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幸福人生 :育兒教育

 

《解放孩子的潛能》008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原文】

比較

把孩子與別人比較,如與成功的哥哥或班級同學比較,會破壞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如果我們問:“為什麼你不能像哥哥那樣整晚睡覺,不能像蘇珊那樣安靜地玩耍?”就會無形中把孩子置於壓力下,如果他們可以,他們一定會說:“我不是哥哥,我不是蘇珊,我是我!”最可怕的是用“壞得像你媽”、“笨得像你伯伯泰德”這樣的話來譴責孩子,讓孩子感到困擾又毫無作用,而且還傷害了所有相關的人。

【學文解讀】

這個比較啊,剛才我們學習,我們回頭想想我們童年就知道,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這些,都被父母,或者老師,或者親友用這種比較,給我們進行過一些判斷呀,進行過一些好壞的分析呀,弄得我們很痛苦,弄得我們很不安,弄得我們心裡不舒服。這麼來進行比較,這也是我們人類自自然然呀,天然的一種選擇。因為人類習慣於分別,習慣於執著,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中間,我們覺得呀,用世間的觀念,世間的價值,自然就判定出,什麼是個好的,什麼是大家期望的,什麼是有價值的。然後呢,就用我們自己的這些判斷,去給每個周圍的人,包括孩子,貼了個標簽,期望他們隨著我們自己認識的這個價值去實現,去重合。

但是實質上,我們每個人自己判斷的價值不見得是對的,我們每個人理解的事物,也不見得是正確的,往往是外在世界經過折射,在我們意識中間留下的一些印象而已。我們再反饋出去呢,用這些扭曲的現象影響別人,這已經是不對的,已經是有了偏離了,和目標呢,和真實的目標有了巨大的差別了。所以我們每個人天然的會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影響周圍的人,希望周圍的人都能夠像我們一樣,像我們期望的那樣,達到理想的這個目標。但是我們要知道,每個人其實呢,他都是一個完整的人格,每個人他都有六根、六塵對應的這些六識,每個人呢,他都可以去通過自己的感覺、感官去感知一切,在感知中慢慢自己產生自己的判斷。如果我們周圍的人啊,影響的太厲害了,那麼很可能就把孩子成長過程中間,自己完整的感知世界扭曲,在別人影響下慢慢就向某一種方向發展了,這是我們周圍的人,父母啊,老師啊,周圍的環境,就像我們現在的電視啊,資訊啊等等。一切都給我們形成了一種環境,讓我們慢慢趨向於某個方向,某個價值。

對於人來說,這樣的影響如果是健康的,好的,那麼這就是有益的。比如說,過去我們知道有孟母三遷,我們現在學習《印光大師家庭教育嘉言錄》,印光大師也提倡,父母對孩子要教育、要影響,從胎教、從母教就開始做起。用什麼來影響呢?用因果教育,用聖賢教育來影響。這個都很好,有益。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世間的影響是千差萬別的,是形形色色的,很多的影響都是不正確的。給孩子帶來的是壓力,帶來的是負面的那些力量。慢慢孩子就形成了他那些不良的想法、做法,今後成長起來以後,這些想法呀,這些做法呀,很可能就形成一種力量,很可能就影響周邊,很可能今後給我們這個社會,給我們這個人類帶來破壞,帶來災難。現在我們知道,過去像希特勒搞的那一套,引起了世界大戰,全世界死亡了很多的人啊!最近新聞裡邊又說,現在法國有人槍殺猶太人,伊斯蘭那些人。新聞裡邊分析,這些人是極右翼分子,那麼他受的影響,一定是由父母啊,周圍的環境啊,慢慢慢慢影響,形成了很強烈的這種執著的觀點,到一定程度,他就形成一種表現了,就去傷害周圍的人了。

