆由心為業障,若不忏悔宿業,息止貪等,則何由感通諸佛,故必須時時痛自發露忏悔,罪性本空,畢竟清淨,方可與佛日近也。復次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道通途,況淨土三資糧,願為信行之樞紐,故發願者,即發菩提心也。佛以大願接引眾生,我以大願入佛知見,兩願相遇,如磁吸鐵,三昧不難現前矣。

八、問:彌陀以名號接引眾生,故執持名號,即可往生,般舟為何兼重觀想?

答:持名觀想二法門,不可偏廢。經雲:‘佛言:四眾於此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其國?阿彌陀佛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卅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由上來經文觀之,持名專念,固屬必要。若欲般舟三昧現前,則必須觀想相好。此善導大師,所以特別集記觀念功德法門欤!

九、問:般舟意義既為諸佛現前,究須具何因緣?又見佛後作何思維?是否幻覺?

答:見佛須具三種因緣:一佛力、二法力、三善根力。經雲:‘佛言得見彼佛,有三因緣,何者為三?一者緣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緣故,即得明見彼佛如來’。可知般舟三昧,須具佛力法力及善根力,三者缺一不可也。行人見佛後,應作思維,如經所言:‘今此佛者,從何而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既無來處,亦無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可知一切瑞應,悉由自心,不可思議。復應作如是思維:‘今此三界,唯此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見佛,我心作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滅,能想亦空’。上來經文,說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理,圓融洞徹,非佛親證,何由了知。總之心佛一如,見佛即是見心,知禮大師所謂‘應佛顯,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足以盡之矣。是知行人只要一心,自能感通諸佛,一切境界,悉如台宗一境三谛,即空假中,不容擬議,吾人由此應知,全真起妄,了妄即真也。安可漫以虛妄幻覺等閒視之哉!

十、問:汝閉關百日,專修般舟三昧,可謂勤矣,究竟見何境界,可否相告?

答:境界是有,但未見佛。若僅以此相告必疑遵佛訓敕,保守秘密。今試言所見境界,以資印正。

余當課程將終,必行追頂念佛,一句追一句,一聲頂一聲,愈念愈切,愈持愈速,念到氣盡力竭,戛然而止,此時前際已斷,後際未生,中流不住,佛與聖眾,概歸消滅,唯見一片光明而已。此等境界,幾乎身心內脫,世界外遺,清淨本體,瞥爾顯露,可惜電光石火,一閃即過,我見境界,如是而已。事後思維,方知吾人本自無量光明中來,將來還歸無量光明中去,所以者何?實由本性光明,與佛同體,原無邊際,任運不隔,彌陀現前,特因無始一念不覺,頓起無明,故不見耳。今以即心即佛而去念佛,念到能所兩忘,心佛一如,真體乍露,復見光明。此境非自外得,全為自心顯現,何足異耶?吾於此證得三個決定義:

一、念佛決定可以見佛。

二、有願決定可以往生。

三、往生決定不退一生成佛。

結論(又名知恩報恩)並序

諸位仁者,今天為律航百日閉關念佛圓滿,駕臨隨喜,實令律航感愧交集。一則感激諸位為法心熱,不辭勞苦,不惜光陰。一則慚愧自己空負修行之名,毫無所得。諸位仁者一定想問律航三個月修行般舟三昧的經過,我先作個簡單的報告:第一個月感覺到妄想紛騰,心猿意馬,實在難制,可謂身在關中,心逸關外。第二個月感覺宿業深重,就今生來說,舉足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經雲:‘假令一人罪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亦不能容’。今日方知此言不虛。第三個月,感覺四恩重大,若無父母,則身從何來?昊天罔極,難報萬一。若無佛,則慧命何保?生死怎了?頭出頭沒,永無出期。這兩重恩,人人共同,不必細說,現就師友的恩來講:律航五十歲方聞佛法,蒙上心下道法師傳授三皈五戒,得知佛法門徑。來台以後,蒙慈老法師剃度,出家為僧,得以專修淨土法門,方知念佛為真正了脫生死的捷徑。其他師友,如夏蓮居、李炳南、董正之、韓慧達、許梁公諸位居士,指導薰習,受益甚多。試撫心一想,若無諸位師友,則今日之我,背覺合塵,真不堪設想了。師友們恩德,是人人易知,至於國土之恩,向不大注意,關內細想,若無國家,則亡國奴無資格來學佛。若無台灣,則無處托身。若無靜修院,則無處閉關。即就關期內,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供養,那一樣不是施主的血汗,自當家師以及護關諸師,天天雙手捧飯、送水,如供佛祖,如待大賓,真令我時時感覺‘常住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四句偈,實在一點也不錯。

