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四攝頭一條是布施,昨天也跟諸位說過,今天我們從佛教教義裡面更深入一層去體會它。佛在經典裡面教菩薩,布施裡面又有四種遍施,佛學的名詞叫“四悉檀”。“四”是數字,“悉”這一個字是中國字,“檀”是檀那、是布施,四種悉布施,“悉”是普遍;換句話說,完全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去修這四種布施,這就講得深入而且透徹。第一條叫“世界悉檀”,“世界”兩個字怎麼講法?“世”是講時間,“界”是講空間,要用我們今天一般人所講的就是宇宙,佛法裡面所說的盡虛空遍法界,你看看佛教菩薩那個心量多大。你能夠把心量圓滿的拓開,真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修這種布施,你得的利益是歡喜,佛家常講“常生歡喜心”,歡喜心從哪裡生出來?一般我們在經論裡面常常看到的“法喜充滿”,這個充滿是充滿宇宙、充滿虛空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一片祥和,是這樣布施成就的效果,我們要學習。這個效果,在佛教化眾生裡面,就是普遍接引眾生,佛經常講“普度眾生”。你沒有這個心量,怎麼能幫助眾生?不但度不了眾生,度自己也度不了。你沒有這個心量,你每天時時刻刻常生煩惱,你怎麼會常生歡喜?我們要想想怎樣將十善業落實在世界悉檀。
第二種“為人悉檀”,這在布施裡面有特定的一個對象,不是為自己,是為別人。“人”在此地,它引伸的意思是眾生,十法界裡頭,如果為人,只有這一法界,還有九法界漏掉了。所以我們懂得佛的意思,真的是舉一,我們就知道十。念念為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說有情眾生一定也包含到無情的眾生。我們這布施的心、布施的行為,這樣才能達到究竟圓滿,我們所得到的利益生善,念念為人不為自己,生善、純善,為自己就生惡,就不是生善,為人才生善,為眾生就生善。正如佛在本經前面給我們的開示,讓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佛這樣教導我們,我們要怎樣修成?四攝法就成就了。
第三個叫“對治悉檀”,這四條愈來愈精細,第一個是講你的心量,念念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拓開心量;第二個是念念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第三個就教導我們對於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幫助他,幫助一切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首先幫助他轉惡為善。怎樣幫助他?自己做出樣子給他看,不做出榜樣給他看沒有用。所以古聖先賢的教學,都是做樣子給人看。……所以布施裡面,這兩個是骨干:布施斷惡修善,布施破迷開悟。實際上“對治悉檀”得的利益是“破惡”,前面“為人”是生善;“破惡”就是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使我們的善能達到真純。
四悉檀最後一條是“第一義悉檀”,這是布施終極的目標。第一義是什麼?第一義是入理、契入,我們今天講真理。真理這個名詞很抽象,我們換句話說,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樣布施才真正達到圓滿。佛在經上跟我們講這些道理,我們不能不認真努力去學習,為什麼?在世間一切法裡,你學不到的。這是四攝頭一條的布施與四悉相應,布施波羅蜜才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