所以現代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要尊重孩子自己觀察、成長的這些過程,尊重孩子自己觀摩、學習,培養他們這些自我成長的能力。在尊重孩子這些能力的基礎上,我們家長、老師、環境,都應該將我們社會有益的那些內容,將我們這個社會優秀的這些文化,種種的形態、影響,教給孩子,當然我們家長、父母還有老師、周圍的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理解掌握的,我們這個社會最優秀的、積極的、正面的這些行為准則去指導自己,這樣影響自己的孩子成長,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新的時代裡邊,我們教育孩子,不要簡單、粗暴的指責他。你和誰比,有多麼的差,你和誰比這個不好,不能這樣了,千萬不能這樣了!我們學佛就知道,每個人都有清淨如來德相,都有萬德萬能的這種潛力,只不過呢,因為我們種種的分別、執著、業力障礙了,所以現在我們學習,如果能夠學習佛法,如果能夠懂得這個根本原則,從現在開始呢,自己也要修行,給孩子呢,影響孩子也要修行。通過佛法的力量,佛法的智慧,使孩子慢慢地消除業障,慢慢地培養福德,慢慢地開啟智慧,逐漸地教給孩子一個立本之道。從學習世間法,從學習世間的知識,慢慢慢慢啊,逐漸深入了解佛法,掌握我們宇宙最根本的一個覺悟的真理。這樣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呢,就有一個改命、立命之本,而且他懂得改命、立命的這些原則,長期下去,孩子在這個生命的歷程中間,自己就走上了一條正確的成長之路,這種教育是最積極、最正確的,對孩子最有益的一種教育方式。

【原文】

最好盡力而為

為自己設立的最高標准就是比已經做過的做得更好。學習者的成功標准是相對自己取得的成就。學習是成長、發展過程,不是為了獲獎或競爭,我取得的一大進步,對你而言可能是一小步。有些人刻苦努力,卻收獲甚小。有些人也許輕而易舉,進步顯著。哪一種情況更有意義?一般而言,有意義的成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加倍的勤奮意味著個人的良好發展和自我價值觀。具有數學天分的人也許難以置信的腼腆,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付出的努力,對個人的成長而言,比輕易地求解方程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換句話說,容易做到的事,是我們過去奮斗的結果。而現在要克服的困難將塑造我們的未來,未來是潛能的展現。如果我們為自己的孩子設置標准,這類標准可能是可以達到的,並結合孩子現狀制定。孩子會被激發去超越他們以前的成就。如果總是和別人比較,孩子就會喪失信心。如果你盡力而為了,從整個一生來說,你就絕不會失敗

【學文解讀】

這一條是極為重要的,這是一個非常新穎的價值觀,這一條價值觀的建立,這一條進步標准的建立,對於我們每個人,對於我們孩子,以至於對於我們整個人類都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我們不比較了,不和他人比較了,所以我們不沮喪了,沒有壓力了,不是活在失望、痛苦、沮喪、絕望這種負面的情緒裡邊了。那麼我們把標准設立為和自己過去相比,只要我們在現代化社會的今天,為了我們的生存,為了我們能夠更好的生活、工作,我們必須終生學習,去掌握更多、更新的這些知識、能力,以滿足於我們這個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這樣我們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間,只要我們今天又多學了一點點,只要我們今天比過去多做了一點點,慢慢地,我們就會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提高,不斷地取得成就。

我們要知道,農耕時代,經濟價值的實現是在土地上完成的。而耕種土地,在農耕時代,基本上是簡單的重復,不需要去獲得更多、更新的知識就可以實現了。所以在農耕時期呢,沒有提出對人類不斷學習,天天獲得新知識、新能力的這種迫切的要求。所以在農耕時期,人們非常容易的行成一種守舊、頑固,很容易使一個國家變成閉關守國,不容易去接收新鮮事物,不容易去發展新的技術,新的思路,新的生產方式。但是在現代社會和過去完全不同了,那麼在這個時代裡邊,什麼是最重要的呢?學習,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是現代化的時代,所有的事情都在日新月異,很多的產品、技術都在更新換代,如果我們不學習,不加強自己的能力,我們在這個社會中間很難適應,很難生存,我們要知道在現代社會裡邊,我們如果掌握的技能是簡單的,知識是簡單的,能力手段是簡單的,我們在這個社會裡邊,實現價值的手段是太有限了,是很難獲得價值,高價值。只有不斷學習,只有不斷地掌握新能力,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我們才能夠適應社會,才能完成高價值的實現。所以,現在社會我們必須不斷學習,這是最為重要的。

所以,在現代社會裡邊,我們具備了呀,做好盡力而為這種要求、這種環境,這是大家必須不斷做到的。只不過呢,我們要把這個過程做得舒服一點,開心一點,是在大家興趣的基礎上來建立的。這樣的情況下,讓大家不斷地進步,養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氛圍,整個民族,所有的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學習、提高,整個民族我們都養成一種互相學習,互相傳授,互相幫助,互相提高這麼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呢,我們每個人活的有價值、有意義,我們活的通過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養,提高自己的素質,使自己的價值在這個社會中間有表現的地方,使我們的能力有發揮的作用,這樣我們活得就有尊嚴,我們活得很開心。

