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人,皆須愛。”這樣的心就大了,其實聖賢他的存心也就是這種泛愛眾的存心。這種存心他的根在於孝悌,對父母孝順、對兄長敬愛,他就能夠拓展自己的心量,對一切的父母、長輩,都如愛父母一樣的愛他們,對一切的兄弟,都如對自己的兄長那樣敬愛,這就是泛愛眾。所以中國這個愛字它包含了,你看中間是個“心”,放在“受”字當中,這個意思是說愛是什麼?從心、從受,也就是說他要用心去感受。感受什麼?感受對方的需要,對方需要什麼我就盡力的滿足、幫助他,這就是愛心的流露。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那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決定是一種無私的奉獻,假如說我對他好,那是希望將來他對好,或者是我對領導好,希望將來領導提升我,甚至我對女朋友好,希望她將來跟我結婚,這些愛都是有所圖的愛,那種愛不是真愛,因為他有私心在裡面,有私心就小了,就偏了。真正《弟子規》所要我們做的愛,是無私的愛心,完全為人,絕不為自己的這種愛心,它是無條件的。】
正如父母愛我們一樣,父母愛我們,他是無條件的的奉獻,他並不是一定要求我們將來報答,他那是近似一種無私的愛。佛菩薩對我們眾生的愛,就是真正無條件的愛,你看佛教裡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無條件,他就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原因就愛我們,就對我們慈悲,他把我們看成是一體。正如你愛自己的身體一樣,每個人都愛自己的身體,你左手痛了右手去撫摸它,你說還要講什麼條件?右手跟左手講什麼條件?不用!為什麼?一體。真正的賢人君子他能夠存心愛人,他把一切的眾生看成自己的同胞,看成自己的一體,所以他能做到『凡是人,皆須愛』。
當然這個“人”,《弟子規》因為是儒家的基礎教典,它主要是對人而言。實際上我們也要把心量擴開,人是眾生之一種,還有不是人,你要不要愛?不是人,一切眾生皆須愛,乃至你的愛心到花草樹木、一切動物。孟子都說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他由自己對父母親的愛心擴展到仁民,對民眾的仁愛。然後他還要什麼?由對民眾的仁愛,又擴展到對一切物的這種愛心,孟子他都能做到,這是儒家聖賢。佛家講的“一切眾生皆須愛”,這眾生也包括我們看不到的眾生,其他法界裡頭的,那裡的眾生都有。佛家講六道,上自天道、修羅道、人道,還有畜生、餓鬼、地獄,凡夫有六道;還有聖人有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統統我們都得愛。有這樣的一種存心,這就是真正的佛、菩薩。
實際上世間很多的宗教,所有的這種有一定歷史傳統的宗教,像基督教、像伊斯蘭教這些宗教,他們都提倡愛。你看聖經裡就說“神愛世人”,甚至要把他的獨生子都獻給他們。愛世人就是凡是人,皆須愛,他是沒條件的,並不說你是基督徒,神才愛你,你不是基督徒,神就不愛你。那是人可能有這種印象,神他決對沒有。懂得這個,基督徒跟非基督徒也能夠和睦相處,為什麼?因為我們都在神的大愛之中,為什麼不能團結友好?伊斯蘭教也講“真主阿拉是仁慈的”,這個仁慈是對一切的人都是仁慈。所以老法師曾經寫過一個墨寶,他說“世間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愛,其目的在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們現在懂得凡是人皆須愛,那我們會問,難道惡人也要愛嗎?像有人問過老法師,希特勒這種人殘害無辜多少,殺了五百萬的猶太人,這種惡貫滿盈的人難道還要愛他嗎?老法師說,對!也要愛他,為什麼?因為他本性本善。《三字經》講的“人之初,性本善”,後來講“性相近,習相遠”,本性都是相同,就像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每個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為什麼我們現在有不同,跟聖賢跟佛菩薩相去甚遠?那是因為“性相近,習相遠”,習氣讓我們跟聖賢人遠離了。所以他那種造罪業、做惡事,都是他的習性使然。他無始劫來養成的自私自利,追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養成貪瞋癡慢的這些習氣,讓他這麼做。其實他本來不想這麼做,他被習氣逼的,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他甚至忘記自己本來都有純善的本性。
所以我們要看看他的本性,他本性是善的我們就要愛他,不能看他習性,你看他習性當然就有善惡的區別,但是你要看本性,善惡平等。所以諸佛看一切眾生就如同諸佛,為什麼?他看的是眾生的性,那是無二無別的。懂得這個,我們就懂得凡是人皆須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