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師懷瑾的寶貴教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師懷瑾的寶貴教誨

 

南懷瑾大德是當代一位真正的大善知識,,末學學習他老人家的教誨,獲益良多,不敢自私自利,分享供養給諸位同修,願同發菩提心,慈悲喜捨,利益一切眾生!

歡迎廣為轉發,希望對學佛的朋友能有幫助利益,學佛就是在不斷拓展自己的心量。

不要在自己欲望的深淵中。生生世世迷失沉淪。那將是無盡的黑暗。

朋友,請打開自己塵封已久的心門,讓佛法的光明和清涼照進來,你我的生命將會因此而精彩。

妙明恭敬和南。

頂禮南公上人!

 

南師開示一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出家修行,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要去驕慢之心,一定要依師。老師並不一定比學生強,但必須依一位有行持的真師,至誠恭敬。沒有怕的,硬要找一個怕的,心境就嚴謹起來。拜佛禮佛,亦復如是。嚴肅、誠敬、莊嚴、肅靜,保持這個境界,七天一定成佛。肅然起敬,就清淨了,靈明心,無妄想心,全都現前。
    成佛成聖賢,都是由肅然起敬做起。娑婆世界裡的人都是彎曲的,所以高下不平,西方極樂世界裡的人都是直的,所以地是平的。我磕頭禮拜時都極誠敬。誠如孔子所說:“祭神如神在”,故袁老師常罵人為什麼不禮拜,這表示你的誠敬。
    從前歐陽競無居士,無論在家出家的前去參訪,都必須先磕頭,否則他理都不理你,不與你談。但他看到你將拜未拜之時,他早已先你拜下去了。他說:“我並非真要受你這一拜。你肯下拜,表示你的驕慢放下了,肯虛心接受了,所以我禮敬你。禮儀只不過表示你拜你自己的精神,拜你自己的誠敬而已。”
    現在你們這班青年人,做得到啊?
    你不要叫他站三天三夜,只要你不恭維他幾句,他就恨死你了。像我們當年就有這種精神,跟著老師學,老師大便小便的夜壺,都是我洗我倒的。隨時跟著老師,老師坐著,我就站著,不敢隨便坐下來,哪裡像你們那麼輕松啊!但是,我也不是故意的,認為值得恭敬,像我這種個性,肯恭敬誰啊!但是,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求道就是這樣求。這些話是講給你們聽的,可不要對我這樣啊!我是不來這一套的。

年輕的千萬要知道,憑你們這一點學識,不管你是拿到學士、碩士、博士的學位,我吹一只牛給你們聽聽,老實講,替我提鞋子,我都不要。本來就是這樣傲慢。我的學生大學教授年紀大的多的是。有的盡管他年紀那麼大,有的大學教授都飛起來了,到我面前,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實在不對嘛!不但做人做事不對,連寫的文章都不對。

這話就是說,你們以為憑你們那點學識就自以為對了,還差得遠呢!達摩這樣罵神光,要是現在的人啊!不拿一把刀捅死你,那才怪呢!

老子凍得那麼苦,又肚子餓,那麼誠懇,你還罵我,那還得了!沒有刀也打你一棍子。
    不要輕視了自己,也不要輕視了一切眾生,學佛不是為我成佛,為一切眾生而成佛。我今天一點成就如果有功德,我要回向布施給一切眾生;修密宗的人,眾生一切痛苦煩惱、統統歸到我身上來。
    一天,這位道行本高的黃老先生說:「你要學佛,必須找高人。」我說:「誰是高人?」他說:「南懷瑾先生」第二天我便在台北龍泉街找到了一香禅師南懷瑾先生。這時的一香禅師,一家六口,擠在一個小屋內,「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窮,因為他連「四壁」都沒有,然而,和他談話,他滿面春風,不但窮而不愁,撩而不倒,好像這個世界就是他,他就是這個世界,富有極了,這是民國四十九年的事。
末學學習感悟:真正學佛,一定要徹底放下自己的觀念,見解,面子等等.這些全部是障道的因素.只有把自己倒空了,洗干淨了,才能和自性般若相應,自己的真心才會顯現,當你自己覺得自己能不夠的時候,已經和真正的佛法相離十萬八千裡,學佛的秘訣就是尊師重道,依教奉行.