現代社會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素養。所以呢,為了改變過去那種模式,我們現在必須建立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對於孩子來說,同樣是這樣的。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已經建立起學習型的社會了,孩子生下來以後,父母天然的就要給孩子找一些學習的內容,做一些幼教的工作,等到三歲就應該去幼兒園接受學習了,接受教育了,幼兒教育。那麼到了學齡六歲,就應該接受義務教育,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這已經成為人類共識了。

學習是每個人必須的,任何人都不能不學習了,這是我們現代社會和農耕時期巨大的差別了。我們通過這些義務教育、普及教育,擺脫了過去的愚昧、落後、無知,擺脫了過去那些頑固、守舊、封閉、不思進取,這樣的習慣做法、這些觀念。但是,所有人都希望繼續學習,無論後面學到什麼程度,無論在工作中間,我們今後還要學習,一直學到老。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家長呀、社會呀,都要給孩子形成這麼一種影響,形成一種普遍的氛圍,讓孩子在學習中間知道,我們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跨越自我。這樣,孩子就在不斷地學習中間成長了。我想我們整個社會都應該建立一個永遠學習的這種良好氛圍。對於我們地藏七來說,在引導我們同修尊重現有社會學習系統,尊重現在社會學習氛圍,尊重現在社會學習價值的基礎上,我們引導孩子呢,引導同修慢慢地繼續接受培訓,繼續學習,學習一些基礎的知識、能力,慢慢提高自己的素養。在學習世間法的同時,我們要學習一些佛法,用佛法的知識、理念去審視我們現有的一切,看看對不對,看看我們哪些出問題了,然後自我改正,走上一條正確的人生大道。

我們看老年七的日記,很多老年人說,年紀這麼大了,看一些打七中間教給他們的短片,才學習到很多過去不知道、不懂的道理,才知道我們這一輩子活過來啊,很多是做錯了。通過修行佛法,身體有改善了,心理愉快了,找到了一條光明的大道,心中迎來了希望,有了期盼,活的有價值了。所以說我們人類即使到老年依然要學習,給我們自己希望啊,所以我們地藏七呢,要建立一種學習的氛圍,給每個年齡段,每一種人群,我們都要建立學習這種氛圍、修行的氛圍、實踐的氛圍,使大家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學習中、在修行中、在行善實踐中間,不斷地提升自己,讓自己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那麼我們從佛法就知道,整個成佛的歷程都是一個不斷挑戰自己,不斷跨越自己,不斷超過自己,不斷學習戰勝自己的一個長期的歷程。我們學習佛法就知道,我們首先要使自己達到一個人天乘,人天道,然後身心保持清淨以後,學習小乘佛法,把自己提高,具備能力,使自己內在那些業力、無明、分別、執著,慢慢減少,去掉,轉變了,慢慢地自我有所成就了,再提高,發菩提心為眾生服務。為了能夠給眾生服務好,我們更要學習大量的知識,掌握大量的能力,其中就包含我們自我的修養。那麼到菩薩階段,我們得把自我那些執著、分別的東西徹底去掉,使自己要證悟空性,掌握妙有,才能做好菩薩的事業啊!而整個菩薩成長過程中間,就是在不斷地修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的過程中間,慢慢地成長起來的。這個在《華嚴經》裡面,佛做了大量的描述。所以說成佛的路可以說就是不斷成長,不斷跨越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慢慢使自己逐漸成熟的過程。我們看佛經裡面,佛從來不給人壓力,不是說你看你做的不好,不如誰誰誰,佛沒有說,阿難你修的不好,不如捨利弗,沒有這麼說。佛對每一個弟子都是耐心細致地說明,都是根據他的情況不斷地分析,我們看阿難,在《楞嚴經》裡面,被摩登伽女迷惑了,佛派文殊菩薩把他救回來,那麼阿難特別後怕,就開始問佛。佛啊,耐心細致地給他反復地講解,反復地說明,用了種種的比喻來啟發他,是這個樣子的。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佛祖對待弟子教化方式,我們對於自己的子女,對於周圍的人群,我們也都要耐心細致,不要去比較,不要去讓他感到壓力,而是要給予他鼓勵,創造條件讓他成長。現在的我們新型的教育觀念,和佛法,和佛祖當年提倡的這個整體佛教的教育方式,慢慢都一致了。這都很好,這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人成長的規律。只要給我們建立這個觀念,為自己設立的最高標准就是比已經做過的做得更好。如果你盡力而為了,從整個一生來說,你就絕不會失敗。我們給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人,給我們自己都要建立這種觀念,這種價值,這個就沒有問題了。

