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天堂地獄在哪裡?空空如也,自性本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法師:天堂地獄在哪裡?空空如也,自性本空

「以淨法眼,知色性空」,這個淨是智慧,清淨心起作用就叫智慧,不起作用我們稱它為定功。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自性本定,自性本定起作用就能生萬法。所以萬法也不是真的,萬法是自性所變現的,能現能變。知道色性空,所有一切色法本體空寂,它沒有自體。一般色法講物質,這個地方的色法包括精神現象在內。六根所緣的,第六意識緣的是精神現象,知道自性空寂。現象是怎麼成就的?是眾緣和合而成就的,緣聚就有相。這個有相,這個相包括今天科學裡面講的三種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這個相字統統都包括。這三種現象都沒有自性,所以叫它自性空。於是你了解事實真相,相有是幻有,沒有自體,所以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

「於諸音聲,悟無言說,離諸譬喻,是名智慧。」於一切音聲沒有言說,為什麼沒有言說?音聲跟色法一樣自性本空,了不可得。所以「離諸譬喻」跟前面講「亦不取著」意思相同,他聽到、接觸到,不動心、不起念頭,這是智慧。為什麼?起心動念你被音聲干擾了,聽而不聞、聽若無聽就對了,跟色一樣,見而無見、無見而見;聽音,聞而無聞、無聞而聞,清清楚楚,色相、聲相清清楚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智慧。也就是說沒有被外境干擾,自性本定,對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取、不著,這是智慧。凡是受干擾就叫煩惱,你生煩惱不生智慧,生智慧決定不生煩惱。

……

「了勝義空」,什麼叫勝義空?這是大乘經上常常看到的,這個意思一定要搞清楚,勝義空也叫做第一義空。什麼是第一?用現代學術上的名詞來講,這是哲學上的名詞,第一義,大乘教上常常說一念不覺,這個一念就是第一義。你怎麼迷的?我們今天來問,宇宙怎麼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大乘經教裡面說的,它的起源就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這個一就是第一。為什麼會一念不覺,那就叫理,幾時一念不覺,那叫事,理事都不可得叫空。為什麼理事都不可得?你要真說不過,人家不服,我也不服,搞了這麼多年,才把這個東西搞清楚,服服貼貼了。到什麼?到我們念到《菩薩處胎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恍然大悟!才曉得這個一念。一念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就是當下。這個一念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為什麼?它的時間太短,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個一念。這我們就能理解,你說這一念,就完了,不在了,又變第二個一念,念念都是第一念,沒有第二念。

像我們看電影這個底片,你要看到底片的話,每一張都是第一,沒有第二,它在放映機裡面一秒鐘才二十四張。這叫第一義,第一義空。我們今天看,感覺到這個感官的世界是什麼?是這些第一、第二連起來的連續相,不是真的,每一個都是第一念,沒有第二念。第二念應該跟第一念完全一樣,它不一樣,你在這裡邊找,沒有一張是完全相同的,我們就說大同小異,沒有一張絕對相同。所以不能說相續相,相續相是張張相同的,才叫相續,它不同。所以我對於相續相加兩個字,相似,相似相續相,它不是真的相續相。這個一念的意思要搞清楚。所以第一義就是一念,這一念空寂,這一念了不可得,你才說一念,這一念過去了、沒有了,永遠是這一念。這一念斷了,給諸位說,常寂光現前,佛土沒有了。所以佛土空,了佛土空,佛土沒有了,就是實報莊嚴土沒有了。你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凡聖土沒有了,方便土沒有了,實報土沒有了,留下來就是常寂光。常寂光什麼都沒有,常寂光我常說,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也沒有。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沒有離開常寂光。