 

南師開示二
    願力要發,一個學佛的人,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捨己為人——我只告訴你這個重點,你怎麼發,慢慢要研究。像你說的何去何從—.始終還是一個私字。充其量不和人往來,自己去專修,專修到動地發光,成一個魔王而已。這非菩薩道。真正菩薩道不一定要發光動地,他可以出來不過是一肉體凡夫。例如像昨天看的電影,耶稣可以說是菩薩道。何以見得呢?他流的是鮮血,不是白漿。如果流的是白獎,他的三脈七輪通了,那個痛苦就輕得很。流鮮血是痛的,沒得話講,我為大家贖罪,絕對可以犧牲我自己,只要你們得好處,一切都行,這就是菩薩心行。譬如像你師父、像我們,不敢說是學菩薩道,至少是面向這一道上。
    像我於到晚忙得不得了,很痛苦----很煩哩!我現在書桌上堆的事情,這幾天累積下來,堆得那樣高,我每天晚上於去,看到就煩,起碼坐下來處理要  一天一夜,動筆的動筆,設法的設法,還有數不完的東西要看。你要講今後何去何從?我也天天要問自己今後何去何從呢。可是,我只能作到隨緣銷舊業,如此而已,隨順世緣無掛礙。我真要為自己想,我恨不得今天就截斷這裡,躲起來,我何嘗不想,難道我不想,我也隨時小乘之心油然而生,為什麽?為這些人?陪你們玩我都劃不來,我自己犧牲呀。這些我給你作參考,不是給你作決定。所以,真正的佛法,大乘菩薩道如何精進,你應該好好看看瑜伽師地論,或查找菩薩十地經。」
 

南師開示三

在南老師一生的著作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本書是: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內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全書的整個內容,可總括為一句話: “永遠沒有自己、生生世世在慈悲喜捨中為眾生服務。”

佛法的重心有兩點: “人無我”和“法無我”。能做到沒有自己,永遠歡天喜地的為眾生,那就是佛與大菩薩了。

這裡要提及阿彌陀佛、南老師和我的因緣。

阿彌陀佛的重要性,不全在其淨土,而在其“四十八大願”。若有氣派、心量與智慧,未必見得要去淨土。大禅師林酒仙就不想去淨土,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酒喝。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就是“捨己為人,永遠為眾生服務”︱這就是願力。所以說:“願力生不可思議境界。”
   佛法的大秘密內容,就在願力上。

“永遠捨己為人”,便是大密宗,也就是佛。究竟說來,常樂我淨,無己為人,實為密中之密。因為四十八大願,就是阿彌陀佛;也就是說,沒有四十八大願,便沒有阿彌陀佛。

學習體會:學佛能不能成就,關鍵在於你學佛的出發點是什麼?是為己還是利他.為自己了生死修行,是強烈的我執,為眾生修行才是真正的為自己.要發上成佛道,下度一切眾生的大菩提心,虛空非大,願力最大!

 

南師佛法開示四

忏悔法

修普賢法門第一要忏悔。每堂一上座,腿子收好,身心稍稍清淨一下,然後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同時遍滿時間空間,傳法師尊亦遍滿十方三世,每一佛菩薩三寶面前都有我在禮拜忏悔。把忏悔的觀念情感統統歸納起來,一字一字自己思維清楚,不是嘴念,而是將生命整個投入心念中:「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不是念了算數,心念隨念隨想,自己有那些習氣雜念?都把它投入一念的誠敬而忏悔透澈,然後觀想也不觀想,只是一念虔誠,一念忏淨,一個法門就到底了。