這四恩既然知道了,究竟怎樣報答呢?我現在業已為僧,只以‘上求下化’四個字作標准,圖報四恩。從今以後,永久保持關中緘默態度,系心一佛,遠離人我是非的虛幻紛擾。為識取本有的妙覺明心,唯抱定一句阿彌陀,作為自己命根。以此自利,亦以此利他。從今生盡未來際,專心弘揚念佛法門,助佛宣化,期現人間淨土,聊報四恩於萬一。區區此心,三寶證明,尚乞諸位大德,慈悲指教。

附錄一 結論序

民國四十年,歲在辛卯,農歷二月初十日,百日念佛圓滿,是日上午十時,舉行開關典禮,天氣一如閉關時,久雨乍晴,佛法真不可思議。各界善信遠道來院隨喜者甚眾,人人皆大歡喜,屆時仍由慈老院長主持開關,達心玄光兩位住持,領眾執香,進關迎請,隨同大眾到大殿上供禮佛訖,遵主席命,即席報告三月關內經過,並以此作本錄結論,與緣起同例雲。

附錄二 出關前五分鐘口占一偈

百日恍如一剎那,一念萬年又何謂。

豎窮橫遍讵生滅,隨緣不變自家會。

西方主伴一念中,我心亦在依正內。

兩鏡交光恰互照,十世古今此三昧。

(全文完)

律航法師遺著第一輯校勘後記

鐘石磐

律老與余同為慈航菩薩弟子,彼往生已十周年,遺著甚多,今由其門人廣化法師搜集‘百日念佛自知錄與念佛入門白話解’合刊為遺著第一輯,因手民多誤,承寄稿囑為校勘,乃得重讀兩書,余與律老真是有緣。

律老初皈心道法師,即修淨土法門(心道法師卅七年來贛,余曾為其護法。),甫出家,便行般舟三昧,勇猛精進,且發願世世弘揚念佛法門,助佛宣化,期現人間淨土。因知律老臨終瑞現,決定往生樂邦,見佛聞法成就佛果後,必將乘願再來無疑。

律老修淨頗多創見,自知錄中,對如何始能使念佛如法而心佛合一,言之異常詳盡,凡念佛行者,只需依之而行,得免摸索之苦,是此錄不僅可為修般舟三昧之參考,即打念佛七以及日常早晚念佛功課,亦無不可供作參考也。

夏蓮居居士校無量壽經粗竣題三偈

傳譯獨多來最先。自漢迄宋凡十二譯 五年讀校亦前緣。慈尊加被成斯本。遍放神光照大千。此是淨宗第一經。詳赅圓頓括三乘。若非夙植福兼慧。雖欲暫聞亦不能。此事本來也太奇。頓教一念 越三祇。佛雲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

聽佛軒課余宴坐二首

踏破疑城信願專。個中甘苦未須傳。幾回飲逸脫疆馬。一線孤牽上水船。病久確知念佛好。魔多反使道心堅。迷雲障霧重重過。瞥見澄潭月影圓。

坐閱空花又一年。唯期寡過厭談玄。每將妄習從心洗。漸覺佛聲逐念圓。動靜相依清淨戒。根塵齊攝寶王禅。樂邦苦海歷然在。何去何從莫問天。

經行

少壯俄頃老病侵。幾人未老惜分陰。樂邦路穩牽誰走。世道歧多聽自尋。幸有一長唯念佛。了無可說且歡心。空堂叉手經行久。忘卻秋宵月滿林。

靜觀

此心何用乞人安、一念回光萬境閒。過眼般般分好丑。到頭事事不相干。夢中知夢未離夢。觀物達觀尚有觀。蠟味誰真嘗透者。說來容易驗時難。

蓮公師伯所會大經。家君既為作序。復遣愚姊妹北來。就學師門。序尾尚有余幅。節錄師伯著作於此。以志歸仰。

弟子 葛明 錦明敬識

無量壽經合贊

欲修淨業者必讀此經,因其為淨宗諸經綱要故,非讀不能深入故,讀之能得總持故。已修淨業者,不可不讀此經,因其於世出世間因果苦樂詳赅無遺故,非熟讀不能堅正信故,又於極樂依正修持法式非讀此不易明了故。

