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幸福人生

 

《解放孩子的潛能》00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家好!我們從今天開始在“親子七”共修學習《解放孩子的潛能》,是由英國馬丁*洛森著作,由吳蓓翻譯的,這本書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

我們還是先念一段原文,我們再一起學習一下。

【原文】

前 言

本書從兒童的整體成長和所需教育的兩個方面,幫助父母去了解和支持孩子。書中指出,父母能以良好的方式去培養、鼓勵和啟蒙孩子。我指出目前潛藏的一些危險或易犯的錯誤,但同時也給予父母希望、勇氣和支持,讓他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得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透過孩子學會認識自己,並和他們一起成長。正如致力於兒童發展研究的偉大學者皮亞傑說的:“孩子解釋大人,多於大人解釋孩子”。

【學文解讀】

這個前言呢,作者已經說明白了,本書研究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教育,還有孩子的成長。因為教育的目的呢,是落在孩子這裡,落在孩子的成長之上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成長的,健康成長。所以呢,如果不了解孩子,不懂得孩子的規律,這樣的教育很可能是脫節的。最終呢,不圓滿的,甚至對孩子的成長,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危害。所以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要一邊了解孩子成長規律,在此基礎上,再研究孩子所需教育,這樣才能真正搞懂孩子的教育怎麼去做,怎麼落實。

我想前言第二點重要的啟示在於: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教育。父母同樣要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以及孩子需要的教育,家長呢,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現在是成人了,我們作為成人來說,我們經歷了童年成長的過程,長大以後呢,養成了自己的這些品格了,都和這個童年有關。但是成長了以後,我們也不見得懂得我們童年有什麼問題,我們自己的成長有什麼不足,我們不見得都懂。所以,當我們自己有了孩子,用客觀的眼光再去看待孩子的童年成長,實際上就是重溫了自己成長的歷程。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間,發現我們自己成長中間缺失的內涵,補齊我們自己不足的內容,使我們自己也能夠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完善,一起進步。

我想這是作者在前言裡邊要揭示的兩個內涵。這兩個內涵,也就指導貫徹了整部書全部的內容,都是以這兩個主題指導下,來進行的研究、分析、實踐。

【原文】

孩子需要的是愛。教育家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曾經對“三種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恐懼、野心和愛”評論道,不要前面兩者,我們也能教育孩子。愛意味著什麼?父母真的愛他們的孩子嗎?除了愛,孩子難道不需要其它一切?當然不是,但所有一切都必須出自內心的真愛。愛是一種與他人相處的法則——對個體充分尊重,把他們的需要放在首位,而不圖回報。愛是我們創造的容納空間,為了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愛是帶著感情的理解,是帶著理解去感覺事物的能力。它既不是未經悟性引導的盲目情緒,也不是冷冰冰的理性邏輯。正如列奧納多*芬奇所說:“偉大的愛出自偉大的理解。”一切真正的愛是利他的,絕對不會是自私的。然而對孩子的愛,比這還要豐富得多。它不是空口言談,而是體現在行動中。它不能停留在想法或感覺上,還要付諸實踐。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自己對孩子的一切美好的想法或情感,轉變成對孩子有幫助的具體行動。愛涉及我們和孩子的關系,也和我們對自己的了解以及行為有關。我們希望達到的最高境界是博愛,我們不要氣餒,不要退卻。愛不是目標,而是一條道路,今天開始了第一步,下一步也就相繼而來。就培養孩子來說,愛意味著什麼?依我看來它包含:

*承認孩子的個性,並協助他的發展。

*洞察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成為他能夠成為的人。

*認清我們自己的長處和弱點,為了孩子努力完善自己。

*創造一種環境,讓孩子從中找到意義和價值。

*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氣,不欺騙孩子。

*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事物,並盡量排除他們不需要的一切。

*重視積極正面的引導,不回避消極負面的部分。

*滿懷勇氣和希望面對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

*盼望奇跡的發生,但也接受貧賤卑微。

【學文解讀】

那麼作者在這裡邊,對於孩子、孩子的教育,首先就提出來一個命題叫做“愛”。如果沒有愛,對於孩子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充滿了愛,真正地為孩子好,才會潛心研究,關注孩子的成長歷程,關注孩子自己需要什麼,才能看清楚孩子的前景。只有愛,父母才能客觀地讓孩子獲得孩子自己想要得到的。所以這個“愛”,這裡邊作者做了一些界定。愛,一定要充分尊重他人,“把他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而不圖回報”。我們看了這一段就知道,實際上這和佛教裡邊對“善”的定義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愛”應該是無私的,不能摻雜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念。如果摻雜了自己,這個“愛”就變質了,是自私的愛,是控制的愛,是有欲望的愛。這種“愛”必然使被愛者痛苦,被愛者痛並快樂著,不舒服。

實際上,現在我們家長對孩子基本都是這樣,我們不能說現在的家長對孩子不愛,反而我們這個孩子角度看,家長的愛有點兒過分了、過頭了,往往孩子受不了了,什麼都要管,弄得孩子不舒服不滿意。而且現在家長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價值觀,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強加於孩子,使孩子與自己一致,這都不是無私的愛。所以,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在這裡提出的“愛”和我們現在的家長這一類的“愛”是有區別的。

這裡邊這個“愛”,首先一條就要“對個體充分尊重,把他們的需要放為首位,而不圖回報”。或者我想針對我們現在社會的情況,可以這麼演繹: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充分了解孩子的狀況,以孩子的成長放在首位,允許孩子和我們不一樣,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身上。我想可以再補充一些,這樣我們可能就更容易理解在孩子教育之中,這個“愛”的含義了。

“愛是我們創造的容納空間,為了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我們愛孩子,我們不是限制孩子,用我們的價值觀限制孩子說“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做”。把孩子限制在非常狹小的空間裡邊,把他的熱情,把他的希望,把他的動手能力,慢慢的呢,都框在一個極小的空間裡邊。長大了以後啊,生活會很乏味的,孩子自身原來、本來具備的能力可能都沒有辦法發揮出來,這是極為可惜的。所以,這個第一條,作者在這裡就告訴我們,“愛”是一種與他人相處的法則。作者在這本書裡邊說得很清楚,是我們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法則:必須有“愛”,必須是無私的“愛”,不能摻雜自我想法的“愛”。

那麼第二條對愛的理解呢?這個“愛”,它不是“冷冰冰的理性邏輯”了,不是這樣的。因為人啊,是活生生的肉體,活生生的感情,他不是簡單的1+1=2、2-1=1這些東西,他必定有感情呀!所以這裡邊說,是“帶著感情的理解,是帶著理解去感覺事物的能力”呀!人的能動性是極大的,關鍵在於什麼呢?我們願不願意去理解,去琢磨,去深入啊!我們知道,人如果對某件事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喜愛這件事兒,往往就能夠鑽研得深,不怕苦,長期樂此不疲,最終往往能夠在這個方面成就。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有熱愛啊!沒有熱愛,這個事兒干不長,干不久,干不深入,或者干脆就不做。即使做也是湊合,浮皮潦草,很難有成就的。所以必須有感情的投入,必須熱愛。這是“愛”的特性,是其它代替不了的。那麼這裡邊引用了達*芬奇的一句話,叫“偉大的愛出自偉大的理解”。“一切真正的愛是利他的,絕對不會是自私的”這個又把第一條充分地強調了。你如果都帶著感情去愛,容易偏頗,容易無原則,變成溺愛,沒有客觀了。所以,這個愛要利他,不能自私。要想做到完全利他,絕不自私,那麼這裡邊就有一個關鍵,就必須有“偉大的理解”。你如果不理解,那麼對於這個愛是盲目的、偏頗的。這裡邊對“愛”做了兩點的闡述。

