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富樓那言:聽釋迦牟尼佛說完了這三種顛倒相續的因緣,富樓那又說話了,若此妙覺,本妙覺明:假設這個本來就是妙的一個覺,這根本就是妙而覺明的。與如來心,不增不減:這個就是如來藏的心;“如來心”,也就是如來藏,這個如來藏性,在佛的份上也不增,在眾生的份上也不減。眾生具足這個本妙的覺明,在佛的份上也是具足這個本妙覺明;在佛也不多了一點點,在眾生也不少了一點點。無狀忽生:“無狀”,就是無緣無故。既然如來藏是這樣子,為什麼就無緣無故“忽生”,就是忽然間,以前不是這樣子,它忽然間就生出來了。生出什麼呢?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您說山河大地都是從如來藏性裡頭生出來的,那為什麼無緣無故,它就生出山河大地這一切的有為法呢?
這一段文就是這個富樓那又生出一種懷疑來。他生出什麼懷疑啊?他懷疑,眾生這個因性有始,就是這個佛性有一個開始。又懷疑佛的果德有終,就是佛成佛了,這種的果位還有終了的時候。也就是在這個眾生,有開始的時候做眾生;那麼成佛了,又有終了的時候。就是佛將來也有一個時候會不做佛,再做眾生的。他生出這麼一種懷疑,所以就有上面這一段的問題。
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妙空”,就是微妙而真空的本體。他說佛現在您得到“妙空明覺”,得到這個微妙而真空的本體這種明覺。那麼如來得到這種妙空明覺了,山河大地有為習漏:這山河大地有為的習漏,這諸有為法,這有為的習氣。“習漏”,就是習氣。前幾天我不講過畢陵伽婆蹉叫小婢住流?那就是余習,就是這種習漏。那麼您有為的習漏都沒有了,何當復生:將來又會生出這個有為的習漏嗎?就是在佛,您已經成佛了,還會不會生無明?眾生是由無明生出來的,那麼您現在成佛了,還會不會有無明生呢?
成佛了之後,就沒有無明了!在等覺菩薩,還有無明,不過他少。這若比較起來,很難有一個方法來把它形容盡了。在眾生份上,有八萬四千煩惱。這些個煩惱,都是從無明這兒生出來的。在等覺菩薩的境界上;什麼叫“等覺菩薩”呢?就是等於佛的覺悟,而還沒有正式成佛,沒有證到佛的果位,不過等於佛而已。佛的果位叫“妙覺”,那麼“等覺”,這還是菩薩。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這一分,就像前幾天講的那個鄰虛塵,在微塵裡邊最小,就那麼微細!
L2佛分真妄喻釋(分二)
M1喻妄不復生 M2喻真不復變 M1分二
N1無明本空 N2萬法現無
今N1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雲何因迷?悟非生迷,雲何因悟?
佛告富樓那:佛聽見富樓那問佛什麼時候再有無明生起來,就是這個山河大地都是因為無明生出來的。以前在沒有生出山河大地的時候,都是依照這個“本覺”,就那個“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依照這個“真覺”而生出的無明,就有了山河大地;現在佛成佛了,佛什麼時候再生出這個“無明”呢?“何當復生”,佛的習漏已經盡了,那麼將來還會生這種無明嗎?
佛聽見富樓那這樣問,就告訴富樓那,譬如迷人:我現在給你舉出一個比方來。譬如有這麼一個迷人。他怎麼迷的呢?迷的什麼呢?他是這樣情形,於一聚落,惑南為北:“聚落”,就是大家聚會到一起,有很多人在這個地方住。這個迷人,他以為南方就是北方,轉向了。轉了向,就是迷失方向了。那麼他惑南為北,是不是把北方丟了?或者把南方丟失了呢?不是的。南方根本還是南方,北方還北方,南北這個方向並沒有失去。不過這個人,在他本人迷失方向的時候,由無明就惑南為北,生出一種迷了。這個本覺,就比方這聚落。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所出:這個“迷”,是因為“迷”而有的呢?還是因為“悟”,這個“明白”,而生出的呢?