習禅者須讀此經,因此法門即無上深妙禅故,彌陀即自性故,淨土即惟心故,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故。又即淨即禅故。淨外無禅故。不信淨土即不信禅故。亦即不信自心故。

學密者須讀此經,因自經首上師說法,入灌頂階受菩提記,以迄道場莊嚴,本尊放光,全部具足四種曼陀羅故,又密嚴不離極樂故。

宗賢首者不可不讀此經,因諸大菩薩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處處導歸極樂故,純顯理事無礙故,又即小本華嚴故,極樂即華藏故。

宗天台者不可不讀此經,因隨文虔誦止觀已具,不歷次第自在圓頓門中故,即境即心故,會三歸一故,又即法華所謂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故。

宗法相者不可不讀此經,因極樂依正即法相故,信願持名是唯識故,由願生而悟無生,由依他而證圓實故,入有得空,轉識成智故。

已持小本者再讀此經,頓覺心地開朗,讀此經再持小本,更見簡妙精切,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讀觀經者再讀此經,益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因其於出世三福闡發更詳故,又日觀水觀乃至寶樹菩薩佛觀,較之觀經簡要易修故。

未信佛者不可不讀此經,以此經能起正信故,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故,一染識田永為道種故,能讀此經即不信佛亦不失為善人故。

喜文字者不可不讀此經,因此經皆漢魏唐宋原文,雅潔簡練故,熟讀能悟作文方法故,能使文境高妙故,又由文字般若以起觀照,能達實相故。

向大乘者必讀此經,因經中雲如說修行,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無量億菩薩,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故,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故。

學儒者不可不讀此經,因一向專念,即是誠意正心故,發菩提心,方能明德親民故,同生極樂,方可謂之止於至善故,舉凡易之寂感,書之精一,禮之毋不敬,詩之思勿邪,皆在此經之內故。

無論治軍從政求學經商,皆不可不讀此經,因其能對治貪嗔癡故,消業去習故,增福開慧故,能矯正人心移風易俗故,能消災化劫使國運昌隆世界平安故,是即無盡寶藏故。

無論僧俗男女,皆不可不讀此經,因其普被三根故,能治眾病故,拔苦與樂故,是破暗之明燈,業海之慈航故,實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故,是以十方諸佛同贊故。

普勸讀誦無量壽經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說種種法門,無非叫人離妄證真。而讀誦經典是逐妄要訣,淺可消業增福,深能斷惑證真。

淨土法門,稀有難逢;時值末法,九界眾生離此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而無量壽經乃淨土群經之首,故讀誦亦以此經為殊勝。

讀誦經典是修行的重要一環,也是成就戒定慧的重要法門,古今大德莫不重視。因為唯有熟谙經典,方能依教修行,方免盲修瞎練。

但是讀誦必須至誠懇切,方獲實益。端身正坐,如對聖容,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讀誦則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淨空老法師,推崇本經為第一經,鼓勵早晚讀誦。能日日涵泳淨土,則淨業易成。。一再強調,若能讀誦三千遍,依教奉行,保證往生。若日日讀誦後,即有殊勝利益之感應。如智慧豁開,久病忽愈,事業順遂......種種誠難思議。果能受持讀誦,如說修行,不但拔將來之苦果,實已獲現前之福利。非真修淨業者,不覺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窺其深。

附注一:夏蓮居居士會集,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系由律航法師攜來台灣,台中李炳南居士曾在台宣講。

附注二:律航法師遺著‘念佛入門白話解、百日念佛自知錄’此書,宜再三細讀品味,定能獲益匪淺。

附注三:增錄夏蓮居居士傳人—黃念祖居士之‘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講演文中片段,請參考。黃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於美國華府佛教會講演片段。

