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石頭和尚的人生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原文摘自《寒山寺》2010年第4期 作者:安小悅

  石頭和尚系唐代禅宗高僧,俗家名陳希遷。他十二歲時到廣東曹溪參谒六祖惠能大師,後大師圓寂,他又依囑“尋思去”,歸於青原行思門下,得師真傳。天寶元年受請住持湖南衡山南岳寺,寺東有石狀如台,他在石上結庵,並自號“石頭”。廣德二年,應邀往長沙招提寺。四方禅學者齊集門下,影響甚廣。

  石頭和尚是禅宗頓悟法門洞山宗的創始人,主張解除一切清規戒律的束縛。作為曹溪傳人,石頭和尚主張“即心即佛”,強調六祖“明心見性,不假於外”的宗旨,認知真如自性本自具足的理念,即重視心性的覺悟。石頭和尚在對心性的解釋中側重的是心性的空寂無為,而在講如何達到解脫時則引導人們自信,認識自己本來已經解脫,不必再有對外的任何追求。

  而能明顯體現石頭和尚這種禅學思想則是下面這則著名的公案:

  有位僧人向石頭和尚請教:

  僧問:“如何是解脫?”

  石頭答:“誰縛汝?”

  又問:“如何是淨土?

  答:“誰垢汝?”

  問:“如何是涅槃?”

  答:“誰將生死與汝?”(《景德傳燈錄》)

  在石頭和尚的眼中,生命的實質在於自性,自性的實質便是自由。因此,不必去尋求什麼法門求得解脫,亦不必尋求什麼西方求淨土,涅槃之道。一個人,只要他的心中了無纏縛,念念清淨,去除生死的干擾,也就徹見了自己的如來本性,他就是一個如如的天真佛,自然也就把握了禅佛之精髓。

  慧朗初見石頭和尚,問:“如何是佛?”石頭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突然指著他說:“汝無佛性。”對此,慧朗很不理解,反問說:“蠢動含靈又作麼生?”意思是說如果連自己也沒有佛性,那麼一切動物會有佛性嗎?石頭答:“蠢動含靈卻有佛性。”慧朗更感到糊塗,接著問為什麼自己卻沒有呢?石頭回答:“為汝不肯承當。”慧朗聞言立即覺悟。

  石頭和尚的話語有何深意?原來是慧朗的問題觸動了石頭的禅學宗旨,石頭一貫認為佛性本自具足,而慧朗卻緣外求索,不識自心即佛,因此他就此而批評慧朗對於自己本有佛性,定能成佛沒有自信,竟開口問“如何是佛”;言下之意就是讓慧朗認識到:只要認識到本有佛性,佛便當下即是,又何須向別人問什麼是佛、如何成佛呢!

  如果我們把石頭和尚這一禅的精神要義放之於生活,亦可從中得到許多人生禅的教益。

  (一)問:“如何是解脫?”答:“誰縛汝?”

  這一問一答,與當年三祖與四祖之間禅機應對相似——道信還是沙彌時,前往禮谒三祖僧璨大師。道信對僧璨說:“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僧璨反問道:“誰縛汝?”道信道:“無人縛。”僧璨道:“何更求解脫乎?”道信聞言當下大悟。

  是的,既然沒有人捆綁著你,那你還求解脫干什麼呢?不是多此一舉嗎?原來,我們所感到的束縛並不在外面,真正的纏縛在我們的心裡。所謂“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心生。”那些糾纏不休都來自於我們內心的顛倒妄想,也就是分別、計度、執著,很多的境其實都是由心而生的。一旦我們能夠看破這些妄想,知道它們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當體即空,思想就不會再被其所轉,所左右。那麼煩惱和痛苦即刻全消,我們當下就解脫了。要知道一個人的內心如果不能解脫,那麼他無論到哪兒,享受什麼樣的優越條件,他依然不會自在的。因此,解脫在心,不在外。

  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命運、情感交給環境、交給運氣或交給他人。那麼,就是一個失去了心靈自由的人,他就會受到纏縛而不得解脫。

  (二)問:“如何是淨土?答:“誰垢汝?”

  這種以反诘作答的形式告訴給僧人,你本來處身淨土之中,何必再問淨土。這方淨土即是心的淨土,而並非外在的清淨之地。所謂心無雜念、無妄想,任何時候都遠離於“自我”的欲望和見解,就是心的清淨。

  佛法在人間,菩提向心求,所以只要自己能夠證悟本心,認識到清淨、平等、圓融的自性,自然能夠覺悟佛法,成就解脫之道。佛國淨土,遠則在天邊,近則在當下。只要心得清淨,何處不是淨土?

  試想,一個人心中若無淨土,到哪裡又能看得到淨土?