 

【原文】

期望成為負擔

過去許多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沿著父母的足跡成長,從事家庭職業或商業,現在已經不常見了。三代醫生、律師、或農夫的家庭使得後代很難另擇職業,但現在選擇自己的道路的人越來越多,很難見到裁縫的女兒成為裁縫。除了純屬偶然外,子女不再從事父母的職業。這種情況很正常,我們希望子女有自己的事業,做出他們自己的選擇。要求孩子做的最出色會成為壓迫性的負擔,如果我們要求的太多,孩子會反抗,不理睬我們或者被迫屈服,產生對我們的憎恨和不信任。我們必須學會尊重孩子,無論他們具備怎樣的能力和個性,都給予積極的肯定。唯一合理的失望是我們辜負了他們。如果一位教授能夠接受兒子在菜園裡種地,而不是他所期望的學術領域,他就是一位快樂的父親,與兒子了會有良好的關系。如果一位農場主尊重孩子選擇音樂事業,最終他會得到極大的滿足。男人比女人更多地感受到違背父母意願的苦惱,哪怕只是因為父母對女兒的期望低一些。父母給予孩子忠告,與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是不同的。就像愛與信任只能慷慨的給予,而不能強求一樣,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是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強迫他們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做。他們像我們一樣,有自己的命運。我經常遇到一些家長擔憂孩子的情況,潛在的想法是:“我如此聰明/成功/積極,我的孩子怎麼會不同呢?這一定是某某的錯誤,但不是我的。”

【學文解讀】

期望,可以說啊,是我們每個人再正常不過的想法了。尤其是父母對孩子,因為孩子是自己生育,自己養育,自己看著長大的,天然就把孩子當作自己的財富,自己控制的對象。想讓他們達到我們期望的目標,這個期望中間往往包含了我們自己過去的失望。這個在農耕時期表現尤為明顯,因為農耕時期出路少。普遍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土地上,以在土地上勞作獲得價值的實現,為基本的生存手段。而能夠出人頭地呢,往往通過讀書,或者一些比較少的方式手段。所以過去古人期望孩子能夠學習,能夠出人頭地,他們的心理是非常迫切的,因為超越自己的路太狹窄了,所以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很容易施加很強的壓力,那麼這種思維模式、價值觀念呢,一直延續,影響到了今天,到了今天我們的父母依然強烈的在期望孩子達到某種高度,實現某個目標,使孩子活的有壓力。但是實質上,現代化的今天,我們實現價值,實現自我,他的路寬廣極了。每個人有自我的價值,有自我的價值實現方式,都可以在現代社會裡邊表現出來的,現在社會的價值實現比農耕時期已經豐富到極點了,只要我們有能力,有恰當的表現形式,我們就可以實現某種價值,甚至這種價值是獨特的,是高價值。

所以現代化的過程中間,我們具備了改變過去人們、家長對孩子這種強烈期望的這種價值模式了,具備了這種改變的機會了。因為我們家長對孩子有期望,必然給孩子帶來壓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間,在壓力之下,他的成長過程會扭曲,會痛苦的。那麼他在成長過程中間,他走的路很可能跟自己的期望,和自己的愛好,和自己的願望是相違背的、扭曲的、分離的,所以呢,他整個的一生啊,心裡都是一種不愉悅、不快樂的過程。

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就知道強烈的期望,它是可能給孩子帶來負擔的,很有可能是不好的。那麼在現代社會裡邊呢,這種改變的可能具備了,那麼家長對孩子就不要有強烈的期望了,要改變過去的期望模式了。要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把孩子自己的願望,自己的喜好充分地施展開來,表現出來,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間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樣,孩子的人生,他的願望,他的喜好,他的樂趣和他的成長過程中間的學習、工作有可能合一。這樣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健康的、快樂的、愉悅的。而且愛好和成長結合起來了,他的熱情就迸發出來了,他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也容易使孩子取得成就。所以現在的父母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學習,鼓勵孩子沿著他的興趣去發展。今後成長為什麼樣的人呢?只要孩子學有所成,只要孩子生活工作的快樂,只要他的身心都是一種健康愉悅,能夠給社會帶來價值,能夠讓自己不斷成長,這樣的過程呢,我想就是成功的價值觀念了。

 

【原文】

正確的期望

對你的孩子說:“我希望你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好。”以此提示孩子把自己的東西放到合適的地方,或者說:“你能做得更好。”孩子會回答:“是的,我行。”如果我們知道他不能做得更好,就不要強求他。正確的期望需要父母承認孩子的能力,設定可達到的、富有意義的目標。也許孩子一時難以理解,但最終他們會認同並且感謝父母。