第二要發願。我為大家作好四句發願文,每一上座都須如此,由忏悔而發願,否則難以相應:「未生善法當令生,未盡惡業今使盡」。內心裡尚未發生的善法善念,一切現在都讓它生起,而無始以來身心的惡業、雜染及煩惱,同時一刀兩斷不復造作。但不可隨便口念,心中應切實伺察,切實做到。

接著要觀想:「十方三世佛加護,迅速發起菩提心」。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師尊三寶等等,遍滿過去現在未來無盡法界,慈悲庇護加持於我,使我能迅速生起無上菩提道心。

南師說:“上座修觀以前,在這一念上先修普賢十大行願,然後萬緣放下,一念清淨,如此沒有不成功的。”這句話太重要了。

我們學佛法為什麼不得成就呢?“由昔業障”。由於被過去生(包括前一天、前一小時、前一秒鐘)所造的業因障礙住了。

那麼怎麼辦呢?“當勤忏悔”。忏悔這兩個字,我們很熟,尤其是我們學佛的人,動不動就忏悔。到佛菩薩面前磕幾個頭,拜一拜,哭一場,唉呀!我在忏悔。事情過掉後,又是我行我素。這不是忏悔,這是作假、自欺。
學習體會:修行不能進步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修的不錯了,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認為自己永遠是正確的,錯的都是別人.當一個人真正從內心深處來反省自己,一切眾生的過錯業障由自己一人來承當的時候,這才是真正覺悟的開始.能忏悔就是在向自己心靈的深處挖掘自己,這是一條通向自己真心的路,不要怕疼,忏悔自己無始劫來的業障,無有疲厭,無有窮盡.

 

南師開示五

這一代有位大師--太虛法師,當年我們認為他不大對的,後來我很佩服他。今天中國佛教,你們這些青年僧眾所改變的,都是從他手裡改變的。原來大家都罵他是政治和尚,現在想起來很了不起。他本來是新聞記者,而且跟隨國父搞革命的。大家都罵他是政治和尚,一天到晚在中央政府來來往往,當年我們也看不起他,討厭!認為他沒有道。但是,他的著作多,一個人一生寫那麼多的書。他有幾句名言: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人做成功了,人格發展到極點,就成佛了。這就是現實,這才是真存在主義的存在。現在西方的存在主義,簡直是不通!這個存在--現實包括了過去,也包括了未來;既無過去,也無未來,無大無小,非大非小,非內非外,即內即外,當下即是。

太虛法師這個偈子好得很,我們後來看了這首偈子,都驚訝了:哎呀!太虛(連法師都懶得叫)這首偈子蠻有道理。後來,我對他很恭敬,原來我都不想看他,我不喜歡找名氣大的法師,認為沒有時間修行。後來我很敬他。太虛法師的皈依弟子那麼多,每個弟子皈依,都要供養,給紅包。他從來沒有看紅包,一塊錢或兩塊錢,他從來不過手,錢堆積如山,看都不看,持戒!手沒有摸過錢,這也是出家人的戒條,他也不管多少,他們怎麼用也不管。一生如此哦!談何容易,他是自然的。

第二點,我曉得他很有定力。他有一次到南京去,中央政府找他有事。他在南京的弟子很多,朋友也很多。他到南京,一般要人、政治上的大官都去迎接他。他下了火車,小便急了,他就拉開褲子,當著大眾就撒尿,他也沒有管前面那麼多人,他也忘記這些都是人,忘了這些境界,他又不是瘋子,就拉開褲子撒尿了。那些迎接他的大人,就扶他,師父啊!到這邊來撒尿。他不管!男男女女一大堆,而且都是要人。我看他戴一副眼鏡,嘿!這個和尚一天到晚都在定中,了不起!怪不得死後,有那麼多的捨利子。後來我跟我那位袁老師講,有時我們也看走了眼哦!袁老師說,對呀!了不起。這幾句話真了不起,“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現實,何處安心?現在就是,不必求安心之處,自然安了。

學習體會:沒有悟道的學佛人,滿腦子都是我執我見,妄想分別執著。如果輕易用自己的好惡觀念去評價一位弘法利生的大德,誤導眾生,其罪過不可思量。每當看到很多佛學網站相互毀謗荷擔如來家業的佛門大德或在家的大善知識。悲哉苦哉!我只有每每望風而逃.