  曾經有個朋友,總是喜歡發牢騷。上大學的時候抱怨學校伙食太差,住宿條件也不好,又說同學之間太冷漠,又說老師太偏心……開始工作了,她抱怨老板太苛刻,同事太計較,工資福利那麼少……談戀愛了,她抱怨男友大手大腳亂花錢,情人節送她的禮物太難看,忙於工作疏忽了她的生日……結婚了,她抱怨房子太小,婆婆太粗心大意,老公總拖不干淨地……她總說:“太壓抑了、太沉悶了、太龌龊了,有一天,我要離開這裡,去一個遙遠的、潔淨的、沒有任何煩惱的地方。”

  但是,就如同我們透過一塊污染了的玻璃去看天空一樣,無論換了什麼樣的角度,看到的天空都不會是干淨的。我這個朋友的心是煩惱的,心是不清淨的,無論到哪裡,眼裡看到的,思想想到的,又如何能夠讓她覺得干干淨淨呢?

  我們的心如同那水一樣,雖然有時會髒,但是水的本質是不會被污染的,只要安靜下來,水總還會澄清,只要我們拿走那些干擾的因素,如妄想、計較、執著、貪心、我慢、嫉妒。淨土,不在某個地方,也並不遙遠。真正的淨土其實就是一顆干干淨淨的心靈,沒有太多的功利,沒有太大的野心,沒有太重的執著,安然、平淡、從容。

  一個人的心靈若是清淨無染的,那麼即使身處因厄的境界,也不會有眾多的憂煩。與之相對則是這個人的心靈若是不安、煩亂,那麼他即使身在寺院、天天誦經念佛,心也猶如在鬧市,不得安寧。

  因此,《維摩诘經》中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三)問:“如何是涅槃?”答:“誰將生死與汝?”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達到已經解脫生死、除盡煩惱的境界。這種境界亦被稱為不生不滅、福慧圓滿。簡單地說就是永遠不會再被煩惱生死困擾,獲得莊嚴解脫。

  石頭和尚之所以又以生死的問題來反問僧人,是要他不要執著在生死這個問題上,要超脫生死,才能坦然面對。也就是說,生不惶然,死亦不畏懼。

  其實我們都應當珍惜現有的生命,當下的歲月。陶淵明詩雲:“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人生只有一回,沒有返程票。每個人從他降生的那一天起,就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走向死亡。因此,我們要珍惜生命的每時每刻,讓生命的每一階段都得到充實,不讓時光在面前悄悄溜走。懂得死才能學會活著,才會深深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有生必有死,生與死是一種自然現象,人的生死和所有的自然現象一樣平常無奇。對於死亡,過度恐懼反而有損身體,明智的態度就是順其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死亡之時亦安之若素。石頭和尚以禅者的態度告訴我們:一個徹悟了生命本質與永恆真理的人對生死是無所畏懼的,他坦然的活著,接受生活賦予的一切喜怒哀樂以及生離死別。他的精神境界是自由自在的,心靈的境界早已超越了生死。

  《涅槃經》雲:“如蠶作繭,自生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業,流轉生死。”《楞伽經》雲:“凡愚妄想,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是的,在佛教看來,一切眾生的壽夭、貧富、愚智以及所處環境的違順、苦樂等,都是唯人自招。眾生如蠶,不斷吐出煩惱絲,使三界六道的繭子越來越厚實,將自己牢牢地束縛,飄墮在深不見底的生死大海,流浪在渺無際涯的曠野,輪回不已,而難以解脫。

  回到文章開始石頭和尚的“誰”字話公案上來。以石頭和尚禅家的態度來看,芸芸眾生逐物迷己、癡迷妄想便是“自縛”。禅宗三祖僧璨亦在《信心銘》中作如是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塵境,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人們完全可以從中得到覺悟。智慧的人不貪戀執著它們;愚癡的人執著於外境,自我纏縛,而不得自由。再看生活之中:醉心於功利,便會被“名缰利鎖”縛住;計較於褒貶毀譽,必會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貪欲無厭、爭權奪利,勾心斗角,哪一個不是伴隨著煩惱焦慮、憂愁驚恐、嫉妒猜疑?黃庭堅在《雜言贈羅茂衡》中說:“去子之取捨與愛憎,唯人自縛非天黥。”可見,並不是上天要懲罰人,而是人自己把自己當作了囚徒。所以,尋求解脫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解脫,而不是求於人解脫。

  佛家又有語謂:“束縛生煩惱,解脫即菩提”,《楞嚴經》亦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縛脫同源於一心,束縛自己的不是外界,不是他人,正是自己。昔日二祖慧可問達摩祖師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師曰:“將心來,與汝定”,慧可半晌雲:“覓心了不可得。”祖師曰:“我與汝安心竟。”慧可聞後大悟。再到四祖道信大師禮三祖僧璨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璨曰:“誰縛汝?”信曰:“無人縛。”璨曰:“既無人縛,何求解脫?”信於言下大悟。

  沒有心靈的寧靜,哪有物我相忘、寵辱不驚;沒有心靈的淨土,又怎有清淨的世界;沒有心靈的解脫,如何讓生命從容不迫……解脫束縛的契機到底是什麼?解鈴還須系鈴人!知道誰縛汝,即可當下解脫。

  這就是石頭和尚的人生禅!

 

 

上一篇:達真堪布:修好加行瓜熟蒂落,水中撈月一無所成
下一篇:石頭和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