什麼叫“聚落”?聚落本來是人住的地方,這個聚落就比喻“如來藏性”。“迷人”,就是眾生生出一種錯覺妄想。南方和北方這兩方,這表示真和妄,就一個“覺”,一個“迷”。這個迷人,他把覺當了迷,迷當了覺,所以方向就失去了。
富樓那言:富樓那聽見佛問這個迷,是因為本來就有個迷,又生出來個迷呢?還是因為悟,而出現這個迷呢?富樓那就說了,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這個迷人,也不是因為迷,生出來的迷;也不是因為悟,生出來的迷。何以故:為什麼?迷本無根:這個迷,根本就沒有的。那麼根本沒有,怎麼會再生出個迷來呢?怎麼會在迷中生迷呢?這是沒有的。這本來就沒有迷,所以這個迷,不是因為迷生出來的。就是我們這個人本來沒有無明,這個無明不是因為無明生出來的。
這個“無明”就像什麼?就像一個影子。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光明方面就等於智慧;黑暗方面,就等於愚癡。我們人因為背覺合塵了,所以就有了無明;你若是背塵合覺,無明就沒有了。無明也就好像鏡子裡現的影像,鏡子裡頭本來沒有影像;有影像現出來,也並不是鏡子裡頭有的影像,是由你的外像而顯露出來。所以無明並不是在真覺上生出來的,它是“依真起妄”,依照這個“真”,生出個“妄”來。就好像我們的身影,並不是我們的身體,但是因為身體,才有這個影子。
迷本無根,雲何因迷,這個“迷”,它自己沒有個根,怎麼能再生出個迷呢?譬如一切草,怎麼生出草呢?要有個種子在那兒生出來。迷,根本沒有種子,沒有根的,本來就沒有個“迷”,怎麼會生出個“迷”來?所以這個迷,不是因迷而生出來的,也不是因悟而生出來的。
悟非生迷,雲何因悟:他既然覺悟了,怎麼會又生出來迷呢?“悟”,就是明白、覺悟。既然覺悟就是對著迷而言覺;這“迷”和“覺悟”是相對的,所以你若說“迷”是因為“悟”生出來的,也是沒有這個道理的,這也不可以這樣講的。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雲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現在佛告訴富樓那說是:那個迷人,正在這個也不知道南和北的時候,以為南就是北了;這是比方以為迷就是覺了。本來我們人有一個真正的覺悟,而他以為這個“迷”就是“覺”了!他自己不知道他是迷,惑南為北,認為這是真了,也就是他認為這個“迷”也就是“覺”了。好像我們人任性,有什麼事情就任性去做,認為我這樣做就對了。見著人,我認為這個人和我不好,就發他一頓脾氣;我認為那一個人對我好,就歡迎他,這就是對了。其實這都是顛倒!但是他不知道是顛倒,不知道這是“惑南為北”。
那麼他正在迷的時候,倏有悟人,指示令悟:“悟人”,就是佛,就是個善知識。在這時候,佛就指示他說:“你現在是迷失方向了,你應該反迷歸覺。”說:“這個才是南方,你現在認為這是北方,這是錯了!”就指明了他這個迷和覺。
富樓那!於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裡怎麼樣啊?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這個人縱然就是不知道這南北的方向,在這個聚落裡頭,有人告訴他方向了,那麼他還會不會再生多一點迷呢?不也!世尊:富樓那就說了:“不會的,已經有人指明了,他就不會再迷了!世尊!”
