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

 

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講義(27-28)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歡迎使用ueditor!

我們合十至誠禮敬諸佛菩薩,合十至誠禮敬十方大眾,願所有眾生悉發菩提心,從迷信學佛走出,正信佛教正法佛陀世尊教理教法。

願籍此共修力量普皆回向給三界六道一切法界苦難眾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同時希望諸位有緣參加共修的同修每日如法正修,正信佛教佛法,實修實行,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共修促進正信正見學佛覺悟提高。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時臨末法,眾生福薄。

明師難遇,正法難求。

我等末世行人,當遵佛遺教,以戒為師,實行實做,自覺覺他,荷佛家業,住持正法。

佛法為慈舟,正見為導航。正知正見,乃修學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緣我等發心每日共修選編的大德開示,願與見聞者共同學習進步,樹立正信正見,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學,早證菩提,同登彼岸。

南無常駐十方佛

南無常駐十方法

南無常駐十方僧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佛競 皈依法競 皈依僧競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忏悔。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時度此身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楞嚴經》第七卷節選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

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

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

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

求佛哀佑,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大乘了義經典《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光明妙法陀羅尼《楞嚴咒》 漢語注音版


   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講義27-28





























(四三)波拏迦囉耶

【譯】波下。天曹

【釋】波拏。雲究竟。迦囉。雲能作。下雲。咤枳迦羅。翻極障礙。乃色頂天伴侶。又經雲。迦留波陀。此言象跡。天有十處。居須彌埵。

【頌】四值功曹巡世間  觀察善惡過不偏

    年月日時仔細記  因果報應毫發端

【解】四值功曹就是年值月值日值時值,這四值功曹各自去巡查世間。

「觀察善惡過不偏」:看誰行善,誰行惡,很公平的,不會有偏見。

「年月日時仔細記」:他把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在什麼地方,都詳細記載下來。

「因果報應毫發端」: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報應毫發也不會錯的,即使一根頭發那麼細的錯也不會有的,非常公道,非常正直。這句波拏翻究竟,迦啰翻能作,即能作四值功曹的工作,能作賞罰人間善惡的工作。

(四四)阿地目帝

【釋】一雲。阿目多。翻無能壓。亦雲。阿提目多伽。翻善思惟。三十三天中。威德輪天。善見天。色天中善見。善現等。一雲。降伏魔王佛。善意佛現。又牟梨經雲。何唎地此翻七姊妹天。

【頌】無能壓義善思惟  三十三天抖雄威

    四大部洲忤逆者  惡報難逃墮輪回

【解】阿地目帝的意思是無能壓,也叫善思惟。

「無能壓義善思惟」:無能壓,也就是不能遮蓋,不能遮蓋他的智慧。

「三十三天抖雄威」:他在三十三天上面是很威風的大英雄。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廬洲。在這四大部洲的不孝順和忤逆者「惡報難逃墮輪回」,凡是忤逆父母,或不尊師長的人,都會做餓鬼,或墮地獄,或做畜牲。輪回有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就是受惡報,受苦。

(四五)屍摩捨那泥

【譯】天神

【釋】音意雲。屍棄那。此雲有髻。論雲。屍棄那。翻雲火頂。寶髻。即屍棄大梵。一雲。寶火佛現。又法顯傳。屍摩賒那。漢言棄屍田地。亦翻寒林。昔有一天人。到林香花供禮。因前生故身。受持佛十善戒。得生三十三天。自然快樂。一切鬼神。皆來跪拜。

【頌】寶髻火頂大天神  奉行十善積功勳

    鬼仙靈物來瞻禮  躬行實踐因果真

【解】屍摩捨那泥翻譯成寶髻,又翻譯成火頂,這是一個在天上的天神。他怎樣得到寶髻火頂的相貌呢?因為他奉行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言,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一點貪瞋癡也沒有。

「奉行十善積功勳」:一點功一點功地積聚,久而久之便很多啦,所以「鬼仙靈物來瞻禮」。一切的鬼,一切的仙,以及一切有靈的東西都來瞻禮這位寶髻火頂天神。

「躬行實踐因果真」:他自己做什麼事,實實在在,躬行實踐對因果很認真,一點不馬虎,所以他有這種威德,有這種寶髻相好。

楞嚴咒裡面包括的一切天神眾,天將眾,功曹眾,一切天王聖賢,佛菩薩阿羅漢,我們一誦這個咒,一切的鬼神都要恭恭敬敬,守規矩啦。因為這些都是鬼神王的名字,他們聽見王的名字,就都循規蹈矩守法啦,不敢為非作歹啦。常常誦持楞嚴咒,就能得到大感應,世界也就沒有災難。所以楞嚴咒的力量是最不可思議的,我們現在用很淺顯的句子,來表達它的萬分中的一分意思,雖然只有萬分之一分,你不妨記一記,因為只有這點點,就可明白很多。講楞嚴咒,這個講法是從來沒有的。希望多一點人能知道楞嚴咒的妙處,這個世界就會平安,所以現在我們講楞嚴咒,也就是轉移世界的災難。

