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究竟圓滿的梵行
「以上皆以離欲為梵行,但另有深義,以證涅盤之萬行為梵行」,這個是梵行的深義,斷YIN欲是梵行的淺義,它有更深的意思。「如《法華嘉祥疏》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盤,即根本法輪大涅盤也。行即萬行,到大涅盤也」,這個意思就深了。這個清淨是指誰?是指如來,最低的果位,《華嚴》圓教初住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就是修萬行到大涅盤,他到了,只是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
習氣是沒有方法斷的,只是不要去理會它,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了。在這個境界裡頭他已經不起心、不動念了,那還修什麼方法?不能修了,要有修不就又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退轉了。不起心、不動念是到了極限,但是有習氣,這個習氣隨它去,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了。多長的時間?這經上告訴我們,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是對法身菩薩說的,也稱之為無量壽,有量的無量,可是有量的無量它直接就通無量的無量,三大阿僧祇劫到了,無明習氣全沒有了,他就是妙覺如來。妙覺不住報土,報土就沒有了,住常寂光。常寂光裡面只有一個位次,就是妙覺,實報莊嚴土裡面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這些人住實報莊嚴土。
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修行,大乘教裡常說的,無功用道,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他修不修行?修。他修什麼?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有應,應就是應化,他有應化身,就現身。正是惠能大師最後一句話所說的,「能生萬法」,能生萬法的緣就是眾生的感,只要眾生有感,他就有應,眾生之感無量,他的應也是無量。眾生有感是有心,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佛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能把這些眾生問題全解決了。妙,真是妙!真正不可思議。
下面引「《大日經疏十七》」,十七卷,「梵謂涅盤。梵行謂修梵行者名」,修梵行的人稱他作梵行。「具大涅盤」,具是證得,大涅盤名梵。「上二經疏,皆謂到大涅盤之行,為梵行。是則梵行之深義,不局限於持戒與斷YIN而已」,限於持戒與斷YIN,這是梵行的第一步。梵行從哪裡學起?從這學起,但不是止於這個,他最終極的目的是大般涅盤,換句話說,就是妙覺如來,是究竟圓滿的梵行,這個要懂得。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一七二集)2012/2/2 檔名:02-03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