南師何等人物,也有走眼之時,何況我輩!

眾處防口 靜坐防心

善護口業 不可不慎

學道須是鐵漢

一切是非不管

不如歸去老實念佛

功德不可思量

 

南師開示六
    記得懷師平常也給我們說過:“讀書、做事沒有捷徑,必須按步就班,腳踏實地,才容易成功;往往采取最笨拙的步驟,反而是最好的方法,修持當然也不例外。”我屬才智平庸之輩,一向循規蹈矩,做事平實的人,不適合投機取巧走捷徑,躐等而為。這豈不是懷師對我的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嗎?!
    懷師“言教、身教”,“誨不倦、教不厭”的精神,也是不得不提的。他不但教導我們正確的人生觀,而且對我們做人處世的訓誨,也從不放松。他經常諄諄地訓示我們說:“不懂世法,何以修佛法?!”所以他從灑掃應對、待人接物、坐臥行走等生活教育的細微末節處起,大至中國文化和民族自信等聖賢之道止,無不是以身教代替言教。僅以每日上課、上班的芝麻小事來說吧:每次上課只見同學們遲到、早退,從沒見過懷師有此現象;每日到辦公室上班,也總是先我們坐在辦公室位置上。他真是一位言行合一,值得尊敬效法的人師。他教我們處事的態度是:“處事不可不斬截,存心不可不寬恕,持己不可不嚴明,與人不可不和氣。”

學習體會:學佛就是學做人,平常心就是道.老老實實修行念佛最可貴.向外去求?什麼也得不到,因為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回歸當下,就是踏踏實實做人,本本份份做事.孝親尊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現在的人,好高婺遠,做什麼事都要找一個捷徑,秘訣.不肯老實,塌實.與道背道而馳.

如來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南師開示七
    准提菩薩這個咒子感應是非常大的,但是要感應大,千萬注意啊!諸位,我們修佛法的人要有利他的心( 利益他人的心 ),不要專求自利;以利他之心去念,感應就很快。某個人找你,這個人很自私自利,專為自己著想,到你家裡客廳坐一下,微塵還要帶一顆走的人,那你都不歡迎嘛,對不對?所以,利他的人,諸佛菩薩自然會加庇。如果自私自利人,不是不得感應,他得的小。

所以,大家默默念去、默默修行,歷代以來准提咒的感應是非常大、非常多。

沒有壇場怎麼修呢?我平常都教人念准提咒,隨時隨地可以,不規定自己硬性修法也可以,不著形式的修持,只要念咒子也行的。
    【我在未學禅以前先從峨眉山金頂普明大師學准提法,不久就碰到了袁先生。我只求菩提,其它什麼都不求,得了菩提是得本,但得本就是了,其它求他干嘛!

我念“嗡折隸主隸准提梭哈”,望我學咒廣度眾生,如此而已。但我隨時隨地都在念,走在路上,路上行人看我一眼,我也持咒,希望此人消災免難,一切安樂。走到菜場豬肉攤,希望這豬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看到抬棺材的,希望他們超生一切罪業,……隨時隨地要發願,即如《華嚴經淨行品》的願力,我確實在做,無時無刻不在做。看到漂亮的小姐,我希望她嫁個好丈夫,生生富貴平安。遇有討厭的人,希望他來生長得好看、有福報、一切如意;你喜歡的要念,討厭的也要念,是仇人也要念,這是准提法修持的心行,非常重要。

