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真學佛,有困難決定有感應,不定遇到什麼人,那個人可能都是佛菩薩的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287集 2013年5月5日講於香港
世間人為什麼有福沒有德?無論在修福、在享受福報的時候,他“我”沒有忘記。提起這個大家就明白了,他還有“我”。“我”,是六道輪回的根本。有福德的人他不執著“我”,身體要不要?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很自在。如果為了教化眾生,這個身體有用,派得上用場;不是教化眾生,這個身沒用處。雖有這個身,他心地清淨,沒有絲毫執著,這就對了。
……
佛性是什麼?佛性沒有相,你見不到;不但見不到,你也想不到。但是它能現相,遇到緣就現相,現什麼相?現智慧福、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福德相。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現的相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大福德相,圓滿的福德相。釋迦在這個地方所現的叫劣應身,小福德相。為什麼?現大福德相會把眾生嚇跑,他不敢接受。這樣的三十二相他可以接受,要是現極樂世界那個身相,這個世間人不敢接受,那就不能度化眾生。
現相就是智慧跟福德起用。怎麼起的?眾生有“感”,自性有“應”,“感應道交”變現出來的。《楞嚴經》上說得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的心有“感”,佛與法身菩薩有“應”。“感”的人有念頭,有起心動念,有希求;“應”沒有,“應”是自然的。好比我們敲鼓,我們拿著鼓錘去敲鼓,我們是有意,我們要敲它。鼓應的聲音,我們敲得重聲音就大,敲得輕聲音就小,它有沒有去起心動念?它沒有。它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所以我們一定要理解,諸佛菩薩應身在世間,為一切眾生說法做出種種的示現,統統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要知道;如果他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是凡夫,跟我們一樣。所以他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這四個字有四個說法。“不變”,是佛與法身菩薩明心見性了,確實他們住在自性本定,如如不動,他們能隨緣,不變隨緣。“隨緣”就是妙用,雖然隨緣,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佛,已經成就的。他起的用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遍法界虛空界,哪個地方有感,哪裡就有應。因為自性的體是無窮大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是自己的本能,是萬物的本性。他什麼相都沒有,能現一切相,這叫妙覺如來。妙覺如來沒有相,等覺菩薩有相,到妙覺沒有相,或者勉強說一個相,常寂光。他的相是一片光明,普照法界虛空界,沒有照不到的地方。他的光沒有障礙,無障礙光,清淨光明。所以感應就是在現前,《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感應在哪裡?就是當下所現的。
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在路上生病了。在最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四周圍沒有村莊,在曠野,怎麼辦?這個時候忽然來了一個乞丐,要飯的乞丐。乞丐看到老和尚生病,就來問老和尚有沒有需要幫助的。老和尚說是需要,很長時間沒吃東西了,肚子餓。乞丐到外面去討飯,討回來喂他。病,這個乞丐不錯,懂得一點草藥,到山上給他找草藥,來幫助他治病。跟他在一起十幾天把他病治好了,他就上路去了。也許老和尚非常感激,朝山心切,其實並沒有完全好,可以走路,可以拜佛了;一個月之後,他又生病了。這第二次生病,又遇到這個乞丐,這個乞丐也給他調理了十幾天。這一次狀況比上一次好多了,好了之後,他去朝山。乞丐去討他的飯去,就不見了,再也找不到了。問過他,向他請教,那是救命恩人,問他尊姓大名。他姓“文”,名字叫“吉”,吉祥的“吉”,文章的“文”,文吉。問他家住在哪裡?他說我家就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我。老和尚拜到五台山,打聽文吉這個乞丐,沒有人知道。到寺廟裡頭去拜文殊菩薩還了願,問大眾,大眾說那就是文殊菩薩化身,他才恍然大悟。文殊菩薩從哪裡來?當處出生;事情辦完之後,隨處滅盡,你找不到了。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虛雲老和尚年譜》很清楚的記載著。
