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疏廣的財富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文匯報    作者: 席傑坤

提起林則徐,很多人會想到他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名言,而若說到林則徐關於子孫與財富有關的名言時,自然會想到“子孫若如我,留錢作什麼?賢而有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作什麼?愚而有財,則增其過”這擲地有聲的話。殊不知,早在西漢時期,已有人說過類似的話,並身體力行之。

這個人就是疏廣。

西漢宣帝時,劉奭被立為太子,後來繼位為漢元帝。昭君出塞,悔青了腸子的正是這位漢元帝。疏廣則是劉奭任太子時的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師,負責教育太子。

一次,太子劉奭的外祖父許廣漢認為太子太小,想讓自己的弟弟許舜監護太子家,漢宣帝於是征求疏廣的意見,疏廣說:“太子是未來的君王,其師友應該是天下英豪,不宜獨親外祖父家,而且太子已經有了太傅少傅,官員齊備,再讓許舜監護太子,視人以私,不利於宣揚太子的德行。”漢宣帝也深以為然,此事便不了了之,並由此更加器重疏廣,多次予以賞賜。

教育了五年,太子十二歲時,已經通曉了《論語》《孝經》,疏廣認為自己已盡到了職責,功成名就,就與同為太子老師的侄子疏受商議急流勇退,主動辭職,希望能告老還鄉。漢宣帝看到疏廣確實年事已高,便准許了二人的請求,並與太子賜二人黃金七十斤。

拿到這麼多黃金榮歸故裡的疏廣,既沒有分給子孫,也沒有置辦田產,而是天天宴請族人和故交,盡享晚年之樂,並多次問剩下黃金多少,催促家人將金子兌換以供應每日的酒食。一年多過去了,疏廣的子孫看到老人天天如此,不免擔心黃金很快用完,又不好意思自己去勸說,便請人勸疏廣為子孫後代考慮考慮,多買些土地和房屋。

誰知,疏廣聽到勸告後卻認為,家中已有的田地和房屋,只要子孫足夠勤勞,不至於挨餓受凍,過上常人的生活沒有任何問題。如果增加了,只能讓子孫更加懈怠和懶惰。並說:“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也就是說,賢德而財富多,則容易減損子孫們的意志;愚蠢而財富多,卻只能增加他們的過錯。何況,過於富貴,只會招來眾人的眼紅和怨恨呢!於是,天天宴樂如故。

多少人一輩子辛勞,總想給子孫留下些什麼,而且愈多愈好,尤其是有形的物質財富,而通達的疏廣卻做出了另一種選擇。當人們總希望給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物質財富時,考慮的僅僅是一人,或者一個家族的興衰,而如果能把眼光放大,著眼於整個社會的進步時,也許就更能理解疏廣和林則徐的做法了。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疏廣的財富觀不正給時下那些拼命追求物質財富,並希望多留些給後人的人們一種有益的啟迪嗎?

 

上一篇:濟群法師:自然的回歸
下一篇:從來生、前世、今生談佛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