下面作者又告訴我們,對於孩子的愛比這還要豐富,不僅僅是言談,關鍵呢,明白了還要去行動,去體驗。這一點和我們在學習印光大師對孩子的教育方面,他的理念是一致的。因為孩子從小受到父母的影響,尤其受到母親的影響,母親是什麼樣,往往孩子受母親的影響極深,成長起來以後很多的行為、思維模式都受到了母親先天的影響和後天的影響。所以對於孩子,不是說光懂了就行了,不行,還得體現在行動上。讓孩子在我們父母的愛中成長起來,長大了。所以說,“愛涉及我們和孩子的關系,也和我們對自己的了解以及行為有關”呀!我們自己如果不能夠健康成長,自己不能夠成為一個方方面面都是一種表率、模范,那麼我們在和孩子的關系中間,孩子必然受我們的影響,將來必然有惡劣的、不好的這些內容、行為、言談舉止,受父母的影響種下了壞的種子。所以在孩子的教育當中,父母他的作用尤為重要,不可忽視!

那麼這裡邊作者也說,這個“愛”也希望孩子能夠上升到一個最高境界——叫“博愛”。我想如果用佛教的名詞來說,可以上升為“慈悲”,那更是沒有分別,清淨的愛,一切不為自己,都為別人的這種愛,這個叫“博愛”。

“我們不要氣餒,不要退卻”,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我們父母對孩子能夠用這種清淨的愛,慢慢影響灌輸、成長,將來,孩子通過這種愛為根基,上升為一種博愛了,整個的過程是不容易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欲望,都有種種的各種誘惑,能夠擺脫這些物欲,成長為一種博愛,內心充滿了付出、關懷、奉獻,真正地把自己的心面向大眾,這個過程是不容易的,甚至是會痛苦的、遭受種種的磨難打擊的。所以在這裡作者也說,“愛不是目標,而是一條道路”,它是一個過程。當我們通過這個過程,將我們對孩子的愛充分地表達、表現,孩子通過父母的愛慢慢成長,養成這種“愛的心性”,自己再面向一切,上升到“博愛”的時候——整個是一個歷程,這是一條人生——當我們成就了這個“博愛”的最高境界的時候,我們就形成了自己的品質、品格,這是人類最優秀的、閃光的性質!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精神貫穿下去——像印光大師教育內涵那樣,這個道理是一致的——將來我們一代一代的教育傳承傳播下去,就在本原上、從根本上就解決了人內在成長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了人本質的這些成長的指導思想。將來孩子成長大了,他自己就有能力規范自己,影響別人,我們整個社會自自然然就和諧起來了。

下面呢,作者提出培養孩子“愛意味著什麼”,他從九個方面提出來的。我們從這九個方面我們對照對照,我們作為父母對於孩子,我們做到沒做到,或者忽略了哪一點,或者自己又增加了哪一點,或者在這裡哪一點做錯了。

第一點,叫做“承認孩子的個性,並協助他的發展”。我們要明白,從佛法的角度講,每一個人都是業力的推動,六道的輪回,我們形成現在這個樣子,是受過去各種業力的推導,佛法用因果理論去推導,我們要尊重孩子現有狀況,無論孩子現在是什麼樣子,我們都要尊重。孩子是這樣,他不是別的,要尊重孩子現有的狀況進行引導。我們經常聽到父母說我們對孩子怎麼樣怎麼樣差,怎麼怎麼樣的好,這是錯誤的,毫無意義。你說上一百年,自己的孩子呢,現有的狀況不一定能轉變。因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現實的狀況受過去世業力的推動、影響,這個沒有辦法呀,很容易改變。要尊重他,接受他。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偉大的母親,對待自己有殘疾的孩子不離不棄,真心地付出啊!不怕外界的干擾,不怕孩子帶來的超常的養育困難,耐心細致把孩子拉扯大。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向這些母親們學習,不用抱怨,要尊重孩子現有的狀況,從現有的狀況出發,去協助他的發展。這一條是第一位的。

