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修行人,將旁生與人類同等對待非常重要。在這個世間上,從人道主義、素食主義的角度來講,旁生跟人一樣,也是有生命、有感覺的。英國學者彼得·辛格,曾於70年代寫過《動物解放》一書。該書出版之後,引起的反響相當大,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就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幾十個國家出版,英文版的再版多達26次。(我以前從頭到尾看過一遍,但由於是西方的表達方式,跟我們的思維有一定差距,有時半天反應不過來,不過內容非常好。)他在書中告誡人們:人類宰殺、食用、虐待動物的行為,持久、過分,甚至太過頭了!昔日,隨著“黑人解放”、“婦女解放”等運動的出現,人們慢慢都能認識到: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那麼,現在動物也應該有個解放運動,以使它們擺脫悲慘的命運。
不過,極個別國家和有些人看後,可能沒有什麼反應,但具有仁德、良知的人,還是覺得這本書起到了很大作用。方便時,希望你們也看一下,雖然我個人感覺,有些文字上的理解比較費勁,但它的內容特別好。現在人類的有些理念確實需要改變,不然的話,總以為“人吃動物天經地義”、“動物是上天賜給我們的食物”,自己的幸福始終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這種想法和做法非常不合理。然而,能明白這一點的人,如今可謂少之又少,因此從現在開始,大家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在有些行為上要逐漸改進。
當然,從佛教的角度講,也可以不用這些世間理論,只要設身處地觀想:一切眾生都當過我的父母,當它們正在遭受痛苦時,我應當發願替它們代受。或者想:倘若這些劇烈的苦痛落到我身上,那將如何忍受得了?從而發誓今後不害任何眾生,一定要度化它們……這樣再三思維就可以了。有些人總抱怨《前行》沒什麼可修的,其實你沒修過的話,的確沒什麼可修的;但你若真正觀修過,就會知道需要修的太多了,而且這些特別重要,比高深莫測的境界更重要。
如果你真能對動物像對待人一樣,那麼作為大乘修行人,其他很多境界都可以相繼出現。到那個時候,你不僅會對總的旁生界生起強烈悲心,甚至對自己飼養的動物,也會多一分仁慈、多一分愛心,盡心盡力去保護它們。《梵網經》雲:“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我們平時無論看到什麼動物,都應該心生悲憫,心裡想著讓它發菩提心,口裡也這樣說出來,這是大乘行人時刻要記住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乃至蟲蠅等細微含生以上的動物,都跟人類一樣有苦樂感受,而且它們無一例外都當過自己的父母,對它們生起慈悲心理所當然。
其實作為旁生愚昧無知,沒有福德,沒有善根,沒有行持善法的機會,始終處於愚癡的狀態中,非常可憐。正如《大寶積經》所雲:“傍生趣者無量無邊,作無義行,無福行,無法行,無善行,無淳質行。”想到它們的轉生因緣,我們務必要經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造這些罪業,以免不慎墮為旁生。
《辯意經》中講了轉生旁生的五種因,如雲:“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竊;二負債不還;三殺生;四不喜聽受經法;五常以因緣艱難齋會。”墮為旁生的因,佛經裡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們隨時都要注意,否則一旦不小心犯下,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對於上述道理,務必要具足前行、正行、後行來實修,即最初要發無上菩提心;中間觀想時,觀旁生總的痛苦也可以,分別的痛苦也可以;最後作圓滿回向。希望你們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一定要去實地修持。倘若將這些加行修得很穩固、踏實,諸多境界自會紛至沓來。反之,假如你連“旁生跟人類一樣”的理念都沒有,那即使表面上是修行人,實際上什麼法也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