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論》是彭際清居士作的。
“論雲:禅宗破參,讀教解悟,而專修淨土,而能一念淨信,與佛智相應,一念稱佛,而得往生者也。”
兩個說法大致相同,這個裡頭重要的是講凡夫心,如果能與佛智一念相應,“一念”就是佛智,“佛智”就是一念。換一句話說,我們能夠把妄念放下,修·藍博士說清除,把雜念放下,讓心裡頭沒有念頭。大乘經裡頭常說“真心無念”,有“念”是妄心。真心離“念”,他不是講“離”;“離開”,沒有念頭是真心,有念頭是妄心,所以我們常常稱,用個容易懂的話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真心,就是一心,就是佛智。
佛是“覺”的意思,因為這個時候沒有障礙,自性本具的般若現前,常生智慧,不生煩惱。妄念生煩惱。正念、一心不生煩惱,它生智慧,因為它生智慧,所以叫佛智。用這樣的心去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往生這樁事自然成辦。成功了,自然就辦妥了,不需要一天念多少聲。
那黃念祖老居士臨終前半年,時間不短了,每一天念佛十四萬聲,這是什麼?這是菩薩示現。因為能與佛智一念相應的人不多,我們凡夫用妄心用成習慣了。我們懂得什麼是真心,真心是什麼樣子,我們做不到,能沒有妄想嗎?!能沒有雜念嗎?!人到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大修行人! 那不是普通人,這種人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真正證得念佛三味了,他的心跟諸佛的心相應,我們的心跟六道輪回相應,跟佛不相應,這是不能不知道的。知道,向這個目標去邁進,是一樁好事情,那就是徹底放下萬緣,真正下定決心,我往生淨土,這種人才行。
具足大慈悲心就是菩提心,要救度苦難眾生,現在自己沒有本事、沒有能力、沒有智慧、沒有定功、沒有福報,我先到極樂世界,然後再回來,真放下了。不是真放下,決定做不到,這個是世間真正有智慧的人。
我們佩服,我們也想學,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現在人生活很辛苦,障緣很多,這個時候求往生,是時節因緣,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回來,不遲。《報恩論》裡頭彭居士所說的,“禅宗的破參,都教的解悟,不是證悟”,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經文,明白了、覺悟了,沒有解釋錯,這就叫“解悟”;悟了之後要修行,修行之後叫“證悟”。
修行在哪裡修?最重要在人事。因為人事千變萬化,好修行。要真練,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做不到。練什麼?練不分別、不執著。不執著,心就清淨;不分別,心就平等。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你就出現了,把清淨、平等保持住,不要讓心染污,不要讓心波動,久久他就開悟了。我們經題上提出的方法,是“戒、定、慧”三學,持戒的人得清淨心,三昧現前的人得平等心,後面就大徹大悟。那個“覺”是大徹大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