如果我們父母抱著不切實際的想法,說我們的孩子將來一定得考北大,考清華,一定要出國,在世界名牌學校裡邊去上學,我們的孩子將來得博士、做科學家,等等。這個呀,都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是建立在孩子自己的現狀,如果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潛能,那麼我們又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必然呀,父母痛苦孩子痛苦,整個這些痛苦都伴隨著孩子整個成長的歷程。所以作為父母來說,第一條,一定要審視自己的孩子,審視孩子的現狀,看看他呢,是什麼“根器”的人。如果是“上根器”的人,我們呢,通過培養,孩子也能夠達到理想的狀況;如果“中根器”的人,我們按正常培養孩子,培養孩子具備一定的學習、生活能力,將來在社會上能夠自食其力;如果對於“下根器”的人來說,我們能夠把孩子養活大了,讓孩子自己能夠有自立的能力了,甚至讓孩子能夠有一技之長,自己能夠自立了,不給社會帶來負擔了,這就很好了。我們對於孩子的期望一定要建立在孩子現有的基礎上,如果我們不能觀察清楚,沒有這個觀念,不切實際的提出高標准、高要求,我們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間,有可能會拔苗助長,有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把孩子的種種熱情扼殺在搖籃裡。我們培養出的孩子,他不是一個健康、快樂,積極面對社會,積極去處理事情的這麼一個狀況。孩子成長起來以後,必然是扭曲的、痛苦的、煩惱的,甚至從內心裡邊可能對社會還產生了仇視。那麼孩子長大以後,無論在工作、家庭中間就會產生很多的沖突,對於自己的孩子,恐怕也會用扭曲的心態來對待。那麼這樣子,一輩一輩傳播下去,我們整個人都是扭曲的狀態,社會的問題積累起來,表現出來那就太大了。處處都是矛盾,時時都是煩惱了,我們活得不開心呀!

那麼第二條,在培養孩子來說,“愛”意味著什麼呢?就是“洞察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成為他能夠成為的人”。也就是說,我們父母要把眼光放到孩子上,不要放在外面。因為我們教育的是孩子,養育的是孩子,應該讓孩子成長起來。所以呢,我們要了解孩子。慢慢通過了解孩子的潛能,要尊重孩子這些潛能,引導孩子在他的潛能的路上,在他熱愛的路上走下去。能做到這條是不容易的。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共同認可的價值。有的時候呢,這些公共的價值和個體發展的價值是有矛盾的,有不同的。有的時候,我們屈從於公共價值,而削弱、扭曲、打壓孩子自己的潛能,這種現象恐怕是很普遍的。正是因為這種矛盾,所以,很多孩子自己的潛能,不能和社會公共的價值得到統一,把孩子內心最願意干的事情,最喜歡干的事情,最有可能成長的一條路給掐斷了。很多人一輩子碌碌無為,和這一條是有極大的關系的!因為他這一輩子做的,都是自己不感興趣的,沒意思,不願意干的事兒啊!你想想,如果不喜愛,他恐怕就沒有成就啊!所以我想,我們盡量在尊重現在社會公共價值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孩子的潛能,使這兩方面,能夠在某種角度上得到一種統一。這個呀,這就是我們父母對孩子的“愛”的表現。而不能為了達到社會的價值,粗暴、武斷地扼殺孩子自己的潛能。那麼這種情況,父母對孩子的愛那就是打折扣的。

第三條叫做“認清我們自己的長處和弱點,為了孩子努力完善自己”。這個不容易,不容易!人都是有惰性的,當我們要改變我們自己的習慣的時候,往往我們都不願意啊!當別人指出我們不足、缺點的時候,往往我們會生氣的。我們人呀,往往都會認為“我是完美的,我是沒有缺點的”。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因為孩子呢,沒有反抗能力,被我們家長所控制。孩子越小,父母控制能力越強,表現的都是自己的種種方面。而且父母往往肆無忌憚,將自己最惡劣的方面充分的暴露、表達出來了,因為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的”,沒有節制!將來孩子成長起來以後,孩子他形成的種種品格,恐怕和父母都一樣啊!說得難聽點,都是一個德行!所以,為了孩子將來完善,我們現在自己就得完善。只有父母做到完善,表現完善,影響孩子才能完善呀!所以你看這一條和印光大師教育理念那是一致的。印光大師重視母教,重視胎教,重視幼教。首先就提出來,作為女子自己要懂因果,懂聖賢之道,自己要做好。這個我想,無論是現在這些最好、最科學、最先進的幼兒教育,和佛教提倡的這些家庭教育,從理念上是一致的,一致的。必須使父母完善、成長,不斷地克服自己的缺點,將來對孩子才能有好的影響。