學佛的同學,要把這樁事情好好的記住。為什麼?佛菩薩真靈,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真來幫助你,不定用什麼身。你看,在曠野裡面遇到一個乞丐,一點都不稀奇。乞丐到處跑的,居無定所,所以虛雲老和尚根本就沒有想起來這是感應。到達五台山這真恍然大悟,這才感謝文殊菩薩。真學佛,有困難決定有感應,不定遇到什麼人,那個人可能都是佛菩薩的化身,我們不知道!困難化解之後,這人就不見了。
……
我們看賢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一篇論文,總分三大段,第一大段是說宇宙的源起,宇宙從哪裡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這是第一大段。第一大段三個小段,第一個小段是講“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宇宙從哪裡來?“從一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第二段,“起二用”。“二用”裡頭第一個,宇宙出現了,萬物出現了,生命出現了,“我”出現了。“我”跟宇宙可以說同時出現,什麼時候出現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意思很深,只有大乘經上講得清楚。出生之後,自自然然的,那就叫性德。
性德顯示出三種周遍,第一個是“周遍法界”,起心動念遍法界虛空界全知道,你念頭才動,遍法界虛空界統統都收到了。中國古人有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人不可以有不善的念頭,鬼神都知道。舉頭還三尺,這個不要,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諸佛如來、所有的法身菩薩,他們都有這個能力,無論什麼地方,念頭才動都知道。起心動念他知道,我們身體狀況他知道,為什麼?身體狀況,身體是細胞組成的,這個細胞也是生滅法,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動。物質現象也在波動,這個波動的狀況,遍法界虛空界他們也收到了。所以我們的念頭、我們的身體這個頻率統統曉得,沒有一樣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在當下,這很不可思議。
第二個大段是告訴我們修行必須具備的德行。這是修行人的根本,沒有這個條件不能修,四德。我們今天修行沒有很明顯的效果,用這四德去對照一下就明白了。為什麼不成功?第一個,隨緣妙用,我們是隨緣,沒有妙用。什麼叫妙用?隨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妙用。我們隨緣,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不妙了,這就是凡夫。隨眾生的緣,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是六道。起心動念,沒有執著,就是四聖法界,這就不妙了。怎麼不妙?墮落在十法界裡頭出不來。我們今天墮落在六道,希望這一生從六道裡超越,不再搞六道了。這是遇到淨土法門的人都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不只是千載難逢。開經偈說“百千萬劫難遭遇”,不是千載,彭際清居士說得好,“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這一天我們碰到了,稀有難逢,你遇到淨宗、你遇到阿彌陀佛、你遇到《無量壽經》,這還得了!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我們居然遇到了。
遇到,最重要的你要認識它,你要不認識它,遇到了等於沒遇到,空過了。要認識它,怎麼認識它?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詳細的介紹,這個介紹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本子,最完善、最圓滿、最究竟。千經萬論都可以放下,一心一意專修這個法門,一部經,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真正有淨宗的大德出現。什麼是淨宗大德?給大家做榜樣,專修淨宗,其他的放下了。專修淨宗的人,《無量壽經》會集本要念一千遍。專修的人一天可以念十遍,十天就一百遍,百天就一千遍,一千天就一萬遍。你念一千天,一千天三年,一天十遍,這一萬遍念下來,心定了。黃念祖老居士的《注解》,從頭到尾細細去看,看一百遍,我相信你會開悟。每天讀經十遍,三年你得念佛三昧,定得到了。教你這些方法,這就是戒律,必須嚴格遵守,一天不能缺課,每天的功課就是十遍經文。《注解》非常豐富,每天看幾頁,一天看個十頁,慢慢看,不要著急。一部看完從頭再來,看十年,每天看十頁。剩下來時間專念阿彌陀佛佛號。這就是淨宗的傳人、淨宗的大德,老實、聽話、真干。