這樁事情,我常常用電視螢幕做比喻,螢幕就是常寂光,什麼都沒有,裡面的現象呢?實報土、方便土、同居土,那是裡面的現象。裡面現象不就是剎那剎那在生滅嗎?它是動的,它不是靜的。現在我們用數碼,比這個膠卷速度更快,它還是一個一個相,連續在這裡所產生的。所以看電視,你把電視真看懂就開悟了,大徹大悟,你就成佛了。所以會的,哪一法不是佛法!看電視是佛法,它能幫助你開悟、幫助你成佛,問題就是你會不會。不會的,你被境界轉,你心貪著境界,你被它轉;你要是覺悟,了解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不起心不動念是禅定,定慧都在境界裡面成就。所以我們現前的這個境界就像電視屏幕裡頭一樣,如果了解這個東西是空,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見到性。性在哪裡?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真的,其他東西全是假的,所以它叫做勝義。真的假的是一不是二,電視屏幕裡現的這些色相跟屏幕它分不開,屏幕在哪裡?就在色相裡,色相在哪裡?就在屏幕裡頭,但是屏幕是屏幕,色相是色相,一個是真,一個是妄。真的是永恆不變,一個是剎那變滅,它兩個同時混在一起。你統統清楚、統統明了,一點都不迷惑,對於性、對於相都不執著,都不起心動念,這叫勝義空,了勝義空,明了勝義空;也叫第一義空,諸法當中最為第一,它是最初的源起。在佛教有個名詞叫涅盤,涅盤也是這個意思,涅盤之法空無有相,所以第一義空就是涅盤,涅盤就是第一義空。

《大集經》裡說,這是佛講的,第一義者即無上甚深妙理。理加一個妙,妙是什麼意思?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不能說它存在,也不能說它不存在,這叫妙!你決定不能受它干擾,就是說在這個境界裡決定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就叫菩薩,不起心不動念是佛。起心動念是菩薩,分別呢?分別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再執著?執著就變成六道凡夫。這些全是假名假相,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在現象裡面別去想它,想它就起心動念;別去說它,說它就分別執著,所謂不可思議。所以經典裡面講,這個道理甚深甚深、不可說不可說,不得已用一個假名叫第一義谛。

……

天堂地獄在哪裡?空空如也,自性本空。可是什麼?你一個善念就現一個天堂,你一個惡念就現一個地獄,這個念頭會現相的。你現這個現象別人不知道,你自己感受到,天堂你有樂受,地獄你有苦受。苦樂感受是你自己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可是佛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四十八願頭一願,他就希望將來他教化眾生這個地區有十法界、有六道輪回,六道輪回裡頭沒有三惡道,這是彌陀本願功德的成就。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這種加持我們無法想像,真正叫不可思議。為什麼?你想不出來,也講不清楚,講了你也不懂。用比喻來說能夠有一點彷佛,好比你到人道來投胎,你投胎到帝王家,生下來你就是小王子,你就受到皇家那種富貴的待遇。那是你的能力嗎?不是,老子是皇帝,享的是老子的福,不是他自己的,就這麼個道理。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阿彌陀佛是教主,那個世界是他的四十八願五劫修行所成就的,你到那裡去就享受到,四十八願條條你都享受到,一條都不漏,這個福報多大,十方諸佛如來都比不上。所以我前面講的時候曾經說過,念佛的人福報最大,世出世間沒有人能跟你相比。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好像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欲界第六天天人。第六天天人福報最大,他需要的東西是第五天化樂天,化樂天是變化,他所需要的他自己會變化,化樂天變化供養第六天,第六天都不要自己去變化。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變化西方極樂世界種種享受來供養我們,不就是變成第六天人!用這個比喻諸位想想,你能夠知道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系。彌陀對我們的恩德不可思議,要知恩報恩。