(四六)婆悉泥

【譯】天兵

【釋】或波斯匿。翻雲勝軍。下雲。婆咤霰尼。即是外道。無想天屬。一雲。鬬戰勝佛所現。

【頌】所向無敵號勝軍  不戰而降棄甲兵

    以德服人弭災禍  望風披靡護安平

【解】波斯匿翻勝軍,又翻譯外道。外道住在無想天,那地方總是沒有事情,要找事情干,有軍隊叫勝軍,是天神眾組成的,好像天上的游擊隊似的,游擊隊所向無敵,無論到什麼地方去,一定勝利的。所向無敵,只要軍旗往什麼地方一指,該地方的軍隊就抵抗不住,「所向無敵號勝軍」,這個軍隊叫常勝軍隊,什麼時候也不打敗仗。

「不戰而降棄甲兵」:這個不戰而降有兩個說法,一個是盡打敗仗的軍隊,到什麼地方,不需要打仗,就把胄甲、刀槍劍戟丟了便跑,對方說:「老鄉老鄉!繳槍繳槍。」他說:「OK,yes!」把槍放下就跑。這叫棄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跑五十步的兵,就笑跑一百步的軍隊多沒用,跑得那麼遠,你看我才跑五十步。五十步笑百步,說軍隊沒有尚武精神,不夠勇敢。以五十步笑百步,你說這應該不應該,對不對?都是跑,只是跑得慢一點,怎可笑跑遠的人沒膽量!這是不戰而降棄甲兵。另外一個講法,你本身是常勝的軍隊,到處所向無敵,對方一聽說常勝軍隊來啦,就棄甲逃跑。棄甲兵就是把穿的胄甲、拿的刀槍都放下就跑,這是對方向自己投降,不戰而降棄甲兵。棄甲兵又有兩個意思,有的棄甲而跑,有的把武器放下投降,聽你的指揮。

「以德服人弭災禍」:這個軍隊要以德服人,並不是以戰而戰,用尚武精神,殺人愈多愈好,所謂「爭地一戰,殺人盈野;爭城一戰,殺人盈城」以殺人為能事,這是不對的。所以兵不血,到處人都豎起白旗投降,用德行來處理軍隊,不要以殺人為能事,不要像秦國大將白起把降卒(趙國)二十萬,都活埋在一個幾英裡的大坑裡面,所以秦將白起,到了現在還要受地獄畜牲的果報,還做豬,因為他太殘忍了。所以要以德服人弭災禍,消滅世界的災禍。

「望風披靡護安平」:如果能以德服人,敵人便望風披靡棄甲投降,世界便能獲得平安。


(四七)摩怛唎伽拏

【譯】天男女

【釋】一雲。摩納縛迦。翻雲雲童。一雲。摩怛理迦。翻雲本母。牟梨經雲。摩怛羅建。此雲三十三天。此即忉利一切天男天女諸眷屬也。有雲。悉達菩薩摩耶菩薩示現。又梵雲摩偷。翻曰美地天。亦居須彌埵中。

【頌】童木母御風行  閃電霹雳醒瞶聾

    萬物並作原無事  真俗互用本圓通

【解】「雲童木母御風行」:因為上面是雲童,摩納縛迦翻雲童,摩怛理迦翻本母,我大膽改了,把本母改成木母,因為雲童木母都是屬於天上騰雲駕霧的,若說是本母,好像不合雲童的意思,雲童屬於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變化。

總而言之,這句咒文天男女也可以說是雲童,也可以說是本母,所以兩個翻譯法都可以的。這翻譯法沒有把意思完全翻譯,所以我不管對不對,給它翻譯成木母,因為這個天男女,用本母這個名詞沒有什麼講法。從前吳教授說《華嚴經》講本母,那是《華嚴經》,但是在楞嚴咒,不能那麼講的,學問的問題不能馬虎,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活動的智慧。「雲童木母御風行」,在風裡面走。

「閃電霹雳醒瞶聾」:有眼睛的人看得到閃電,沒眼睛的人看不見閃電,於是乎打一個霹雳,那麼聾子也聽見了,因為它聲音很大,所以醒瞶聾,醒就是把看不見的,聽不見的,都給它一個醒覺。

「萬物並作原無事」:這個天地間的事情,生生化化,化化生生,自有化無,自無化有,這是本來的一種道理,原無所事事的,不是頭上安頭故意造出來的,本來無所事的,萬物並作而不相害,有道是並行而不悖,萬物生也。假如說上帝管這個世間,他不是每一個事情都管,看看這個螞蟻怎麼樣?那個蚊蟲怎麼樣?他不管那麼多的事情!生生化化,化化生生,這是一種很自然的道理,它無所事事,不是像我們做一個總統,簡直不得了,今天坐也坐不住,明天躺也躺不好,看怎麼辦,石油有了問題,能源又不夠了,啊!這怎麼辦呢?無事找事情干,沒有那才能,有那個才能,根本不需要憂愁。