出門遠游時也可以施食,比如坐在車上,你總要吃東西嘛!當你吃東西以前,你想到還有許多苦難的人沒有吃,在那時先拿著東西暗中施食,窗子外面稍稍丟一點也行了,就是同《華嚴經淨行品》一樣,當我要穿好衣服時,想到有許多沒有衣服穿的;看得見的一面還不算數,還有看不見一面的生命,這就要發大悲心;這就是學佛人的精神,也就是推己及人之道,不但推己及人,學佛的人推及於一切眾生,還擴大。 ……】

學習體會:學佛的人,要時時想著利益眾生。慈悲喜捨,心懷天下。

南師開示八

學佛乃大丈夫之事,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無論志學何宗,要當以證悟無上菩提為歸。若欲達此,首當自廓其胸襟,廣其識見,窮理於諸說,行腳遍天下,然後以教乘戒行,滋茂福德,使能自成法器,方有相應之分。唐太宗所謂:“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潤。”有此氣度,方能會萬物於己。若目光如豆,心仄似拳,先入之見塞其胸中,門戶之诤堵其智思,無論習教學禅,若顯若密,皆非所望矣!何則?佛能通一切智,窮萬法源,心等太空,悲無緣起,豈局促一隅者,所可妄冀乎!

每次讀到這段油然而生豪情萬丈之感。今生得遇南師真是太幸運了。

學習體會:痛快!學佛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其胸襟境界快樂,

豈是貪圖安樂窩的小家雀所能知。

你的心能包容整個世界,

整個世界都是你的。

若人識的心,大地無寸土。

 

南師開示九

什麼是“萬行門中,不捨一法”呢?
    “萬行門中,不捨一法”,是一種可貴的修持精神。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從來不會好高骛遠,相反,他們會從一點一滴做起,在過程中逐漸使自己得到完善,最終達成自己的目標。

禅學大師南懷謹先生,曾經講過著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四川萬縣鐘鼓樓,有一位能緣老和尚,是清末到民國以來,禅宗的幾位大老之一,南師去見他的時候,已經年紀很大,退休了,根本外人都不見了。他看到南師這些年輕人來了,非常客氣,說:“坐坐坐。”然後自己就去燒水泡茶。南師說:“太老師啊!您不應該給我們燒茶。”他說:“耶!你們年輕人不懂,我呀!萬行門中,不捨一法。”捨什麼法?不拋棄任何一點善行。每每憶起此事,南師都不由得贊曰: “這真是前輩的風范,就這麼一個動作、一句話,佛法都開示完了。”

 

南師開示十

南師:你有修行的發心,把修行當第一,好!很多人都認為修行是第一,但因為生活沒安排好,把修行擺到第五、第六位了。名望、事業、金錢、利害,乃至家庭、夫妻,這些都排在前面,普通人都如此。
    我當年,年輕正飛黃騰達之時,為修行而擺下一切,這個是很難的。所以,學道如牛毛,但真的走這條路的很少。真走這條路,要調整生活。你到中國這樣跑太辛苦了,我心疼你。這些活動演講雖很重要,但是時間安排得太緊,太疲勞,對身體是有妨礙的。正如古人的話這是細細消磨漸漸衰。

我的一生,從二十幾歲起,在聲望最好時,為修道都放掉了。幾十年來,很多升官發財機會,一概不理。現在為了年輕人的修持,才有這個環境,這裡十五樓如此,在廟港的建設也如此。不然,我個人一概不要這些,這個可作為你調整個人生活的參考。......

:感謝老師。我這輩子錢也夠用了,請問,時間用在何處最好?

南師:修行。......