如果你要沒有知恩報恩的心,你還是迷惑顛倒不覺悟,你決定到不了極樂世界。為什麼到不了?他不來接引你,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你就去不了。往生極樂世界第一個條件,就是你親自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這是真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具備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條件,這個條件是真信、切願、真念佛!念佛不能當作副業,當作我們這一生第一樁正經大事,我們來干什麼?我們就是來念佛的。我們這一生只有這一個目標,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願望,親近阿彌陀佛。所以一生到極樂世界,你要想我到極樂世界得什麼好處?你把四十八願從頭到尾念一遍,那個好處全得到。是阿彌陀佛修成給你享受,十方世界沒有的,找不到的!這個經以前我講過十遍,像這樣的話前面十遍沒講過,不是我不講,我前面十遍是沒看出來。所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大有道理!熟,熟透了,你就看出裡面東西。我們的信心真堅定了,什麼力量都障礙不了,現前就得佛力加持。過去佛力加,加不上,是因為自己有障礙,現在這個障礙放下,通了。

……

所以孝順是世出世間的大根大本,人不能不孝順,不孝順你根壞了,修什麼都修不成功,世間法都不能成就,何況出世間大法!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常說,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這就能夠體會到,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向四面八方宣揚,唯獨在中國這一支生根、茁壯、開花、結果,比印度還要興旺,什麼原因?中國人是以孝道為基礎,他有這個根在,對佛法來講它非常相應,佛法是以孝道為基礎。所以中國人這個根扎得好,在中國有這麼多成就的人,這不能不知道。

……

念佛往生到淨土去成佛的人,這兩千年來我保守的估計是十萬人,你說多殊勝!我們除淨土走別的門我們走不通,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我們求往生這個門,這個門我們走得通,我們有把握。為什麼?那些門真的要斷煩惱,斷煩惱難!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帶業往生,只要我們有能力把煩惱伏住就能往生。伏比斷容易太多了,怎麼個伏法?一句阿彌陀佛。所以會念,當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不管是歡喜、是憂慮,還是恐怖,還是怨恨,這種念頭一生,阿彌陀佛把它壓住。什麼念頭都歸到阿彌陀佛,這就把煩惱伏住,這就能帶業往生。所以阿彌陀佛需要這個條件,你伏不住那就沒法子。

伏住煩惱,臨命終時才伏的時候遲了、來不及了,平時要訓練,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訓練。順境、善緣不起貪心,不起貪戀心,喜歡那個心、那個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取而代之。逆境惡緣、沖突瞋恚生起來的時候,阿彌陀佛,都把它打掉,統統歸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叫會念。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像練兵一樣的,臨命終時是打仗,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你就往生了。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可是平常你不練,到臨命終時,你那個五欲七情要是出來,你怎麼辦?立刻就到三途去了。能不能往生是最後一念。平常不用功不行,平常不放下不行,平常什麼都看得很淡,樣樣能放得下,我們的煩惱就大幅度減輕,沒有那麼嚴重了,這句佛號很容易把它換過來。所以一定要放得下,要知道這個世間什麼東西全是假的,一場空。真的,你把它看成作夢,夢裡得到黃金不會喜歡,起來的時候一樣也沒有;夢裡遇到那些冤家對頭要殺害你,沒事,醒過來的時候也沒有了,全都沒有了。把這個世界看作夢境,把這個世界看作什麼?看作我們旅行觀光來玩的地方,這個地方一樣東西都不是我的,過兩天我又走了。日本我這一次來是第七次,第一次來住的時間最長,住了二十一天,其他的大概都是一個星期到十天。把世界當作旅游的地方,觀光旅游,不是老家,老家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地方將來我們一樣都帶不去,連身體都帶不去,你何必要執著?何必要占有?這種什麼都據為己有,這個念頭是最糟糕的,這個念頭是三途的念頭,有這種念頭的,沒有不墮餓鬼、畜生、地獄的。這叫真正愚癡,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怎麼會干這種傻事?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三七集)  2011/6/5  日本岡山淨宗學會  檔名:02-039-0437


 

上一篇:淨空法師:第一義就是一念,這一念空寂,這一念了不可得
下一篇:佛經中所述佛國世界:壯麗莊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