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淨空法師《華嚴經講記》
諸位同學,請看“世界成就品”,第六段剎清淨方便,最後一首偈頌:
【力海廣大無與等。普使眾生種善根。供養一切諸如來。國土無邊悉清淨。】
這首偈確確實實贊頌的大圓滿!前面一首是贊頌方便,這一首是贊頌力波羅蜜,十波羅蜜的意思統統具足了;六波羅蜜後面是:方便、願、力、智。‘力海’,“海”是形容、比喻,‘廣大無與等’。這個“力”,我們簡單的解釋是力量、能力,能力從哪裡來的?能力是從方便來的。佛法裡面講方便,現在世間人講藝術,方便就是現代世間人所講的高度藝術,藝術化。高度藝術從哪裡來的?從智慧來的。智慧是從禅定來的,禅定是從忍辱來的,忍辱是從持戒來的。所以講到根源是布施、持戒。
布施是放下、是捨,現在人講犧牲奉獻、捨己為人,布施!人要不能夠做到捨己為人,持戒做不到。持戒是什麼意思?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諸位就想想,一般人講那要吃大虧、要上大當,為什麼?世間人都爭取名聞利養,我們要把名聞利養放下;世間人都講求物質上種種享受,我們要把享受放下,這未免虧吃得太大了!
頭一樁事情,我們初學佛的時候,發心吃長素,許多人都覺得不吃肉,這還行嗎?這是一般人放不下的。世間人哪個不貪財?多多益善,怎麼能不要錢?爭名奪利!我們全放下了。你們想想,這是不是犧牲奉獻?犧牲奉獻的目的在哪裡?為人,不為自己。為人倫、為道德,我們發心維護人倫、維護道德,就要從這裡做起。
佛在此地跟我們講的“為利眾生”,修一切苦行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法?眾生不知道這是好處,不知道這裡頭有樂。眾生在迷,認為“我們這個虧吃得太大,吃的苦頭太多了”。他哪裡懂得?他們過的生活真苦,我們這個生活真樂。你看看,他把苦看成樂,把樂看成苦,這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顛倒妄想”。佛教人離苦得樂,怎麼可能自己吃苦頭?難懂,真難懂!要不跟你解釋清楚,你永遠不會覺悟。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我們在講席不只講一次,常常提醒同學們,你們在世間得一點名聞利養,得一點好像是樂的受,快樂的感受,你有沒有想到你付出多少代價?如果你細心去想一想,你就知道佛說的話正確,你付出的代價太嚴重了!現前你所付出的,你有憂慮、你有牽掛、你有煩惱,你想想這些東西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精神上的傷害,永遠沉淪迷惑;身體上的傷害:衰老、疾病、死亡、輪回,都是貪圖這一點小的享受,這個享受太小太小了。佛教給我們的是大樂,心理上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負擔、沒有煩惱,你多快樂!心得解脫,身不容易衰老、不容易生病,死了以後知道到哪裡去,到佛國土、到色界天、到欲界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享真樂,那不是假樂。每天跟諸佛菩薩做朋友,“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多快樂!世間人做夢也想不到的。
素食,不跟一切眾生結惡緣。過去生中無知,跟眾生結了一些惡緣。現在修行化解,我們真正忏悔,改過自新,以前這些冤親債主都能夠原諒我們,把已往的怨結一筆勾消,現在做好朋友,化敵為友,化怨為親,你說這個多快樂!世間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樂的事情?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殊勝的事情?找不到了!
這一段講力,有這個能力。什麼能力?化惡為善,化迷為悟。特別重要的是化敵為友、化怨為親,大宇宙裡面沒有一個冤家對頭,一切眾生往來都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快樂的!勤修三施,布施、供養,一切時一切處有求必應。
世間人看我們的選擇,他不懂;你跟他講,他也不相信。他說我們愚癡,說我們有福不知道享,傻瓜一個!世間人說得好,傻人有傻福,我們這個傻人過了多少年之後,傻福現前了!應了世俗的諺語: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自以為聰明,真的反被聰明誤。我們這些傻人,真的後來得傻福。古人這些諺語裡有大道理在,現在人講這是哲學的言語。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47卷)【力海廣大無與等。普使眾生種善根。供養一切諸如來。國土無邊悉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