我們在迷昧的時候,就是在做夢呢!可是我們在這兒做夢,自己不承認是做夢。我告訴你,說你現在做夢,你也不承認的。你想:“啊,我現在沒有做夢,也沒有睡覺。你怎麼說我做夢呢?”這就好像什麼呢?人在做夢的時候,夢見自己做皇帝或者做總統了;或者發財了,有洛克菲勒那麼有錢,或者有甘迺迪那麼有錢。在做夢,自己富貴榮華集一身,兼而有之,又有錢,又做大官,親戚也都不是博士就是教授,再不就盡是有地位的人。這在做夢,遇著這麼一個環境,好像呂洞賓做夢似的。
那麼他正在做夢的時候,有人就說明白了:“你現在是做夢哪,不是真的!”你說這個人會不會相信:“喔,我現在是做夢呢!”“我現在,你看,這富貴功名什麼都有!”他不相信的。等他夢醒了,這時候才知道:“喔,我做這麼一個好夢,這個夢這麼樣好,我怎麼這麼快就醒了呢?”自己還認為醒得太快了!對這個夢境回憶,還非常留戀。
這就好像我們現在在這世界上,忙忙碌碌,今天跑到這兒去,明天那兒去,跑來跑去的,就想:我將來做什麼?怎麼樣子?“未得之,患得之”,沒有得到的就想要得著它。“已得之,患失之”,已經得著的,或者財產,或者什麼東西,得著又怕丟了。生了種種的執著,種種的纏縛。等到開悟了,那時候:“喔,我以前做那個事情,怎麼那麼顛倒呢?”可是開悟的人,不會再留戀沒開悟以前那個境界,不會留戀的!不像那個做好夢的人,醒了,還怨:“為什麼我要醒得這麼快呢?”不會有這個情形!這是所不同的地方。
佛說了一個比喻,說:“這個惑南為北的迷人,如果有一個悟的人,給他指示出來南北的方向,確定是南北的方向了。他在這個聚落裡邊,還會不會再迷呢?”富樓那說:“不會再迷的了。”所以佛說,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十方的佛,也就像這樣似的。就像那個迷人,有人指示令他不迷了,他不會再迷了。
此迷無本,性畢竟空:為什麼不會再迷了呢?因為這個迷沒有根本,它再生不出一個迷來。它沒有根本,這個“迷”的“性”是空的。因為根本就沒有迷,所以它也沒有個“性”;沒有個“性”,所以是畢竟空,沒有的。昔本無迷,似有迷覺:在以前根本就沒有一個“迷”,沒有一個不明白,只是好像有這麼個迷的一種感覺。“似有”,它根本就沒有,不過相似有而已。相似有,就是好像有似的;好像有,並不是真有,這是個虛妄的。就好像迷了方向的那個人,方向並沒有失掉,不過他不認識方向而已,所以這叫“似有迷覺”。
覺迷迷滅:雖然有這麼一種感覺,但是你若是明白這個“迷”,覺悟這個“迷”了,這個“迷”就滅了。
我常對你們講,“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不怕你妄念生出來,人誰都有妄念的,都有這種妄想。妄想紛飛,這個沒有了,那個又來了,妄想很多的。可是你不要怕妄想起來,就怕你覺悟得遲!你覺悟得要快,你不要覺悟得慢。覺悟快怎麼樣呢?你生出一個妄想,你要溯本窮源,問這個妄想的母親是誰?找它那個母親去!從什麼地方生出這種妄想?你如果找著那個妄想的母親,就叫她管一管她這個孩子。可是這個妄想並沒有母親,所以這孩子也就沒有人管了。雖然沒有人管,可是你一找它的媽媽,這個小孩子也就老實了,也就不會再頑皮了,它也就沒有了;因為它沒有母親。
所以你“覺迷迷滅”,你能覺悟這是個“迷”,這個“迷”就沒有了。覺不生迷:你覺悟之後,就不會再生出這種迷來了,就不會再不明白了。為什麼?因為你已經覺悟了,迷就滅了,就不會再生出迷來。所以佛已經成佛了,無明斷了,就不會再生無明了。因為無明也是沒有根本的;沒有根本,所以它也就沒法子再生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