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只要有上師因為這個法而成就,這個法就是清淨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戊二、結示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個地方是最後一段的結示。

  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念念成就的,這個你要深信不疑。

  極樂世界的因果,前面也有大致的說明;這一段是更詳細的把極樂世界因跟果之間的互動關系,作一個比較詳細的分析──結示極樂國土功德莊嚴之因緣:

  重重結示:

  在《本經》當中有四番的結示,依報有三番,正報有一番,主要是讓我們生起信心,相信極樂世界的功德。

  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相信:

  從佛陀的受用來說,是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

  就是說極樂國土從佛陀創造的這一部分,當然是彌陀因地的願力,還有他的六波羅蜜,從佛陀的清淨法身變現出來,這個是佛陀所成就的。

  從眾生所成就的這部分來說,是眾生的淨業所感、唯識所變。

  這個地方的淨業,從《本經》來說是信、願、持名。

  我們不但是信、願、持名,我們還有很多的助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這個時候,這個所謂的善根福德加持在這個佛號,我們也變現一個極樂國土。

  但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唯識所變跟種智所現的差異。

  種智它是沒有差別的,但是你講到識的時候,眾生的識那就有很多的差別。

  你跟你的同學二個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那你就問: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二個到八功德水去喝八功德水,你認為這個甜味會完全一樣嗎?

  不會一樣的。

  你在娑婆世界的時候,你一天拜二百拜、他拜一百拜(呵──),到了極樂世界的功德就會有差異。

  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前面說的是一個總相的分析:哦,極樂世界的果報,它受用殊勝,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他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有情無情同宣妙法;但是這個地方,其實是有淺深的層次。

  為什麼呢?

  既然是唯識,這個識就是跟業力有關系,我們講業力所熏習的叫識,是不是!這跟你因地造業有關系。

  所以我們在《本經》當中,只能作一個定性的分析,定量的話就看你自己的資糧。

  這樣講的話,我們怎麼去理解《本經》呢?

  我們要把‘佛心’跟‘生心’相互的對照。

  佛陀的心所創造的極樂國土,那是一個總相的國土;眾生在因地的時候,雖然都是念佛求生淨土,但是每一個人因地的福德資糧是有差異的:所以從總相當中,每一個又得到自己的差別相。怎麼理解呢?

  我們看下面的譬喻‘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

  阿彌陀佛的國土叫做本質,每一個眾生去接觸這個國土的時候,得到自己的影像,就好像在一間房子裡面有很多的燈泡:這個地方有很多的燈泡,這個燈泡從總相來說是‘似一’,你很難分清楚照在我手上的光明是從哪一個燈炮所照的,這個光明互含互攝;但是‘各遍’,它們的光明各有各的獨立體相。

  極樂世界的人民亦復如是,雖然大家都是在受用八功德水、七寶池,但是他有他的差別相,所以極樂世界嚴格來說是無量品。

  所以從道理上來說,‘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

  雖然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所變現,這個理是沒有差別;但是每一個眾生因地的資糧不同,所以一心真如所變現的果地功德自然有差異。

  所以說,我希望我們在了解《本經》的時候,分二部分。

  第一個,總相的了解: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這樣是一個總相的了解;

  第二個,別相的了解:每一個功德的淺深,跟你的持名有關系、跟你的資糧有關系。

  光是往生的品位,有些人華開的時間早、有些人華開的時間晚,所以這個極樂世界的因緣還是有很多的差異。

  這段經文的意思,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就是說明極樂國土總相跟別相的差異。

 

上一篇:淨界法師:我們很難跟光明長時間在一起!
下一篇:淨界法師:有情無情同宣妙法,就產生了不退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