「真俗互用本圓通」:真不礙俗,俗不礙真,真俗互相會用,不好的也好啦,不會用,好的也變不好。會用,可以逢凶化吉,避難呈祥,不會,很多很多的意外就發生了,不知明哲保身,諸葛一生唯謹慎,這個道理,所以本來好事,到你那裡你不會用便弄壞了,本來不好,你若會弄它就好了,所以一切法,沒有定法,沒有一定的,就看你這個人會用不會用。你要懂了,什麼事情也就不需要那麼認真執著,有什麼可執著的,到死的時候,看你死不死,你執著,你說我不會死,到時候一樣死,你信不信!所以佛法是圓融的,不要看不穿。真懂了一切事OK。

(四八)南無悉羯唎多耶

【釋】仝前。(三十九至四十八句)如是權實天神。皆當皈命投禮。

【頌】能禮所禮性相空  感應道交默然通

    如是權實現天眾  悉皆皈命永無窮

【解】這句以前已經講過了,然每一句咒文都有無量的意思,這句的意思就是禮拜諸天,一切天眾,天兵天將,天曹眾,天男女眾,都不存貢高心,都要向他們禮拜。所以說「能禮所禮性相空」,能禮是我們禮拜,所禮的是一切的天眾,性相空,也就是能禮和所禮,都不要著相。無相,不要執著說我是一個能禮的,一切天眾是我們所禮的,沒有執著這個性,也不執著這個相,無性無相,性相是空的。

「感應道交默然通」:雖然是空的,但是功不唐捐,你所行所做種什麼因結什麼果,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禮人者,人恆禮之」,你能禮一切諸仙,他們對你也是歡喜的,幫助你的,雖然幫助你,可不要存這麼一個心,不要說,我叩了頭,就得到什麼結果,一切天眾都來幫助我,一存這個心,那就是著相了。

「如是權實現天眾」:一切諸天,天兵天將,天曹天眾,天男女都是大權示現來維持法界的規律,因為這樣,所以要「悉皆皈命永無窮」,我們都要皈命頂禮,恭恭敬敬的,不可存貢高我慢心。

南無婆伽婆帝。多他伽跢俱囉耶。南無般頭摩俱囉耶。南無跋闍羅俱囉耶。南無摩尼俱囉耶。南無伽闍俱囉耶。南無婆伽婆帝。帝唎茶。輸囉西那。波囉诃囉拏囉闍耶。跢他伽多耶。

【證】真言集。曩谟婆誐伐帝。怛他㜸多矩囉野。曩谟鉢那摩矩囉野。曩谟縛日囉矩囉野。曩谟摩抳矩囉野。曩谟㜸惹矩囉野。曩谟婆誐伐帝。底哩茶。戌囉枲那。鉢羅賀羅攞。囉惹野。怛他誐多野。

(四九)南無婆伽婆帝

【釋】聖尊。貫下五部。

【頌】兜率降世入母胎  出家成道苦修來

    大轉法輪度群眾  無上菩提正法開

【解】「兜率降世入母胎」:釋迦牟尼佛在兜率內院等到時候到了,就降生人間,他先選擇父母,誰可以做他的父母?選來選去,選到印度的淨飯王和摩耶夫人,他覺得他們兩位德行夠了,淨飯王可以做他父親,摩耶夫人可以做他母親,所以他從兜率內院降生到人間。入母胎,住胎時,在母親的腹裡就如在大寶樓閣中,來為鬼神說法。出胎長大出家,在雪山修六年苦行,然後在菩提樹下成道。以佛那種功德,尚且要雪山六年苦行,受過很多的苦才成道,本來佛修不修苦行都是一樣的,不過他願意給眾生示現一個榜樣,所以他出生於王宮裡,富貴到極點,借著現有的富貴修道不是很好嗎?可是他捨棄王位,還要在雪山苦行六年,然後在菩提樹下,一坐七七四十九日,夜睹明星而悟道。悟道之後,轉大*輪教化一切眾生,所以「大轉*輪度群眾」轉*輪度一切群眾。

「無上菩提正法開」:轉大*輪教化眾生,他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正法眼藏,弘揚正法,教化你我他一切眾生,這是佛修道的經過,我們眾生更應該特別注意,勇猛精進。


【佛陀正法本意大回向文】


南無佛陀釋迦牟尼授記師燃燈古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诃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诃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诃薩

至誠頂禮一切見聞者共沾妙法,法喜充滿六時吉祥

心開意解走向解脫成就佛果

南無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一切尊法,

一切賢聖僧摩诃薩,

感恩龍天護法護持正法,感恩一切覺悟者摩诃薩

願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未覺悟的眾生,

無論僧俗、男女、任何種族種種有情六道眾生見聞聽聞心聞者

共同慚愧累世因貪嗔癡所犯的身口意而至誠忏悔後不更做

至誠祈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正覺慈悲威力加持萬源苦眾清淨自性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上一篇: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講義(24-26)
下一篇: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講義(27-28)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