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也談談放生的幾個注意事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近幾年,參加了若干次放生活動,在放生中有一些感悟,寫出來,共同修們參考,權作引玉之磚。

一、放生種類的選擇

    什麼是放生?放生就是救護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眾生的命,將被捕獲的魚、鳥等生類放之於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稱之為“放生”。

    放生主要體現在對生命尊嚴的維護,體現了廣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換言之,“放”的主要目的在於“生”或者更好的“生”,那些本就不是被擒、被抓、將被宰殺的物命,就不要“放”!比如,觀賞魚類,這些魚類很多是在人工干預的前提下形成的物種,毫無野外生存能力,比如金魚,完全是人工干預鲫魚產生的只適合魚缸生存的物命,放生就是殺生!前不久,我看到一位同修,欲放生鹦鹉,被我勸止。我市經常放生的還有巴西龜,紅耳巴西龜(雙耳附近是紅色)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國也已將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難以估量。"巴西龜"整體繁殖力高,存活率高,覓食、搶奪食物能力強於任何中國本土龜種.嚴重威脅本土野生龜與類似物種的生存。所以巴西龜只能善心家庭收養,不可放入江河湖泊,以免為害江湖。

師兄們想一想,有人吃過觀賞魚類嗎?有人吃過鹦鹉嗎?有人吃過巴西龜嗎?對他們來說室內就是他們的生活的天堂,野外就是他們的地獄,既然他們沒有也不會被人宰割、烹食,那麼就讓安然生活在魚缸裡、鳥籠裡、龜池裡吧,給他們做了皈依就很好了。大熊貓、老虎野外放歸都要做個野外生存評估,我們為什麼這麼盲目呢?

    不加選擇的放生動物,不適宜的放生環境,可能造成非常危險的生態災難。特別是外來物種對本地環境的入侵,其可能造成的生態後果難以預料。國家曾在全國范圍內封殺食人鲳,以防止其逃逸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

    所謂“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能感情用事。

二、放生季節的選擇

    放生的最終目的是拯救即將被殺的動物使它們重獲自由快樂生存。因此,放生要選擇適當的季節,切忌反季節放生。如果不清楚動物的生活習性,應及時查閱有關資料或向有關動物專家求助,在專家的指導下選擇適合某些動物放生的季節。

    請看一篇新聞:煙台市萊山區望海賓館旁的一個水庫內漂浮著大量的死甲魚,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鱉。甲魚大小差不多,不像是野生的,也沒聽說這一帶有誰在這個水庫裡養殖甲魚。雖然也有人認為是水庫被污染了,不然不會突然出現大面積死亡的現象,但一位知情的市民透露,“甲魚實際是凍死的,如果是野生甲魚就不容易被凍死,這些甲魚是被人放生到水庫內的。這些養殖的鱉都是溫水的,二十來度以上才能長,而水庫的水太涼了,一進去就完了。”再就是鱉它需要喘氣,原來水庫上都結凍了,它根本喘不過氣來。如果是野生的它有窩,專門有喘氣的窩。

    這些飄浮在水面上的甲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死甲魚都已經沉到水底了,由於這些死甲魚會影響水庫水質,水庫旁邊的單位打算近期把死甲魚清理出去。

    近年來,市場出售的甲魚大都是南方養殖的,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中國北方,不可能野外生存,特別是甲魚有曬背的習性,甲魚需要在無人時爬到岸邊或石頭上曬背,防止身生霉菌,如果在冰封的水域放生,嚴寒和窒息兩大殺手,加劇了甲魚的死亡。如此放生,只是把甲魚從狼穴送到虎口,你說甲魚是感恩您呢還是嗔恨您?建議師兄們,最好能在4-10月份放生甲魚,放生水域須有攀緣地,不可放生四周有陡坡或陡岸的深水域。

三、放生日期的選擇

    隨心、隨力、隨緣放生最好,盡量不要讓魚販子摸到放生規律,不論什麼日子放生同樣功德無量。“某某日,放生功德幾萬倍”等話語盡量不提,容易使放生沾上“功利性”。

四、簡化放生相關儀軌

    如法念誦放生儀軌極其重要,可讓自他一切眾生真正得到利益。一定要授三皈依和念佛名號(為它們種下佛法種子),盡可能灑甘露水。為了放生的動物能夠提高成活率,提倡盡量簡化儀軌,必要時先放生再做儀軌。

    智慧放生、如法放生,功德無量。

 

上一篇:素食健康的秘密
下一篇:大安法師:絕對讓現生折福折壽的做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