不具正信,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有信有願當然會持名,具足資糧當然就可以往生了。反之,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願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憑信願之有無。所以信願重要,這是往生的關鍵。不具正信的話,你雖然念怫,不能往生,來生就會生到富貴人家,生到富貴家裡就會造惡,造惡以後,再下一生就要入地獄。這個話很讓我們震動。所以你修行不徹底,跟那個十惡不赦的惡人的結果,只是差一步。作惡的人的結果,這一生完了之後馬上入地獄。我們沒有作惡,我們也念佛,但是沒有解決問題,我們來生富貴,富貴之後就要作惡,作惡之後,死了入地獄。作惡的人比我們先到一步,念佛不徹底的人後到一步,晚到一步,入地獄是同樣的。結果很懸殊了,所以這個正信非常重要。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圓攝萬類。最上的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極樂國)這是普賢菩薩所發求生西方淨土的願。文殊菩薩,大智文殊把這七言偈改成五言:‘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賢都以往生極樂為志願。所以對至高無上的上根也不屈才。再下呀!不但五逆十惡都能往生,連動物,連地獄中的眾生都能往生。動物往生,我要舉夏老師的例子,他在閉關的時候,成天繞佛念佛,繞了佛之後坐下來念,念了之後穿上鞋下去繞,後發現有一個老鼠,在老居士繞佛時就跟著繞,等老居士坐到座位上,盤腿一坐,兩只鞋就放下去了,是兩只很大的鞋,那老鼠就坐在兩只鞋當中,它也端坐。等到起立繞佛,這個老鼠又跟著他繞,成為常規,天天如是。可是有一天先師起來了,一看那只老鼠沒有動,碰一碰老鼠還不動,再一看,老鼠端坐死去。這只老鼠,它能跟著人繞佛,跟著人坐下來,人起來它又跟,最後就安然在兩只鞋中間坐化了。至於它是否會念佛?無從證明,但它能在關房中,緊跟先師同坐同繞,最後安然坐化,決定是深入淨土法門。還有經上說的,地獄的眾生,只要他肯念阿彌陀佛,在他業障消除的時候,在剛出地獄的一剎那,就成就清涼華菩薩。所以統收萬類,這個法門十分殊勝。

有人喜歡以上根自居,認為念佛是愚夫愚婦,齋公齋婆都能用的法,他就有點不甘心。我就舉一個比方,這個傻子照相機,傻子都會用,那麼這個傻子照相機傻不傻呀?傻子都會用,正證明這個照相機十分高級。所以才這樣簡便,只要按一下就成功嘛!不能因為傻子也會用,就說設計制造這個機器的,都是傻瓜呀!正因為傻子也會用,說明設計制造的人十分聰明。下根、五逆十惡、動物、地獄中的眾生都可以得度哇!正證明這個法門十分殊勝。

福建謝秀 居士。他是福建福安縣人,十七歲嫁到鄭家,生活很苦,靠她做手工補助家用,生三男二女。她雖不識文字,可是天性純和,很懂道理,不幸長子在二十九歲病故,緊接丈夫也死了,次子月明又得重病。月明在病中夢見觀音菩薩領他看地獄,醒了之後他就發心學佛,因為真見到地獄,自然就好好的念佛了,瘋也就好了。後來這位母親覺得我的孩子比我年歲輕,他還能這麼用功,我這個作母親的人不能落後,她也就用功了,讓孩子帶她去皈依。於是擺脫家務,做起在家人穿的法衣,長齋念佛,一直很用功。七十八歲,她一天念八萬佛號,達到不念而念。一九八三年,她已八十八歲,臨終前八日對她的孫媳說,我已經見佛了,我就要往生了,我不吃飯了,你不要給我送飯了。她孫媳就不做飯了,這以後就八天都不吃飯,晝夜跏趺坐,搭著衣,念佛不斷。念到第八天,她就說西方三聖來接引,並說,佛的白毫光那個殊勝沒法形容了,她就合掌念佛坐化。遺體拍了照片,端坐,搭著衣一點兒不亂,面貌非常慈祥,就是活人裡頭也少見。火化時,在場的人都聞到異香,並撿到堅固子三十多粒,遠近贊歎。謝老居士是一個窮苦的文盲,正是一般人所輕視的愚夫愚婦,齋公齋婆,可是她完成了那些自命為上根利智、佛學權威們所做不到的事。至於不信的人對於她見佛見光,死後燒出堅固子,放香等可以否定,可懷疑。但有一件事情否定不了,她八天不吃飯,八天不斷地念佛,死後仍然端坐,你能否定嗎?不信,你要否定,你自己試一試,你拿兩天不吃飯,你念兩天,你看行不行?這你否定不了嘛!

淨土法門‘十方如來同贊,千經萬論共指’可見信願持名這個妙法乃是如來大光明藏所流現,所以能給一切眾生以最堅固、最長久,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最真實的大安樂。末後祝願:‘普願見聞者,皆得大安樂,具足信願行,同生極樂國。’


 

上一篇:華山思過崖:只因不信一句話,佛家門口繞兩年
下一篇:願一切生命得到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