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從事教育的人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從事教育的人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蔡禮旭老師 |
|
我們每次跟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禮,我們也時時緬懷夫子的仁慈,緬懷夫子立身的精神,這樣的儀式才有意義。我們把對夫子的恭敬,要落實在依教奉行上面,夫子教我們要守忠恕之道、要盡孝、要兄弟友愛,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去做到。夫子他不只對家庭,以至於對整個社會民族他都是非常有責任、有擔當。雖然在夫子一生,並沒有一個國家願意遵從他老人家的教誨去治國,因為只要能遵照夫子的教誨去治國,這個國家一定可以興盛。但那時候確實人民的福分不夠,都是一些比較急功近利的人當了國君,無法接納這些聖賢人的建議。但我們也不能因為沒有人接受,我們就不去好好的弘揚文化,我們要了解到,我們用真心所做的事情,絕對留在每個人的心田當中。
很多老師都講,我給學生講好多次了,他都沒什麼改變。我們從事教育的人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你假如問收獲,一直盯著他,你怎麼還沒變?到最後他看到你就想跑,因為你已經有壓迫的氣勢出來。縱使你是為他好,他覺得有壓力,可能就不能夠親近我們。我們認真的去勸導他,但是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要用耐性去陪學生、陪孩子成長。很可能我們這分真心種下去的種子,在五年、十年甚至於他長大之後才會發芽、茁壯。因為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有些孩子可能講一次就聽,大家有沒有遇過講一次就聽的孩子?有嗎?有人點頭。待會私底下我要跟您好好聊一聊,這個人可能是顏回轉世的,講一次就聽,不貳過。這樣的孩子不能讓他閒著,要好好栽培他出來弘揚傳統文化。
一般都得要耐心的提醒、叮咛,你看父母給我們的教誨,很多時候是我們到了三十幾、四十幾,突然遇到某個人生的情境,才領會到父親的用心。上了中年很多朋友都會提到,說以前覺得爸爸對我很嚴,都有點不舒服,但是現在了解到,就是因為爸爸當初的嚴,讓我們行為有分寸,知道怎麼樣應對進退不會放縱自己。現在看到很多同年齡的人都被社會給污染,隨波逐流,這時候自己能夠屹立不搖,深深感謝父親當時候的嚴格。一個父親愛護他的孩子,都要等到三十年以後才被他的孩子理解。所以為什麼說父母恩重,為什麼老師恩德重?那是真正用心,不求回饋,甚至誤解他,他還是無怨無悔的愛護我們。 |
|
|
|
恭摘自《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五集) 52-180-45 |
|
|
|
|
|
|
上一篇:蔡禮旭: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下一篇:鐘茂森博士:凡是人 皆須愛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