如果你開悟了,你跟這個世間有緣,就全心全力弘法利生,為大家講解這部經,領導大家一起念佛。沒有這個緣,你能夠傳一、二個學生,三、四個學生,當然愈多愈好,像你一樣。再十年之後,就又出來幾個傳人,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到第六代開花結果了。我們淨宗像這樣傳下去,我相信有個五、六代,淨宗大興,全世界人都念佛了。這個可以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可以做到。十年的時間能成功,六十歲都不遲。六十歲發心,七十歲成功了。那個時候,出家是老法師,不出家是老居士、老菩薩,講經說法如同釋迦。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切經都通了,還專講這一部經,為什麼?這是末法時期,只有這一法能度眾生,了生死出三界,圓成佛道。其他法門雖然多,統統要斷煩惱,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這個法門不需要斷煩惱,這個法門主張帶業往生,我們人人都有分。要不帶業,就沒分。
這個時代有這些科學儀器,一定要盡量去用它。沒飯吃沒有關系,沒衣服穿沒有關系,這機器要買,為什麼?利益無量無邊眾生。這上面不能省錢,這該用的。我們錄的質量愈好,大家看了愈歡喜,像清楚、清晰,音聲保持著原音,讓大家生歡喜心。別的地方盡量節省,這個地方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到盡善盡美。
學講經的,我覺得還是老規矩,復小座。希望把復小座保留下去,不要讓它失傳。這是阿難尊者留下來的。最初結集經藏,阿難記憶力最好,由他擔任復講,別人在旁邊筆記記下來,這才成為經典流傳後世。佛門世世代代的法師,講經的法師,無論在家、出家,也都是復小座培養出來的。復小座只有兩個條件,聽經同學當中具足了,鼓勵他。這兩個條件,第一個,記憶力好,第二個,理解力好,他有這兩個條件就能學經教。
……
身是根本,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從這開始,決定不執著身是我。有沒有身?有,身在,身不是不在。知道這個身不是我,知道什麼?我是不生不滅,身是有生有滅,這個要知道。身帶不走,就在這個世間也帶不走。你說我投胎,我再投生到人道、投生到天道,能不能把身體帶去?不能,還是把這個身放棄掉了。那誰投胎?靈魂。所以有許許多多人把靈魂當作“我”,對不對?不對。但是進了一大步,知道身不是、“我”,知道靈魂是“我”,進了一大步。不是真的,為什麼?那個魂不靈。如果它要靈,它就作佛去了,它怎麼還搞六道輪回?所以魂是迷魂,不是靈魂。靈魂是世俗說的,世間人以為它很靈。在佛法裡面,靈魂稱為中陰身。為什麼稱中陰?現在這個身體它放棄了,它離開了,還沒有找到另外一個身體,還沒有去投胎,當中這個時間叫中陰。中陰長短不一定,佛在經上一般講四十九天,中陰。所以這四十九天非常重要,真正誦經念佛給他回向,他得受用。四十九天之後,可能他投胎去了,不知道他又到哪一道去了。但是中陰也有久久不投胎的,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他對身體貪著,他愛他這個身體,不肯離開這身體,就變成一種叫守屍鬼。他葬在哪個地方,他的靈魂不離開,他就住在墳墓裡頭。這個愚癡!佛法裡面稱它作神識,“識”就是阿賴耶識,“神”是它有神通。他要能夠覺悟,就能夠修行,就能夠提升他的境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他都有可能去。如果迷戀在人間,麻煩就大了。
所以一個人一生,乃至於生生世世,全是自己做主,這一點要知道,沒有人干涉你。天地之間確實有這些鬼神管事的,就像社會上有各個階層的官員他們管事,這真有。但是他管事,你不犯法,他不能降罪給你;你不行好事,他也不能賞你。必須是你自己有成績,好的成績他獎勵你,有很多惡事的時候他處分你,他按照法律來辦事,是這麼回事情。天上、人間、鬼道、地獄道都有。明了之後才知道,人在六道輪回,一切因果都要自己負責任,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你自己做主宰,你自作自受。
……
