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萬物因道生
道是無形無相,有一股生生不息、化化無窮的作用。
學習佛法為修道,修道為成佛;想要成佛,必須學佛法;學佛法,一定要修道,修道才能成佛,這是一定的道理。在修道的期間,所行所作,要超出世間人的思想和行為。世間人過著家庭的生活,貪圖快樂、貪圖自在、貪圖享受。出家人的生活,正是相反,是捨棄快樂、捨棄自在、捨棄享受。所謂“捨不了死,換不了生;捨不了假,成不了真”,把假的放下,把真的拿起來。那麼,學佛法,要修道。道究竟是什麼樣子?什麼形相也沒有。所以老子說: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謂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這是老子在《清淨經》所說的一段經文,將“道”字分析的很清楚,可作為參考。在佛教中傳說,老子乃是大迦葉尊者的化身。因為大迦葉尊者歡喜老,可是人老志不老,在年邁之時,還精勤修頭陀行,吃人所不能吃的食物,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服,住人所不能住的地方,這就是他所留下的十二條苦行,使後世佛教徒奉為圭臬。
據說老子在他母親的腹中,住了八十一年。為什麼?因為老子在往昔的時候,曾經研究過易經,頗有心得,對於生辰八字,很有研究。所以要選擇吉祥的年月日時,方肯出生。可是遇到好年,沒有好月。有了好月,又沒有好日。有了好日,又沒有好時。一等就是八十一年,也沒有找到吉祥的年月日時四好。結果出生時,頭發白了,胡子也白了,可是精神很好,所謂“鶴發童顏”,沒有老態龍鐘。因為這個緣故,人們都稱他為老子。
老子生於東周時代,與孔子同時,史書記載:“孔子問禮於老聃(老子),退而有猶龍之歎。”他作過周朝守藏吏 (圖書館館長),後來駕青牛,過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知之,求得其道。老子為說《道德經》二篇,上篇言道,下篇言德,有五千余言。其後不知所蹤。
老子研究天文學,又研究地理學,關於人文學更有研究。所以他寫了一部經,名為《清淨經》。在經上說: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宇宙雖然大,但是由道所生。若是沒有道,則天地、星辰等,什麼也沒有,皆混沌了。因為有道,所以生天生地生萬物,生仙生佛生聖人。道究竟是什麼?道是無形無相,有一股生生不息、化化無窮的作用。也就是〇——有那種能,所以才能生天生地生萬物,生仙生佛生聖人,這都是從〇性中生出來的。
大道無情,運形日月:大道是沒有感情。對萬物平等相待、一視同仁。不像我們感情用事,有人情、有愛情。出家修道,又有道情——你看!弄出這樣多的情!修道要絕情,要無情,一點感情也不要有。所謂“掃一切情,斷一切欲”。有人說:“那豈不是麻木不仁嗎?”不是的。這是超出世間法的現象。
日是陽之精,月是陰之精,隨著軌道而運行不息。故而分春夏秋冬四季,詳細分析有二十四節七十二候。這節候皆由日月旋轉而生的。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沒有一個名字,可是一切萬物,皆從大道中生出,而長養一切萬物。這種境界,越研究越是奧妙無窮。
我在十六歲時,曾經作了這樣一首偈頌:
萬物因道生 得者自通靈
悟徹個中理 菩提不減增
大意是這樣:所有一切的一切,皆因道而生出。誰要得到,誰就有智慧,通達無礙,明了一切。能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佛為什麼能這樣?因為得道了,開悟了,證佛果了。我們為什麼不能這樣?因為我們的習氣毛病,東拉西扯一大堆,始終不改過自新,搞得亂七八糟,仍是分別不清楚。如果得到大智慧,自然明白各種的妙理,對於覺道,也不增也不減,因為已經到無學位之處。
吾不知名,強名謂道:老子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可是我勉強給它立個名,就叫“道”吧!接著再為它下個批注。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這個道,有清,也有濁。清淨到極點,就濁了。濁到極點,就清了。這個道,有一種自然的性,好像電力一樣,又有動、又有靜。動者為陽,靜者為陰。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天是清的,清氣上升為天。地是濁的,濁氣下降為地。天是動的,日月運行,星辰移動,皆在動。地是靜的,山河大地、房廊屋捨,皆在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男人屬於清淨之體,女屬於污濁之體。男是動的主外,為事業而奔波忙碌。女是靜的主內,相夫教子、管理家務。夫婦分工合作,建立美滿的家庭。現在男女平權,經濟平等。甚至搞同性戀,這是違背天地陰陽之理,造孽太深,定墮地獄。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從根本上流落到末稍上,墮在六道輪回中,生為人或非人,這就生為有情的動物。千奇百怪,無所不有。以人來說吧,就有種種不同的種族。有的顏色不同,有的相貌不同,有的身材不同,有的性情不同。總而言之,有種種不同的異相。非人的動物,可想而知,更為不同。萬物包括有情與無情的眾生,有情眾生是動物,無情眾生是植物和礦物。
各位仔細想一想,如果不認真修道,不如不出家。在家可以吃喝玩樂,隨隨便便,無拘無束,無掛無礙。既然出了家,再不修行,那麼出家一場,究竟做些什麼?豈不是愚癡到極點?實在太可憐!出家就要特別修行,才算沒有白出家,沒有浪費時間,沒有辜負當初出家的願心。
要了解出家的目的,是為開悟,為成佛。若半途而廢,生退轉心,則上對不起諸佛、父母、師長的期望;下對不起眾生之寄托。他們都在等待我們去度,出離苦海,這樣一來,就令他們大失所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