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住空、無相、無願之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住空、無相、無願之法

我們來了解“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的意義。

法藏菩薩的修行,內心是安住在三解脫門。我們凡夫修行,之所以很難解脫,就是我們的心經常住於貪、瞋、癡三毒煩惱。法藏菩薩沒有貪、瞋、癡,前面已經講過了。這裡講法藏菩薩的修行,內心安住在空、無相、無願之法,這就是三解脫門,可見得名號的功德,有法藏菩薩安住於三解脫法修行而成就。名號的功德就是無為的功德,就跟空性相應,那名號的功德大不大?太大了。這樣大的名號功德,要救度我們凡夫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是容易的,當然是簡單的,只要你能夠一心歸命彌陀,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

我們來了解這三解脫門的意思。請看注釋第二十二。

住空、無相、無願之法:即安住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之法。三解脫,指得解脫到涅之三種法門,又稱三脫門、三門。

法藏菩薩既然透過三解脫門而到了涅槃,用不生不滅的涅槃心,修諸功德所成就的名號,名號的功德就是涅槃的功德。名號不生不滅的功德,讓我們有生滅、有生死的凡夫稱念,可以讓我們轉凡成聖、離苦得樂、化短暫為永恆,到了究竟涅槃無為的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道理可以令我們信受。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法體的起用,光明攝受,把我們接引到無為涅槃的淨土世界,這是理所當然,因果相符。

“極樂無為涅槃界”,這一句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的淨土世界。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不會有生老病死。我們在人間有生老病死,就是有生滅相,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生老病死,所以沒有生滅之相,是涅槃的境界。在人間,誰願意老、誰願意病、誰願意死?但是我們生命最無奈的,我們不願意老,天天都在老,對不對?我們不願意病,經常會生病;我們不願意死,有一天會死。就算我們現在還沒死,我們看到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在死,我們也是會非常的傷心難過,是不是?是。就算跟我們完全沒有任何關系的外人,我們看到人家出殡,我們內心還是充滿了感傷,對不對?我們絕對不會很高興,那邊有人死了,死得好。不會,絕對不會這樣的感覺。

我們生滅的色身生命,經由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往生到不生不滅涅槃的淨土世界,這不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成就的嗎?阿彌陀佛的力量,就在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究竟圓滿對念佛人的救度。

所以法藏菩薩內心安住在空性,我們的內心安住在煩惱,就這樣的差別,所以要往生西方淨土,當然是放下自力提起他力。道理講到這樣,我想一般人都能夠接受。

我們先來看空門的意思,這三門第一就是空門。

1、空門

一者空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由因緣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達,則於諸法而得自在。

我們今天對於諸法為什麼不自在?對世間法乃至於對佛法,我們都不自在,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證悟空性。空性是真如本性,我們真如本性沒開顯,我們縱然對空性的道理能夠了解,但了解跟做到不一樣。知道跟做到,是兩回事,有時候距離是相當的遙遠。你光是把大乘般若的空性思想了解得很透徹,你做不到,那跟解脫生死還是兩回事。我們光是要放下我執就很難,了解許多空性的道理,了解一切法皆無自性,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緣滅。這樣的道理誰都會說,但是真正境界一來了,就不是空性,就亂性,煩惱就起現行了,不是真如起現行。

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法,譬如人際關系,父子或是夫妻,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結,父子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知道這樣的道理,但是夫妻之間的相處、父子之間的相處,如果不和諧還是苦惱無量,對不對?你縱然知道這是因緣所生,這一生與自己的先生,或自己的太太,或自己的父親,或自己的兒子,在人間的人生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只是人生的舞台上短暫的相處。這樣的道理知道,但是如果你跟你的先生,兩個人處不來,天天吵架,你還是會經常的生煩惱;如果你跟你的孩子有隔閡,你還是會相當的苦惱。

所以法藏菩薩的修行,內心安住於空性,了達一切諸法都沒有自性,一切因緣和合而生,法藏菩薩是徹底的通達,所以對世出世法非常的自在。一個證悟空性的人,對於逆境了然於心,如同佛菩薩的心,對於外在的一切逆境,雖然有苦但沒有苦受,因為真如起用,空性相應,不會有痛苦的感受。釋迦牟尼佛也會生病,我們凡夫也會生病;釋迦牟尼佛要受業報,我們也在受業報,但內在的感受一不一樣?不一樣。

釋迦牟尼佛,與他的堂弟,也是他的弟子提婆達多,生生世世結了許多的惡緣。經上記載,釋迦牟尼曾經有一世,跟他的弟弟為了爭奪遺產,他把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從山頂上推落到山崖,用石頭把他砸死。所以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與提婆達多共為親屬,經常受到提婆達多的設計陷害,乃至於這一世是世尊在人間成佛,提婆達多與世尊是堂兄弟,在佛法的倫理,提婆達多是世尊的弟子,但是提婆達多經常想盡各種辦法,要把世尊害死。

有一次,提婆達多就買通五百個神箭手,躲在樹林裡面,釋迦牟尼佛經過這一片樹林的時候,五百個弓箭手放箭,要把釋迦牟尼佛射死。但是世尊因為有神通,三惑斷盡福慧圓滿,所以水不能淹、火不能燒、藥不能害,所有每一箭射到釋迦牟尼佛的身上,變成一朵一朵的蓮華。萬一是我們,早就被萬箭穿心而死。