唐太宗也是個虔誠佛教徒,由於殺業太重,沒有人想到他墮地獄了。他告訴我們,他死了以後墮畜生道,畜生道出來之後又到人道,在人道死了以後墮地獄道。墮在地獄時間久了,一直到最近才出來。出來,就是這部《群書治要》。我們也不知道,一向跟他沒有往來過。他來感恩、來道謝,說出來了。我們印這個書印一萬套,這個功德,他離開地獄。也聽人說他現在念佛往生。他知道玄奘大師在極樂世界,這是他的國師。所以惡業不能造,造惡業不免輪回。唐太宗當年在世是佛門的大護法,不但護持佛教,他護持所有宗教。那個時候基督教傳到中國、回教傳到中國,他統統接受,而且是一律平等待遇,是宗教的總護法,應該有好報。
……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不自知,哪有不失敗的道理?自己對自己一定要清楚。我能放下嗎?身外之物我所有的,我所有的能放下嗎?這個是真事情擺在面前,你所有的財能放下嗎?你所有的現在的資生之具,你日常生活上所用的這一切,包括居住的房屋能放下嗎?名聞利養能放下嗎?這都是事實。能夠不與世間人爭名逐利,這就進了一大步,但是你並沒放下。放下怎麼放下?心裡頭真沒有叫放下,不是事,事沒關系。心上真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是真念佛人,這是真正放下萬緣,一向專念。這樁事情我們是可以做到的。做不到,這一部經典入得不夠深。天天讀、天天看,夠深了,自然放下了。夠深之後,真的就更換了,心裡頭拉雜東西沒有了,只有阿彌陀佛,只有極樂世界。到這個境界,你想想,你能不往生嗎?決定往生。
……
過去中國歷史上,國家太平盛世,今天我們不說國家的太平盛世,說地球的太平盛世。喚醒大家,地球上的居民都是我們的同胞,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都在母親懷抱當中,都是一律平等。我們反對一切的戰爭。我們歡迎全世界每一個族群、每一個宗教的傳統文化。傳統東西,古聖先賢他們的教誨都是仁慈的,都是以愛為中心的。我看過一些宗教的經典,幾乎每一個宗教經典裡面都有孝順父母,都有這個句子,尊敬老師。不只是中國有,佛教有,其他宗教都有。基督教《聖經》我找到了,孝順父母找到了,伊斯蘭教的經典、猶太教的經典都有孝順父母,這是文化的根。古聖先賢是愛的教育、愛的文化,可以帶給地球上長治久安,帶給地球上建造盛世。只要起心動念,為整個地球上的居民去著想,不要為自己,心量要拓開,至少要包納全世界,這個地球,更大的要包括整個太空。佛的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大福大。大福不是自己享,讓全世界眾生人人都能享受到,這個有意思、有價值,這歡喜。
……
在唐朝那個時代,印度有些高僧到中國來,看到天台大師講的“三谛三觀”非常佩服。這個說法,他說跟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講的“奢摩他”、“三摩”、“禅那”非常相似。中國人才知道,釋迦牟尼佛講過一部《楞嚴經》。而《楞嚴經》在當時,印度人把它視為國寶,不但不流通,外國人都不能看,他收藏起來,不讓外國人看。所以多少到印度取經的,沒有看到《楞嚴經》,這是他們秘密的。所以印度人吝法,現在法沒有了。難得般剌密帝法師,這個人有智慧,把《楞嚴經》偷渡。幾次偷渡都被抓到,沒有偷渡成功。最後一次他想個方法,把這《楞嚴經》,不知道用什麼東西寫在卷上,把自己的胳膊剖開藏在裡頭,再讓它長好,這經在肉裡頭,這樣偷出來的。《楞嚴經》分量很大,這真不容易!他是航海從海路到廣州。再把手剖開,把經取出來,那不知道用什麼樣化學東西洗洗干淨,讓這個字再能出現。這麼偷出來的。偷出成功之後,經在中國廣東這邊翻譯成中文。剛好武則天的宰相房融,得罪了武則天,被貶到廣州這一帶來做地方官,他遇到了,參加了翻譯。所以《楞嚴經》的文字(經文文字)是佛經裡頭第一流的,最好的,宰相之手。
法師,經傳來之後,平平安安到達,馬上回去,回去怎麼?認罪,我把國家東西偷出去了,現在該判什麼罪我來接受。這是佛教徒,不逃避,真正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模范。中國是大乘根性,應當送到中國來。不惜犧牲生命,做出這麼一樁好事。這經典傳到中國,《楞嚴》是有特別因緣。印度國家是不准許,出家人懂得,這個事情做錯了有大罪過,法不傳就是罪過,所以傳到中國來。
……
這樁事情,交光大師在《正脈》的序文裡頭寫得很清楚;而且還有一段故事。交光大師應該是壽命到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跟阿彌陀佛告假,他說《楞嚴經》古人注的很多注解都不是真正的意思,他要重新給《楞嚴經》寫個注解,告假。阿彌陀佛答應他,他的壽命延長了,作這部注解。有這麼一件事情。我們相信他的序文絕對不會造謠,不是假話。為佛法、為眾生,你願意干,壽命到了,佛會延長,讓你的事情做圓滿、做成功。不是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享福,極樂世界享福,在這受罪,但受罪是為眾生,為利益眾生,這是行菩薩道。所以佛菩薩沒有不幫助,沒有不成就的,這都給我們這一代人增長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