但是現在社會,我們父母一旦脫離了學校,社會如果沒有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往往都放任自流。有的父母,自己願意學習,願意成長,對自己也要求得很高,能夠使自己不斷地完善。但是恐怕也有很多的人很難學下去了,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思想僵化,按照自己過去受到的影響,按照那些老一套,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恐怕是不行的,不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學習,再學習,一定要提高自我,一定要和現代社會的發展要適應。這樣才能滿足自己生存、生活,包括精神方面的需求。

那麼第四條呢,是“創造一種環境,讓孩子從中找到意義和價值”。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我們不能把孩子推向社會,社會太復雜了,我們必須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邊,把好的一方面演示出來,使孩子在這個好的環境裡邊受到好的影響、好的熏陶,建立起好的觀念,把這個根打好,在這個環境裡邊逐漸成長,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當他有了抵御能力的時候,就能慢慢的走向社會,逐漸地適應社會,解決社會種種的問題。所以創造一種環境是很有必要的。當然,我們現在同修通過打七就明白,環境很重要!因為我們在道場,我們同修之間說的都是佛法,都是說的修行,一起做功課。慢慢在這個環境裡邊都能夠找到“出離心”,都能夠找到精進修行的那些精神。一旦離開了這個環境走入社會,如果我們定力不強,很容易被這個社會種種的觀念打垮、迷失,所以創造一種環境是極其必要的。

第五條叫“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氣,不欺騙孩子”。這條不容易!我們現在父母有什麼問題呢?都盲從!大家追求升學,學習這些奧數、英語等等,一旦聽說這個孩子學了,好,那很多家長立即就報名,讓自己孩子也學。為什麼學呢?好像說是因為什麼,盲從!很多家長呢,沒有自己的正確觀念,也沒有“孩子將來成長為什麼樣的人”這種指導觀念,都是得過且過,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做什麼,然後,回頭就虐待孩子!整天帶著孩子上這樣的班,上那樣的班,讓孩子做這樣的事,做那樣的事。為什麼呢?因為別的孩子都這麼做,我們也得做!將來到底有沒有用呢?能不能派上用場呢?說實在話,也搞不清楚,好像不做就吃虧了!所以說能夠通過上面四點,讓自己有一個追求真理的勇氣,這不容易,這不容易呀!我們只有培養自己建立追求真理的勇氣,才能不斷地上升、進步,才敢於實事求是地承認:我們也有不足,我們哪一點錯了。對待孩子,我們也敢說“我們也有錯誤,我們也有不足”。引導孩子自己也能建立起認錯的態度,這樣孩子他能進步。因為只有不斷認識錯誤,不斷地提高進步,才能改正錯誤,才能不斷地找到正確之路。這一條是有很高的要求的,是有巨大的閃光性的。這和我們現在提倡的忏悔的意識有一定的相同。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我們被種種的迷霧所環繞,往往把我們的熱情消磨的一無是處!能夠讓我們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裡邊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追求真理,追求永恆,這個呀,是不容易的!這是一種最高貴的品格啊!唯有保持這種品格,我們才能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尋找,找到一條完美的道路,使自己真正得到超脫!

如果每天我們只是得過且過,沒有遠見。我們的生命啊,是灰暗的,沒有光彩。所以我們父母應該具備追求真理的勇氣,並把這種追求真理的勇氣、這種品格傳播到孩子那裡去,使孩子這一輩子呢,也養成追求真理的這種特質,我們的生命啊就能得到升華啦!是七彩色的,極為有意義的!這樣的人生呢,是值得度過的,值得期待的!


 

上一篇:信願法師:縱使佛來道不生亦不驚動
下一篇:廣欽法師:越是在修行的人,罪業越是會現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