總結如下:試著想清楚你對孩子有什麼期望。解釋你的期望。引導孩子,讓孩子自由地成為他們自己。最高境界的期望是讓孩子充分發揮他的潛能。

【學文解讀】

那麼正確的期望是什麼呢?就是要了解孩子,一定要了解孩子,不給孩子設立太高的目標。那麼在了解孩子的能力、成長的過程,根據孩子現狀,按照孩子願望,在前面設定一小步的目標,讓孩子可見到、可操作、可實現。等到他實現了以後呢,他獲得心靈上巨大的滿足,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培養起來成功的熱情。這樣我們再不斷地、小步地設立這些目標過程中間,讓孩子自自然然就成長起來了,而且培養了孩子一個這種學習期望的一種節奏。他自己也不給自己建立一個不可見、不可預知,無法實現的這麼一種目標,而不斷的在成長過程中間,根據自己可行,根據自己的能力,一點一點地學習、提高。那麼我們每一個孩子如果都能夠培養出這麼一種態度、學習的方式,那麼對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

那麼下面總結,期望有四條,這本書裡邊提出來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裡邊對孩子期望有四條。

第一條,是試著想清楚,你對孩子有什麼期望。

那麼在現代社會,我想我們不應該對孩子建立一個具體的一種標准,不能夠像過去,鼓勵孩子考試,以後要去當狀元等等這些明確的觀念了。那麼應該培養孩子一種能力,不斷學習,不斷地成就,不斷提高的這種能力,這種學習的模式。最終孩子依據他的熱情,根據他的願望,最終達到什麼高度呢,將來應該由孩子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實現。我想如果我們培養出這種模式來了,這種態度來了,今後孩子的成長路將是無窮的,無止境的,沒有盡頭的。這樣的模式,這樣的期待才是最有力,最有價值的一種期望。因為我們現在學佛了就知道,我們不僅僅要學習世間法了。世間法我們要培養孩子一步一步學習、圓滿,一步一步的充實自己的知識、能力。慢慢地我們要教給孩子出世間法,學習佛法的知識、佛法的能力、佛法的智慧,慢慢地把佛法和世間法逐漸地學懂、學通、會用,融會貫通,使自己超越世間法,進入到我們心靈的高度上去。回過頭來呢,用佛法就指導我們世間法,讓我們在世間法裡邊活的健康,活的有價值,活的正確,不犯錯誤。

我想我們教給孩子這麼樣的一個不斷成長、不斷學習提高的這麼一種過程,這是最有價值的。而不是呢,僅僅將來讓孩子通過高考,今後上什麼學,今後做什麼官,今後創業掙多少錢,我想這些僅僅是我們這些價值的表現而已。如果我們有良好的期望,良好的成長歷程、價值觀念了,把這個過程培養好了,讓孩子樹立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能力了,所有的這些都不會出問題的,孩子的能力一定會表現在某些方面。過去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樹木,讓這個木最後成為棟梁,百年樹人,我們要讓這個人健康成長,具備能力,最後他也成為社會的棟梁。我想,這個就是我們新時代,現代化家長對孩子的一個期望。

第二個呢,就是解釋你的期望。

你有了這種這確的觀念了,在現實生活中間就要不斷地通過一些語言、行為、方式,具體的事情上慢慢地去表達,去影響孩子,讓孩子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想要讓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習慣,想要孩子達到什麼樣的一種模式,這對孩子是極為關鍵的。

第三條,就是引導孩子,讓孩子自由地成為他們自己。

這就是百年樹人最關鍵的一條,不是約束他,不是強迫命令他,不是天天的呵斥他,而是慢慢慢慢培養他自我成長,自我追求進步,自己不斷充實,如饑似渴的去學習,追求新生事物,滿足自己學習的熱情。

第四呢,就是最高境界的期望,是讓孩子充分發揮他的潛能。

這也是我們新時代所有父母都應該明白的道理,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前面我們說了,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清淨如來德相,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像佛那樣功德圓滿,智慧圓滿,福德智慧都圓滿,成為解脫的兩足尊。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呀,在他無限的潛能裡邊不斷地去突破自己,不斷地去追求新生事物,不斷地破除黑暗無明,不斷地走向成就,我想這是新型期望值的一種完整描述吧!

 

 


 

上一篇:《解放孩子的潛能》007
下一篇:《解放孩子的潛能》00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