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五、明識陰相
前面的色、受、想、行是一個生滅相,識陰相對於前面,它是一個寂靜相,是前面四陰的一個依止處,我們叫大倉庫。
識陰非真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隨境生滅
【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引喻申明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結示立名
【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第五識陰─指的是第八識─是我們精純明了、湛然不動搖的第八識。
第八識相對前面的色、受、想、行,它是寂靜相。如果我們把這個寂靜相,當作是一種常住不變的真如,那就有問題,它不是真如。為什麼它不是真如呢?佛陀說:它是生滅的、受熏的;因為第八識它表現在我們的身心世界,離不開見聞嗅嘗覺知六根的作用;假設這六根是精純、真實的,它就不應該容納虛妄的習氣才對,真不能容妄;事實上,六根的作用是生滅的─有增有減。怎麼說呢?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假設第八識是不生滅的,那麼它表現在六根,為什麼我們過去,曾經在某一年,看到一個很奇怪、很特殊的東西,經過幾年以後,我們忘了一干二淨,連那個忘記的念頭也沒有了,可以說忘得徹徹底底、干干淨淨。但是後來,覆睹前物,又再一次看到這奇特的物品,心中的記憶又再一次的現前,一點都不忘失。可見這個精了湛然不動的第八識,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確是有增、有減,有時候記憶力增加,有時候記憶力衰退,它所產生的這種熏習種子的功能,可以說無量無邊,又如何來計算?
所以第八識─你說它是生滅也不對,說它是不生滅也不對,它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它的體是真如,但是它所表現的作用卻是受熏的,受熏就是變化的。
佛陀結勸說:阿難當知,此湛非真─第八識這個湛然的相狀,它的作用不是真實的,就好像一個急速的水流,你遠遠望去好像是寂靜,它只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細…我們看不到而已,並不是說沒有流動。所以假設它不是一個妄想的根源,它又怎麼能夠受熏呢?除非你能達到六根互用,這時候你的妄想才能夠消滅,否則第八識的生滅相都是存在的。
則汝現前這六根的作用─中串習幾。中串習幾什麼意思呢?第八識的作用,就是把過去的習氣跟現在的習氣,把它互相的貫穿─過去貫穿到現在,現在也會影響到過去。
這個湛然明了的熏習,它是罔象虛無的假象,它是什麼假象?是一種顛倒的、我法二執相應的、微細不可了知的一種精純之想,所以第八識也是妄想。
第八識的主要功能有兩個:
一、它在因地上叫持種─它可以把你過去所打的妄想、所造的業力,全部保留下來,叫持種。
二、它在果報上異熟─它把你最強的業力變現成果報,它是執持種子、變現果報。
我們現在受菩薩戒,有些人他緣境發心——緣十法界發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增上心。有些人一發心,就發起來了,有些人很困難,你要讓他發菩提心很困難,就是他過去生沒有這種栽培;就像聽經,有些人一聽就懂,有些人聽了以後,好像似懂非懂,栽培不夠。
要知道:現在的我是由過去影響的;所以我們看一個學佛的人,他有一個特點─他經常很矛盾;現在的我要這樣做,過去習氣的我不同意,經常會發生這樣;我想要這樣做,另外又有一個聲音出來反對,這是真妄交攻!
你沒有學佛,當然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是統一的,那你就沒辦法改變!一旦是修行人,他現在的我跟過去的我肯定會互相沖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