南師:修行要先修“資糧位”——兩個資本,一個是有福報、福德資糧,另一個是智慧資糧。資就是資本,糧就是糧食。

有福報沒有智慧,有智慧沒有福報,都沒有資格學佛修行。福德、福報的資糧很難得,佛說的“暇滿之身難得”,難得有空閒的時間。譬如說有些朋友,想靜下來修行,卻要天天上班、忙生意。我笑一下:“你沒有福報,沒有清福嘛。”打坐修行鬧個幾天,也是清福啊。

第二個最難的是智慧不夠,有些學了半天修了半天,沒有真的智慧,那白搞了。修行第一位是“資糧位”,這個資本先找好,要多行善事、作好人。在有了資本後,修“加行位”。打坐啊、念佛啊、做瑜珈啦、練身體啦、修戒定慧等,都是“加行位”。什麼是加行?拿句現代話,你本錢夠了,開個加工廠鍛煉鍛煉。加行位,第二位。加行努力以後,修行了,“見道位”,真正見到空性了。空,不是一句話,有它的境界的。見到了空性,見道位。見到以後,第四位,“修道位”。大家注意哦,我們中國禅宗,五祖告訴六祖兩句重要的話:“不識本性,學法無益”啊。你沒有見到空性,你就白修了。不見空性,修法無益,這個也不是密,六祖也不看經教,所以它他是古佛再來,他就告訴你,見道以後是修道位,修菩薩道。最後是“究竟位”,成佛。

問:關於做人、做事、學佛、修行等各種方面,有沒有一個通用的要點?

南師:做人、做事、學佛、修行,有四個方向、四個要點——四無量心。無量無邊沒有范圍,由小擴大的。四無量心是什麼?四個字,“慈悲喜捨”。先學慈悲心,慈悲是很難做的,嘴裡講講的,真做到慈悲心很難。真的慈悲心就是普通我們一句俗話:“作蠟燭”。我常常用這句話比方,要自己變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真是很難做到。

你們都念過李商隱兩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對不對?若是菩薩道的慈悲,還要再改幾個字:“春蠶到死絲‘不’盡,蠟炬成灰淚‘不’干”,那才是菩薩的慈悲!談何容易?學佛先學四無量心,學了慈悲心之後,最重要的是下面兩個字,“喜捨”。你看看這許多學佛的居士啊、出家人,幾乎沒有幾個人做到“喜捨”,沒有幾個人能在臉上帶個喜容。臉上沒有喜容,個個幾乎都是討債的面孔,好像我們我們欠他多還他少。有些學佛的人,只要一學佛,喝!看起來滿臉的“佛相”啊!很莊嚴,一身的“佛氣”,看起來很嚴肅,一點喜容都沒有。所以打坐教人要先把神經拉開,微笑,學菩薩嘛。一笑,腦子都松開了,身體病都沒有了,笑有這樣的作用哦。肌肉一笑,腦神經整個拉開了,眉毛舒展開來,你看菩薩塑的像,也是坐在那兒微笑,慈眉善目,這要學的。
    我也常常告訴人,你們學學唐太宗嘛!唐太宗有次問魏征:“我跟人家講話時,大家看到我開口就都不講了,好象很嚴肅、還發抖,這是什麼道理?”面對著皇帝,別人絕不敢說真話,但魏征就說了:“陛下,你不知道,你的相貌天生就很威嚴,再加上你嚴格地一問‘這個事怎麼辦?’大家當然嚇死了,不敢開口。”聽魏征這麼一說,唐太宗回到宮裡就弄個鏡子,對著鏡子拼命學笑,練習笑著問話:“你好啊!這個事怎麼辦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修菩薩道先修喜相;喜,慈悲喜;捨,一切放下。四無量心是基本要學的。

學習體會:

高高山頂立

深深海底行

在見地心境上要高高山頂立

氣吞萬象 心月孤圓 唯我獨尊

在行持上要在最污濁的環境

慈悲喜捨深深潛行

甘為一切眾生作牛馬

妙明恭敬合十

2009 3

 

上一篇:達真堪布:我們要攝受哪些眾生?
下一篇:達真堪布:請求自性佛不入涅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