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第一個先觀察自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好,我們再看下面的。那麼我們前面講到佛者覺也。那麼到底覺悟是覺悟什麼事情呢?這從兩方面和三方面來說。先看兩方面的二義,那麼二義當中先看覺察,然後再看覺悟,這兩個一起念一遍:

  一、覺察。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

  二、覺悟。對所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

  那麼這個佛者,覺也。其實應該知道我們的內心世界是有兩個不同的觀照,有對內跟對外兩種觀照。所以佛法的光明有內觀跟外觀。從對內來說呢,叫做覺察。它能夠覺察煩惱的障礙,就是這個貪嗔癡的煩惱,經常在我們內心當中活動,就像賊,就是因為這個我們好不容易做了很多功課,我們好不容易布施持戒,有很多的珍寶,但是你這個脾氣一發了以後,你的這個善根功德就受到破壞了,就像盜賊把你的珍寶偷走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方法,要把這個煩惱的障礙把它消滅掉,否則你永遠都是在積集資糧,然後又把資糧給破壞掉,又積集資糧又破壞掉。所以我們就不能把功德加以累計起來,這個叫做覺察。

  覺察的智慧是內觀的,我們跟別人沒關系啦。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第一件事情,這個很重要,先觀察自己,這個次第不能錯。諸位,我們之所以很多痛苦,就是我們對人生的操作有問題,操作錯誤,這個很嚴重啊!我們最嚴重的錯誤就是遇到事情我們先看別人對不對,這個非常嚴重的錯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永遠常在燃燒中,這個操作方式你不改變,你一輩子都沒有希望,你的正念永遠培養不起來,因為你永遠是向外攀緣,你頂多是個好人,你不可能變成一個道人。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的操作,第一件事情,發生第一件事情先內觀,觀察自己的煩惱是不是在活動,這是空觀的智慧。把自己的自我意識空掉,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內調,你要內觀才有資格外慈,對眾生的幫助跟度化。所以這個覺察是第一件事情,你先把你自己的煩惱賊調伏了,這是第一件事情,這是空觀的智慧。

  那麼當然身為菩薩我們不能只是把自己安穩下來而已,我們開始外觀,這個觀呢就觀所知障,所知的一切的現象,所知本非障,因障障所知。就是說,人事的差別這個不是障礙,但是我們沒有假觀的智慧,我們自己產生障礙。所以這個覺悟是一種假觀的智慧,我們沒有好好的學習一切法的差別的事相,就好像一個人在睡夢當中,糊裡糊塗的什麼都不知道,那麼只有透過假觀的學習,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

  我們在菩薩道的過程當中要學習兩種智慧:一種是內觀的智慧,第一道光明先照自己,第二道光明照別人,怎麼樣去幫助對方,但是第二道比較復雜,第一道比較深妙。空觀的智慧比較深但是它比較單純,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假觀就不一樣了,法門無量誓願學,那甚深廣大,你要學心理學,學科學,學人際關系,那菩薩道的所知障太廣了,塵沙惑啊。如果你是走小乘的路線,你只要做一件事,內觀就好。所以小乘佛法它不重視假觀,因為小乘以出離心為根本,所以它生命的訴求以趕快自己離開三界為根本,所以小乘法是少事少業少希望住,事情越少越好;大乘佛法除了空觀的內調以外,還要假觀,調他,安住在多事多業多希望住。菩薩戒就是這樣講,你要廣學無量法門,你不是讓你自己離苦得樂,你還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當然,淨土宗它偏重在內調,它的確偏重在內調,因為淨土宗的訴求,淨土宗啊,我發覺,它前半段走得有點像小乘,前半段,在娑婆世界這一塊,你看印光大師說生死沒有把握之前,少管閒事,是吧。所以淨土宗在沒有求生淨土之前,他的行為跟小乘有點類似。但是他不完全一樣,因為他心中有希望,他把利他的希望規劃在到了淨土以後,然後再怎麼樣回入娑婆度有情,他把利他這塊往後,把那個往後延遲。

 

上一篇:大安法師:單純一點還是好
下一篇:淨界法師:佛陀跟我們眾生到底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