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淺釋》專輯(七)
宣化上人講述
1.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2. 佛告阿難,你現在所說:“見性是在你的前面”,這個義理是錯誤的。
阿難認為見性與身心是異體,故有見性在前之疑惑。佛不直答,而只以萬物是一體以破之。
3.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4. 假若見精,是在你前面,你實實在在可以看見,那麼這個見精,一定有個形狀,自然亦可以指得出來是在什麼地方了。
5. 且今與汝坐祗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
6. 就是現在我和你,坐在只陀林中,周遍來觀察。近的地方好像園林、河渠,和大殿廳堂。高的地方,直達到日宮月宮,遠的地方對著恆河。你現今在我的師子座前,凡是屬眼可以看見的,都可以用手指指陳出來。這種種相狀,是分明清楚的,好像陰暗的地方是樹林,光明的地方是太陽,阻礙的是牆壁,通達的是虛空,甚至一草一木,纖塵毫毛,大小雖不同,但都有他們自己的形相,都可以指示所在的地方。
7. 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8. 假若你仍認為見性現在是擺在你面前,那麼你應該確確實實地用手指出,什麼東西、什麼形狀是你面前之見性。
見性是不生不滅,無去無來,怎可指陳?
9. 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10. 阿難,你應當知道,如果虛空是見,既然已成見,就不應該有虛空的名字,那麼虛空在哪裡啊!如果物象是見,既然已是見,那麼什麼是物象呢?
11. 這裡譬喻萬物一體之義,即是說如果空是見,物是見,那便無空無物,遂成一體。既然成為一體,就不能再執著是見了。
12. 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13. 你可再用心,仔細推想,剖開萬象,研究清楚,分析出這個最精明、最淨妙的見元即見性,和其他各種物象,歷歷分明,沒有疑惑地指陳出來,給我看看。
14.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15. 阿難至此已明白,便說:“我現在這重閣講堂裡,遠望直到恆河,上觀直到日月宮,凡我舉手所能指得到,和縱目所能看得見的,都是物象,卻沒有能見的自性存在。”
16. 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17. 世尊,如佛剛才所說:“要我仔細在萬象中,剖明指出能見的自性,但我只是有漏,證初果的聲聞,怎能指出?即使有智慧如菩薩,亦不能在萬象當前,剖析出這個妙精靈見離開一切物象,別有能見的自性存在啊!”
18. 佛言。如是如是。
19. 佛即印可阿難說:“是的,你說得對。在萬象中,不可以指出能見的自性,就是離開一切物象,亦沒有能見的自性可以指出。”
20.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21. 我再告訴你阿難,就如你所說:沒有見精,離開一切物象,另外有一個能見的自性存在。亦像你所指出,在萬物之中,亦是沒有一個能見的自性存在。
22.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祗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23. “現在再告訴你,你和如來,同坐在只陀林裡,觀看園林花苑,乃至日月宮,種種物象的差殊,一定沒有能見的靈性,可以被你所指出來的。你再向一切物象當中,作深一層的研究,那個物不是見呢?”
上文說物不是見,現在又說那個物不是見。楞嚴經就是這樣,反復質問,所以要細心研究,才能明白,否則便會迷亂不清。
24. 阿難言。我實遍見此祗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
25. 阿難被佛一問,又糊塗起來了。前文本來已經明白,物不是見,現在又不知佛的意思,因此就說:“我現在實在是到處都看見,所有這只陀園林中的一切物象。但只不知,物象之中,什麼才不是我的見性?”
只一個見字,便來回審問,反復追究,無非要顯見性的道理。現在有點迷惑,摸不著頭緒,但下面便會解釋清楚。
26. 何以故。若樹非見。雲何見樹。若樹即見。復雲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雲何見空。若空即見。復雲何空。
27. 阿難要證明什麼不是見,因此又說:“什麼緣故呢?因為假若樹不是見,怎麼能夠看見樹?如果樹就是能見的自性,那又何以叫作樹?由此類推,假若虛空不是見,怎麼能夠看見虛空?如果虛空就是能見的自性,那又何以叫做虛空?”
28. 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29. 阿難已至辭竭意盡,有口難言,有舌難說,故又搬出第六意識,妄想心,來詳細思維,答復佛的審問:“我再三思維,在這些萬有現象當中,仔細研究,明白發揮,認為無一不是能見的自性所顯現的。”
30. 佛言。如是如是。
31. 佛又印證說:“是的,無一物而不是見性所顯現,這話是對的。”
32.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33. 於是在會,未證無學果位的大眾們,聽佛所說,是物又不是物,是見又不是見,即無是見和無非見的兩種道理。大家聽後都茫然,不知這義理要點,究竟在哪裡。因此都驚惶悚懼,把以前的寶見意見都失去,現在全不知道什麼才對,什麼才不對。
無學是菩薩果位,即已到不必再學的果位。
34. 如來知其魂慮變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谛思惟。無忝哀慕。
35. 如來知阿難和大眾等,神魂驚慌,恐懼而不安定。於是心生憐憫,就安慰阿難和在會大眾說:“諸好孩子,你等不必驚疑和恐怖。我,無上法王所說的話,是真語,是實語,是依照真如道理來說的,一點都無诳妄虛偽,不像外道末伽黎,只用四種不死的不正確理論來迷惑聽眾。你等應該用正思維來詳細谛察研究,不要辜負我哀憐你等之心,和你們仰慕我之意。”
無上法王:佛成無上道,為諸法之王。忝:辜負之意。
末伽黎:梵語譯作不見道,六種外道之一,其母為拘捨黎。
四種不死:亦變亦恆,亦生亦滅,亦垢亦淨,亦增亦減。此道理皆模稜兩可,沒有決定性,和佛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恰恰相反。佛說無是見,無非見,意思即是非雙遣,是非都沒有,但這不同外道之混亂而不正確。故佛所說都是真語,是確實可信,不必驚疑的。
36.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37. 這時候,文殊師利——譯作妙德、妙吉祥、法王子——佛為法王,故菩薩名法王子。此時,文殊師利菩薩,為憐憫在會諸有學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即在大眾中,從座位站起來,向佛頂禮,及用雙手來托佛足,表示最恭敬。在佛之足下來說話,亦叫托足禮。我們拜佛時,雙手反掌,要觀想托佛足,以表示敬意,這亦表示身業清淨。拿掌恭敬,合十指為一,即專一亦即一心恭敬,這是意業清淨。而白佛言——這是口業清淨。我人所造之罪業,多數由口而來,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禍即災禍,不吉祥;惡口、兩舌,說是說非,都會招來災禍。所以要很小心,身、口、意業,都要時時清淨。
38. 文殊菩薩三業既清淨了,便對佛說:“世尊,在大講堂裡的大眾,都不明白如來所說的精見,即見精和色空諸物象,究竟是見還是非見,究竟是無是見還是無非見這兩種義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