但是釋迦牟尼佛不但平安無事,這五百個弓箭手見到眼前這一位不是普通的凡夫,每一箭射到身上變成一朵的蓮華。五百個弓箭手趕緊出來,跟世尊求哀忏悔。世尊不但寬恕他們,而且還鼓勵、勸勉、安慰他們,對他們的說法。五百個弓箭手個個放下弓箭,跟著世尊剃度出家。佛就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

我們來看第二門叫做“無相門”。

2、無相門

二者無相門,又稱無想門,既知一切法空,乃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若能如此通達諸法無相,即離差別相而得自在。

這是菩薩的境界。無相無不相這樣的實相道理,是菩薩知道而做到,我們連想要知道都很難真實的了解這樣的真義,就算了解了,做不到也沒有用。

實相有“無相”、有“無不相”,就以我們這身心世界舉例來說明,我們自性是無相,我們的色身是無不相。你我的自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但是體是一樣,相是不同,譬如說我們的外表,有出家相、有在家相,有男眾相、有女眾相,雖然一樣是四肢、一樣有手腳、一樣是二只眼睛一只鼻子、一樣一張嘴巴,但是長相一不一樣?不一樣。有的人眼睛很漂亮,水汪汪很大個;有的人眼睛小小的,像師父的眼睛就小小的,尤其前面一盞投射燈,五百燭光照下來,我眼睛快睜不開了。有的人眼皮是雙眼皮,一看很漂亮;有的人眼皮是單眼皮,像師父的眼皮是單眼皮,所以我非常羨慕人家雙眼皮,我要等到沒有什麼精神,很想睡覺的時候,才會變成雙眼皮,甚至三眼皮。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外表,長相不一樣,這是無不相。

但是我們對於實相,我們想要證悟真如,如果沒有透過念佛的修行,要靠自力的修行,要斷惑證真,要把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斷盡,誰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當然繼續六道輪回。所以知道道理這是第一步而已,要去實踐,實踐圓滿的做到佛陀所說的真理,而且斷除見思二惑,證悟阿羅漢,這樣生死才了辦,相當的困難。所以念佛對我們煩惱厚重的凡夫而言,確實是最安穩的法門。

3、無願門

第三門是“無願門”。

三者無願門,又作無作門、無欲門,若知一切法無相,則於三界無所願求;若無願求,則不造作生死之業;若無生死之業,則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

這對凡夫而言,更是做不到。法藏菩薩能做到無願解脫,實在是非常的了不起。所以這一句名號,有法藏菩薩做到無願解脫而成就的功德,光以這一點來想名號的功德,實在是非常的了不起。名號的功德實在是非常的偉大,太值得我們好好一心稱念。

我們凡夫對於三界什麼都求,感情也求、金錢也求、名利也求、五欲也求,樣樣都要求,凡夫就是這個樣子。到百貨公司逛一逛,這個也要買、那個也要買,家裡少這一樣、也少這一樣,你會發現凡夫的欲望很多,對不對?

師父因為經常去做臨終關懷,有時候到醫院,有時候到信眾的家裡。我對於一般在家人,他在家裡種種東西,我都感覺有一個共通的毛病,就是一般人的家裡,雜七雜八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說,我們其實沒有用到的東西很多,但是我們看到了就會想要擁有的欲望,這個花瓶很漂亮,買回來,結果一直放在那邊沒在使用;這一套衣服現在正流行,買回來,穿了一次之後,就隔了好幾年沒再穿了。我聽說有的女孩子,鞋子四五十雙,我不相信,但是這是真的。鞋子四五十雙那要怎麼樣穿?但是真的有人光是一個人的鞋子就四五十雙,這不就是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對不對?換句話說,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擁有的太多,正在說明我們的欲望實在太多,所以看到了就想買回來,好像錢放在口袋裡面會癢。錢放在口袋裡面會癢,如果不把它拿出來用一用,越來越癢,就是欲望無窮。

所以我們要學習法藏菩薩無願的解脫,但是我們凡夫實在很難做到。

“三界無所願求”。我們天天所造作的許多事情,有不少都是在墮落三界。三界就是六道。就以一天的生活來說,會不會貪吃?看到好吃的東西一直吃。師父現在因為在針灸,所以不能吃面,我跟大寮的寶梅菩薩說:師父喜歡吃水餃。晚上煮了很多水餃,怎麼這麼好吃,一個接一個、一口接一口。你看,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很想多吃。覺得很累了,想要早點休息,輕松一下,會不會?會。上班一整天了,回來做晚課:“阿彌陀佛您最慈悲了,信願師父說您是大慈大悲的佛,我今天工作一整天了,好累,晚課可不可以跟您請假?”阿彌陀佛真的很慈悲,他沒有說不要,靜靜的不講話,就接受你的請假。結果你真的就不做晚課,然後輕松一下,看電視從八點看到十二點,看到一心不亂。我們都是在結三界流轉之惡緣。

所以不造三界的生死之業,對凡夫而言實在很難,但是法藏菩薩的修行,就是這麼了不起。法藏菩薩無願解脫,就是不造三界的生死之業。沒有生死之業,你沒有造生死的業因,當然不會有苦報受,當然就得自在解脫。所以我們的修行,跟法藏菩薩的修行完全不一樣。就這樣的道理而論,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靠這一句名號的功德,還是要靠自己自力修行的功德?靠這一句名號的功德。答案就出來了。那你不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要念什麼?當然就老老實實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然哪有那麼多古今祖師大德們一直在勸勉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彌陀教法”之21《無量壽經摘要》卷四(P2278)

 

 

上一篇:我們的安排,怎比萬佛之王的安排
下一篇:信願法師: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