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學淨土宗須下鈍功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安法師:學淨土宗須下鈍功夫

——對淨土研習班網絡學員的開示



我們處於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多元文化並存,多種價值觀念碰撞。身處其中,令人莫衷一是,身心不寧。在紛擾的紅塵和躁動的內心夾攻下,人們急需一個能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園。淨土念佛法門惠予九法界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之大利,能令一切眾生獲得究竟的身心安頓,乃究竟圓滿的終極關懷。它讓我們走上一條回歸自性、回歸故園的道路。

淨土法門是圓頓、直捷的大乘佛法,具有諸多超越、深奧的地方,確實令人難以相信。因為我們都處在一個世間常識的思維范疇當中,對這種超然的存在——法界中有阿彌陀佛、娑婆世界之外有極樂淨土,我們常常感覺比較陌生。猛然聽到,通常會起懷疑之心。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把這種疑根拔掉,代之以清淨的信心。“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信心如手,入佛法寶山,方能滿載而歸。

學習的方法主要通過研討聖言量(淨土五經)以及淨土宗祖師的著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建立正信、正見的兩個重要的參照系。如何建立這兩個參照系?還是要有一個由生變熟、熟能生巧的過程,由此得下鈍功夫——讀誦、抄寫、禮拜、思惟、聽聞。學淨土宗一開始還是要盡量做到一門深入。況且網絡學習的學員,都是利用業余的時間,就更不要分散注意力,要在一門深入方面多下功夫。現在正在學的《彌陀疏鈔》是一部廣大而精微的注疏,知識面非常廣,義理也很深邃,我們平時比較少接觸。所以,大家要預習、復習,平時多思惟。遇到不懂的名相概念要多查辭典,不大理解的地方反復聽聞,用讀誦、抄寫的方法熟悉疏文。對疏鈔各個段落裡的核心意思,要把握住。比如“彌陀乃萬德名號”、“阿彌陀佛全體是當人自性”、“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等等。這些淨土宗的基本道理,我們要常常去思惟,由此構建自己的知見。同時對其他幾位祖師的著作,比如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還有《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這些主要的注疏,要反復去閱讀玩味。如果以《彌陀疏鈔》為主,以《彌陀要解》和《圓中鈔》為輔,用兩到三年對《阿彌陀經》會有個完整、精確的把握。而後再看《無量壽經》就勢如破竹了,同時可以旁涉到《觀無量壽佛經》。淨土三經能把握住,基本上淨土宗的核心思想就把握住了。所以,這是一個主線——對淨土根本經典的把握。然後再有一個輔線——那就是對中國淨土宗祖師的了解。如果有較充裕的時間,可對善導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徹悟大師,尤其是印光大師的著作,制定一個讀書計劃,能通讀一到三遍為好。這是淨土宗的一個“面”上的宏觀視野;“點”上的鑽研,就是對某部經典的深入研習。面和點解決了,本宗的全貌就比較能夠把握了。再以淨土宗作為一個點,大小乘各宗作為一個面,就對淨土宗有更宏觀、更全面的了解了。進而再把佛教作為一個點,其他的宗教、哲學、科學作為一個面,視野就更擴大了。學習的過程就像一顆石子投到池塘裡面,它的漣漪逐步地擴大。由此對釋尊一代時教的意義價值有透徹的理解,信根即可確然不拔,信力自可斷除疑網、潔淨身心、開發智慧、伏滅煩惱,開啟涅槃無上道了。當然,我們並不是一定要追求成為大通家,但實際上要把這個淨土法門講好,成為優秀的弘法人才,還真要有接近於通家的知識背景。

講這些,可能大家聽了之後會感覺到:這有相當的難度。也正因為有相當的難度,所以弘法人才難以湧現。因為我們處於一個卡通的時代,眾生很難靜下心來在一個宗派上,下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功夫。但不如此下功夫,是很難對這個法門有個全面和透徹的了解。尤其是讀淨土宗的書,一定要靜下心才能讀進去,才能在讀的過程中生起法味。法味上來了,看祖師的書或者淨土宗的注疏,就會看得很喜悅、很歡喜、欲罷不能。不是誰勉強你去看,自己就想看,不看就渾身不舒服。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樂之,看幾個小時的書,都是彈指間過去,很舒服。實際上我們看這個經論、研討這個經論也是在修行,也在止觀並運。

大家能夠參加這個班,說明都是有精神追求的人,有超越意識的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確實稀有難得。佛經贊雲,乃人中分陀利華。中國社會目前很需要佛法,社會面臨那麼多的道德問題、心理問題、信仰缺失問題、災難頻發問題,每個人希望尋求到原由,找到對治的方法。這些方法實際上就在佛法裡面,釋迦牟尼佛早已非常清晰地告訴我們了,三藏十二部把宇宙人生的真相都給我們诠釋得非常的清晰了,也指出了解決種種世間苦難、人生困境的方法。現在就是要我們深入經藏、身體力行,成為佛法的載體,續佛慧命。

希望大家努力學習淨土典籍,在成就自身解脫的同時,廣度眾生,造福人類。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素食的美學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具足此五點,就能輕易獲得成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