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初中階段容易養成的不當學習方法
對於新高一的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至關重要。學生反映老師講的“聽懂了”,自己做題就感覺啥都不會,尤其是在經歷了一次考試之後,學生的這種困惑就更加明顯了。我覺得,產生這種困惑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學習觀念、學習方法的轉變問題。因此,作為高一的老師,要為學生解除這種困惑,首先要對學生在初中階段養成的學習方法有所了解,然後進行有效矯正,才能最終實現初高中平穩過渡。
學生在初中階段養成的不當的學習方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計劃性不強
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初中學生大都在學習上沒有計劃性,習慣於老師的安排,整天忙於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因此,到了高中,沒有老師的安排了,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學了,晚自習的時候做完了作業,就覺得沒事可干了。
2.時間分配不科學
有的初中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也有的初中學生雖然忙忙碌碌,但忙得不得力,不得法,實際效果不佳,因此,到了高中,這部分學生學得很累,晚上還經常挑燈夜讀,但發現學習效率不高,成績總是趕不上去。
3.習慣機械記憶
機械記憶是指不加思考地重復,直到大腦中留下印象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講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機械記憶容易導致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習慣機械記憶的學生,不會主動總結方法與規律,分析問題,這種學習方法不適合高中的學習。
4.沒有知識體系
構建知識體系在學習中極其重要。如果沒有知識體系,知識零散,知識之間的聯系無法建立,最終無法達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有的學生平時考試成績很好,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這部分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學科之間,對各章節之間不及時總結歸納整理,致使知識基本上處於“游離狀態”。這種零散的知識很容易遺忘,也很容易張冠李戴。
希望高一的老師們,能對初中階段學生養成的不當學習方法有所了解,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美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